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所有概念
首先更正1喽的,并不是它说的那样,每个版本是不一样,学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人教版学的少,但是学的精,但苏教版却是学的多,但不精,我是六年级的,老师给我们整理了一些概念,发到我邮箱里,给你复制一下:
一、 整数和小数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小数的分类: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一. 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 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三.四则运算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3.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两个数相加,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4)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四.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五.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六.分数和百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分数的分子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法中的除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分数和比的联系:分数的分子就是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就是比的后项
4.分数的分类: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1。
6.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这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前提是这个分数要是最简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2、5这2个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9.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七.量的计量
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每月31天。
小月有:4、6、9、11月,共4个,每月30天。
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左拳记月法
3.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4.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名数:把计量得到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6.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除以进率。
八.几何初步知识
1.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5.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6.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画图说明)
7.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画图说)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8.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9.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按边分: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0.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11.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12.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
13.圆的半径、直径都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14.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恻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5.学过的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16.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7。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8.长方体、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9.圆柱的三个特点:(1)上下一样粗细(2)侧面是曲面(3)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
20.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这些高都平行且相等。
21.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2.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23.把圆等份成若干份,拼成的图形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
24.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25.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九.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也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
5.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a:b=a÷b= (b≠0)
6.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7.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8.求比值的方法: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9.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式子表示: =k(一定),用图表示正比例关系是一条直线。
10.反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式子表示:x×y=k(一定),用图表示反比例关系是一条曲线。
十.简单的统计
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特点:(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用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十一 公式的整理
平面图形: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长=(a+b)×2
面积=长×宽 S长=a ×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正=a×4
面积=边长×边长 S正=a×a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平=ah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三=ah÷2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梯=(a+b)×h÷2
6.圆的周长=直径×3.14 C圆=πd
圆的周长=半径×2×3.14 C圆=2πr
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圆周率 S圆=πr2
立体图形:
1.长方体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长表=(ab+ah+bh)×2
体积=长×宽×高 V长=abh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正=a3
3.圆柱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
4.以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可以统一成公式为:
表面积=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
侧面积
5.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3 V=sh÷3
⑵ 贝塞思小学数学用什么课本
贝赛斯小学教学用什么课本呢用的是三年级课本
⑶ 小学数学比较重点的课文有哪些
①乘、除法的运用;
②数学广角里的一些可以算是数奥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找次品……
③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熟练;
④正数和负数的一些区别;(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⑤图形的运用。如: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如何画平行线,如何画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等)……
⑥三角形的面积=ah÷2(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h(底×高)
梯形的面积=(a+b)×h÷2((上底+下底)×高÷2)
正方形的面积=a²(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ab(长×宽)
⑦单位的进制
长度单位的进制:
1cm(厘米)=10mm(毫米)
1dm(分米)=10cm(厘米)=100mm(毫米)
1m(米)=10dm(分米)=100cm(厘米)=1000mm(毫米)
1km(千米)=1000m(米)
面积单位的进制:
100mm²(平方毫米)=1cm²(平方厘米)
100cm²(平方厘米)=1dm²(平方分米)
100dm²(平方分米)=1m²(平方米)
10000m²(平方米)=1hm(公顷)
100hm(公顷)=1km²(平方千米)
体积单位的进制:
1cm³(立方厘米)=1000mm³ (立方毫米)
1dm³ (立方分米)=1000cm³( 立方厘米)
1m³( 立方米)=1000dm³(立方分米)
1L(升)=1000mL(毫升)
⑧数对的表示方法
⑨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的性质(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 由: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得出前面理论)、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昂、大概这么多叻。其他有些可能会总结不到位。打叻半个多小时。。呼呼。望楼主采纳~~~ 这些是小升初一的一些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啦。。。
⑷ 谁还记得20年轻的小学数学课本
你好,这么说还真有点。
不过幸好现在有很多现成的新小学课本。
网上打开学习一下再交小朋友,也是极方便的。
⑸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1至6年级的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1、比多少2、比长短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2、比大小3、几和第几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2、6、7的分与合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解决问题5、8、9的知识6、8、9的分与合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解决问题9、10的认识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填()12、连加连减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2、写数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2、解决问题3、8、7、6加几4、解决问题5、5、4、3、2加几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1、20以内的数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3、认识图形4、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2、 十几减83、 十几减7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2、 读数、写数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2、 认识时间(2)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统计:1、统计2、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2、 总复习(2)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7、连减8、加减混合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点2、直角的认识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5的乘法口诀3、1、3、4的乘法口诀4、乘加乘减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2、倍数3、8的乘法口诀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表内乘法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4、观察物体5、统计6、综合练习(一)7、综合练习(二)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2、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2、 除法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2、 平移和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 解决问题(1)3、解决问题(2)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近似数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2、 两位数减两位数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4、 估算
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2、 统计图
第九单元找规律
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2、 总复习(2)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吨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2、 减法3、 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2、 平行四边形3、 周长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5、 估计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2、 时间的计算3、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2、 几分之几3、 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2、 可能性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2、 笔算除法(1)3、笔算除法(2)4、 笔算除法(3)
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2、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2、 24小时计时法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1)3、笔算乘法(2)
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 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3、亿以上数的认识(二)4、用计算器计算5、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2、直线射线和角(二)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一)3、笔算乘法(二)4、笔算乘法(三)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2、垂直与平行(二)3、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4、整理和复习(一)5、整理和复习(二)
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2、统计(二)3、统计(三)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2、合理安排(二)
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5、总复习——统计图(一)6、总复习——统计图(二)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2、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4、 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2、 位置与方向(2)3、位置与方向(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2、 加法结合律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 乘法分配律5、 减法的运算性质6、除法的运算性质7、 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法3、 小数的写法4、小数的性质5、 小数的大小比较6、小数点移动7、 生活中的小数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2、 三角形的特性(2)3、三角形的分类4、 三角形的内角和5、 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2、 数学广角(2)3、数学广角(3)
第九单元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2、小数乘小数3、积的近似值4、连乘、乘加、乘减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小数3、商的近似值4、循环小数5、连除、除加、除减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2、解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梯形面积的计算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2、简易方程3、多边形的面积4、观察物体5、可能性6、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2、分数的意义(二)3、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数的基本性质5、约分(一)6、约分(二) 7、通分(一)8、通分(二)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0、整理和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图形的变换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分数乘法应用题3、 倒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 分数除法应用题3、 比
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分数应用题
第四单元圆:1、 圆的认识2、 圆的周长和面积3、 扇形4、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 百分数应用题4、 纳税5、利息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 比例的应用
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2、 圆锥 3、 球
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2、 统计图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 数和数的运算2、 代数初步知识3、 应用题4、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 简单的统计
⑹ 小学数学课本下载
我还知抄道哩!
人民教袭育出版社http://www.pep.com.cn/
高中初中小学各门科目应有尽有啊!
⑺ 在小学数学课本里数字读数法则
先要知道数位顺序。数的分级:从小数点的左边第一位(个位)起,每四位一级,
从低到高分别有个级、万级、亿级.........
1、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如几千几百几十几亿几千几百几十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
2、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小数部分只读数字,零都要读出来。
例如:123450060070.8009
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亿五千零六万零七十点八零零九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⑻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较以前有什么变化
彩图多了好多。
⑼ 小学数学课本的长宽各是多少
8开纸就是把一整张纸裁成相等的8张,裁开后的每一张的大小就是8开.小学6年级的数学书是32开,也就是一整张纸裁成32张后的大小.32÷8=4,所以一张8开的纸有4个32开的数学书大.
打开数学书,翻开第一张页子,就看到左边页面上的版权页,中间偏下部分有这样一行字:“890毫米×1240毫米 1/32”,这里的“1/32”就表示是一整张纸的三十二分之一,也就是32开.
(9)小学数学课文扩展阅读:
一般的书籍在设计大小时, 它是和一大张纸的尺寸:31x43 (78.74公分x109.22公分)有关连的。这张纸对摺一次成为两张(四页), 这叫做对开; 当再度对摺以后, 摺成为四张(八页), 这叫做四开; 当再度对摺以后, 摺成为八张(十六页), 这叫做八开; 当再度对摺以后, 摺成为十六张(三十二页),这叫做十六开; 以此类推等等。这就是书籍尺寸大小的历史由来, 也仍采用此种称呼。
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3X100mm;
订口对订口:32mm;
翻口对翻口:36mm;
地脚对地脚:30mm;
天头对天头:4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