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百度文库
要激发小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Ⅱ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摘
要】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低年级;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在这一方面,我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要这样做,也想了许多方法可效果一般,反思以后我觉得可能是缺少对这一年龄段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认识与研究,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去考虑和思考。
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首先,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地读课本。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缺乏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由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算式以及叙述文字的能力,以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适当增加看书的成分。其次,要培养学生根据图意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学生基本依赖教师读题和提示来完成作业,虽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总要给学生适应的时间。后半段虽然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可在老师的帮助下读题,也经常让个别识字较多的学生读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基本上能自己读题解答,实在不能理解的地方经常拿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起理解和分析。除了指导学生读课本外,我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发现课外书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中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12,14=□○□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经常出现三种条件,让学生选择解答,同时还提出:“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如同学们跳绳,小红一分钟跳了55下,小丽一分钟跳了65下,小亮一分钟跳了48下,教材提出了小红和小丽一共跳了多少下?小亮比小丽少跳多少下?这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三个人一共跳了多少下?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小红再多跳几下和小丽同样多?等许多不同的问题,并与同学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有些粗浅的认识以为数学的书写多数是数字或是符号,并不是很重视孩子的数学书写,其实不然:简单的几道数学口算,如果学生排的乱七八糟,你是教师的话你会有好的心情为学生批改吗?!反之,学生排的横有横行、竖有竖行,不正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热爱生活的品质吗?所以,从小就要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如:一年级下册开始教学生进行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由于平时学生经常进行口算练习,因此我很少让学生进行书面作业练习,一下要马上列竖式了可能困难比较大,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看清、弄懂怎样进行列竖式计算(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跟老师写、黑板上板演、学生试练等),可是到批作业时,问题还是很多,但除去一些在理解上的错误,大部分问题还在于书写格式与态度上。为此我把学生作业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改进,经过多次反复,现在学生作业本翻开来看就比较舒服。我想这对学生以后在数学学习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画出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我让学生从家长收集一些形状像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些物体,一方面让学生重温上学期所学的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些常识,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存在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中,让学生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六、结语
任何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我们老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收集经验、学习他人,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抓好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戚春香.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8).
[2]于玲.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J].教师,2011(09).
[3]李海燕.粗心变细心——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17).
[4]赵华.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小学教学设计,2010(14).
[5] 程新丽. 良好的学习习惯 需要从低年级抓起[J]. 小学教学设计. 2010(14) .
[6]吴荣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 新课程(教研). 2010(01).
[7] 高云.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09) .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性格、兴趣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与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一阶段,教师及家长要针对孩子学习的特点,重点加强仔细听讲、耐心思考、善于表达、定心作业及正确书写习惯的养成,积极培养孩子动手操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习惯培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的不断提高。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观察就是认识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观察图形图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知道怎么看,看什么?凡是遇到有图形的地方都要提问学生:图上有什么?你看到图想到了什么?由图画联想到意义,由图形过渡到数字列式,做到图义结合,数形结合,加深印象,提高授课效果。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多是无目的、无中心、无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方法。比如一副图画上下左右、局部整体的特点等。只要孩子具备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让他们有意识的,主动地去观察,就会更好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问题就是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中之重。当然,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不是一促而僦的,必须不断坚持,增强信心,持之以恒。老师可以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开始坚持5-10分钟为宜,以后逐步巩固加长,低年级学生如果一节课注意力集中达到25-30分钟,当天的学习内容基本就可以消化,课后复习巩固的任务就相对很轻,直接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创设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减少学生分散注意力的间隙;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抽查提问,强制个别学生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学生刚入学时,由于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表达能力的要求就是声音响亮、语速适中;当学生具备一定逻辑能力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话完整,表达清楚,这一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必须在课堂上加大说话表达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把动口与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表达题目意思,表述图形、事物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容易让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对于那些基础差点的学生,只要能站起来发言就可表扬,哪怕讲对一点点,也给予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要按照“声音响亮、大方得体、叙述完整、有条有理”的表达要求,不断锻炼提高;对于说得不好的学生,老师也要多鼓励、多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的“试说→纠正→再说”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经过长期坚持训练,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为学生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书面表达基础。
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独立动手的习惯,上学前准备好书本学具,上下课书本学具摆放整齐,上课老师没有要求时决不乱动手,这些小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节省学习时间,从小养成整齐认真,独立自主,一丝不苟的习惯,避免杂乱无序,干事马马虎虎,到处出错。比如: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孩子动手通过实践寻找答案,从而起到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巩固知识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会从中得到熏陶。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要随时向学生示范、讲清作业格式,要求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使学生真正做到书写时“头正、身直、肩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看书观察和老师示范的环节,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有时老师示范书写时难免会有不抬头、或跟不上老师的现象发生,要边书写边抽查,溜号的严格规范,使学生慢慢做到了心中有数。
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 要: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也是为学生健全发展打基础的阶段。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良好习惯;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一题多解;习题纠错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健全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习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一、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新课改的需求,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为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长方体,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认识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正面、右面、上面的标注,同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目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问题探究习惯的养成
问题探究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而且与学生问题探究习惯的养成以及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而也为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习惯,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问题: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多少组?思考:32+24÷8=?、32+24=56、56÷8=?和(32+24)÷8=?这三个解题过程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组织学生对上述的三个式子进行解答思考,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而且对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一题多解习惯的养成
一题多解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积累学生丰富的解题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也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活跃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每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每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2辆三轮车和2辆自行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请列出不同的算式进行解答。
方法一:3×2+2×2=10这是按照车的不同分别求出轮子的数量,之后再进行求和得出轮子的总数。
方法二:(3+2)×2=10因为所求的车的数目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先将一辆三轮车和一辆自行车的轮子的数目求出来,然后再求出两辆车的轮子数量。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对学生一题多解习惯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四、习题纠错习惯的养成
一直以来,在习题练习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常常在拿到教师批改后的练习题或者试卷之后,看看对号、错号、看看分数然后就收起来了,这样严重不利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纠错的良好习惯,进而为高质量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还以上题为例,每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每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2辆三轮车和2辆自行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在解答该题时,常常会有学生在选择第二种解答方法时出现错误,比如:有学生会列出这样的式子:3+2×2或者(3+2)×2×2,此时,在纠错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还是因为题意没有理解正确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在自主纠错中进行的,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养成自主纠错的良好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叶俊华.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
以上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偏重于灌输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孩子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指导学习方法。
1.培养孩子学会倾听,乐于表达自己。
倾听与表达是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低段学生自律能力弱,自我意识强,上课时往往不爱听别人讲,喜欢自己讲。但在讲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语言组织能力差。说与听是相互支撑的,学会倾听,善于表达,需要教师精心培养。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沉下心来聆听学生的表述。教师对学生的“说”与“听”要做出科学的要求和合理的评价。在培养学生倾听意识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分类”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用数说一句话,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一共有几个图形,有几种颜色,有几种形状。然后请小朋友动手操作,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最后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有的说是按颜色分的,有的说是按大小分的,还有的说是按形状分的,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上课时经常问:“你能看图说一说吗”“你还能怎样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说的好”……培养学生将操作过程、观察过程、质疑过程说出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还能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习惯。
在每个学期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就应对学生讲清基本的课堂常规,如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不做小动作、不讲话,该动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该说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该静的时候就必须安静等等。这些常规的培养要在每堂课上落实,如: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10页,再拿出铅笔。一定要求学生在听清、听完要求之后再行动。否则学生将如一盘散洒,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又如:当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让学生停下时学生就必须停下,并马上坐好,准备交流,这时教师组织教学时可以说:“一二停”,也可以说些暗示语。
3.培养孩子仔细阅读,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低段数学的作业中,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审题能力有限,有些学生常依赖教师的读题和提示,这不利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这时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解题欲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例如我们一年级有这样的练习:在一幅情景图中,告诉你总数和其中一部分,叫你求出另一部分,很多学生经常把算式要么写成加法,要么把减数和差颠倒过来,对题意不理解,不知道要求什么。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题意的能力呢?虽然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可在老师的帮助下读题,也可让个别识字较多的学生读题。例如教材首先出现的是介绍“小精灵”等卡通人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新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独立阅读题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着例题说说这道题目要我们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要仔细地阅读文本,看懂意思,逐步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独立思考,理解题意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检查,有错有改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书写工整,独立完成。从学生刚一入学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到字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每当作业本发下来以后都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错的原因,及时改正,逐步养成习惯。
5.培养孩子爱问的习惯。
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Ⅳ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要注重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其实,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有好多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它的范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我们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经常检查、督促、讲评。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训练中,采用多表扬、多奖励的措施。例如:上课铃声停止前,哪一个小组将课本、练习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学具准备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星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二、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主要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所谓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做:就是动手操作和做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良好的听讲习惯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培养: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好思考的内容。思考内容一般在知识的关键处,通过设计提问的形式出现。例如,教学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时,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时,32+29=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这样通过一个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探索计算方法,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很快应答,这时为了照顾到中、差生,应该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等待有大部分学生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让他们说说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应尽量照顾到全员参与,并且还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二)、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教师要言传身教,要教给学生在哪里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产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关键处、算法规律的结论处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经常设计“自由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变换角度,多提问题,相互自由解答疑问、解决问题。
(三)、乐于实践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正处在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实践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四)、合作性学习习惯
互助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团队观念和创新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合作实验、共同操作、相互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互助性学习,学生都要积极参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逐渐养成习惯,以便解决数学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不断取得共同进步。
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其注意力,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应力求做到:精神饱满、热情洋溢,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作业格式和书写规范清楚,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仔细运算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
(一)、书写姿势规范。从学生刚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身体要坐直,眼睛与作业本要保持一尺左右,光线要合适等。
(二)、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认数到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特别是符号的准确和步骤的完整。此时对于多次潦草马虎的同学要狠得下心让他重做。
(三)、态度认真、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四)、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认真检查的习惯。如: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写的工工整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六)、及时改正的习惯。开始要求改正作业,每位同学要将做错的题重新在本次作业后面重新做一次。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全部改正完毕。
四、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
学数学,用数学,达到学以致用,才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只有通过应用,把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才能学得最好。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一)、数学教学应尽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人的直观感觉、对环境的感性认识,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该尽量去发现数学与学生现实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与抽象的数学知识走得更近。
(二)、要注重过程的体验。联系日常生活数学教学,其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全过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所以,数学应用的教学,同样要注重过程的体验。
(三)、要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指导写数学日记。在学生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相应的知识后,学生真正需要的、想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本领尝试着去解决它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小学生又是善于表现的,作为教师应尽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如此,课外更应该如此。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我觉得写数学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的灵感,自己在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体验,遇到感兴趣的、有疑问的数学问题都记在数学日记上。学生可自发的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单独与老师交流看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老师还是应该有自己的计划,适时地开展数学日记交流会,认真做好查询、答疑、鼓励、奖励工作,时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产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数学日记的行列中。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纠正一个坏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更难。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平时应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而培养方法也是因人而异,让学生用好习惯来取代原有的坏习惯很难,培养习惯应从小抓起,年级越低越好抓,纠正坏习惯越及时越好。
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有一个新旧反复的过程,这时教师不应操之过急,注意耐心个别纠正,及时提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为确保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好习惯伴随孩子的成长,为其获得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Ⅳ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好的习惯对学习至关重要。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制定规范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经过长期行为,逐渐养成的。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差,爱动,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出能约束他们的班规。所以,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制订出有关这些学习习惯的行为准则。如听课的习惯:听课不光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能对他人的观点作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又如答问的习惯:不但要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说给老师听,还要学会在合作学习中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老师长期有计划、有意识的予以培养。具体要做到“低起点、细要求、巧激励”这几点。
1.制定起始点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习惯的培养上我们要坚持低起点的原则。以“认真听课”为例,一开始,我们先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只有听入耳了,听仔细了,才会有深思。当学生养成了这一习惯后,再提出“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这高一层次的要求,从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2.抓住细节严要求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笼统的概念不容易理解,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们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要实、要细。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可以分解为下面几个小要求:
(1)书写工整、格式规范;(2)独立完成、按时完成;(3)认真读题、仔细计算、自觉验算。这些做法学生一听就懂,操作性很强,老师也易于指导和检查。
3.适当激励学生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巧用激励手段,加速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进程。常用的激励方法有语言激励法:如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说“你的回答既完整又响亮”、“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等;批语激励法:给作业又快又好的学生刻上,给粗心马虎的学生谈话,要求他们改正。
总之,习惯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学生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一杠杆,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Ⅵ 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要注重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其实,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有好多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它的范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我们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经常检查、督促、讲评。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训练中,采用多表扬、多奖励的措施。例如:上课铃声停止前,哪一个小组将课本、练习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学具准备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星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二、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主要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所谓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做:就是动手操作和做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良好的听讲习惯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培养: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好思考的内容。思考内容一般在知识的关键处,通过设计提问的形式出现。例如,教学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时,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时,32+29=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这样通过一个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探索计算方法,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很快应答,这时为了照顾到中、差生,应该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等待有大部分学生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让他们说说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应尽量照顾到全员参与,并且还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二)、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教师要言传身教,要教给学生在哪里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产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关键处、算法规律的结论处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经常设计“自由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变换角度,多提问题,相互自由解答疑问、解决问题。
(三)、乐于实践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正处在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实践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四)、合作性学习习惯
互助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团队观念和创新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合作实验、共同
Ⅶ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记得有一位诺贝尔获得者在一次采访中回答到他在幼儿园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面对众人不解的眼光中,这位学者回答道:在幼儿园里,他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的确,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总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不仅如此,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想法。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但是数学课本的阅读要防止流于形式,不能像阅读故事书或作文书一样,一目十行,一带而过。数学课本的阅读过程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思维的习惯,要让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学会思考为什么,通过分析,比较,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中,要根据学段鸡不用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在低段,如一、二年级,我只要求学生会读题目,特别是一年级会在老师的帮助下读懂题意。而在二年级,我则要求学生会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而不会因为粗心而出错。具体方法如下,通过让学生快速阅读一份试卷的题目,然后由老师抽取个别题目题目来考察学生是否认真读题。当学生在中高段时,则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通过阅读,提出一个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时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当然要求学生听课时要注意力集中,不得开小差或做小动作。其次课堂讲解时要避免形式的单一,也即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然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后,在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通过重复或概括老师或同学回答的知识点。
(2) 人人参与评价。因为评价的基础是认真倾听,让学生在优越自我满足感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投入认真听讲中来。
当然为了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求教室在教学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十足,语言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认真听讲。同时注意表达的条理清楚,方式的灵活多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效的数学。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数学是思考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敢于并乐于思考,质疑,发现问题。
要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的思考材料,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当然,在让学生思考使要留给学生足够充裕的时间,不能只是走过场。在思考后,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让优秀的学生,更应该关注中下等的学生,让他们参与进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中增长自己的信心,进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人人参与到表达自己的想法中来。
不仅如此,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更重要的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问题。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会质疑是学会创新的起点。教室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即使是你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也不要紧,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决中来。比如在中高段开始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新知,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方面让学生有目标的投入新课的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慢慢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习惯。
4、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的习惯。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 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构符合自己的易于接受的知识结构。比如,在每节新授课的结束时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并学会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以图表或文字等形式,形成一个网络,将知识内化成自己易于接受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足形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清晰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
4、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也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在具体、感知的形象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画出身边的数学,记录身边的数学。如在教学千克与克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去找找生活的事物的质量,还可以记录爸爸妈妈的体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测量床的长度,记录爸爸妈妈的身高……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家里冰箱,电视等的体积,也可以帮助解决打包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接触的事,但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训练,养成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的习惯,并试着去解决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学好数学。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可塑性。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训练得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序贯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Ⅷ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习惯心理学明确指出:习惯种稳固动力定型长时期逐渐形成时易改变行或倾向习惯有好有坏而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叶圣陶曾明确指出:教育简单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我们想要做好教育得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做晓之理动之情持之恒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我主要从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家长们借鉴: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习惯
认真听讲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重要前提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习惯非常重要我认认真听讲主要包括五方面即看、听、想、说、做看看老师和同学演示、板书及动作做看时动口听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学生回答问题另外同学却干别事情……因们觉得自己没事做认关事所课堂上我常常提出样要求:当别孩子发表意见时候其孩子定要认真听看看想法和样还有没有更好意见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表扬些听得认真孩子(:表扬XXX)此激励其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想想学习内容和问题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每当我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前我都会给出定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先想想说回答问题、发表自己意见课堂上每当孩子发表意见时我常常要求孩子们把说完整并鼓励孩子们交流时勇敢地提出自己意见和看法做操作学具、做好练习我要求学生操作过程要亲自参与只有教具情况下我还常邀请孩子们上台来演示进行具体操作使其感受数学知识形成过程
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习惯
现多高年级老师都反映学生做些解决问题题特别困难原因学生常常题没读完开始解答或添字、漏字乱解题意总而言之句:学生认真阅读习惯差而解决问题又小学数学重点和难点因此从低段开始培养学生认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平时解决问题教学我注意从几方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1、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我讲授解决问题时我改变了大多数教师喜欢亲自读题目习惯让学生齐读或者名学生读其学生听并运用简短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数量关系弄清数量关系再请们自己选择合适方法进行解答2、注意找出题关键词解决问题过程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学生解题过程往往没有注意某字存把本应该错题目做错了所我让孩子们读题时常常要求孩子们圈出题关键词使其养成认真、细心阅读习惯(针对上情况我还自编了解题四步骤:(1)找出数学问题(2)找出与问题有关数学信息和方法(3)列式计算(4)写单位和答)3、对于表格、图画式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其叙述出来新课改背景下出现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开放题样题目能图表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找出有价值数学信息同样也要建立定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形语文教学样让学生用自己把意思表达出来(:20X3表示320相加和多少等)样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了训练所教师平时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能力和经验顺利、正确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数学门思考性强学科离开了思考谈上学习数学所教学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逐步养成其独立思考习惯1、提出思考问题给孩子们足够思考时间课堂我们发现:智力水平高孩子当老师提出问题们快地举手作答其智力水平下孩子能还需要些时间了让大多数孩子成陪读教学我常常引导爱思考学生进行思考明确提出想比想好想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想了才有能想对等鼓励孩子们敢于说出自己想法2、鼓励孩子们勇于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低年级开始要培养学生懂问良好习惯所我们要满腔热情鼓励孩子发问对懂问孩子要大加表扬孩子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低年级学生会提问特点数学教学过程我常引导学生看情景图放过任何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经常训练学生会从无疑有疑从会提问题会提问题了对于胆小、自卑敢发问学生我常常鼓励们引导们进行提问帮助们树立自信心由此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非常有必要而且只有通过学生思考才能产生新见解才会有交流愿望才会出现有活力数学课堂
四、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习惯
完成作业学生学习数学基本项任务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技能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做作业习惯作业仅仅完成了还行还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开始写作业我教育学生书写定要漂亮并给们灌输样观念:字写得漂亮老师看字会觉得爱整洁、听乖孩子每老师都会喜欢;反过来字写得歪歪扭扭给老师们留下第印象好了所们想当乖孩子把们字写工整纠正孩子们书写习惯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孩子们改错习惯凡做错题孩子我都要求们进行改错并对们进行辅导纠正们错误理解家里完成作业您也像我样要求孩子我们双管齐下定会有效
。
Ⅸ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是什么?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该把规范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一项必要的教学目标。
而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应该是多层面的,为了学生能够从小打好数学的基础,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常规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读、听、说、写、算、查、问等十个方面。
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阅读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完整地阅读课本的习惯。阅读课本时,做到边读边想,重点内容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并且,阅读课本的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与课前预习习惯结合起来,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每次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踊跃发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多向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发言为媒介,学生的课堂发言既是衡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尺度,又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要十分珍惜和爱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必要时应给予耐心的启发和帮助,使他们能说清楚、讲明白。
4、勤学好问的习惯
这一教学习惯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中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①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欲望,从而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
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重视动口、动脑、动手,引发其深刻思考,从而把抽象概念生活化。
③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与创新,通过猜想、实验、观察、推理、操作等,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5、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共同预习,课中的合作操作与交流来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批判他人观点,学会接受他人意见。
6、认真审题、认真写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审题正确才能顺利地解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的意识,要使学生在头脑里明确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同时,还要有机地教给学生审题的具体方法。如应用题审题时要做到:认真读题,从题目的情境中弄清条件,明确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复述题意,理解题中关键字、词的含义等。
作业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学习效果,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所以从一年级新生入学起,就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规范的作业,首先要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清楚美观;其次还要独立完成,按时完成。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珍惜时间,自觉检验,对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订正,反对作业马虎。
7、细心计算的习惯
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要使学生在计算时做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除了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法则,正确地运用性质和定律外,还要学生具有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好计算概念,加强基本口算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在式题计算时要做到:一看,看清运算符号;二定,确定运算顺序;三算,仔细计算;四查,查运算顺序、每步计算数字与运算符号的抄写、书写格式等。
8、自觉检验、改错的习惯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而检验是学生解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防止解题错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重要措施,要结合实例有计划地教会学生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使他们能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验算。常用的验算方法有:一步一回头法、互逆法、估值法、弃九法等。每当有错误及时改正,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9、质疑问难、勇于探究的习惯
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它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主人翁精神。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定的时间专门让学生提问题,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提倡学生课后随时记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主动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想方设法,创造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养成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
探究是一种寻求真理的活动,探究能力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发生与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自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享受探究的快乐,养成探究的习惯。
10、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听讲的效率,同时也是培养自学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去发现问题,让他们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
而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训练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养。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可以按阶段、分层次、有序地加以要求和规范。一般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各有不同层次要求和侧重面,又有前后联系、相互统一的阶段。
1、低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课前做好上课准备,课上端坐、静听、举手发言,认真书写,细心计算,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数学课本等良好习惯。注意纠正听课时的不良姿势和随便发言,不完成作业,不爱护书本等不良习惯。
2、中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乐于思考,积极发言,仔细审题,正确计算,格式规范,书写美观,自觉检验的习惯。学会“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注意纠正课上不愿动脑筋思考问题,死记硬背公式、概念、法则、结论的不良习惯。
3、高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认真审题,规范作业,质疑问难,勇于探究,自觉预习与复习等良好习惯。注意纠正学习知识不懂装懂,不求甚解,只做题目不愿探究解题规律等不良习惯。
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遵循小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简单的重复模仿到熟练,以及要求上逐步提高的规律。具体做法有:
1、明确意义,启发自觉,寓教于学。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产生行为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产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动因,它是一种推动力量,动机越明确,就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因此,在训练学生养成某种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之前,不但要讲清“应该怎样做”,更要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譬如,可用一些生活、生产中由于写数潦草,将5和8、2和3等写得模棱两可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教育学生明确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害处。其实,数学教学本身就具有教育性。通过教学活动顺乎自然地暗示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也可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自我心理需求,从而形成某方面良好学习习惯。方式方法一定要具体、科学、通俗与和可操作。,
2、规范行为,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将要求转化为学生可具体操作的行为方式和程序,这对低年级儿童和初始训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可设计成下面这样四方面的要求:①看——全神贯注地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②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③想——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同学的回答,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④做——认真动手操作学具和进行练习。
习惯是一种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动力定型。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与反复训练。如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就要把上述四方面的要求认真地贯彻于每一堂课。注意随时表扬专心听讲的学生,不断提醒注意力分散、漂移和做小动作的学生,并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密切配合、辅以各种评比手段,长期地反复训练。
3、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怀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感,他们非常愿听老师的话。教师应重视小学生“向师性”强的心理特点,充分珍惜利用这种积极因素,引导和教育他们提高学习心向,让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怎样对待老师的要求,如何听课、完成作业等,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要注意发挥部分学习习惯优秀的学生的榜样作用,以及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师某些方面的示范作用有时要比说上一千遍的效果还要好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各位老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学生,才能使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做学习的主人。
分享:
19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8285)┊ 评论 (0)┊ 收藏(2) ┊转载(10)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后一篇:对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
康熙冬瓜 :
更多>>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按住左边滑块,拖动完成上方拼图
匿名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后一篇 >对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馈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