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发布时间:2020-11-24 19:14:11

❶ 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
2 数学思维能力概述
2.1 数学思维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针对数学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应用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以获得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过程。
2.2 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能力是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②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③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④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3 数学思维能力的界定
新颁布的数学教学大纲对常规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界定:①数形感觉与判断能力;②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③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④数学的表示与数学建模能力;⑤数学运算和数学变换能力;⑥归纳猜想与合情推理能力。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1 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在教学时,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3.2 联系新旧知识,发展学生思维
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一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3.3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 小玲做了7个五角星,小云做了8个五角星,她们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10个五角星,还剩几个?
解:具体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
“知道小玲做7个,小云做了8个,可以求出什么?”
“又知道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0个,可以求出什么?”
“那么这道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3.4 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3.5 坚持启发教学,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也可这样算”、“看谁算得快”、“怎样算简单就怎样算”等提示,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思维要在学生积极思维中才能实现。启发式教学注重展现知识发生过程,创造情境,启发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思维能力。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联想起倍数应用题,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联想起分数应用题……这样可以调整和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从几倍的“几”到几分之几的“几”,到百分之几的“几”,从而使之连成一个整体,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广阔性,也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3.6 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习惯于从左到右地运用公式和常规的正向思考,一遇“正道”受阻时,就显得一筹莫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经常对学生进行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左推不行时,就考虑右推,或左右一起推;直接解决难奏效时,就着手间接解决;正面探讨发生困难时,就从反面求得解决。许多问题按“常规”看,似乎到了“疑无路”的境界,但通过逆向思维就会豁然开朗,喜见“又一村”。可见,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红星小学的一次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明得41分,他做对几题?
解:此题固然可以按“常规”解法,即小明做对了x道题,做错了(10-x)道题,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8x=41+(10-x)×5
8x=41+50-5
8x+5x=91
13x=91
x=7
答:小明做对了7道题。
若用逆向思维,则可得如下新颖解法。
解:假若小明10道题都答对的话,应得10×8=80(分)
但他实际得了41分,一共失了80-41=39(分)。我们又知道,每答错一题“不仅不给分,还要倒扣5分”,即每答错一题就失掉5+8=13(分),由此就能求出他答错了39÷13=3(道题)。
10-3=7(道题)
答:小明做对了7道题。
有了从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后,思路豁然开朗,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7 鼓励学生想象,发表独立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与想象密不可分,在强调思维创新的今天,更就注重想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并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不断提高洞察力,不时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突破。
例如:计算
按混合运算顺序计算,相当繁琐。要是想到乘法分配律,将 与45交换位置,结果将令人振奋。
原式=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要以掌握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所以要扎扎实实抓好双基教学,以促进思维发展。其次,培养思维能力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要逐步地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第三,创新是艰难的事,要不怕失败,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奋发进取,否则也就谈不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8 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法的思维过程,比较切合学生的思维实际,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易于找到解题的途径。而综合法的形式便于叙述。所以,解题时最好边分析边综合。这对于较难较复杂的问题,就更为适用。类比的方法将把思维对象与已知的知识、解法联系起来,从它们相似关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有机地将它们揉合在一起,这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大有助益的。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总结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❷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天下图书 4年级 重庆出版社

乘除法算式用搜狗或QQ拼音输入法中的属性设置里的符号才有的 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¹ ² ³ ½ ¾ ¼ ⊿ % ‰ ° 希望复制我这些对你有用, 尽快把题打上

❸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就一定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其不断发展。
一、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手段,巧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它集中表现在能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并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就成了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基本性质”时,先出示一组口算题:
12÷4= 1200÷400= 120000÷40000=
120÷40= 12000÷4000= 1200000÷400000=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结果当大部分同学还在紧张计算时,有几个同学已经算好了,而且都正确。究其原因,他们说:当我算了三题后,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时,商仍是3,所以我判定后面三题的商也一定是3,因为它们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00倍、10000倍、100000倍。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题目:
12÷4= 24÷8= 36÷12= 6÷2= 3÷1=
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商仍是3。于是通过沟通几组题的内在联系,概括出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都不变,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商不变性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问题本质、从而得出答案的过程中来。
二、以多角度思考问题为基础,善于变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联想和提倡一题多解,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出示一题目: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10小时,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题目一出示,思维敏捷的同学马上举手,列式为240÷4×10,我让是这样想的同学举手,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我没有就此结束,继续引导道:4小时行了240千米,那么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呢?8小时又行了多少千米呢?没等我讲完,就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列式道:10÷4×240,因为10除以4表示10里面有2.5个4小时,而1个4小时行了240米,2.5个4小时(10小时)就行了600千米。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学生想到了一种方法:10÷2×(240÷2)。就这样,学生发散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
三、以强化技能训练为载体,力求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接触实质快,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少,“跨度”大,思维效率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8+3)+(7+2),根据加法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
又如:(30+9)+(40+4),让学生用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
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提高,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逐步压缩,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算出得数。当然,强化技能训练一定要在学生切实理解运算法则、定律、性质,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和平时坚持适量的口算及应用题练习的基础上,通过视算、听算、口答、速算比赛等训练方式,达到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四、以提高错解诊断能力为前提,大胆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思考,善于自己发现问题,提高自我纠错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检验推理过程的合理性,提出修正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鼓励学生多问几个“能行吗”、“为什么”,提高质疑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出示一组数据:(63,36,69,123,96,39)要学生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接着我问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根据上面一些数的特征,又受到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都认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紧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数据:(13,26,19,23,46,59)让他们根据刚才得出的结论进行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学生一算,马上推翻了刚才自己得出的结论。当学生们发现个位是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时,我没有马上归纳出特征,而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学生们在自我讨论、辨析和自我不断否定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诊断,不但可以让学生澄清概念的本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五、以突破常规思维为核心,勇于探索,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独创性地发现新问题,主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思维的创造性具有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特征,是思维品质的核心。例如有这样一位小朋友,老师要求用3、5、9三张数字卡片组数,大家都只能按常规思维组成如3、5、9、35、39、59、53、93、359……一些数,而他除此之外,还能想到把卡片9倒过来当成6用,比别人多组不少数。这个有点“倔”的孩子由静想到动,体现的就是思维的创造性。
在小学数学解应用题中,我们分析题目一般是从条件出发,由条件推出结果,这是一种常规思维方法。如有这样一道题:池塘水面渐渐被长出的荷叶所覆盖,每天覆盖面积增加一倍。30天后就把整个池塘水面给覆盖了,那么覆盖半个池塘水面需要几天?这道题如果用常规的方法无从下手,而采用逆向倒推的创新思维方式则比较容易解决。因为每天增加一倍,30天的前一天刚好覆盖半个池塘水面。这样思考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创造性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和发展。
总之,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把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探索开展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❹ 数学思维训练到底有什么好处

其实单纯从孩子自身的发展来看,在有精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学习奥数是没有任何坏处的。智力,理科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对人来说小学阶段是很关键的,现在来看奥数是这个阶段开发这些能力比较有效的方式,直到现在我还庆幸我小学学过奥数,它是我在初中和高中理科学习中有浓厚兴趣和成绩一直是佼佼者的重要原因。我觉得大家不应该太多在意这些非议,只要自己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一学,是有很多好处的。
另外就是锻炼孩子优良的意志品质。奥数知识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题目就是花上几小时的时间也难以解答,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鼓励和帮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难题的决心,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和意志,这也是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和家长万不可对学生施高压,不可急于求成,而更多的是鼓励,引导,关键是能培养兴趣和这些优秀的品质。

❺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是哪些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浓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是积极思维活动的源泉,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思维情境,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通过设问、提问、实验等各种方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使学生能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地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1、创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感情交流。教学既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要和蔼克清,有一定的感染力,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这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即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非常轻松愉快。2、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之中,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周玉仁教授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我拿出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让学生求它的体积,如果不改变石头的形状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正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我把盛了一部份水的长方体水槽放在讲桌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这时课堂气氛活跃,争着要讲自己的想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量出水槽的长、宽,又让学生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使学生弄清水面上胜的高度就可以算出石头的体积,然后让学生动笔计算,学生很快算出石头的体积。同时也感到成功的喜悦。3、加强自评、互评学习结果,让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可以在同学中讨论,对有心意和创建的解答教师要给充分地肯定。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三、把握时机,发觉创新思维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有利时机,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伏笔。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启迪学生用语言概括出新概念,对建立起的新表象组成要素进行判断,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进而进行内化,达到知识间的守恒。四、动手操作,诱发创新皮亚杰说过:“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数学知识产生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具有培养人们创新思维活动独特的优越性。因此,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索,参与了获得知识全过程,学的积极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的需要,使他们尝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进而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为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❻ 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数学实践中进行,作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耐心地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数形结合就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方法,由于很多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其概念,而数形结合的方式就能够实现抽象与具体的有效结合,小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其思维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数形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当学生看到某种数量关系的时候,他们能够将其转化为空间上的形态,从而掌握其本质。例如,当讲解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花时间去记忆长方形周长公式。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只会变得越来越死板而缺乏创造力。但是有的数学教师则会将数形结合的方式应用其中,让学生自己画一个长方形,然后计算出其周长,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二、创设情境,耐心引导学生实践          
知识源于实践,单纯的数学理论讲解只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然后慢慢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数学思维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为他们创造出有趣的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往往会停留在表面,比较直观,他们的抽象学习能力比较欠缺,老师则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几何图形的知识时,老师不能仅限于课本上所列出的内容,还可以提前准备好积木,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玩儿过积木吗?会不会搭建呢?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搭建出你们认识的几何体。”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其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应局限于教材知识,教师应该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教学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和探究思维。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就会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❼ 推荐几本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书

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训练1《是是非非》 (我最近看的 讲谬论的书 应该符合你的要求把)

2《门萨》系列,都是训练逻辑的,还可以做做数独

3 悬疑小说如《达

❽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好不好

在我们抄的现实生活中,数学思维可说是无处不在,首先在我们说话时,你要用到逻辑思维,不能果在前因在后颠倒顺序。其次,我们去购物时,你必须要善运算思维,你不懂运算就会上当。其三,在理财时,你要懂得用分析思维,不然达不到财产增值的要求。其四,我们在工作中在社会上你要懂得推理思维,如贪不能无穷大,职工与领导,得明确分子与分母,事情太杂太多,要借用五则运算,在人事关系上,你要明白矩阵特性等等。
数学思维在生活中大有用途,用好用活了,将数学思维与一系列运算法则融入生活中,并去有机结合,必会助你生活锦上添花。所以说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长,发展,情商,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帮助的~火花思维的课程就比较出色,适合3-12岁的孩子,可以让孩子试试效果!

❾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情境,营造学生乐于思考的氛围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初,应尽量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时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要真正做到和蔼亲切,这样学生才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的张扬个性,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应给予他们期许的目光,鼓励的眼神,这样学生会更大胆一点。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让学生自行发现科学道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从而引导转化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起学生用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并明确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一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他的思维能力是紧密相关的。一个人思维能力差,他的创新能力必然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强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学生在多层次的练习中拾级而上,既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强化了思维。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每一堂课上都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比教会学生如何做题更重要。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