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
教学反思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1)教学前反思。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等。
(2)教学中的反思。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
(3)教学后的思考。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是教师个人思想需要,是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2)个性化。每个认得阅历、知识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反思结果。
(3)超越型。敢于怀疑自己、善于突破自己,反思让自己不断迈向高一层次。
教学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
众多的中小学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有疲于应付之嫌:有的就一两句话、两三行了事,极为简单,无反思之形;有的洋洋洒洒近千字,但都在总结课堂教学流程,更无反思之神。 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2、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问题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
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重教师而轻学生。
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
㈡ 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转贴】1、丰厚的文化 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教师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以前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的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不是这样,这可能与自身的成长有关。比如,以前,在小学任职的教师,一般是从初中再到师范,师范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高中的还不一样,比较重视教师的特长发展,如果不是对文学特别爱好的话,对语文的学习也就是一带而过。这样等他们参加工作以后,面临着再学习的问题,虽然小学语文比中学简单,可是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广泛的,尤其是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教师文化的再生产。从我的经历来看,课改前觉得语文没有什么,无非是学字、解词、背课文、分段、归纳中心,并且都有一定的标准答案。教师教起来很顺手,几乎你不用认真备课,也能教语文。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对语文的定位,即要落实工具性,还要拓展人文性。一下子,使教师摸不着了边际。最近几年,我们还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就使教师更难把握语文教学了。其实,语文无论怎么定位,语文始终是母语教学,语文始终离不开文化。那么,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怎么说也不会把语文教好。小学生虽小,但是他们在课堂中,问题多,他们什么都问,什么都敢问,一个教师总是支支吾吾的,或者和学生“踢球”玩,也有失教师的职责。我看到一个网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会语文也能教语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也确实,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由于主张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想怎么学就可以怎么学了,教师除了方法的组织,其他也没什么可做的了。教师似乎成了多余的人。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是对新课程的玷污,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功能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失。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方法,不是把教师的文化也一起扔掉了。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2、精美的语言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我见到许多语文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并且时常带着口头语,一听到这样的教师上课,就感到不舒服。还有的教师方言很重,语气平淡无味,在范读课文的时候,不读倒好,一读还不如一个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能有语文感染力。相反,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记得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特别对年轻教师,每年都要验收与考核,可是,近几年这样的活动少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语文课谁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话说:“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况且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他们有极大模仿倾向。我看到一个孩子,说话总带个尾音,问其家长,家长说原来不是这样的,后来换个班主任教师,就变这样了,很难纠正。据了解,那个老师说话很不注意,这个孩子觉得好玩,也就模仿了,后来成了语言习惯。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是多么的重要。3、燃烧的激情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个“味”是什么呢,我认为“激情”是语文味之一。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有人批评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举个例子说,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么,你面对学生,也不能把你内心的伤感留给学生,虚伪的也是善良的。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孩子所想,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我听过很多教师讲《十里长街送总理》,那是一个悲壮的场面,可是,能触动学生伤痛的很少。一个原因是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了,学生没有那样的体验。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也没有读进文本,语言的平白,情感的淡漠,学生就好像在了解一个故事。这样的课文,如果说教师缺少了情感基调,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学生悲与喜,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触发的,还要*教师满怀激情的感染。一个语文教师,没有情感的丰富性,也不可能教出语文的激情。4、专业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呢,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现在,有的小学语文教师知识贫乏的可怜,比如,小学教材中,常见的语法或修辞格都不能正确的判断;对于写作知识更是一塌糊涂。这也难怪教师,教材几乎什么知识都不讲了,原来学过的,也就随着时间淡化掉了。所以说,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变得陈旧了。一个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5、敏捷的思维 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思维也就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以学论教”,“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开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再如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的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的判断出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是有针对的点拨或概括。有的教师,不能机敏的反应学生的问题,学生发言就点头,说什么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是十足的指挥官。我觉得这样的教师不是非得要那样做,而是自己的思维节奏跟不上,也就是说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然,教师也就跟着学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的课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师,反复的尝试,越着急思路越乱;可是有的教师一看不能用了,马上改变教学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怎样提高语文素养: 一、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二、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抛弃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解,轻视识记背诵。我们的改革并非要改掉传统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激发情感,增强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2、加强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口头语描绘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大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变得更清晰、更鲜明。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上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㈢ 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万科之首,它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分心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交互过程。教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外在表现,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二者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共同问题。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接受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与学、师与生是处于一个整体中的两个方面,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动力。兴趣能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兴趣越浓,自觉参与的程度就越深,学习上的主动探索精神就越强。实践表明: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学生在小学阶段,往往会很情绪化,自己的情绪不能够完全得到自身的控制,因而,在小学生接受教师的讲学内容时,往往是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就积极接收,不感兴趣的就会有所排斥。因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中感觉到有兴致,从而喜欢上学习。另外,学生对于一节课的内容的兴趣并不是持久的保持,会因为某些因素而间歇性的持续,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到对学生有方法有控制的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
二、方法灵活善于疏导
“方法灵活、善于疏导”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方法。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师生的情感过程。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不仅仅是看教师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更要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如学生是否是主动学习,是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是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要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得到了教师的尊重以及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否发挥作用。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这样教师的作用是不是就削弱了呢?我个人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也可说更“苛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单这个“惑”字而言,师者所认为之“惑”未必是学生心中之“惑”,学生心中之“惑”也未必是老师精讲细读、循循善诱之“惑”。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实现自主发展。和谐的认知过程诱发健康的情感,成功的认知能够激发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创造融洽、和谐、民主、热烈的课堂气氛,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促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尽量多地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信心。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语言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应该在“引”字上下工夫,“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并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三、尊重个性,激发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教师就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而定。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创造性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练习时间,这样,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抓好课堂的个体学习,使学生按自己的水平去“读、思、划、议、写”,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听,在和谐民主的参与中,理解由浅到深。
四、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及其形象,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工作实践中,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且以热爱学生为主要指导目标。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片融洽、真诚且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对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稍微偏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好的学生,教师要继续鼓励;对于学习成绩稍微偏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到以正面的教育为主。对待学生的处理问题上,要做到以理服人,公正无私,批评要有所根据,不能够盲目地乱批评一通。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到从心底深处爱学生,并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好教师。
教师的一切行为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感染、熏陶的教育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行为的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引导、点拨或组织学生合作探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一切学生的发展创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服务。
㈤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好处
课程标准,顾名思义就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课程标准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它本身的价值。 首先,它制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这就使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目的性更明确。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在预设教学的过程中,使预设更有方向性,更具可行性。 其次,它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学习课标,里面的概念、理论、条目谁都会复制粘贴来引用,可课标不仅仅是拿来看的,也不光是埋头想的,更是用来对照做的!要想让青年语文教师真正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做文字的搬运工。我设计的围绕课标进行的专栏交流,是以“践行”为核心。我想,这才是大家迫切需要的。
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践行,基本上离不开“教材”和“课堂”。所以我将尽量依托这两个载体,和大家从实践的角度来比对《语文课程标准》。希望能拉近教师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距离,也有更多的机会去用《语文课程标准》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这本书很薄,但分量很沉,为了让大家听起来更舒服,感受更清晰,我将借“起承转合”之名,让这四个字带上《语文课程标准》的味道:“起”是“缘起”,主要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进行解读;“承”是“相承”,主要针对该书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转”是“翻转”,“合”是“契合”,这两者主要针对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关于学科教学,你怎样看待
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听力、记忆力、写作和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养孩子的朗诵兴趣,提高孩子们的朗诵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人人都能成为一名小小朗诵者。接一个新班,我就给孩子们定了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学语文可以学有所获,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达到这一目标的一个途径就是朗诵,而朗诵的前提是正确流利的朗读,朗读达标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是小学生读课文的基本标准,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讲这三个标准操作性不是很好把握,仍然感到不是很清楚。因此,确立学期学年朗读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达到标准的即为达标。对此,确立的如下朗读达标标准:读准确,声音响亮,读出自信;读流利,不磕绊,读出流畅;有感情,抑扬顿挫,读出自己。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出现一次磕绊或错字减一分。达标分为8分以上。操作模式如下:公布朗读达标的标准,让孩子们根据标准加强练习;确立达标时间,第一次达标活动为小组同学互查。公布结果,让孩子们根据结果,查缺补漏,并提供二次达标机会。让孩子们明确了朗读怎么样才算好,勤加练习,就能达标。随着年级的提高,达标标准会逐步提高,达标内容也会逐步变化。最后争取达到朗诵的目标。
朗读,我们在行动。每日一诵,让孩子们树立朗诵意识。每天读一首古诗,张嘴就要注意语气、咬字、停顿、节奏等,怎么朗诵才能感人,才能感动自己,让自己的朗诵更加富有感染力。借助“为你诵读”APP模仿读,每天一首,从“走近李白”“走近杜甫”到经典诗词,孩子们每天浸润在经典的世界里,模仿之而心向往之,将自己的作品传到qq群里,每天的qq群就成了一场班级经典诗词朗诵会,跟着名家读经典,让自己更加优秀。
朗诵,我们在行动。“百篇小古文,百日背诵”双百读经典活动,开启经典积累新节奏。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朗诵,我们在行动。朗诵展示让孩子们找到朗诵自信。只学了方法,自己会朗诵了还不够,还要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诗词朗诵会,让孩子们不断得到锻炼。班里的小小朗诵家逐渐增多,朗诵爱好者层出不穷。
朗诵作为一门语言表现艺术形式,涵盖了口语表达、经典积累、肢体表达等方面。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时间不断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需要不断激励自己,需要不断变换形式。让朗诵成为自己的一种爱好,爱上朗诵。经过一学年的努力,班级里爱好朗诵的孩子越来越多,必将更好地推动孩子们爱好读书,爱好写作,爱上语文这一门学科
㈦ 教师通识小学全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性
(一)教师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但长期以来,有些老师们对备课存有极大的应付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1.备课与上课脱节,无实效。有的老师完全局限于教参,没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仅在教参和学生间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有的教师则把备课当成是应付领导检查的工具,备课时既没深钻教材,也没经过自己细致的构思,形成考虑周全、条理清楚的授课思路。多数备课是在抄教参,简单化、模式化严重,与上课基本是“两张皮”,没有实用价值;还有的老师,平时基本不备课,专等检查前突击完成,备课的作用完全没有发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很多学校提倡集体备课,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实现资源共享,但很多老师“发明”出“一人备课,多人使用”或者“分摊备课,集体共用”的轮流备课制,从网络上复制下载的现象十分严重。2.备课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只关注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中的“人”。教师通常只注意思考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而忽视对一个单元板块或整册教学的研究和规划;即便是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经常也只是注意思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只注重思考教师的教学思路,却忽视学生的课堂活动,忽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状态和需求,忽视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只注意思考面向全体学生的划一目标和统一要求,却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研究及针对“具体个人”的弹性化设计研究,造成教学设计缺少规划性、前瞻性和创造性。3.只重视当堂教学,忽视教学后记。教后记应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情况的及时反思,应是以反思为主的融理论思考、教学实践的反思型笔记,能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但多数教师未加重视,往往是三言两语应付而过,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4.教案缺乏完整性、实效性。(1)教案项目不够齐全,少数教师没有写课前准备、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2)少部分教师的教案过于简单,只写大的教学环节,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措施体现少。(3)存在少部分教师机械抄袭其他教师教案与出版社发行的现成书本教案的现象,教案缺乏独到见解的教学设计。原因分析:一是语文老师课时负担重,作业批改量大,且大都兼任班主任,日常教学事物繁杂,加之语文备课的时数太多,语文教材又频繁修订,老师的备课压力很大。二是很多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备课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对备课存在严重的应付心理及惰性心理,未能踏踏实实走进文本,未能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材处理、环节设计,出现了备课上课脱节的现象。三是学校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一般只看结果,对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杜绝措施,导致备课走入“恶性循环”。(二)课堂教学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准确、不全面审视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有的老师不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不知道自己的这堂课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有的老师的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加重任务,拔高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连续不断地讲话,连珠炮式地提问,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慌里慌张地对答,快速扫描式地观看,整堂课没有静心读书的时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思考,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没有情与情的激荡,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读书似小和尚念经。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教学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①教学目标制定不准。“不准”意味着要么偏高要么偏低,也就是与学生认知特点,现有水平不符,与教材要求有差距,出现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如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读课文中学习识字,在读课文中学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不少老师往往拔高要求,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分析,有一年级教师教学《乌鸦喝水》这课时,让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很明显,这样的教学要求就是对年段目标、对教材要求把握不准。类似这种拔高教学目标的现象在“积累”的教学中存在,本只要求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的名人名言,偏偏要让学生背下句子的含义;本只要求熟读、大致了解诗意的儿童诗,偏偏要让学生逐字逐句去解释。还有个别现象是教师低估学生的现有水平,目标定位过低。如,三年级教学认读生字仍像一年级一样,由老师带着学生“声韵分开拼读”,目标定位不是“学”而是“教”。②教学目标制定不全。新课标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要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三维目标不能有机融合,顾此失彼。大多数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灌输,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忽视对所习得方法运用上的指导,忽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培植;或者三个维度的目标完全割裂,平均用力,一节课试图三方面目标同时实现,导致语文课成了“四不像”;或者过于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③教学目标制定不明。有的老师目标随意性极强,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目标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有的老师甚至自己都不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去落实,目标制定极为模糊,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无从谈起。原因分析:一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定势及应试思想的影响。由于考试内容偏重知识体系,为追求高分数,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二是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尚模糊,不明确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而在处理过程中顾此失彼。三维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应该是有层次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仍是主体,在这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关注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另外,三维目标应是互相渗透、有机融合的,而不是将三个维度简单叠加。2.教学策略选择不明确、不灵活、不恰当。教学策略是教学的生命,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解决一系列教学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策略选择不明确,随意性大。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吃”透教材,“析”透学生,策略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杂乱无章。(2)教学策略单调,缺少灵活性。面对新的课程标准,面对新的教材,很多老师沿用的仍是一两种陈旧的教学策略,课堂缺乏活力,气氛沉闷。(3)策略运用不恰当,不深入。存在“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碎”(零敲碎打,忽略整体性)、“偏”(强调接受性学习,重视双基)等问题。原因分析:一是教材没有“吃”透。教师课前没有深钻教材,对课文缺乏整体感悟,对文字的组合,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没有有准确的把握,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二是学生没有“析”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没有分析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三是预设没有“做”透。教师缺乏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对专业和知识的预先准备,以及对课堂动态变量的预先思考。以上原因导致教师上课时随意性较大,要么教学策略单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么随意运用几种教学策略,走了一个“热闹”的过程,却无实际效果。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间缺少交流、互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无视学习的主体,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思维受到窒息,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消磨,个人发展被严重阻碍。具体表现在:(1)教师仍占主体地位,灌输式教学占了主流。课堂上仍然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更有的老师会将所谓的问题答案让学生抄写下来去死记硬背。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步骤都是围绕教师的预先设计进行,学生只是一名听众,没有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可供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观点。(2)教师是为了成绩而教,学生是为了成绩而学。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重知识,重标准答案,重结果,重齐步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方法,缺少动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思维僵化,只读死书。(3)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浅尝辄止。在新形式下,有的老师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但由于教师对其研究不透,利用不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被采用,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浮华热闹,实效性差。原因分析:一是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师仍没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传统思想,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没有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没有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二是“成绩第一”的思想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片面追求教学成绩,把分数作为落脚点,只要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宁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影响了对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三是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思想惰性,习惯了墨守陈规,不愿去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3.语文双基教学不务实、不落实、不扎实“语文双基”的时代内涵是什么?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现在,准确、高效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双基,收集、处理、加工大量信息的能力也是双基。课程标准淡化“双基训练”,有的老师认为就不要双基训练了,这是对课程标准的一个误解。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打好基础,必须进行双基训练,这是良心。我们需要沉下来思考的是,我们要对“双基”赋予新的内涵。以往调研,我们在每堂课结束前十分钟,都要针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简单的小检测,做与课上讲解相关的小练习。检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字词书写不规范、不工整,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写或错别字多。一个小练笔,学生提笔有千斤重,半天动不了笔,即使动了笔,也写得语句不通,文不达意。究其原因,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认认真真地搞形式,扎扎实实地“讲”与“问”,对“双基”教学不重视,对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不辨析字形,该认的字不认,该写的字不写;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该积累的不积累,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否则就会重点不重,基础不牢,长期下去将后患无穷。4.五大领域教学费时多、负担重、效率低(1)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①识字教学方式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识字,通常以记、读、背、写为主,课后很少引导学生实践、积累汉字,学生学习汉字回生率高,识字远离生活。②“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一视同仁,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让学生感到学习汉字很困难,枯燥无味,缺乏情趣,学生参与教学兴趣不高。“语文课标”适当增加了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减少了写字量,确立了“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体现了“多识字少写字、提前进入阅读”的指导思想。长春版课标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标”的思想,采取“多识少写、识写分流、分进合击”的编排策略,为我们创新识字写字教学、大面积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提供了资源、创造了条件。不少教师对这些编排意图和特点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没有把握住“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要求。(“认识”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整体认清字形,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它,对识字处于整体感知水平;“会写”的要求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识写不分,认识的字和要求写的字一起教,或者把要求写的字作为要求认的字来讲的现象。③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没有突出出来识字教学是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多向联系,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平均用力的情况,这就有待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调查,确定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龄前儿童口头上会发很多音,了解许多字的意义,但多不能掌握字形。因此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抄学中的最大困惑是: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课堂,并且能让这种对语文课的兴趣持久地延续? 详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㈨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1、阅读技能
需要教导小学生的,所以你作为老师一定要提前把要上课的文章通读了解专,才能更好的更透彻的解属释给学生听。
2、说话技能
因为是小学的而且是语文老师,所以说话很重要,在很多人的小学时代语文老师都是一个天使的形象,而保持就需要做到:说话轻柔,有耐心,可以一句句的说明学生不懂的问题。还有就是对待家长,也一定要耐心在耐心
3、书面表达能力
一定要有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因为小学是基础,基础打好了什么都会很容易的,所以在给学生布置写作或者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说明每个地方的不懂的问题,在修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也要把每一个错的点都写清楚写明白。
4、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在每次上课前一定要做好该课程如何讲解的教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到方法,不能只是死学,课堂气氛也很重要,所谓寓教于乐。
㈩ 有人说,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小学语文教好,其他不用管,对吗
你好,这种说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小学语文学好,其他不用管,这种说法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