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私立和公立是最根本的区别,但是它们教授的内容也不一样,面对的对象也不一样。官学除了太学和国子监这样教授儒家经典的学校之外,还设有像鸿都门学这样专门教授文学写作和艺术创作的学校。而私学教授的内容取决于老师,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但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
官学接收学生,对学生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太学生是各地官府选送上来,国子监的监生也多是官家子弟。官学的对象,一般是已经完成基础教育的官僚阶级的后辈。而私学的对象,则没有统一标准,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年逾古稀的老人,都可以成为私学的学生。对学生的身份也没有具体要求,平民也好,宰相之子也好,都可以去私学学习。
⑵ 史上第一所学校是什么
文翁(公元来前156年—前101年)源,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城县枫香树乡文家冲人,少年好学,曾到京都长安读过书,通晓史书《春秋》,“以郡县吏察举”,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
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战国时属楚国,早已受到中原先进文化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蜀地相对来说,受中原文化影响要晚一些,据《战国策》载,司马错曰:“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可见文翁初到蜀地,见到的可能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图像。
为了改变这种民风,形成类似于中原的儒雅之风,文翁采取了一项惊天动地、亘古未有的举措:创办官学。于是文翁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郡县官学。
⑶ 孔子何人
孔子年轻时做过鲁国高官,治国极好,贪官纷纷逃往它国,它国领袖也变得很敬畏鲁国。
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⑷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抄479),( 春秋 )末期人,名( 丘 ),(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 孔子 )是(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⑸ 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是什么,据说孟子荀子都曾在此任教
稷下学宫,是世界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据说孟子荀子都在此任教过。它位于现在的中国山东。
稷下学宫,因为他的位置靠近齐国都城临淄稷门因此而得名。在齐桓公时期开始创建。这件事还被记在于《中论》,这一部史书中。当时的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对人才的渴望也越来越重。在齐威王和齐宣王的在位时,就不惜重金,为了招揽天下人才,稷下学便达到了鼎盛时期。之后因为齐湣王个人的昏庸,又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使之随之衰落。一直到了齐国被秦国所灭,以后这所官办大学也就随之消亡。但其存在了大概有150年左右。
因为当时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是战争平挺烦,动荡不安。这样各国都无法压制某些思想,于是各种思想来回切磋争论不休。而作为大学又不能完全容纳这些思想。并且当政者也不会同意多种思想的存在。于是学宫这样的存在也只是非常短暂的现象。而后还有一点现实原因。学宫里的文化人不会下地干活,要支撑如此庞大的机构,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小国家的财力所能够匹配的。而当时繁盛的齐国,虽然有此能力,但齐国也并非长期存在。因此其不能够长期存在是具有实际经济原因的。
⑹ 儒学思想理论的发展历经了怎样的变革
从哀公立抄庙到汉武帝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300多年里,是我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形态经过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与奴隶制相适应的思想理论更替为与封建制相适应的儒学思想理论。
在这一重大转变的过程中,历经了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秦始皇焚书坑儒、汉初霸王道杂之等一系列的思想运动。
⑺ 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
太学
太学
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生也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见党锢),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人遭到禁锢。熹平元年,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
魏文帝曹丕黄初中恢复了洛阳的太学,有博士十九人。太学生在魏明帝时增至千余。时依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晋武帝时太学生三千人(一说七千余人),依《晋令》规定,试经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晋时教育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专设了国子学,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途教育,国子学、太学并立的双轨制。东晋学校教育相当衰微,南朝则有所复兴,国子生多为士族高官子弟,称之“国胄”或“世胄”,可以经明经策试入仕,而太学则往往仅存博士而无生员。
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族政权亦曾设立太学以及四门学、郡国学、律学,生员身分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当。然各政权兴废不定,学校也时设时罢。至北魏道武帝,设立学校,称国子太学。后又别立太学。国子学一度改称中书学,后又改回。郡学也称太学。孝文帝、宣武帝时,又增设了四门小学,形成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三学并立之制。南北朝后期至隋,又逐渐形成了律学(习法令)、书学(习文字)、算学(习计数)三学。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分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高宗龙朔二年(662),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两监”。
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见庆历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增加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赵佶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在临安府重建太学,至宋末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人。
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庆历间(1041~1048),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起,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南宋时,外舍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纳;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宋代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一些太学生如陈东等人,曾上书言事,推动了抗金斗争。宋代太学制给后代以很大影响(见国子监)。
⑻ 世界上第一所公立学校是哪一所
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战国时属楚国,早已受到中原先进文化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版熏陶,而蜀地相对来说,权受中原文化影响要晚一些,据《战国策》载,司马错曰:“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可见文翁初到蜀地,见到的可能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图像。 为了改变这种民风,形成类似于中原的儒雅之风,文翁采取了一项惊天动地、亘古未有的举措:创办官学。于是文翁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郡县官学。
⑼ 孔子的简介
孔子复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制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城)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