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三年级《关于数学编码》100字日记
今天。妈妈说可能有客人来找我们家做客。今天。
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字编码的视频教学
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字编码的视
dsd
③ 小学数学书下册的编码ISBN 7-3003-06361-7/G·4683
第一个7显示区域语言,是中文
3003是出版社编号,由地区的ISBN中心分配
06361是图书编号,由出版社自己编写
第二个7是校验码
G代表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的书籍
4683是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学科门类图书的顺序号,由出版社自行编定
④ 我要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
10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8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经过了3小时30分相遇,若乙先出发2小时,甲再出发,这样,经过2小时45分两人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解:第二次相当于甲行了2小时45分钟=11/4小时
3小时30分=7/2小时
甲乙的速度和=28/(7/2)=8千米/小时
那么乙的速度=(28-8×11/4)/2=6/2=3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8-3=5千米/小时
10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则可提前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恰巧也可以提前同样的的时间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车速提高20%,那么提速前后的速度比=1:(1+20%)=1:1.2=5:6
时间比为6:5
也就是说原来的时间是1,提速后用的时间为5/6
提前1-5/6=1/6的原定时间
车速度提高30%,那么提速前后的时间比=1:(1+30%)=10:13
时间比=13:10
根据题意,两次提前的时间都是1/6原定的时间
所以第二次提速行驶100千米后原定用的时间=(1/6)/(1-10/13)=13/18
那么行驶100千米用的时间=1-13/18=5/18
所以甲乙距离=100×1/(5/18)=360千米
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也提速30%,
那么就会比100千米多行:100x30%=30(千米)
(1+20%):(1+30%)=12:13
全程:12x30=360(千米)
107、货车从甲到乙需8时,客车从乙到甲需6时,货车先出发2时后客车出发在距中点30km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距离?
解: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货车速度=1/8
客车速度=1/6
那么货车2小时行驶1/8×2=1/4
两车相遇时一共行走1-1/4=3/4
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时间的反比=6:8=3:4
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3/4的3/4×3/(3+4)=9/28
货车一共行了1/4+9/28=4/7(已经超过中点)
所以甲乙距离=30/(4/7-1/2)=30/(1/14)=420千米
10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前往C地.,已知A、C两地相距150km,B、C两地相距250km,甲在行驶了20km时打电话得知乙行驶了30km,如果他们不能同时到达C地,那么谁应提速多少才能同时到达C地?
解: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前往C地.,已知A、C两地相距150km,B、C两地相距250km,甲在行驶了20km时打电话得知乙行驶了30km,如果他们不能同时到达C地,那么谁应提速多少才能同时到达C地?
解:如果C在AB中间,
根据题意
甲乙的速度比=路程比=20:30=2:3
如果要同时到达C,那么速度比=路程比=(150-20):(250-30)=130:220=13:22
=2:44/13
所以乙要提速(44/13-3)/3=5/39
如果C点在AB的外侧
结果一样,因为A,B到C的距离没有变化
⑤ 人教版小学数学数字编码属于哪一章节
人教版小学数学数字编码属于十一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去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
生活中用到数字编码的事例很多,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常见的车牌号、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作为素材,便于教师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2.素材的呈现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小精灵就提出问题“你知道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或字母表示的含义吗?”接着详略有别地处理了这两则素材。以邮政编码的解读作为重点,全面给出了六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信息,而身份证号码通过两名学生对话的方式给出了其中表示出生日期的信息,其余的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最后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尝试编码的活动。这样的编排方式无疑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时间和空间。
四、具体编排
1.研究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初步体会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1)教材首先呈现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的事例。由小精灵提出问题,展开对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及字母表示的含义的探索。
(2)以邮政编码为例,让学生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初步体会编码的方法。
(3)身份证号码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截取“出生日期码”和“倒数第2位表示性别”作为引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编码的含义。
2.自主编码
(1)让学生给学校的每名学生编一个学号,目的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2)小精灵针对这一任务提出了一个问题:学号中要包含哪些信息呢?需要注意的是:小精灵的问题是统领后面整个讨论过程的核心问题。
(3)这一张学号登记表是综合了讨论过程中达成的共识汇总形成的。教材在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范例,学生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设计方案。
⑥ 小学三年级数学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邮编:100081。
⑦ 小学数学课本编码代表什么意思
书号即ISBN,最直观的就是书的封底的条型码和那一串数字。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分配给各个出版社的。国内的书号还在书的第二页(一般在扉页的反面)还配有CIP数据,该页也称为版权页。这二者是在国内版图书不可缺少的两个必要数据。如果没有,就成了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是不允许定价的,也不允许销售。
7叫组区号,代表中国。
303-05148叫出版者号和出版序号
1表示验码,有一定的算法(从左到右前12位数,奇数位乘1,偶数位乘3,将12个乘积相加,除以10,得到余数,再用10减去这个余数即可),检验书号正确性。
一、10位书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0位书号校验码只有一位,从0到10,10由X代替。其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 计算加权和:即将ISBN号码前9位数字分别乘以10, 9, 8, 7, 6, 5, 4, 3, 2,然将它们相加,得到加权和(设该加权和为S);
第二步 计算余数:即将第一步得到的和(S)除以11,取其余数(设该余数为M);
第三步 计算校验码:用11减去第二步得到的余数(M),所得之差就是计算校验码的基础(N)。
【说明】如果所得之差N为10,校验码是字母X;如果所得之差N为1,校验码是数字0;如果所得之差N为其他数字,则校验码就是该数字。
【举例】假设某ISBN号码前9位是:7-309-04547,其校验码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加权和(S):S=7×10+3×9+0×8+9×7+0×6+4×5+5×4+4×3+7×2 = 226
第二步:计算余数(M):M = 226÷11余6
第三步:计算校验码(N):N = 11 ? 6 = 5
校验码为5。
二、13位书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3位ISBN的最后一位校验位的加权算法与10位ISBN的算法不同。具体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 计算加权和:用1分别乘ISBN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然后将两者相加,即得到加权和(设该加权和为S);
第二步 计算余数:即将第一步得到的加权和除以10,取其余数(设该余数为M);
第三步 计算校验码:即用10减去第二步得到的余数,所得之差就是计算校验码的基础(N)。
【说明】如果所得之差N为10,则校验码取0。
【举例】假设某13位ISBN号码前12位是:987-7-309-04547
第一步:计算加权和(S):S=9×1+8×3+7×1+7×3+3×1+0×3+9×1+0×3+4×1+5×3+4×1+7×3 = 117
第二步:计算余数(M):M = 117÷10 余数为7
第三步:计算校验码(N):N = 10 ? 7 = 3
故本书的第13位ISBN的校验码是3。
⑧ 小学数学题写出家乡邮政编码341000.并写出含义
341000:江西省 赣州市
341000:江西省 赣州市 章贡区
我国的邮政编码是采用四级六位编码制,用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前两位表示省、市、自治区,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代表投递邮局,最后两位是代表从这个城市哪个投递区投递的,即投递区的位置。 例如:邮政编码 "130021", "13"代表吉林省, "00"代表省会长春, "21"代表所在投递区。
⑨ 广东省云浮市小学数学书的邮编是什么
广东省云浮市小学数学书的邮编
你要知道这个邮编 可能是没有什么用的
现在买教材都在网络上购买了
谁还去用这个邮编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