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继续教育部的历史渊源
原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
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
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
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
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
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
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
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
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
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
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
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
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
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
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
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
1995年,实行学分制;
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
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
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
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
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
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
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
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
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
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
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建校纪念日
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Ⅱ 在武汉英格中学读好不好
武汉市英格中学是199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公办民助寄宿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喻家山麓,毗邻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经过八年建设,高标准的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系统等现代化设施配套完善。现有高级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30%。校长胡明礼为武汉市优秀校长,书记丁爱华为全国模范教师,行政及德育校长胡兵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学校长汪子清为区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新华老师为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黄莹老师为市百优班主班,李小平老师为市优秀青年教师,彭长安等5位老师参加市教科院中心备课组,魏焕运等19位老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戴焱、胡涛、欧阳迟、肖蔚等14位教师在市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舒仁甫、牟朵等老师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和国家级教材编写工作。学校以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4年被评为武汉市示范学校。 教学质量 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竞赛中英格中学捷报频传,涌现以汪哲楠为代表的优秀选手(汪哲楠在我校就读期间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英语竞赛一等奖、化学竞赛一等奖,现被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洪山区历次统考,英格中学各学科成绩排名优秀。历年中考上省重点线、普高线升学率稳居全区第一。尤其是2005年度中考,以全区参考人数的3%创造了华一过线人数占全区25%的新辉煌。 小班教学 学校实行小班制教学,班额控制在40人以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能够对每一名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案化教育,可以对学生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英语特色 学校在师资、课时、教材等方面对英语学科给予倾斜政策,长年聘请专职外教,突出英语听说。创校以来,英语学科在全区统考中遥遥领先,学生口语能力有显著优势。 寄宿体制 学校实行全员寄宿制。住宿条件完善,聘请专职老师管理学生吃和住,形成了管理、服务、教育三位一体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寄宿生工作经验。学生行为习惯、生活自理、交流合作三方面的素质明显优于一般学校。 校园安全 英格中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学生自周日进校至周五离校期间一律不得外出,周边网吧、社会斗殴等不良影响被完全屏蔽。学生食堂及公寓严格执行安全卫生条例,学生到校离校均由校车接送。建校以来校园安全事故率为零。 收费低廉 按照上级规定,英格中学对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和教育食宿管理费。据调查,与私立学校比,英格的收费是最低的;与一般学校比,英格在收费上也是很优惠的。一般学校是多次性投资,在学杂费之外,家长还要出学生伙食费、晚自习费、周日补课费乃至租房费等等,算下来将超过读英格的一次性投资。所以,读英格,用较经济的成本收获优质的教育,应该是家长明智的选择。
Ⅲ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的历史渊源
原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
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
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
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
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
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
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
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
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
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
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
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
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
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
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
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
1995年,实行学分制;
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
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
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
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
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
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
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
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
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
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
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建校纪念日
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Ⅳ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历史渊源
原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
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
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
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
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
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
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
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
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
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
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
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
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
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
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
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
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
1995年,实行学分制;
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
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
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
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
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
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
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
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
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
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
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
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建校纪念日
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1898年或1907年。
Ⅳ 厦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大 中国海洋大学哪个好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英文名: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国家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该校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厦大校园依山伴海,背靠五老峰,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为邻,出了白城校门就是海滨浴场。校园建筑独特,风景秀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从2012年12月17日起,游客到厦大得看时辰,还要带二代身份证。2013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中国大学20强。2016年2月,在2016国内高校保研率排名中,厦门大学排名19。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麓、东湖之畔,被誉为“森林大学”。其前身分别为1952年创建的华中理工大学、1907年创建的同济医科大学以及发源于1898年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校在2000年5月26日合并组建为全新的华中科技大学。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本科生32449人,研究生228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445人、硕士研究生16392人,有各类留学生1745人 。2016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在2016国内高校保研率排名中排第十一。2016年2月,中国一流大学百强榜出炉,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十。
西安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安交大(XJTU),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常青藤盟校(九校联盟,C9)、“111计划”重要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2011计划“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校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2]2016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在2016国内高校保研率排名中排第七。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原名青岛海洋大学,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始建于1924年,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985 工程”和“211工程”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 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
Ⅵ 想去爬山,华中科技大学 喻家山 请问怎么去(到山的入口处) 求详细的答案
在学校的北边,校医院西边的路口往北走,是个上坡,上去就看到了。
Ⅶ 荆州区有哪几所高级中学(包括私立)
荆州复区:荆州中学(制全国百强)、荆南中学、北门中学、东方红中学、实验中学、郡都中学、西门中学(艺术)沙市区:沙市中学(全国百强)、沙市一中、沙市四中(荆州家喻户晓的艺术生培养基地)、沙市五中、沙市六中(有西藏班)、沙市七中、
Ⅷ 新都有那私立学校
比较好的,有三原外国语学校,小学中学有,还有正德实验学校,是喻亭小学联办的。
Ⅸ 青海西宁私立小学
人中龙虎 比喻人中豪杰。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变龙蒸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燕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熊腰虎背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如虎生翼 好象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潜龙伏虎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猛虎出山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
龙行虎变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龙骧虎啸 喻气概威武。
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Ⅹ 石桥铺红光中学是私立学校还是公办学校
个人认为初中不要选择红光 我有一个同学在红光读初二 她今天开学版 开学第一件事权就是因为学校的私人原因而分班(原因很不可理喻 就是学校教师不够用) 她和班里的朋友都被分开了 初二本来就加了物理学业重 现在还要适应新环境 与同学打好交道 压力很大 我个人认为在这种重压环境下可能有些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会得忧郁自闭症之内的 以上是个人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