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深入浅出
小学数学课堂应将深奥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通过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教学。也就是说,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能“深入”于教材,“浅出”于课堂。本文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为例,谈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
一、浅入必然浅出
教材中的第一课时(例1、例2)呈现了多种“AB”形式的规律,包括颜色规律、性别规律、数量规律、数字规律、形状规律等。如果教师未能深入解读教材,则很容易将本课上成这样的流程:1.观察情景图发现规律。2.学生交流汇报发现了什么规律。3.教学例题2,发现数量规律和数字规律。4.完成“做一做”,发现形状的规律。5.动手在白纸上创造自己喜欢的规律。总体上看,这样的教学中规中矩,基本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完成教学任务。但仔细琢磨后不禁要问,这节课教给孩子些什么?我们将课本上的所有找规律的问题呈现给随机抽取的5名还没学本课的一年级学生来完成,正确率高达100%。再将同样的题目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完成,口答结果也是全部正确。可见,教材中所呈现的素材难度很低,如果教师一节课只带着学生解决这几个问题,而没有任何提升,我们说这样的课是浅层次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简单,教学目标窄化,课堂就显得“浅”了。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没能深入教材、深入课标。教师应当“解读”教材,而不是“阅读”教材,其奥秘在于“解”。了解内容,才能适度把握教学范围。理解用意,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解析本质,才能深入把握数学内涵。然而教师往往重“读”而轻“解”,无法做到“深入”于教材,则必然“浅出”于课堂了。那么“解”些什么?又该怎么“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进行考虑。其一,问一问“是什么”。教材中的内容体现了课标中的什么内容,要告诉教师什么,要传递给学生什么信息?其二,问一问“为什么”。教材的编排顺序为什么是这样,内容之间有什么关联与变化,每一句提示有什么用意?其三,问一问“怎么样”。这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怎么样,学生会怎么样?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避免“浅入”的悲剧。
二、深入亦要浅出
深入解读教材,需要老师善于发问,多向教材问几个为什么;深入解读教材,需要教师善于求教,求教于“课标”,求教于“教师用书”,从中找到问题答案;深入解读教材,需要教师善于质疑,敢于向教材挑战,在求解的过程中哪怕是失败也会有所收获。首先,要细读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问一问“这句话要告诉我什么”?在解读《找规律》第一课时的教材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两句话:“小旗的规律是按红、黄重复排列的”以及“圈出重复的部分”。如果我们多问问自己这两句话的用意何在,就会发现几个问题。第一,本课的教学不仅重“找规律”,还需要我们跟学生一起“解规律”。第二,本课除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重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第三,本课所呈现的规律都是“周期性规律”。当教师明白了教材的用意,便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方向就更明确了。其次,要对比教材中的每一道题,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该课中的“例2”找规律填数包括2小题,分别是“碗的数量”和“鸡的数量”。这2道题都直观地反映出了图形和数字的规律,也蕴含着数形结合之意。可是这样的2道题是简单的重复吗?它们有什么区别,编者的用意何在?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第1小题中的图形都是相同的,只是数量上的变化,而第2小题中的图形大小发生了变化。其实,透露出编者关注到了排列中的属性变化。因此,教师不能简单重复地陈列这样2道题目。那么,如何让学生领悟到物体的变化属性呢?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情境及对话,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化于无形。师:看来,人来了,狗来了……生:规律就来了。师:如果狗没来呢?生:那就没规律了。师:大人来了,小孩来了……生:规律就来了。师:如果大人没来呢?此时,学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都是小孩会不会有规律”。课堂上开始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说有规律,有的学生说没规律。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男生和女生的排列规律”,学生顿时明白了。师:男生来了……生:女生也来了,规律就来了。……在这一片段中,教师采用了对比观察的教学形式,通过风趣朴素的语言对话,在看似平常的交流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一个排列中物体属性的变化,明白了找规律可以在相同的属性中找到不同的属性变化规律。最后,要联系教材中的每一课时,找一找“知识点的前后关联”。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前后知识点,甚至联系不同单元及学段的教学内容,系统了解该知识领域的整体布局,教学定位才会准确无误。在该课的尾声,教师提问:“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一组、一组重复出现。”教师给予了肯定。
显然,教师没有系统地把握该领域的知识体系。试想,当下一课时学习“等差数列”和“数组的规律”时,又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哪里是一组,谁重复出现了呢?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把握知识的前后关联,就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规”是一种准则,代表的是“不变”;“律”是一种节奏,代表的是“变化”,那么规律是在变化之中存在着某种不变的属性。可见,第一课时中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就是“变化过程中隐藏着不变”,而“等差数列”以及其他规律也同样可以这样来解释。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概念性错误了。
教师要“深入”于教材,领悟教材意图。还要避免“进得去,出不来”,不要盲目地深挖教材,拓展课堂,拔高难度。要求教师既要关注“文本”,又要体现“人本”,这样才能兼得“深入浅出”的课堂,即高效的课堂。
Ⅱ 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
1、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0分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2、长方体容器内装有一些水,容器里有一个圆柱 一个圆锥等底等高水上升高2CM已知长方体长宽为14CM 9CM。而圆柱有六分之一体积露在水上。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3、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零件,他的上下左右面各有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孔,孔深1分米,这个零件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4、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5cm,表面积是多少?
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9.4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两位小数
6、一个圆柱的则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直经是2分米,这个园柱的高是多少?
7、把4个同样大小的圆柱,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锥,能熔铸成( )个圆锥
8、用一张长3dm,宽2d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9、在一只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型玻璃容器中,水深8厘米,要在容器中放入一块长和宽都是8厘米、高15厘米的铁块。
(1)如果把铁块横放在水中,水面上升多少厘米?
(2)如果把铁块竖放在水中,水面上升多少厘米?
10、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6,圆锥的高为4.8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cm
Ⅲ 转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一、更新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上述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备课中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 在备课时,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加以仔细的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三、深挖教材 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的。要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读教参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但也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一)备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备教材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 (二)备教材的顺序。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已经有所安排,但是教材中设计的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不可能太细。教学时,教师往往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具体细致的安排。有时一部分知识可能有不同的教学顺序,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哪种顺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哪种顺序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哪种顺序教学效果更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大多数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例题和习题作为学习材料。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知识的呈现上,应由静态封闭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在动态中生成。 (三)备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身于真实的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所不在。 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同时,教师也不能局限于手中的一本教材,可以参照别的版本教材对本节课的内容是怎样编排的,有没有可取之处;也可以查一查其他资料中关于本课内容的相关叙述,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还可以收集现实生活中对本课教学有用的资源等等。
Ⅳ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数学题的理解能力?
一、原因
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灵活.
2.缺乏独立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不清楚题设中所给条件的作用.
3.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不能灵活地运用.
4.对含参的题目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去碰它.
我们知道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进行解题练习.在解题中来
巩固数学知识,从而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
的数学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
二、策略
1.认真落实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要素,只有把数学基础知识正确
地掌握好才有可能做到思维条理分明,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
且也是进一步认识新对象,解决新问题的逻辑思维工具.而每一个
题目都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合得到,于是要解决它就必须掌握数学
基础知识.
2.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理解题意
解决数学题目的关键在于会分析、理解题意,将其转化到所学知
识点上去.分析理解题意,首先,要教会学生读题,读题时要慢,
边读边想边理解;其次,对数学信息进行筛选,捕捉有用的数学信
息;第三,用示意图来深挖题意.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题意分析理解错误往往是导致解题
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解法,
所以分析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在整体上指导我们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巧妙
地运用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数形结合思想,就
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
直观.于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将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教学之
中.
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
学生解题后,可以从解题的方法、解题的规律、解题的策略等方
面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总结,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
解题能力.
5.培养学生善于变式的好习惯
在解决一道题后,要善于变成多个与原题内容或形式不同,但解
法类似的题目.这样就可以扩大视野,深化知识,从而提高解题能
力.
总之,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
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
题过程中获得乐趣,产生灵感、悟出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Ⅳ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纵观现在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也是教师们越来越认同的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这一可喜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然而,怎样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
一、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二)精心选择实践活动材料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如果教师过多的考虑后者,学具可能就会变成“玩具”,事与愿违,起了消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材料的大小颜色等因素,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践。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一套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深挖操作材料的思维容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请你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涂色得到的四分之一是完全一致的。即: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吗?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上颜色,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学生的答案却是好几种:
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在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只是“操作工”,正方形纸只是“道具”,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下进行的,“教师的脑,学生的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机会,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仅限于对分数的机械理解与运用。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成了“探究者”,正方形纸也变成他们手中的“金箍棒”,用它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不同的操作中得以绽放。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具有足够的含金量,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先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叙述,建立起事物的表象,特别是低年段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可我们常常能听到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秩序,完成教学任务,课始说类似这样的话:“把……(学具)放在桌角,不让动的时候就不许动,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听话。”学具本应是孩子遇到问题时自觉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现在却变成由老师掌控的道具,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孩子选择的更多的是等待,他们不会主动利用手边的工具去试一试(除非老师有特别的说明),有时教师带领孩子动手实践,基本都是先安排同一时间,教师先提出操作要求,接着便是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表面上看起来有条不紊,学生操作得也蛮起劲的。但仔细一想,为什么要进行操作,是不是学生提出的需要?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主动探索。整个过程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指令进行简单的操作与计算。所谓的探究,学生只不过充当了操作工的角色。虽然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很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尺度,点到为止,给学生的探究留有适当的难度,增强学生的挑战意愿,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也十分重要。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教师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让同桌二人分别扮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学生利用摆小棒探求计算方法,有的把一捆小棒打开,拿出9根,还剩1根,1根与5根合起来是6根,还剩6根。有的把一捆拆开,拿出4根,与5根凑成9根拿走,最后也剩6根。还有的一根一根的数出9根拿走,最后得到结果。又如在教学认数7时,教师创设了动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两个袋子,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个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我们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使动手实践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四、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宽× 2”和“宽×高×2”。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由此可见,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功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五、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在教学《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十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
六、正确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注重指导,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一)让学生在课前实践,参与知识的构建。
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更应让学生在课前去实践,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教师在课前一周就布置学生主动去银行调查了解有关存款利率的知识。有了课前的实践活动,这节课的学习将由枯燥变得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能力,感受到了课前实践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让学生在课中实践,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例如,教学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圆片、铁丝圈、直尺、彩带等材料,测量圆周长。当学生探讨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后,教师演示(拿着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甩动形式成圆的轨迹),设疑;你们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接着让学生把圆的周长与直径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并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实践探索,学生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由此可见,学生借助学具自主操作亲自去经历、去实践,获得的圆的周长公式,比教师直接灌输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三)让学生在课后实践,不断创新知识。
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用实践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后可布置这样的实践作业:超市想把12盒酸奶包成一包,进行促销,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材料。这样学生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之后,教师在关注活动设计的外在表现方式的同时,应更多地注重活动的内在品质,并将活动不断深化,即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实践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说说从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
七、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图形,最多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还剩几根?然后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形,列出算式,学生兴趣很高。教师又让学生上前面摆图形,他用4根小棒摆了一把伞,在他没有摆完时,教师让其他学生猜想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学生猜想出可能剩下1、2、3根小棒?教师又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快说出剩下的不可能是4根、5根,因为那样就可以继续摆一把小伞了,结果会是小棒正好用完或剩1根。学生很轻松地自己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并明白了道理。
八、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新课标中的首要目标。《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从活动获得自信,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和经验,把“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爱迪生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精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在综合运用练习中深化概念。倡导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已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研究,努力为学生合理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地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正确地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重视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因此,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Ⅵ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
一、了解课程进度。了解课程表数学的课时,清楚几天讲一次新版课。
二、充分预习。在知道进权度的时候,掌握提前量,在讲新课前一天进行预习。了解课程内容,知道要学的是什么,不会的先搁置。(出现不会的是最好的,有不会的才能在课堂时专心解决)
三、听课。只要你充分预习了,那么认不认真听在你了,你预习中不会的此刻你不认真听,那还上什么学,听什么课了。
四、做作业,做习题。最好找有答案的来做。在限制时间内完成、然后评分。看结果如何。满分的不能骄傲,没满分的属于正常。接下来需要的是深挖一下难题。览一些卷子或习题,挑一些难题做。紧跟书本进行攻坚,这个过程会在吃透了知识点后顺利解决难题。
Ⅶ 小学一年级数学文具教学反思
一年书“了解对象和图形”的教学反思
一所幼儿园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的是图像的基础。让孩子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主要的图形和抽象的身体一个简单的三维图形?类前一段时间,我做了很多筹备工作,平日注意的项目集合在一个良好的生活,准备教具使用,如长方形的牙膏盒,药品盒,饼干盒立方体,立方体等,缸茶盒,水杯等,有乒乓球,球等,而卡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体,球形三维结构线图里。同时,学生在课前需要收集好相关生活学习工具。教学,第一件礼物,我已经收集了各种图形,让孩子们一一识别,然后让孩子们倾吐自己的学习工具,认为他们是同一类型的形组合在一起的文章,继续生产牙膏盒,让孩子们知道,它的大概形状特征,与一几一几的面孔,它面临着相同的大小显示,所以在有目的的思维和理解探索,如牙膏盒引导自己的孩子有六个面孔组成的,所面临的两副面孔的对象是同样大小的矩形,然后我的牙膏盒样品尺寸的纸张,让孩子们谈论观察到的特点,强化认识长方体,学会变通。然后,孩子们知道长方体的一种,根据贴在黑板上,抽象的矩形模型图片,孩子从比喻的意义上理解的长方体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并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孩子知道立方体,圆柱体,球体,让孩子们看一看,比较,触摸,讲座及其他活动立方体长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状的共同点和分歧在动手实践中的视觉感知长方体和立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可以滚动等多种功能。
还是更充分的准备,这一课,课堂设计也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整个班级学习气氛浓烈,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感觉很轻松和快乐。放学后我想着想着,这个教训是要达到目标,但学校觉得深挖足够的物质资源,还要注重知识的扩展和扩展。例如,只注重课本知识的突破,只追求“求同存异”,共同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其他三维图形,但不能被归类为实际图形例如“”这样的图形和长方体应区分“这种模式应区别于气缸,”应与球出类拔萃。还有一个特殊的矩形,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有的孩子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个立方体,但它实际上是一个长方体,应该允许孩子控制一个立方体,长方体各自的特点,所以很容易区分出来。
这一课的孩子简单的立体几何初步接触,下一堂课是让学生去探索抽象的三维简单的平面图形。 “三角”之一将是“三棱锥”抽象的三维图形。它似乎在理解三维图形,你也应该补充理解“三金字塔”知道它也是一个三维图形背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考后,我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难以解决剩余问题上的教训,来弥补知识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理解的拟议生效简单的三维图形和教训“的理解简单的平面图形”作为铺垫。这让孩子们则开始感受到知识探索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辩证地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