A.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评价的作者简介
薛炳群,1961年2月生,1977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版教学能手,潍坊市专业技术权拔尖人才,潍坊市特级教师。山东省思想品德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潍坊市专家协会会员,全国字理识字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复式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指导70余名教师举行了省级以上公开课,16名教师成为省级教学能手,1名教师成为齐鲁名师,3名教师成为潍坊名师。多次在省级以上会议上进行教材辅导,培训教师1万余名。参加《小学语文》《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语文学习与创新》《小学生习作例文》《口语交际》《写字》《主题学习》等国家级和省级教科书编写,累计100余册,1000多万字。在《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现代教育导报》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山东省“十五”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十一五“重点课题”主题拓展阅读“的研究,承担教育部“十五”重大课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实验与研究”的实验工作。出版《阳光之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等专著,填补了国家和省内教学工具书的空白。
B. 如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中进行有效评价
口语交际是一种新型课,它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经验交流、思想感情的表达、工作任务的布置、新闻时事的传播、亲人朋友之间的闲聊等都离不开口头的表达。社会交际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一般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抓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做好学生入门的向导。“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夸美纽斯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招聘会上因不善推销自己而遭受冷遇吗?还有的好不容易过了“初试”关,却由于面试时不太善于交际而与自己心仪已久的那份工作擦肩而过。教师要通过适当举例让学生明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着眼于开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现实需要,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其次,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精巧的过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具体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模拟、悬念、假想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量将学生带入某一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演中说,在说中想,做到边说、边想、边演,还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联合起来,让学生公平的竞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胆子大起来。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说话训练也是如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话训练机会, 我在所任课的班级开展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的活动。“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它怎么了?它对什么事感到为难呢?为难的时候又怎样做呢?这时有谁听见小鸭了的呼救声?它们又是怎样做的?它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子了吗?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学生从会说到爱说,纷纷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兴趣非常高,说话气氛也非常浓烈。但我要求学生要做到仪态大方, 口齿清晰、语言简练流畅, 语气语调要有所改变, 力求做到讲故事时声情并貌。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要即兴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或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采用一些比较有激励的话, 如:“你好棒!加油”“很好, 你说的非常好,下次会作得更好!”“你又进步了!加油!”等, 多鼓励, 多表扬胆小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 创设宽松、愉快的说话气氛,增强学生的说话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课前三分钟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的兴趣, 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同时,阅读课上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听说的态度以及说话的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2]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3]所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仅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还要深入钻研课文,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因素,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1、利用插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插图往往易被师生忽视,很少把它们和文章内容融合在一起。其实,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在于“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插图,领会插图的艺术感染力,使他们直接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通过耳濡目染来领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如《草原》一文中,要求学生理解“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单从字面上看,小学生难以明白。我让学生先看插图,再根椐问题练习说话:看着图中热情的草原人们,假如你是游客中的一位,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跟草原人们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此时此刻,我真舍不得离开美丽的大草原,舍不得离开热情好客的人们。时间啊!快点停下来吧!让我再多呆会儿!让我再多看一眼这美丽的大草原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们。”有的说:“今天,你们辛苦了!快回家吧!你们已经送了很远了,你们就是一步不送,我们也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欢迎你们有空到我家乡来,我家乡风景可美啦!”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但使学生体会了句子含义,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2、利用课文空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记叙文在构思过程中,总是对有关的内容作选择与剪接。因此,课文对有些情节有时会有省略和跳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刚从海上打鱼归来的丈夫,但桑娜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沉默”了。桑娜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了省略。这正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师于此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说话训练。3、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如二年级上册的《三只白鹤》,我引导学生看图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三只白鹤中的一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一个办法解决。然后同桌讨论,看看对方的办法行不行,哪一种更好。由于学生阅读的能力不一样, 所提的问题深度也不同。如果简单的, 我就请已经明白的同学回答释疑;如果是较难的, 我就组织同学一起讨论, 再总结。这样,通过互相质疑、互相讨论,在充分交流中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4、在课文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余味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某个细节,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运用语言灵活地表达出来。如《将相和》一课,结尾处写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可让学生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什么叫负荆请罪?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过程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并让差、中、良、好不同水平的学生说一说。尽管是同一个意思, 但表达的言语却不一样, 差生的语言罗嗦, 有毛病;优等生的语言简洁优美。通过交流,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自己的语句的毛病, 同时也学习了别人的优美语言。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5、在课本剧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那些富有戏剧性的课文,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编课本剧,在课堂上当堂表演。例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课文《晏子使楚》,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排课本剧。学生有的扮演晏子,有的扮演楚王,有的扮演接待的人,有的则扮演武士等等。通过表演,生动再现语言,营造民主、平等的交际气氛,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这样不断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6、在复述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复述课文是口语交际练习的好方法、重要方法。复述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记忆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能促使学生吸收课文语言,发展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不妨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在复述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复述课文应注意的几点:一是复述不是背诵,要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切忌生搬硬套地背诵原文语句。二是复述不是机械重复,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适当穿插自己的想象。三是复述不是回答问题,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随意要求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复述方式给予鼓励,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把复述作为重要的口语训练途径。(二)、创设情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图片、投影、游戏、故事等手段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培养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1、当解说员。一些以介绍知识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学完《世纪宝鼎》后,让学生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这一名闻天下的艺术珍品。又如学完《桂林山水》《鸟的天堂》《迷人的张家界》等课文后,让学生当导游向“游客”介绍令人赞不绝口的自然风光,“游客”向导游提出要求或疑问。学生有了自主的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这样的情境教学,渲染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2、扮演角色。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低,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以达到口语交际的畅通。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表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是否流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来。有些文章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趣味盎然。这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主人公”,不是更有意思吗?教学《鲸》一文时,我启发学生用一条鲸的身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外形、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建议学生自由想象,适当扩充,并辅以动作和表情,只见一条条“鲸”在栩栩如生地生活着。这样,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以及表演、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又如学习《将相和》时,我虚拟这样的情境:如果当时蔺相如避闪不及与廉颇狭路相逢,廉颇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给蔺相如以难堪,造成僵局,如果你们是路过的大臣,能劝劝廉颇吗?继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蔺相如升官的理由、将相同心的必要以及廉颇在赵王心目中的位置等方面劝慰廉颇。待学生想好要说的话后,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调解他人的矛盾中,孩子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大度,更锻炼了言语交际的能力。3、对立争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望,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渴望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从对立两方面去争辩。如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典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以“我到底应不应该把鱼放回去?”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如在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后,我有意抛出“你认为巴迪在成长是母亲的爱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父亲的爱起着重要的作用呢?”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争辩。在争辩中,我引导学生说话的理由要充分,训练学生说话要规范、有礼貌。例如:我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但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不同意某某的意见,我认为……。从而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发展了合作精神和说话能力。说话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母语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三、让口头作文课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草原。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将作文、口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剂良方。所谓“口头作文课”,就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熟悉的事物,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4]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这些许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互相交流。如写《我真快乐》一文,在作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细节,并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于是,很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接着,我要求在小组当中说得好的作为代表上讲台说。结果,虽然每位学生说的场面都不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有的说每天在耳旁响起的妈妈的唠叨声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生活在这么和睦的班集体中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看着作业本中一行行的红字让自己感到快乐……每位学生都能抓住老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有的还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点评价。总之,这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为书面作文打下基础,使学生动手写作时得心应手,真是一箭双雕。总之,现在语文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口语交际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就得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激发兴趣,提高说话效率。只要我们留心,处处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场所,时时都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只要我们去重视,去把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能说的人。
C.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简
吃透教材,了解复学生是提制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人们常说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一堂好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却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D.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1.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客观,敢于否定学生的错误
准确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灵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有较强的听辨能力,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又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新课程提倡对学生要多激励,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否定。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多从正面激励学生,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但激励不是无原则的肯定,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建立在正确客观基础上的激励和导向,它必须以真实为前提,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评判的基点。教师既要有表扬和肯定的技巧,又要有批评和否定的勇气和智慧。在学生回答有误时,对学生回答中的正确部分及时加以肯定,对错误的部分及其原因明确指出并及时引导,这是对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矫正过程中提高。
2.评价语言的多样性
1―3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缺乏定性,如果教师总是惯用的几句评价语,他们就会有“听觉疲劳”。教师要适时变换评价语言,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1―3年级小学生正在进行说话训练,教师的语言美、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学生有超强的模仿能力,会有意识地学老师的语言说话。出现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处评价,我都要考虑到我说出去的话要给予学生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时,我鼓励他们:“看哪个小朋友火眼金睛第一个发现藏在课文中的秘密?”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当“孙悟空”。
当学生作出精彩的回答时,我微笑着肯定:“读得真好,不仅字音读准了,而且读得很美,声音美,感情美,把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带到了你的童话世界里了。”
当学生答错时,我是以肯定为主,适当指出缺点:“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读得好,说得好,如果再把X字的字音读准就更好了,要不要把它读准了?”当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我用亲切的语气询问:“老师看到小朋友们思考得很认真,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有点难了,这样,我们像剥蚕茧一样一层层来找出答案。”学生就会觉得轻松许多,而且感觉到老师会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
3.采用激励性评价,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上我常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样的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在一次朗读课文中,我班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读一段课文,读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顺。于是,我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边吗?”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得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他很乐意地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很好地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你!”我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
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发现他的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教师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我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是不同的。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4.荣誉激励性评价
为了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也可用荣誉激励性评价方式,如画五角星、奖红花、粘贴纸、盖印章、赠送小礼品、发表扬信等多种方式。这种评价对后进生尤为适宜。他们能在评价中体验进步,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我班陈某顽皮、好动、好强,常常导致周围的同学无法上好课。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如果上课时他能得到表扬信,就会与平时判若两人,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5.体态语激励性评价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积极大胆,声音响亮,就可以点头微笑,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或者竖起大拇指,等等。
课堂评价语的运用是一门艺术,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除了言辞外,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手势等都是对学生的评价,并且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显著得多。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言辞或表情,也许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E.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语言有效性
1、评价语言要具有针对性
在课堂上, “很好”、“非常好”、“你真棒”、等课堂评价语言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但学生对此却感受不深,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尽量鼓励学生的同时,评价语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比如,我们薛老师可以在”很好”的评价后,加上一个”好在哪里”说明,让学生知道他的回答为什么好,这样孩子不仅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知道自己好在哪儿, 还能让大家也名吧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哪里.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错的,我们不能热情赞赏,也不可断然否定,可以通过适度评价(想法很特别!)和适时讨论(大家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看法吗?)来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倾向。
2、评价语言要具有引导性
教师的评价,要同教学意图结合得相当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时,还要指出学生错在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还记得曾看过一位老师的课堂实录——《海底世界》,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你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这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不足,使得学生改进了对”确确私语”的表达方式, 第二次朗读十分到位精彩。如果我们薛老师在评价时,在”很好”的后面,说明好在哪里后,再用”如果你怎么做就更好了”这样委婉的方式,就可以针对你的教学目标提出学生需要进步的地方,可以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引.
F. 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评价的有效性
纺织城小学 罗娟 内容提要: 提高小学生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要重视习作评价的指导性、激励性、差异性、导向性。同时还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关键字:小学生习作评价 有效性 学生习作的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师工作中感到耗时最多,成效却非常低的一项工作,老师耗费了大量时间为学生的习作圈圈点点,删词改句,撰写评语,划级评分。孩子拿到了作业本只看看分数或等级,浏览一遍评语,就匆匆塞进书包,算是结束了本次作文的使命,可谓高耗低效。学生根本对教师如何细致的修改置之不理,漠不关心。教师的辛辛苦苦,换来的是孩子的水平不增。而作文教学又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提高学生素养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作文评价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要坚持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多元的评价主体,从而使作文评价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阶梯。 一、评价方法科学化 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层次出发,重视评价的指导性、激励性、差异性和导向性,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学会作文、学会做人。1、指导性 作文评价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结论:你的作文写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以习作为范例,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写好作文,也就是评价中一定要体现出指导性,让学生看了评语不仅知道自己写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地方要提高,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写?这是教师在评语中要做到的。而在学生的评价中,我是这样做的:变等级评价为星级评价,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 何为“星级评价”?就是将一次习作的要求细分为五个方面,每个要求一个星,学生如果在习作中某一项内容完成得好,就添上一个星。五个星则是这次作文完成的非常优秀。例如:在小学语文年四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中,我就将这次作文的要求划分成了以下几个方面:1、书写是否工整,有无错别字; 2、语句是否通顺;3、内容是否具体4、想象是否合理5、是否突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五个方面的要求从易到难,梯度明显。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第一次读同学的作文时,目测书写是否工整,有无错别字,完成第一个星—书写星的评价。第二次再读时,欣赏同学文章的优美语句,完成第二个星的评价。第三次读同学作文时,着眼于文章的内容,完成第三个、第四个星的评价。第四次再读时,就是对这篇文章的最高要求—是否突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则完成最后一个星的评价,五个方面涵盖在四次阅读、批改习作中。这样的星级评价,不仅对于被评价者有着激励改进作用,而学生也在习作的批改中对比自已的习作是否 符合要求。2、激励性 评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指出问题和不足,更要坚持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乐于写作文,“我手写我口,文章本天成”,写作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技巧,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作家,不要用作家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让学生从小就害怕作文,要用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和衡量作文。 习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习作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书面体现。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更多地赏识他的进步,而不是单纯地要求他的成绩。赏识评价,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也许作文水平并不太高的学生,他的习作中总会有闪光的地方,如:书写工整等。“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当老师在赞赏他的习作书写好时,也就是在激励着他的进步。因此,在习作评价中赏识是必不可的。 3、差异性 每当教师拿到学生的习作时,总会感叹学生差异太大,习作优秀的学生,文通字顺,读起来引人入胜。但是在一个班级中,习作优异的学生永远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对于那些不太入眼的习作,教师常会从开头到结尾一字不落地进行修改,少则删词改句,多则通篇大刀阔斧。当回顾修改完毕的习作时,却再也看不到学生个人创作的痕迹。古人云:“文如其人。”其实作文就是做人。教师过于负责的修改,使作者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加之教者指导的太细,学生习作便会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形成了整个班中习作风格均同的“现代八股文”。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本身又是千差万别的,怎么能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呢?从学生的作文和学习水平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习作要求,不仅仅是对不同年级,就是同一班的学生,也要从学生作文实际出发,比如作文一直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严一些、高一些;作文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适当要求的宽一些、低一些。当然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认知特点,比如,农村转入的孩子对大自然、农业生产等就比较熟悉,城市孩子则比较熟悉公园、网吧等,作文点评中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此,习作评价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 怀,以彰显学生的个性风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4、导向性 当前学生作文中常常充满着一些官话、套话、假话,言不由衷的话。教师作文评价既要坚持让学生说真话,避免假大空的话语满天飞。又要防止走上另一个极端,作文毕竟是学生感情的流露,要让真善美的思想充溢和激荡学生的心灵。老师的评价要始终充满向上的激情,引导学生科学正确的思考和认识社会,了解生活。现代的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但由于受生活阅历和学识所限,再加上年轻,容易冲动和偏激,要用作文来引导和教育孩子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习作评价,不要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要发动全班同学和家长都来参加评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一种最有效有力的刺激,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每次习作,我都让学生自己、同伴、家长、教师一起来评价。习作完成后,留点时间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要求在课堂上完成,评价的标准是“符合主题要求、内容生动具体、表达真实等。之后,再进行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据此评价打星,完成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赏识,从而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学生在互动评价中,学会了评文与评人相结合,学会了评文与修改相结合,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在评价同学习作的同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习作,不但帮助孩子树立了写作的自信,还增进了了解,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密切了。在学生的作文中进行多元评价,老师、家长、作者、同学一起来写激励评语,评语中有激励的话语,有修改建议,这样既有激励作用,又有指导性。在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评完后,就可以要求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成功的经验、不足等等。这样就可以调整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勤于阅读、留心观察等。学生间相互评价习作,这本是一件脑力劳动,对别人习作评价,需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件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我们教师应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把每次习作的目的和要求变成有趣的东西让学生去对照,把习作评价的原则、要求、重点做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向学生交待明白。 总之,教师在习作评价时要弄清习作评价的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只要认清了这个目的,那么就会找准评价的手段,那样习作评价就会具有实效性了。
G.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一、深入钻研文本,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
H.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人们常说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一堂好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却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设计教学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学生。
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处理好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活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但一节课40分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追求。”因此,调动情感,激发兴趣,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根本保证。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而良好的情境才能激发人的情感。
在课开始前创设情趣氛围,使求知成为一种动因。在新课教学之前,要重视新课导入语的设计,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特定的情境。如教学《牧场之国》时,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展示了很多荷兰优美的景色画面,并富有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如“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不想知道哪里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便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探求新知成为动因,良好的开端已成功了一半。
在课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课中,教师除了使用激情的语言外,应积极采用电教、插图、简笔画等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较为枯燥的说明文时,可用简笔画。这样便会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关知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课后创设情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未知。下课前,留下故事的悬念,设计让人寻味的问题,能激起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年人况且常会被“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的提法所吸引,更何妨好奇心极强的少年儿童,不“打破沙锅问到底”才怪呢?
三、加强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并运用好听说读写训练,既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先谈谈听的训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等,来激发情感,培养兴趣。如在教完《一夜的工作》后,我向学生介绍《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并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这样便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总理就是这样为人民奉献一生,这样“总理为人民,人民爱总理”这一感人至深的主题也得到深化。
其次是说的训练。可根据实际,设计“主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然后,让同桌、小组讨论,或是全班性汇报,或是让学生质疑、释疑解难,使学生积极地多动脑筋多动口。这样,一则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二则通过教学信息互通交流与反馈,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导”,以促进学生认知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最近发展区”获得新知。说的训练形式多样,可采用看课题,说题旨,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看插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口头表达能力;学词语,说句子,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读语句,说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说段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说体会,培养学生语言传情能力。
接着是读的训练。《新课标》非常重视读,总目标,阶段目标都着重指出读的重要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实质就是导读过程。读的形式也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略讲、精讲的需要等,选择读的时机和形式,而不能为读而读,流于形式。
最后谈谈写的训练。只要我们随手翻开语文课本,就可以发现课后有许多练习都与写有关。如读读写写,听写、默写,造句、小练笔等。教师切不可简单地以讲来代替,应让“写”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写,写自己所见,写自己所闻,写自己所感,包括画画、写写、批批改改。加强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充分利用“写”这一练习来巩固记忆。
I.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狙行薷鋈思
在课堂教学中, 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我 们教师每天每节课都在评价, 可又有多少教师会思考自己的评价是否 有效。教师经常热情洋溢地表扬、鼓励学生,或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 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究竟做得怎么样 呢?
记得看过这样一堂语文课, 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说话干净 利索的年轻教师, 用她那春风化雨般的教学语言, 营造了和谐的课堂 氛围。 但是她对班上一个学生的两次评价却成了这节课的瑕疵。 在一 个男孩很流利地朗读了一段课文之后, 老师示意他坐下, 随口说了一 句:“你进步了! ” 当时孩子面无表情地坐下了,而老师并没有注意这 些。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 这名学生又获得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与其 他同学相比, 他的发言是最深刻的, 我以为这次老师一定会为他喝彩, 没想到老师又说了一句:“你又进步了! ”听完这个老师的评价,我的 第一感觉是,这孩子一定是他们班的学困生! “你进步了”四个字就 像是给这个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 在向大家表明, 他以前不如现在好。 这样的评价有价值吗?
作为教师, 你是否真的了解学生的心, 你是否知道学生最需要的 到底是什么?他们需要的不是这样廉价的鼓励, 而是心灵的呵护; 他 们需要的不是这样简单的评价,而是精神的抚慰。我认为,教师的评 价应当诚恳、饱含真情,通过丰富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在平等、和谐 的课堂氛围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潜能和 个性的发挥。 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谈谈自己 的观点和做法:
一、采用激励性评价,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上我常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如 “相信自己, 你们一定能读好。 ”
“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 ” “你说得太好了, 我怎么没想到呢?” “多 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 ” “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 的眼睛。 ” 这样的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 一种驱动。
在一次朗读课文中, 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起来读一段课文, 读得 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顺。于是,我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 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 (师指出错误)你愿 意再读一边吗?”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 “你读的 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 ”孩子又很 乐意地读了一遍。 “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 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 。孩子很好的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 “读的真好,掌声送给你! ”我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 这样带 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 启发学生的心智,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促使他们健康成 长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花费很 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 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 并以此鼓 励他,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赞许与鼓 励, 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学生答得好, 及时称赞, “说得很有道理” 、 “对了,你很会看文章” 、 “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 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在和谐的课 堂氛围中,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 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 体现个性化。 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 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在 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 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二、融入真情,丰富评价语言
1、评价语言要丰富
在教学中, 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么
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 趋向更生动、 更丰富的境 地。 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 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 让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 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我 总是这样来评价学生:“ 读得真不错! ” “ 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 ” “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 ” “老师 都被你读得感动了。 ” “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 ” “到目前为止,你是念 得最出色的一个! ” “老 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 如此生动、亲切、 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 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 了。
2、巧妙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 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 一个充满 希望的眼神, 一个赞许的点头, 一个鼓励的微笑, 拍一拍学生的肩膀, 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 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 还表达了一种尊重、 信任和激励,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 更能产生心与 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 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 达这样的信息; “我喜欢你! ” “请继续说下去! ”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 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 3、评价要有真情
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 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 的评价必须要有真情。 作为教师, 我们更应该带着我们的一腔真情去 唤起学生的真情, 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 通过老师的语言、 面部表情、 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我看见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他在面对一个读书
声音细小的学生时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 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 你试一试! ”激励的话语如同甘露流进了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积极 向上的动力。 细细品味, 不难体会出名师胸怀的宽广及对孩子的拳拳 爱心。 “你读得真好听! ”一下子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 了被肯定的快乐,同时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你要是加上表 情就更好了” ,在缺点的表面巧妙加上“糖衣” ,在不挫伤学生的自尊 的同时,让他们听着顺耳,易于接爱。 “不信,你试一试” ,更是激发 起学生挑战自我的信心。
所以, 在平日的教学中, 当我的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 我除了给他一个“优” ,再写上一句“老师真喜欢看你的字呀! ”当一 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 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 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 ”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 那么课堂评价则 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在和谐课堂中, 能起点 睛之笔的莫过于教师的课堂评价。
总之, 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 用科学的评 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 用艺术的 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我想,评价有了爱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补, 一定会成为教育这门艺术中更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