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
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
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② 小学数学案例题目随便
试卷分析是小学检测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分析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试卷分析可详可简,本文先分享一个详细的试卷分析,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样本)
一、整体情况分析
1、本次检测平均分只有73.9分,反映了本班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两极分化较严重,31.0%的学生数学素养较好,都能在90分以上,而19.0%的学生不及格,并且有11.9%的学生成绩在20分以内,平均分就难提高上去。优等生成绩不完美,总有差错,100分几乎没有,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未建立。
2、学困生分析
本班的学困生已成现实,难以改变,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实在不行,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精心辅导,所以尽可能让他们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切实掌握。11.9%的学生基本不具备学数学的能力和方法了,只能靠模仿做几道简单的习题。18.0%的学生思维水平不是特别高,相对于优等生来说理解会慢点,不够灵活,但耐心讲解,他们也能掌握好,这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挽救的。
3、卷面分析
本次检测较以往,有如下改变:一是解决问题的比重适度降低,几乎涵盖了本册重点知识,分值只占25%;二是口算题量增加,强化了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三是注重了知识习得过程的考查,如圆面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强化了过程的重要性。四是注重知识的全面理解。如选择题的第1、5小题,都是理解性较强的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二、试题具体分析
1、学生答卷整体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开看,还算可以。每个大题的答题率都在60??70%之间,只有解决问题的第2个题目,在44.8%不大理想。而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习题正确率在100%,难能可贵。其余较好的有文字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用方程解答,刚好有复习到。本次的解决问题比上学期要好,答题率都在70%左右,有关计算的习题也算可以,都在75%左右。答题情况较弱的是填空题、选择题、问题解决等这些认知水平较高、需一定解决能力的习题。
2、细化分析:从试卷安排顺序逐步进行分析,以便科学合理的反映本班答题情况。
项目一:认真思考,准确填空。(19%)
⒈考点:有1个小题,侧重于倒数、化聚、分数乘除法、扇形统计图、圆环面积、圆面积的推导公式等。
⒉答题情况:本题的得分率在67.5%,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全班只有1位学生全对,而错误率最高是第7小题,将圆展开后,拼长的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还有圆环小路的面积计算。部分同学对():8=10/()=()÷20=0.25=()%类型的题目掌握不够好,更需强调“谁在前,谁在后”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
⒊失分原因:一是知识点记忆不深刻,如最小的合数;二是转化意识不强,如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理解不透;三是对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到位。
⒋今后教学要加强: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项目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5%)
⒈考点:百分数的意义、化简比、圆周率概念、比的分配问题、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等。
⒉答题情况:答题率在78.1%,还能较好到体现出学生的辨析能力。几道习题应该不难,平时教学都有讲到过,只是第4个习题,平时不大注意,学生答题情况不好。
⒊失分原因:一是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关系理解不到位;二是对圆周率概念理解还摸棱两可;三是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比较,没有形成整体观,缺乏辨析能力。
⒋今后教学:一是要加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二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
项目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5%)
⒈考点:对称轴、圆、百分率、等式、单一量等
⒉答题情况:61.4%的答题率来看,应该不算好,第1、5小题,此类型习题平时讲得较少,但也有部分学生正确选择。尤其是第1小题,求单一量的问题,平时教给学生的策略不是很到位。对“如果A÷=B×,那么A()B”这种习题,平时已有渗透,可这里错误率还是较高,不难理解。原先以为,学生对第5题,如“在含盐率是10%的盐水中,加入盐和水各10克,这时盐水的含盐率是( )”的把握不是很好,可答题率还不错。说明学生已对百分率有了很好的理解。
⒊失分原因:一是理解不到位;二是逆向思维能力不强;三是不会合理选择方法。
⒋今后教学:一是加强知识的综合性;二是教会学生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三是扎实地理解有关概念。
项目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8%)
相对于数学学科特点,计算能力的测查是必测项目。而计算离不开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文字题等。而文字题,从新教材来看,并不突出,课本中这种类型的习题根本找不到,但每比检测总有这样的习题存在,不得不重视。
⒈考点:主要侧重于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等;
⒉答题情况:一是口算的答题率有81.5%,其中只有两题是分数加减法,错误率最高的是+、0.3×、+×7、×÷×等题。二是递等式计算,答题率在75.4%,往往是过程基本正确,结果错误较多,此类习题:×+÷8错误率最高。三是解方程的答题率在78.6%还算可以,形如x-x=24题型,错误率较高,学生就是不能将乘法分配率进行迁移。四是文字题,平时做得比较少,但答题率也在85.4%,尤其是对用方程解决文字题较好,这跟复习时刚好碰到有关。
⒊失分原因:一是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法还不够熟练,缺乏观察数据特点,盲目计算,分数和小数乘法的能力不是很强;二是学生基本已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但往往由于粗心结果错误较多,对简便方法掌握不够,原因在于不能先观察数据特点进行合理计算;三是解方程的能力不强,尤其是稍复杂的方程,学生还没有与乘法分配率进行联系;四是文字阅读能力较差。
⒋今后教学:一是更加突出计算能力的教学,照准机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安排一定的计算练习,形成较强的计算方法;二是突出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尤其是方程;三是平时教学也要适度增加一些文字形式的习题,供学生练习。
项目五:用心观察,精心计算。(8%)
⒈考点: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计算圆的面积等;
⒉答题情况:一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非常好,答题率在100%。二是大部分同学能在正方形内找到圆心,并正确画圆,尤其是能正确计算面积。此题的答题率在77.4%非常可观。
⒊失分原因:一是还不能找到圆心;二是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⒋今后教学:一是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作图能力、计算能力;二是讲究策略和方法,如在正方形内找圆心的方法,平时有遇到,但没有抓落实。
项目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5%)
⒈考点: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本张试卷涵盖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利息计算、圆周长的计算。
⒉答题情况:一是对利息计算、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都在83.3%以上;二对分数除法问题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但也有多样方法,其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不透彻;学生正确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100-51-28=21(枚),这种方法解答的学生已有全面分析习题的能力,其实这道题目编排不是很科学;②28÷(1+);③(1+)x=28;④28÷;⑤x+x=28。而错误的方法也很多,粗略统计有11种,有些答案正确,但说不出原由,有些答案乱套,没有思路,学生想法不一,就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三是对按比例分配计算能力掌握较好,但学生对长方体棱长的数量回忆不够,盲目计算,导致此题答题率只有44.8%,问题在于没有将求出的长除以4,算出一条长的长度,缺少知识的系统性。
⒊失分原因:一是不能正确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尤其是分数除法问题;二是有关长方体棱长的数量掌握不到位;三是圆周长的理解不到位。四是缺乏作图、线段图能力。
⒋今后教学:一是加强数量分析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找到习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大可能让学生自主作出线段图,帮助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注重周长和面积的理解,正确计算;三是概念的落实,如学生一定要明白长方体棱长的数量。
三、今后教学建议: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尖子生还不是很全面,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使他们稳定在七八十分左右。
2、注重数学知识的过程演绎。在备课时,我们要形成整体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系统知识体系,落实各个知识点,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开展思维训练,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习得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脉络体系,建构系统知识。如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我们只注重面积的推导,而没有去挖掘周长的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可见,备课缺乏系统观,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演绎过程的思维价值,进行系统教学。
3、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尤其是学困生,教学不能浮在知识表层,一定要深挖,体现思想。
4、教学要有深度。从本次检测来看,平时的教学基本在知识点上螺旋进行,而没有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建构解题模型,切实掌握好策略和方法。如“如果小刚小时行走 km,那么他行1千米需要几小时?列式为”,平时也有碰到,但总是没能找到更好的策略,这些灵活性较强的习题,平时教学一定要深层次思考,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方法。此题,我想就可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的知识来帮助解决,是不是更妥当。
5、教学更讲究学习方法和策略。遇到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建立解题模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 一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如,工人在用砂浆做一个圆形盖板时,在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他们的手里只有一根小棍(长度等于所需圆的半径),以小棍一端为圆心,将小棍旋转一周,则小棍扫过的图形即为圆。从这一点我启发学生用运动的观点给圆定义:线段绕其端点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圆。接着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盖子(包括日常所见到的井盖)通常大多作为圆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这样好盖,但其好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圆的性质:同圆的半径都相等,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样从实际中抽象出理论,又以理论来解释现实,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其实在这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问题,如:大棚上的通风口的高度与阳光入射角度的关系、光照与密植、密植与产量等,这些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以深刻启示,教学不能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解决,而应到生活中去,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分析:因为一年有12个月,假设每个同学的生日月份不同,这只要12个人就够了,还有2个人,他们的生日必然和前12人中的一个人的生日月份相同,所以这个小组至少有2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注:本例是一个和我们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利用分析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数学中要学到推理。和小学学习的算术计算不同哟!
④ 6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1、
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1.5倍。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分析与解
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已知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这批衬衫的总数量;又知道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生产件数的1.5倍,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
40060(4001.5)
=24000600
=40(天)
也可以这样想:要生产的衬衫的总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所需要的天数与每天生产衬衫的件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得,实际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的天数的1.5倍,正好是60天,于是得出制做这批衬衫实际需要的天数是:
601.5=40(天)
答: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实际用了40天。
例2、
东风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240个零件,18天完成。实际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
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得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再减去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数:
24018(18-3)-240
=432015-240
=288-240
=48(个)
也可以这样想:实际与计划所完成的零件总数是相同的。根据反比例意义可知,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完成生产这批零件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知,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与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比18∶(18-3)即
6∶5,就是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个数的比。当然,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6/5。于是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的个数是:
=48(个)
还可以这样想:生产零件的总数是
24018=4320(个);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分解的质因数适当地分组,分别表示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实际完成天数的乘积。
4320=25×33×5
=(24×35)(232)……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
天数的乘积
=(25×32)×(35)……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
乘积
进而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是:
25×32-24×35
=288-240
=48(个)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8个。
还有好多,自己去看
⑤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典型案例分析 速求啊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梁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提出新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最后由我来归纳总结。设计探究问题:1.你能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说一下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还进行全班讨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这种研究性的探讨以及对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本身的学习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二、以事实为依据,解决问题
在制作鱼缸的问题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物,然后出示简易模型进行教学。先问学生鱼缸有没有盖子,接着启发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制作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从而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的问题上来,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三、巩固知识,归纳要点
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针对某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可以进行讨论,推翻,说出问题的结果和原来预测的不同点(区别),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加深印象。同时正确评估学生的观点,通过练习,巩固新旧知识,思考与讨论问题的答案,大胆的进行猜测,做好记录,最后归纳要点或者规律。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探究气氛也更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教学需改进之处:
教师进一步做好“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能力,掌控好学生上课时的气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十”字型人才。
⑥ 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我认为:年、月、日这部分,教师发给学生1994——2005年共十年的年历表后,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讨论:小明10岁了,只过着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或者:1、全年共有多少天?为什么不同?2、怎样知道哪年是平年,哪年是闰年?3、平年、闰年二月各是多少天?4、除了二月外,其余各月有什么特点?
这样学生在观察时就很少无关的信息了,很快会进入情境,随老师把:《年、月、日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弄透了。
⑦ 用小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1、 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1.5倍。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分析与解 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已知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这批衬衫的总数量;又知道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生产件数的1.5倍,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
40060(4001.5)
=24000600
=40(天)
也可以这样想:要生产的衬衫的总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所需要的天数与每天生产衬衫的件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得,实际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的天数的1.5倍,正好是60天,于是得出制做这批衬衫实际需要的天数是:
601.5=40(天)
答: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实际用了40天。
例2、 东风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240个零件,18天完成。实际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 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得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再减去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数:
24018(18-3)-240
=432015-240
=288-240
=48(个)
也可以这样想:实际与计划所完成的零件总数是相同的。根据反比例意义可知,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完成生产这批零件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知,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与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比18∶(18-3)即 6∶5,就是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个数的比。当然,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6/5。于是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的个数是:
=48(个)
还可以这样想:生产零件的总数是 24018=4320(个);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分解的质因数适当地分组,分别表示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实际完成天数的乘积。
4320=25×33×5
=(24×35)(232)……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
天数的乘积
=(25×32)×(35)……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
乘积
进而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是:
25×32-24×35
=288-240
=48(个)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