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

发布时间:2021-01-08 02:18:40

㈠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课题

合作学习一个复合型的多层面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目前世界各国所研究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就道出了合作学习的真谛,也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王坦在《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合作学习的含义是:在教学上,利用小组使学生一起工作,使他们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及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下面是我对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以下策略。
一、合理分组
很多的数学课堂中,分组合作往往是为了显示课堂热闹而采取的教学行为。其实不然。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能之间影响学生在这堂课中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在担任班级教学后,教师就应该开始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等。通过认真分析整理后,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搭配分组。在课堂上,我一般是采用异质分组。也就是这样分配的:每个小组的人数在2-6人之间,一般4人小组是最佳的组合,4人中,包括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和两名成绩一般的学生。中差学生结合一组,让差生先发言,好学生总结,避免差生成了听客、旁观者。由教师先进行授课,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再学习,使每个成员都牢固的掌握。这种分组方式比较复杂的类型。例如: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鸡兔同笼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独立思考,然后要求每位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深化,找到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巧妙的策略。这个过程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
但是长期的异质分组,也会导致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因此为了改变呆板的组合形式,有时我会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学习。这种组合一般是学生水平相当。因为学生一般在自己的心目中会有想要竞争的对象,所以会选择自己的竞争对手组合。这种自由小组合作方式,使得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相互比较,学习效率可明显提高,但必须注意的是自由组合也并不是让学生自愿组合,对于有些学困生来说,我要求一些学优生与其组合,帮助学困生。这类组合比较适用于综合性的课型。例如:在教学《数字与编码》中,我采用自由分组,学生组合后,在课间自由调查生活中的数字与编码,如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等。这样组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除此之外,有时我在课堂上采取的分组方式是邻近组合。这组分组方式比较节省时间,比较适用于简单的内容。但是这种分组往往最后会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中不能得到收获。因此,个人比较偏向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
二、明确分工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老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几人一组就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往往是各说各的),讨论结束后就请每组代表发言(这个代表往往也是优生),而代表的发言往往是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小组的意见,这样的合作并不是有效的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还得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特定的职责,并且得遵守一定的规则。我班一般是每四人一组,对此我作了如下分工:
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并在活动中给予学差生帮助。
记录者: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并将检查者的角色整合其中。
报告者: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小组中,每个职位都是轮流担任的,这样可以增进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其中。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小组合作,组长分配任务,提出活动的目标及要求并在活动中给予组员指导,有两个组员负责测量1角、5角、1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一个组员负责记录并汇报成果。
周长(单位:厘米) 直径(单位: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1角
5角
1元
在活动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示范,适时鼓励学生的方法。调动其合作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

㈡ 如何提高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课题阶段小结

这学期,我根据总课题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立项研究,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现将课题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实验方法
1.学习理论 确定目标
一开始,我们根据子课题实验要求,精心编写了实验方案,保证实验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通过学习《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确定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方法、学习内容选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合作方式、学生积极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评价体制等的研究。
2.定期研讨 促进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就把课堂研究作为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实验期间课题组每位老师始终坚持两周开展一次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再进行集中研讨,利用集中研讨的时间,针对实验目标,开展评课、教学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
二、实验过程:
1.确定分组方法。
分组时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人一小组。通过分组活动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混合编组的形式比较好,小组成员能够互补。
(1)小组中好、中、差的学生,不同特长的学生混合编组。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使这些同学有相互学习的机会,而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还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男生、女生混合编组。因为男女生生理特点不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利于互补。
2.选定学习内容
选择好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习得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以下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有新旧知识衔接的内容。
(2)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3)复习课的内容;
(4)“开放性”问题;
(5)需要学生操作实践的知识内容。
3.探索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让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轮流发表自己想法,形成统一观点;合作分工进行实践操作、探求结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这些合作方式都能从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进行评价
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激励促进作用,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我们在课堂评价中通过比较发现以下几点结论: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存在问题:
1.理论水平不够。实验老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学生已有学习习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短时间难以克服;
3.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实验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既要搞好实验,又要赶教学进度;
4.班级人数太多,分小组教学时,各组间的交流机会少;
5.小组合作讨论内容是否有价值;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等。
6.学生个体差异体永远是合作的障碍。安排组长组织合作学习,但少数后进生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不愿意思考问题,对小组内别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自主性的培养。
7.有的教师思想尚未解放,课堂教学未能大胆放手,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发生。
8.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努力方向:
1.今后我们依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钻研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 要树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3.要继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使合作与交流发挥它的优势。
4.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我们课题组将继续注重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合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去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新方法、新模式。

㈢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1、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2、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合作学习教育极为重要的学科领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的合作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探究的问题,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养成。3、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学习落到到实处,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崇尚科学的品质4、在目前我校正在进行高效课堂的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尝试运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虽然许多老师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益,但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形似而神不似的阶段,未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对小组合作学习正在进行教学研究、尝试之中,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不强,甚至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还常常限于小组讨论形式,学习方式比较单调;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深度和层次感;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不明确,学习过程缺乏条理化,效率不高。4.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5.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6.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我提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的课题,旨在通过该课题的探索,构建适合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有价值的合作议题,抓住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进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研究步骤举措课题研究实践表明,课题过程管理是整个课题管理的重头戏,也是一个课题关键性阶段的管理。我们注重课题过程管理,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第一阶段:课题申报、立项阶段时间:2012年8月----2012年9月上旬阶段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申报工作。阶段研究内容:课题相关资料查询、课题组学习。1、理论学习。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提高课题研究和教师研究水平。2、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第二阶段:课题开题阶段时间:2012年9月-2011年10月阶段达成目标: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完成课题开题工作。阶段研究内容:完成课题方案设计、课题组学习(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研究课题测试卷。阶段成果形成:检测试卷、课题实施方案。第三阶段:课题实验阶段时间:2012年9月----2013年3月阶段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研究理论研究内容,同时介入实践研究。1、阶段研究内容: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2、请学校教科研中心的杨老师和校外专家进行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3、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4、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5、为课题积累资料。第五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3.4----2013.5)主要任务有:1、做好后序工作,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召开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3、收集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以及整理和汇编工作。第六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3.5)阶段达成目标:1、撰写课题实验研究的结题报告;2、做好实验结题的有关工作。方法和措施: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依据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使得所研究的成果能在动态的过程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切行动之上的,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行动中调整思路,行动中总结经验。“在尝试中摸索,在比较中总结”是课题研究的原则。3、分类、比较研究法每个阶段,将各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学困生产生的内因、外因及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4、经验总结法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筛选、总结其中的经验,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宣传、推广。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一)、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1、参考文献汇总、教师学习材料汇编2、《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随笔》、《学生日记》、《数学日记》、《课堂教学反思》等。3、教师的《我的成长经历》和《实验心得》、《“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的实验研究方案》以及《“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的实验报告》等。4、研究记录5、结题报告(二)、在探索中逐步构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三)、在探索中逐渐建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预期成果课题结题阶段(2013.5)阶段达成目标:1、撰写课题实验研究的结题报告;2、做好实验结题的有关工作。方法和措施: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依据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使得所研究的成果能在动态的过程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切行动之上的,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行动中调整思路,行动中总结经验。“在尝试中摸索,在比较中总结”是课题研究的原则。3、分类、比较研究法每个阶段,将各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学困生产生的内因、外因及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4、经验总结法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筛选、总结其中的经验,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宣传、推广。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一)、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1、参考文献汇总、教师学习材料汇编2、《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随笔》、《学生日记》、《数学日记》、《课堂教学反思》等。3、教师的《我的成长经历》和《实验心得》、《“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的实验研究方案》以及《“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的实验报告》等。4、研究记录5、结题报告(二)、在探索中逐步构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三)、在探索中逐渐建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过程记录:1.在上课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2.小组合作交流后以组为单位的记录表。3.学生在交流时的片段记录。4.课堂中小组合作交流后的思索和反思。

㈣ 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表现在学生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
2、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迹象。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
3、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4、小组合作学习 “华而不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2)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3)合作学习的科学指导和有效规程。
(4)小组合作的资源共享与能力提高。
(5)解决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所以我们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更是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合作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目前国内外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变量,即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效率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及特征。
(2)过程变量,即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3)结果变量,即教师的期望以及教师设定教学活动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检测的教育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百余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合作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习:是指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进行的探究活动。
小组:是由若干人员结合成的单位。这里的小组是指由学习成绩、能力、性格、兴趣、性别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异质的群体,组内的学生积极互助,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的协作行为,考虑的是怎样通过合作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合作对个体的智力发展和社会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合作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阐述,我们所研究的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学生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协调合作。因此,能大力度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实现教学,这样就赢得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生对课改实验的逐步熟悉,使学生能实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行为。假若能实现课题的研究充分融于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完全改观,学生就能自觉地支配和学习知识,勇于探索,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与探索者,对于发掘学生潜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转变为互动式学习。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挖掘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通过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勇于交流、乐于倾听、敢于质疑、善于发现、愿意赞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交流欲望,学会与人共处、与人合作,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学习的气氛会逐渐浓厚,学生经常为小组的 成功而自豪,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课题研究重点和内容
我们的研究以“学生的合作行为变化”为主线,“教师角色定位”为主导,实现“和谐、有效”目标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①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年段学科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②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③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具体学科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校园网络,积累学习资料。
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学生真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其次,我课题组就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对师生的相关因素不同形式的调查。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将实验数据汇总整理汇编实验报告,做好前测工作。继续学习相关理论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并有所创新,构思本课题实验实施阶段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步骤及方法。
再次:本课题确立五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班实验前后以及与对比班的成绩与能力进行调查、对比,质量分析,获得实验成效信息。对实验教师典型的或有特色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对被总结的经验进行筛选、归纳、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最后:主要运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转变为互动式学习。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
2、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研究过程的前期工作之一,是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⑵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资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
⑶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运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⑷对比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班实验前后以及与对比班的成绩与能力进行调查、对比,质量分析,获得实验成效信息。
⑸经验总结法:对实验教师典型的或有特色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对被总结的经验进行筛选、归纳、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⑹个案研究法:搜集、研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评价对象和案例,对某一小组(或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分析,并概括、提炼出其中对评价其他群体或个体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的信息,用以指导评价研究和评价实践。
⑺量表评价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的量表,评价主体在听课、观察的过程中,对被评对象(含自己)进行打分的评价,根据量表上的所陈述的各项评价指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评价标准和机制。
五、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开题报告报告
2、课题结题报告
3、阶段性论文
4、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㈤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怎么写

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来做

㈥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要做哪些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认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二、明确要求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三、优选内容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五、总结评价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认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二、明确要求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三、优选内容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五、总结评价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