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

发布时间:2021-01-01 23:37:25

㈠ 如何抓培训,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

一、提高认识,多层面、多角度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调控者,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大龄教师多、青年教师少、中年骨干教师少。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感到教师培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而校本研修正是整合了教学研究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二者互相迁移,相互影响,是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鉴于这一认识,学校把研修工作放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校长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明确提出了“让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得实惠练真功收实效”的人性化的研修理念,要求主管教学的主任在研修的操作过程中处处去贯彻,去落实。
我们不但注意宣传研修的重要性,更注重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体会研讨、学习给工作带来的益处,经过全体教师的体验,再没有人把研修当成额外的负担了,也没有人排斥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了,而是积极参与研修,不怕困难,不怕麻烦,认真记,认真听,认真反思,认真交流,无论是规定动作还是自选动作,都自觉参加,静心思考,个人自学任务人人都能自觉完成,集体学习从来都是座无虚席。
学校积极给教师提供研修条件,把周三、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定为研修时间,从不挤占;给教师订阅推荐十多种教育刊物、书籍供大家阅读;图书室天天开放,让教师在读书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开展赛课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教师尽情发挥,自己体会、诊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都派教师去学习,取长补短,充实自我。一年来我们组织全体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新农村建设远程通识培训、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双名教师”送课下乡研修活动,7名教师参加了乡村教师进名校研修活动,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级专题培训,一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脱职置换研修活动等。学校为教师们创造的良好研修条件,得到了教师的称赞,大家倍加珍惜,人人学有所获。
二、立足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感受到一种压力和挑战。一年来我们以优化教师队伍为契机,努力搭建平台,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我们采取了讲座、专业自学、团队阅读、撰写叙事、撰写反思、上临摹课、上课题研究课、上汇报课、岗位练兵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1、师德教育为首位。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开学初举行师德承诺仪式,签订《会发中心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承诺书》,郑重承诺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定会发中心小学教师忌言忌行,教师们也都自觉制定了言行准则,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们组织教师一月一次集中学习,学习了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内容,每一次教师都认真记下重要内容,认真领会,撰写学习心得。我们还建立社会、家长、学生、教师监督机制,请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表现进行了问卷打分,每学期都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努力使全体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德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坚持得比较好,每周五进行,讲求集体备课实效。这次我们提出将“备课”改为“辩课”让集体备课不但有计划,有主题,有分工,有人把关,并规定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细化为突出“五落实”,更要突出“辩”字,先由一名教师主讲——分析教材,讲解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习题设计、教学策略及创设的情境等,再让大家“辩课”,打破了集体备课一言堂的常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在辩论中集思广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个案,个体实施。我们认为教师们的二次备课教案有特色,符合本班学情,做到了(1)项目齐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能从教材、学生入手精心设计,板书能突出教材特点,新颖、工整,教学环节完整,思路清晰,有自己的特色。(2)教学心得、课后反思写得及时,数量与质量都有提高,反思达到100%以上。同学科同年级的常态课落实了“同课异构”,达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3、依托备课组,开展问题研讨交流活动。我们以备课组为平台,有计划地开展了主体鲜明的学科研讨活动。做到了每周集体交流研讨一次,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知识问题、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等,通过交流研讨帮遇到问题的教师解决问题,让还没讲授新课的教师引起注意,再次备课,这也是一个共同反思的过程,一人反思,大家受益。
4、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坚持“统一主题,集中与分组学习为主,测评为辅”的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了研修的实效性。本学期举办四次专题讲座,为指导教师正确使用教科版语文教材,江凤臣主任做了题为《教科版语文教材的使用》的讲座,杨丽莉主任给班主任做了题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讲座,马学良校长针对课堂管理现状做了题为《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的讲座,为数学教师做了《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的专题讲座,使教师学有所获。
5、开展团队阅读活动,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自觉”为口号,以教师自我需求为主,在教师中开展了团队读书活动,以组为单位选一本书,全组成员共同阅读。与此同时,提出读好书不忘学理论、练技能,每两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每人定时写出阶段教学反思,每人都写出了5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和阅读笔记。
6、形成了课题带动下全员参与的教研机制。以“十一五”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的推广和“十二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的实验与研究》为龙头,以科研促教改,进行教法、学法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按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通过以理论学习、个体试验、集体研讨、反思总结的方式,加强研讨,做好调整控制、积累资料、分析研究、阶段小结等工作。
具体开展上“临摹课、岗位练兵展示课、有效教学研究汇报课”活动。每次外出参观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讲“临摹课”,每年的5月和10月定位“听课月”暨教师岗位练兵展示课活动月,6月和11月份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汇报课”活动,达到了全员参加,任课教师每人讲一节课,活动中每位任课老师认真备好一堂课,力争达到40分钟课堂教学效果优质高效的目的,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意识,最后评出优质课参加上级赛课活动。在这一系列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无论是上哪种课,教师们非常重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准确、合理地把握教材、灵活地选择教法,各教研组教师也积极为讲课教师出谋划策。课堂上,教师们都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启发学生思维。教师们制作的精美课件、独具特色的设计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这些活动中教师们目标一致,全员参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显示了浓厚的教研气氛,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三、坚持不懈,多反思、多总结提升校本研修质量。
总之,校本研修是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与成长相映衬,个人与学校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全校教师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步,初步形成校本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的机制。但这仅仅是点滴成绩,学校研修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质量还需改进,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还要更紧密结合,从而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的完善、发展、创新。
在新的一年里,我校将一如既往地踏实、深入地开展好校本研修工作,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抓好研修工作:首先是队伍建设。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强调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细化管理过程,做好学习方式和教学有效行为等一些小课题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其次是理论建设。组织老师大量阅读理论书籍,写好读书心得,以考促学;第三是课题建设。课题负责人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按计划、有步骤扎实开展研究实验活动。特别注重平时的研究实验,坚持教研结合;第四是论文建设。强调“广”、“高”、“新”,“广”就是人人要写,“高”就是发表级别要高,“新”就是见解要新。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根本目标,全力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㈡ 小学数学研修的课题有哪些

关于小学数学中的课题有:数学的现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以后教学管理的新发展方向等等。更多这类的课题,可以来,看看亿百出版网。

㈢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教学的遏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问题或不敢质疑,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零问题状态”或“问题意识淡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缺乏批判、怀疑精神,迷信权威。②解题能力很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很差。③问题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针对上述现象,我校适时开展了《培养问题意识、促进小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策略研究》,不久前,华南师范大学麦志强教授到我校举行校本培训,明确指出这个课题必须落实下面三个目标: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帮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数学素质。《数学课程标准》也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上述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什么是问题意识呢?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观念的转变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道理。故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要让位,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提问兴趣。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一个一个来回答。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一是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会打乱本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担心自己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受到挑战。二是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担心会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没有足够的勇气提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需求。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民主氛围。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另外我们教师还应该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
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提问成为学生的强烈内需。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心理学认为,内需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需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较好的创设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之前,可为学生讲述猴王利用此规律为贪心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是猴王聪明还是小猴聪明?课前为学生讲这个故事能很好地创设问题情境,猴王为什么会这样分呢,它利用了什么规律了!这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注重引导,使学生会问问题
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学贵有疑,小疑是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积极思考,学会提出疑问开始。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有的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 V”的角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只要将角的一边与某整刻度对齐,再看另一边与第一条边之间所夹的度数就可以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要创设条件,提供质疑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诱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针对学生不会问的现象,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提的好?如: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的例3和例4时,学生理解了试商要先求出除数的近似数,用近似数(即相近的整十数)试商比较快。针对这个方法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除数是25或26呢?没有相近的整十数,怎么试商比较快?听完之后,我马上肯定这个问题提的好,并说明这是下两节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同学现在就想到,说明他非常爱动脑筋,思维比较超前,并表扬这个同学不局限于理解和掌握教师讲的内容,而是积极思考,想到了它的特殊性,说明他学习主动,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再如:讲一位数乘法估算时,有位同学提出估算896×3时,把896看成900来估算的结果接近准确数,但如果不是896而是856呢?也看成900来估算,相差这么多,已经很不准确了,还有意义吗?等等,只要提出好的问题我就给予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会提问题。
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应针对数学问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诱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或者在已有结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独立概括,提出概括性问题;或者通过观察、类比、想象等,提出猜想型问题;或者对基本问题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思考,提出引申型问题;或者针对概念、性质等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矛盾,提出批驳型问题;或者对一些不对称、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的因素,提出完善型问题等。

四、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我们教师应该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推导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时:让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意在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感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随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凭借你的想象,能不能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呢?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四人小组或和老师一起讨论”。学生沉思、讨论后摆出各种图形(可以中间是空的,可以只摆长和宽……)让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到计算长方形面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只要用每行摆的几个乘以几行(即长乘以宽)就行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展开自辩,这是个体与自身生活经验的拓展;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那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那时师生拓展……在这里,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知识,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提问、交流、实践、探究、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学生表达与交流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五、“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㈣ 小学数学研修的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研修的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数学课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研究
关注数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的研究
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校本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