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有多少所
民国时期中囯有大学来源41所其中国立大学31所!当时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国立中央大学后来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成9所高校,现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继承较多!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名气相当的还有国立武汉大学和国立中正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在当时也是名校,国立中正大学(现南昌大学为主也有少数师资校舍江西师范大学继承)这是当时举国之力成立的新高校!以上四所高校在全国招生超过一千人!
B. 民国时期 国立大学有哪些
1 抗战前已建立之国立综合大学 1.1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2 国立专北洋属大学1.3 国立中央大学1.4 国立浙江大学1.5 国立武汉大学1.6 国立中山大学1.7 国立四川大学1.8 国立山东大学1.9 国立西北大学(第一次)1.10 国立交通大学1.11 国立清华大学1.12 国立同济大学1.13 国立暨南大学2 抗战爆发后建立之国立综合大学 2.1 国立东北大学2.2 国立山西大学2.3 国立西北大学(第二次)2.4 国立安徽大学2.5 国立湖南大学2.6 国立广西大学2.7 国立中正大学2.8 国立贵州大学2.9 国立兰州大学2.10 国立河南大学2.11 国立云南大学2.12 国立重庆大学3 抗战胜利后接收日本学校改办之国立综合大学 3.1 国立长春大学3.2 国立台湾大学4 私立改办之国立综合大学 4.1 国立厦门大学4.2 国立复旦大学4.3 国立南开大学
C. 民国北平四大名校,除了北大清华,还有什么呢
现在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全民义务教育,不论男孩女孩都会接受教育,但在古代,很多家庭会送男孩去私塾上学,而女孩就在家学刺绣、女红这些,只有少数大户人家,会请教书先生来家里来教女孩读书等。同时,读私塾也很费钱,不少父母拿不出这笔钱,所以古代上学读书的人很少。
但是近代人们的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大家开始重视起了教育,不少女孩都走进了校园。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加大了,不少现代化的大学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民国时期的北平四大名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的,但这4大明名校,现在只有北大清华了,其他两所去哪了?
4、燕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有个著名的景点——燕园,它是燕京大学的遗址。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一样,也是由教会创立的,燕京大学是汇文大学和华北协和大学合并而组成的一所大学。燕京大学开办过程中,也遇到了资金不足问题,但它幸运的是遇上了司徒雷登这位好校长,他为了解决办校资金问题,整天拉着副校长四处筹款。
司徒雷登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每次见到乞丐就感到我属于他们这一类”。可见当时的艰难。司徒雷登为我们建造了一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燕京大学占地770亩,景色非常漂亮。
新中国成立后,燕京大学也因为它是一所教会大学,完成了它的使命,燕京大学被合并到了北京大学等高校中。
D. 民国赫赫有名的北平四大名校分别是什么,如今还剩几所
清末民初,随着科举考试的日渐式微,一批新式学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其中,不乏办学质量很高、社会影响很大的高等院校。当时,在北平(今北京市)出现了4所顶级水平的大学,被称为“北平四大名校”。
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燕京大学创建于1919年,辅仁大学创建于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
辅仁大学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中,并入北京师范大学,从此不复存在。辅仁大学的校区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
E. 原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是北京大学吗 如果不是,有谁知道原北平私立中国大学解放后成了什么大学
不是。
北平中国大学,民国时期在北京的一所私立大学,由孙中山创办于1912年,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孙中山曾任校董,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彭允彝代校长。
该校设有教务、总务、庶务、会计等机构。学校初设四大部:大学部,下设文、法、商三科;专门部,下设法、商两科;法政别科部;附属中学部。在中国大学及附中的历史上,汪精卫、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曾任名誉总董事;孔祥熙、孙科等曾任董事长。
1935年,原北平设市后的首任市长何其巩到北平中国大学校董会工作,并任代理校长。北平沧陷期间,何其巩一心一意办教育,坚决不任伪职,他与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合称为在北平坚持办学的三位著名大学校长。
1949年3月,中国大学因经费匮乏停办,部分院系合并到华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所遗校舍成为国家教育部的办公场所。
F. 民国北平四大名校分别是什么为何只剩下清华和北大
民国时期可以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文学大家,而这些文学大家也也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在当时的北京,其实除了清华和北大还有两所名校,分别是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这四所大学在当时的非常有名,被称为民国北平四大名校,那为什么现在这两所大学消失了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但是后来也难逃被院系调整的命运,1952年被直接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但是这所学校没有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的台湾也还有辅仁大学,于1956年复校,已成为台湾的四大名校之一。
G. 为什么民国赫赫有名的北平四大名校,如今只剩北大清华
因为辅仁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各个科系都被拆分并入其他大学当中。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教育能力培养的越来越充足。不少大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崛起,校园越建设越漂亮,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教育经费越来越充足,生源越来越优质,整体上很多大学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时光荏苒,很多当年名声显赫的大学到了现在已经是无人问津的地步了,而有些高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顶尖名校,备受家长和考生追捧。就连曾经在国内赫赫有名的四大高校中的燕京大学与辅仁大学到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和辅仁大学一样的命运,在1952年,燕京大学被拆分,文科、理科和校舍划归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和社会学并入今天的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并入中央财经大学,历史系并入中央民族大学。
H. 民国时期各大学的学费是多少
1932年修订的*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简章*,其中地14条规定————北京大学学费每年20元(指银圆,下同)分两学期交齐,于每学期开学前交纳;第一期自9月至次年1月,交10元;第二期自2月至6月,交10元。又,体育费每学期1元。
30年代的清华大学以及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学院等的学费与北大基本一样;
国立上海商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学费都是每学期10元,每年20元,但需交住宿费12元。
铁道部属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北平有分部)的学费为每学期20元,每年40元;
1936年制订的(北平师范大学学则)规定:本大学不收学宿费,入学新生除办理注册手续外,须交纳保证金20元,于毕业(或病故)时发还,但自请退学或因故由学校令其退学者,已经交纳保证金概不退还。全国各地的师范学校一律不收学宿费。
30年代的教会大学的学费
1935年修订的(燕京大学本科教务通则)规定 :本大学学生每学期须于注册时依照下列费用表纳费:本科正式生学费55元,特别生附习生(原文如此--转载者注)学费每学分5元(学生以学分为教学费标准者,每学期至少需交学费15元);宿舍费(电,炉,水等)20元,医术费(药费另记)2元;体育费2元;杂费2元。就是说,本科正式生的学费每学期81元,每年162元。其他的一些著名大学如辅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以及广州岭南大学的学费跟燕京大学的基本一致,每年大约160元。
30年代的私立大学的学费
据吴大邱教授回忆私利南开大学的学费:南开大学的经费 ,学杂费为主要来源。学费每年60元,每学期30元,这与国立大学之学费每年约20元相比自是很高的,但与教会大学比较,则是平民化的了.北平市私立平民大学学费第一学期26元,第二学期25元,共51元;私立北平铁路大学学费每学期29元,全年58元.1935-1936年上海被公认收费最高的四所大学是:复旦大学每年100元,光华大学每年100元,大同大学每年120元,大夏大学每年90元(以上如果住宿另收住宿费)
总之,在30年代我国的大学收费大致分为:国立大学每年大约22-40元,师范类甚至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大约45--120元不等,中间数约为90元;教会大学每年约160元。
30年代学费占平民家庭收入的份额
根据1929-1930年进行的社会调查报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30年代初,一个典型的工人4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费为454元。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元之间,平均为22元,每个家庭必须要有两个人同时做工方能维持生计。30年代,国立大学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为5%---10%,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占平民家庭生活费的份额大约为35%,即三分之一,或者说,贵族化的教会大学的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年工资的三分之二。3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的起点月薪一般为50元,待遇高的可以拿道80元,一般从事脑力劳动的自食其力的知识阶层,如中学教员,工程师,记者,编辑,职员等等,月薪在100--200元之间,大学教授平均月薪350元,一级教授最高月薪可达500--600元。
据前些年做的专题研究中由统计数据计算出:30年代的1块银圆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力,相当于1997年的人民币30元,举例:在30年代,1块银圆可以买6斤好猪肉,或者20张公园门票,或者两本不太厚的书;1块银圆在北平足可以请客涮羊肉,在上海可以买两份西餐;最豪华剧院的门票为2块银圆,梅兰芳等国剧大师的票价为1块银圆,一般电影票价为2角--8角。如此说来,在30年代国立大学每年约22元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660元;私立大学每年约90元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2700元;贵族大学的每年约160元的学费,相当于今日的人民币4800元。
I. 民国时期京仁大学是什么学校
全称是北京辅仁大学,简称辅大。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
旧称:辅仁社、北京专公教大学、属私立北京辅仁大学、私立北平辅仁大学、国立辅仁大学。分国立和私立两种。其中私立北京/北平辅仁大学是民国时期高校,创始人之一同为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
(9)北平私立民国大学扩展阅读:
1、创办于1927年的辅仁大学曾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是一所由罗马公教创办的天主教大学。北京辅仁大学创建于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1927年更名为北京辅仁大学,1931 年在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
1950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办。至1952年院系调整,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共有 27年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历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注册入学的学生共12355人,历届毕业本科学生4812 人,研究生76人。
2、1925年,英敛之与马相伯向罗马教廷与美国公教本笃会提议,创办北京公教大学辅仁社。马相伯寄语:“齐驱欧美,或更驾而上之。”学校邀请陈垣,张蔚西,郭琴石,李泰芬等文化名人到辅仁社任教。1927年经北洋政府准予,学校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
J. 民国北平四大名校,除了清华和北京,剩下两所是什么
民国时期,北平四大名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
前两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至今存在,并且目前成为国内顶级高校,属于国内第一阵营院校,也是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大学,知名度和影响力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名和第二名,但是两所学校到底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至今尚未有公论。
这两个学校都有教会背景,而且都是亲西方的背景,国内解放之初,西方支持蒋介石,这就是的国内比较尴尬,坚决接受这些学校的财产。1950年,又开始了抗美援朝,我们和西方的关系更加僵化了,这使得这两所教会背景的大学,一定被拆分,毕竟接受社会主义新教育,才是新中国建立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