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份杭州大关、德胜、三塘、和睦一带的小学名称以及对应的直升中学的名称!
给你份杭州小学排名的资料吧
杭州重点小学排名
第一:学军小学
杭州市学军小学(杭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位于杭州市文二路求智巷6号,建立于1908年,至今已有101年的历史了。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各方面都得到新的发展。从1992年开始,一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党支部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第二:天长小学
杭州市天长小学创办于1927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她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占地6400平方米,环境优美,精致亮丽,是杭州市实验小学、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单位,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百所名校之一。
第三:胜利小学
杭州市胜利小学系浙江省实验学校。其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明神宗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的崇文书院。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是浙江省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定为省重点小学,成为浙江省教育改革的“窗口”。1959年,邓颖超同志曾亲笔致函表扬该校在课外兴趣活动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集体。时任校长金振华赴京参加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第四:求是小学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求是(星洲)小学位于杭州紫荆花路288号,毗邻浙江大学基础部(紫金港校区)。学校于2001年建成开学,原名为“紫荆花路小学”、“杭州市求是小学华立星洲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30个教学班。
第五:文三街小学
自1954年第一所学校创建至今, 5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出“文三教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管理经验。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师生自主发展的研究,培养和完善良好的个性,以和谐的校风、学风与较高的办学质量,成为在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的热点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省文明学校、省教科院实验基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办学水平(素质教育)优秀级学校等荣誉称号。
第六:安吉路小学(九年一贯制)
在西子湖畔,有一所闻名的安吉路实验学校。自诞生之日起,这所学校就和光荣与梦想联在一起,引领着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纵观她的辉煌历程,发现她与杭州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品格有着惊人的相似。学校创建于1954年,原名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新型小学。学校先后成为浙江省重点小学、浙江省实验小学。1989年学校被列为“全国百所名校”。1990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九年一贯学制改革,改名为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第七:保俶塔小学(九年一贯制)
学校前身是浙江省儿童保育院,浙江省省级机关干部子弟学校,是一所与延安保育院具有共同血脉的红色学校,谭震林同志亲自批示筹建。一大批共和国功臣的子女都在学校就读;是新中国在浙江建的第一所学校;浙江省“第一个少年先锋队”在这里诞生。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是杭州市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浙江省阳光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外籍学生招生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机器人教学实验基地,全国文明礼仪样板学校。
第八:采荷二小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创建于1988年,是江干区实验学校。随着杭州城市的东扩,为了适应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在杭州市江干区政府、区教育局决定下,学校先后与城郊结合部的笕桥镇小学、清泰门小学实行三校合并,并于2002年9月开办国有民办采荷第三小学。
第九:西湖小学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前身为杭州市西湖小学。集团现下属三所学校,分别为西湖小学、西湖(府苑)小学、西湖(文新)小学。
西湖小学始创于1933年,位于曙光路143号。学校先后被各级政府授予“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杭州市最满意单位”、“西湖区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西湖区首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优秀等级学校”。最近又喜添荣誉,集团网站获得:浙江省一等奖(第一名)。
第十:长寿桥小学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创建于1962年,是西湖之滨一所历史悠久杭州市实验学校,学校借得天独厚的文化、教育底蕴、氛围,素以扎实高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严谨求新的办学风范,享誉省内外。学校实施规模办学,现为一校五区,共有教学班52个,在校生1811余人,拥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
杭州拱墅区小学
杭州大关小学 杭州莫干山路206号
0571-88055223 333 200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浙江省艺术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在全校38位教师中,拥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市级劳模、市教坛新秀、市十佳“轻负高质”教师10余名。
杭州卖鱼桥小学 杭州湖墅新村16号
0571-88079390 151/k151,k76,k516,
70区间 科研兴校 有高级教师28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9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市教坛新秀5人
杭州贾家弄小学 杭州贾家弄新村1号
0571-88050128 k516,151/k151,15,k76,555
重视书画教育,开齐开足美术、书法等课,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书法教育实验基地”。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杭州杨家门小学 杭州和睦路35号
0571-88064514 y8,k555,23/k23,k192,K188
拥有教师3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3人,本、专科学历的教师32人。省“春蚕奖”获得者2人,市、区教坛新秀11人
杭州德胜小学 杭州德胜路96号
0571-88031320 316,3,12
学校在创校以来始终坚持以书画特色教育为龙头,其它工作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平时抓好书画课的课堂教学,产精心组织好培训班及科艺班的培训工作,在做好普及工作的同时培养书画尖子生 教职工65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27名,省教改之星1名,杭州市教坛新秀7名,区教坛新秀13名。学校”。
杭州大关苑一小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西四苑22幢
0571—58102727 94,26/k26,816/k816,k605
学校以此为契机,树立“童真童趣”的校本精神,营造“童真童趣”的学校特色,培育“童真童趣”校园文化,实施“童真童趣”的课堂,培养“童真童趣”的教师和学生 小学高级教师22名;具有本科学历22名,大专17名;省教坛新秀1名,市教坛新秀3名,区教坛新秀19名
杭州和睦小学 杭州和睦新村15幢1号
0571-88181910 1/k,76,61/k61,70
被拱墅区文体局、拱墅区教育局授予区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 在职教师32人,教师学历本科15人,专科12人,中师5人。教师职称小学高级15人,小学一级17人
杭州人民小学 杭州市新昌路100号
0571-88291036 k604, 329k342, 591,33/k33,
合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特色 现学校占地面积11533.9平方米, 拥有24个教学班,820名学生,53名教职工
杭州拱宸桥小学 拱北小区永宁坊1号
0571-88493324 151
教育集团积极实践和探索“新成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提出了“为每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
教师平均年龄32.7岁,本科学历占75.8、小学高级教师占53.2%,中学高级教师占9.7%,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43%。有国家级学科带头人1名、特级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4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
杭州半山实验小学 杭州半山路8号
0571-88144552 329
“自主学习行为教育”、“基础人格行为养成”、“教师教育行为培训”、“行为影响环境教育”这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学校“行为教育”的新文化品牌。 教师大专学历占88.5%,本科学历占57.7%。有高级教师职称3人,省市教坛新秀3人,区教坛新秀9人,区名师1人,区骨干教师5人。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杭州和睦路65号
0571-88907228 79,,k516
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将语言学习重心下移,数学学习重心上移, 艺术教育贯穿始终。 拥有特级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20多人,省市级名师30多人。
杭州市建新小学 沈塘桥炉厂巷6号
0571-88823277 k101,67/k67,k30,12/k12,k807 ,801/k801,86/k86,19/k19
学校秉承“求真、扬善、尚美”的校训精神,注重科技、艺术、体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共有27个教学班,890名学生,64名教职员工。
大关中学附属小学 和睦路79-1号
0571-56306487 1/k1,k188,15/k15,79,67/k67,70/k70,k192,B支1路,333/k333
作为杭州市田径体育传统学校为国家、省、市输送了杨雨等一大批体育运动人才。全省第一所航空航天小学。重视从小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教育。 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千余名,教师8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 34人,拥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0人。省“春蚕奖”获得者1人,市教坛新秀8人,区教坛新秀18人。
杭州市树人小学 拱宸桥新昌路18号
0571-88013496转111 k604,k635,k591,k63,k65,k47
学校的“108个好习惯,108个成功与快乐”、“爱心小屋”、“少年交警”、“家长学校”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亮点、特色。
目前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00名,在职教师62位;教师学历95%已达大专或以上水平;有区、 市级教坛新秀15名,区骨干教师7名,高级教师32名。
杭州市北秀小学 半山路5号 0571-88125418 k302,k831,k528,k196
国有民办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学校。
拥有18个教学班、811名学生、34位老师。其中市教新秀2人,区教坛新秀4人,区骨干教师4人,区语、数名师班学员4人,区综合名师班学员3人。
杭州市运河学校 和睦路525号
0571-88183092 k76,1/k1,61/k61
坚持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实际出发,我们还将增强城市意识和环境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19个教学班,2个学前班,来自29个省市的1061名学生,教职员工42名。
杭州市光明小学 半山镇刘文村电炉宿舍内 0571- 88121519 307,532,321,350
拱墅区第一所纯民办的来杭创业者子女学校,以“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规范立基础、创新显活力”为学校工作的方向。 学校27名教师中,小学中级职称7人,中青年教师19人,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教师队伍,大专学历达90%以上。目前,学校有市教坛新秀1人,县区骨干教师5人。
杭州市明德小学 石祥路170-1号
0571- 88298754 k633,k63,36/k36,321,329,k307
实践“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明德教育思想,建设“明德书香”,让书香致远。 有22个教学班,48名专任教师,其中有省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2人,市、区优秀教师23人,本科学历28人,大专学历17人。
杭州市文渊小学 康桥镇学前路8号
0571-88041672
荣获市示范学校、市雏鹰大队、省珠心算特色学校、区文明单位、区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师53名,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省春蚕奖获得者1名,市优秀教师、市教坛新秀7名,区教坛新秀12名。
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 莫干山路752弄
0571-88192455转101 k69,67/k67,634,k192,313/k313,k588,k76,15/k15,k831,k637,B支1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严格教学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严谨 敬业 团结 创新”的教风,“诚实 勇敢 乐学 多思” 的学风。 本部教学班35个,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77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13名,小学高级教师29名,市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班主任1人,市级教坛新秀1人,区十佳、优秀教师12人,区教坛新秀14人,区骨干教师8人。
2. 长春52中学,新建了一个分校,属于私立性质,请问具体地点在哪儿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的分校是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的洋浦校区。具体地址:洋浦大街888号。
长春市第52中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由东、西和洋浦三个校区组成,是一个集初中、小学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花园式学校。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倡导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思维创新化;
学校开设英、日两个语种,以外语、信息技术教育为特色,在中、小学部分学科实行双语教学。
多年来,该校坚持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把创省名牌学校,向全国一流迈进作为奋斗目标,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校领导班子不辱使命,以大气魄 、大手笔,描绘学校创建省级名校的宏伟蓝图。
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倾情打造特色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学校,使该校成为21世纪培育高、精、尖人才的摇篮,成为跻身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名校。市五十二中学的迅速崛起,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学校师资: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实施“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形成了一支以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为主体的、科研意识浓 、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中学:现有教师271人,外籍教师3人,本科以上学历96%,在读硕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级骨干教师80人。国家级优秀课一等奖5人,东北三省辊市优秀课4人。
小学:现有教师119人,外籍教师2人,专科以上学历100%,本科以上学历48%,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57人。省级优秀课5人,市级优秀课12人,区级优秀课42人。市级学科十佳4 人,新秀6人。
学生班车开设了20多条线路,遍布长春各区域,为学生上学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做一个好的铺垫。五十二中学是在教育改革中脱颖而出的吉林名校,不论从教学软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可堪称一流,这就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来到五十二中学,让您确信充满着现代意识、人格魄力、导师形象的这个大舞台,将为这里的每一位学生成长尽展风采。在2008年的中考成绩中,五十二中有3名第一名(全市共5名)
3. 小语种学习的选择
小语种学习的选择:俄语、德语、法语、朝鲜语、日语。
一、俄语
俄罗斯与我国的友谊非常深厚,两国在各个方面都有合作,另外,使用俄语的国家也很多,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立陶宛、波兰等国家,应用范围较广,因此学习俄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国俄语实力较强大学有浙江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黑龙江大学。
注意事项:
1、小语种有不少种类,但是难易程度、书写方式是不太一样的。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如日语、韩语比较容易些,因为这些文字里面借用了不少的汉字。
2、在学习小语种的时候,通过一些时间的学习和熟悉以后,可以试着学习一些阅读方法和技能。
4. 介绍一下私塾
私塾 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有多种: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2000余年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私塾概述
古代私塾教学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创办并任塾师的留下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开办时学生有二十余名,最盛时达四十余名。塾师一般多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学生人塾后由塾师个别教授。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亦有直接教读“四书”的。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有习字课,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学规极严,订有严厉罚则,体罚为平常事。
教育方式
现代私塾所使用的教学工具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 私塾学堂
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自设馆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为最多。塾师文化水平悬殊,他们当中既有像蒲松龄、郑板桥那样的文化名人,也有不少粗通文墨的腐儒。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现代私塾教学,著汉服拜孔子
追根溯源,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过来的。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的一种形式。《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 最早关于塾的记载不是出自《尚书》,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据裘锡圭先生考证,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多处提到了塾。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结构。不过,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侧之堂。塾是怎么得名的?清人顾震福的解释是:“臣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塾之言熟也,是塾本以熟思得名。”(《隶经杂箸》甲编卷下) 先秦时期,孔子只是诸子中的一子,儒家思想没有被作为治国的工具使用。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被封建帝王定为一尊,变成了重要的社会统治资源。以传递儒家文化为己任的私塾从此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跟,虽历经战乱而绵延不绝。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私塾的发展。当时,科举考试主要是围绕儒家经典“五经”展开的。明清科举考试的重心向“四书”倾斜,而“四书”同样属于儒家经典的范围。此外,宋明理学家注重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并制订乡规民约,推行社会教化活动。宋明理学的兴起,促成了族塾义学的兴盛。历代帝王都把教育儿童看成是家长自己的责任,对蒙学只是略加提倡、引导而已。官府从不干预私塾办学,任凭私塾在民间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中断,长期扮演强势文化的角色,兼之私塾教育的政治、经济基础在古代少有变动,多种因素决定了古代私塾办学的面貌变化不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书于不同朝代(南宋、五代、南朝),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明清两代最常见的儿童识字用书。《论语》、《孟子》属于经典读物,这时,也变成蒙学教材的一部分。私塾历来实行个别教学,塾师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安排课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私塾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清代,杭州城内著名的宗文义塾在条规中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朗读百遍。” 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因此,私塾受到社会的质疑。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责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显然,中国要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不发展近代新教育。 1901年,清廷下兴学诏,鼓励地方兴学。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推行。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兴学让路。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中国近代工商业非常稚嫩,小农经济无力为普及近代初等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经济滞后制约了近代小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儿童在小学的就读率大致为20%。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有大量私塾存在。把私塾与小学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有人发现,转化私塾可以作为发展近代初等教育的生长点。1906年,学部向各省转发了江苏士绅提供的《私塾改良会章程》,支持民间组织私塾改良会。1910年,学部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劝学所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20世纪前半期,受政府更迭的影响,近代私塾改良活动时断时续。从全国范围看,大致出现了三次私塾改良高潮:1905~1911年,1915~1920年,1930~1937年。在这几段时间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私塾的管理,劝导或者逼迫塾师调整办学方式。 经馆受废科举的直接冲击,纷纷停闭。时间不长,社会上很少再有经馆,剩下的几乎都属于蒙馆。清末民初,义塾、族塾或者改办小学,或者停办。开办家塾属于家庭内部事务,地方政府不便过问。自设馆是最普通的私塾,自然就成了私塾改良的主要对象。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1935年底,全国有私塾101027所,已改良者35394所,未改良者65633所。经过改良的私塾称为改良私塾,办学介于新旧之间,是从传统私塾向近代小学过渡的教育机构。1915年,商务印书馆为改良私塾设计了一个课程表,其中有修身、国文、算术、读经、体操、游戏。国文、读经采取复式教学形式,其他课则私塾学生合上。1936年,杭州市政府教育科对全市私塾进行常识抽考,发现各塾平时对于常识课都不甚注意。其实,近代的改良私塾大多停留在这样的办学水平上:都开国文(后改为国语)课,不少加授算术;部分采用小学教科书,但没有完全放弃传统蒙学教材。国文、算术需要塾师加以讲解,改良私塾为此添置了黑板、粉笔。 私塾改良遇到一定的社会阻力,本身也有需要检点的地方:对私塾办学的特殊性缺乏考虑。私塾改良收效不大,农村的私塾还是以旧式私塾居多,鲜有改良者。每当私塾改良活动处于低谷,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放松了对私塾的管理时,社会上就会冒出一批私塾来。在军阀混战的20年代以及抗战期间,新开办的私塾比较多。中国古代有私人办学的传统,崇尚文化知识。遇到战乱,官学受到冲击,私学便趁机填补官学被破坏所造成的教育真空。这一模式在近代仍然适用,具体表现为私塾的反弹。 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董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1949年夏秋间,江苏省仪征县对私塾的处理办法有:1.分区举行塾师甄别试验,合格者发给设塾准许证,不合格者劝其转业。2.组织塾师学习。3.组织少数塾师参加冬学研究会和冬学工作,成绩优良的帮助转为公办小学教师。这一年,仪征县有41名塾师转业,主要是回家务农。然而,受战争的影响,不少地方政府无暇顾及整顿私塾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县还有私塾存在,多者达数百所;有些县私塾所剩无几,甚至已经完全消失了。教育部根据《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把私塾视为一种私立学校,当成了改造的对象。1949年12月,钱俊瑞副部长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中国教育年鉴(49—81)》)逐步改造和突击消灭的精神是不同的,私塾暂时没有被完全取消。1952年9月,教育部指示各地接办私立中小学:“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本部已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同上)随后,私塾有的被并入小学,有的主动关门。到了50年代后期,私塾基本上在社会上绝迹了。
编辑本段私塾复兴的意义
私塾,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与检讨
私塾,这个中国城市人已经隔膜许久的陈年旧词,这个几乎已经被整天盘算着要让孩子进重点学校、出国的城市家长遗忘在历史博物馆的一个“旧社会”象征,依旧活生生地生存在中国农村的土壤上,就象农村大院里常见的千年古藤,在历经风霜之后,依旧顽强地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家中开课堂,教学侧重古文经典,学生背诵《论语》、《大学》……,在河北行唐县、湖南平江县,在更多的省份农村地区,私塾已经不再是个案,而是一种常态。而私塾本身,又被冠予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蒙馆。在记者看到的几个蒙馆里,可以发现共同的特点是先生都是五乡四邻德高望重的老者,而学生则大多是没能学好“新书”(现代教育)、无法继续升学、但进入社会又太早的青少年。 蒙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古文、习书法、写作和做对联。而所学的古文除了《增广贤文》和《论语》外,还有《乡党应酬汇编》、《诗经》、《楚辞》、《幼学》、《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等等。 最有意思的应该是作文和做对联,作文需要讲求严格的格式和套路,但主题一般却是对乡间最近发生的事情发表看法。 的确,现代私塾除了依旧带有浓浓的、挥之不去的怀旧复古之韵味外,它实际上更象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混合体。不是吗?读《诗经》、《楚辞》、《幼学》、《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等,其实在一个世纪以前几乎是每个中国少年的必备功课,每个中国人都是从这里开始人生教育的启蒙,而这些传统文化又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我们的现代教育模式中被省略了,现代的学生更注重数理化、注重计算机和外语等现代生存必需的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补课”。 但现代私塾毕竟处于当下,它还是添加了不少现代教育元素,它要求作文需要讲求严格的格式和套路,但主题一般却是对乡间最近发生的事情发表看法。其实就是对学生思辩能力、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能力、从现象中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能力的大检阅和大练兵,这些能力,其实也是挣扎于当代应试教育的学生们所欠缺的。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代私塾的出现会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它是对对现代教育的一次反思与检讨。 私塾,农村教育的宿命所归?
私塾教育在农村兴起的原因
高中毕业并读过5年老书的南江镇崇义村支书童振武说:现在农村学校教育是为考大学设计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读上去考出去,才有出息前途。如果你读不出去,回到农村就非常惨。“文不像相公,武不像关公”,过去学的和生活脱节,根本派不上用场,甚至连起码的待人接物也不会。一切都要从头来过。读老书就不一样,如果你有一笔好字,会做祭文,会写诗联对子,会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应酬,很快就能融入当地生活,走出去别人看法也不一样。 中国有位革命领袖曾经说过:农民说的话往往充满了真知灼见,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最熟悉和了解,他们也知道必须付出什么,才能收获什么。现代私塾的出现,就在于农民们了解,农村学校教育的根本缺陷所在。 中国的教育改革,大概“科学”一点是要从1905年的新政算起的。按理说,新兴的教育系统,主要是面向社会的,它一方面通过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大学和各种专门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次,也只能通过学校的途径来生产。学校教育,其结构只能是多元的,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家操办。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所体现的品格,与科举制恰恰是相反的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却看到了一幅十分怪异的图画, 教育有变成“科举当之无愧的替代物”的趋势。一边是政府忙不迭地授予学校的成绩优秀毕业生以相应的“贡生”、“举人”和“进士”头衔,在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在城市,大学生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当于几十个农村中小学生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应的,当大学生走向社会时,大学生获得的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又是只有中小学学历的农村进城打工仔所望尘莫及的。于是,几乎所有的农民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博士生相当于进士,硕士生相当于举人,本科生相当于秀才。而所谓的高中乃至初中毕业,在城市的生存机会等同于当年的阿Q。 而私塾教育是一种相当普及的教育,它的成本很低,只要有个房子,有个桌子,再有个学究就可以开办。农村的私塾教育功能当然首先是把个别的农村孩子教成读书人,或者说是主要的功能则是教众多的农家子弟认识几个字 。除此以外,私塾还存在着另一种功能,即与传统农村的生活状况紧密相连的。我们都说,传统的农村是一个礼俗社会,礼俗既是农村日常活动,也是农村人的基本行为准则。但是,无论是婚丧嫁娶的各种礼仪,还是年节庆典的各色风俗活动,都离不开知书达礼的读书人参与其间,既要主持喊礼,又要从事各种文字事务。显然,这种文字和礼仪的传承,都要靠私塾这种旧教育,在学校是学不到的。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字和礼仪的传承,对生活并没有特别紧要的关系,实际则不然,农村人不仅日常调解和叙事话语要依赖它,而且乡村组织的活动,农村人的风俗行为没了它也无法正常运转。 教育改革的结果,不仅是吸走了乡村的精英(新教育与旧教育不同,需要师资和设备,学堂办得好的,只能在城市,改革的暗示非常清楚,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出息,走得越远,出息越大,最好是到欧美留学),而且无可挽回地推翻了乡村的传统教育制度。 虽说中国改革推行了二十多年,但当下的中国农村,却依然是一个传统的农村, 其生产方式大多依旧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传统的农村,没了传统的读书人,就等于没有了乡村文化的灵魂,而没有了私塾,传统的读书人也就没了传承的渠道,终有一天会有油尽灯枯的时候。 农村礼俗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农村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调节机制,无法完成固有的循环和运转。 中国的农村至少在文化层次上,已经陷入了现代化变革的困境。30年代包括 陶行知在内的许多有志之士从事的乡村改良试验,往往从乡学的建设入手,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只是,他们的努力无法使乡村世界复原。 鲁迅读过的私塾:三味书屋
私塾,映射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方向
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陶行知对乡村改造的目标、理想,讲得更具体明确。他批评当时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没有和“农业联合”,“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他希望乡村教育与农业及其他各业联系起来,使乡村学校成为中国改造乡村的中心。 现在的中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依旧是二元隔离的状态。在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约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 )义务教育投入的大头集中在乡镇,而乡镇又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无心也无力拨款投入义务教育,实际上就变成了民众自己为义务教育“买单”。而由于资金匮乏,农村教师的素质、软硬件设备的配置以及受重视程度,都使得农村教育远远不及城市教育,何况还要经历高考分配资源悬殊的挤压,绝大多数农村青年成为高考的失败者,他们除了部分进入城市打工外,更多地还是要留在农村生存。而现代私塾,就是给这些农村青年重新溶入农村话语体系的归位教育。 除了资金匮乏这个原因,更根本的要害在于,中国教育体系是将农村教育与现代教育合为一体来统筹规划的,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是完全相同的,惟独教育资源配给完全两样。教育设计者们完全忽视了农村教育的独特性,忽视了在现行条件下,农村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的距离,农村教育应当成为一个学习职业技能、学习能够“既走出去、又能扎根本地”的教育形态。 比如,目前中国的职高、技校、中专等职业教育体系,资源基本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青年想要寻求一技之能,往往要背井离乡到城市来求学,而其花费又是无法承受的。结果就出现了这样奇特的景象:一方面,城市中的职高、技校、中专等职业教育学校年年喊生源人数节节下滑、大量设备和资源被白白浪费;另一方面,众多农村青年被高门槛阻挡,无法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学习。 因此,我们的政府应当要做的是将职业教育体系资源“下放”到农村,扎根于农村,让广大农村青年能够在家门口学习到职业技能。 让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与普通中高等教育体系结合在一起。 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理在于不同时期的具体运用。大众教育是大众自己的教育,是大众自己办的教育,是为大众谋福利的教育。我们的农村教育,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前行。 如今中国的义务教育破败,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穷困地区教师开不出工资,学校负债累累,即使是大城市的“贵族学校”,充其量也不过是个高考补习班,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全心全意地对付考试外,对知识的探求、对品德的培养,在教育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教育改革并不是没有。有关部门一直在审视高考的内容和录取标准,地方上也兴起了教育券的试验。可惜,人们偏偏忘了中国最古老的教育体制:私塾。 从孔夫子开始,私塾在中国历史上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载体”。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大部份读书人是靠私塾、而非政府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明清之际的科举考试败坏了读书的风气,耗尽了中国士人的创造力,但也有些学者针对时弊,通过私塾挑战僵化的正统,多少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一些活力。没有私塾,我们这两千多年的文明就会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私塾由于规模小,费用低,课程灵活,对教育的普及功不可没。明清时代太湖上飘荡的大渔船上,也设有教室。可见比农民还不如的船民,虽没有定居的地方,但也并非与教育绝缘。清代以后,随着新式学校的兴起,私塾渐渐式微。但不少专家指出,在新式学校费用昂贵、缺乏资源保障的情况下,取消私塾反而降低了国民的识字率。 笔者当然主张严格施行义务教育。然而,以中国之大,官僚体制的行政能力之低,教育资金之寒酸,义务教育不可能在几年内严格落实。即使是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公立学校体制完备,资金充足,私立学校也还是公立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补充。更有甚者,在美国,竟有2百万学生,也就是适龄学生的二十五分之一,公立私立学校都不上,自己在家里上学,形成一个价值8.5亿美元的家庭教育市场。 私塾的好处,是灵活、简单,可以随时补义务教育的漏洞。几个家庭凑起来,合请一个老师,或请一个合格的家长讲课,孩子就上学了。这不象建一个学校那样,需要惊官动府和大量的初期投资。如果教育券能够覆盖私塾的费用,对一个家庭而言,私塾的成本就更低了。更何况,当今中国正处于急剧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农村流动人口巨增。这些农村劳工,随着工作机会四处漂流,固定的学校不能跟着他们迁移,子女受教育处处受歧视。私塾则能够给这些人提供一个灵活的教育机会。 私塾在精英教育中,就更大有可为了。美国的家庭学校兴起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满。不少家长因此放弃自己的职业,在家里教孩子,并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互联网的出现,又使这样的家庭教育如虎添翼。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家庭不仅能够及时沟通经验,共同组织活动,而且还可以网上训练家庭教师,设计课程,制定和贯彻教学标准。美国最近的调查表明,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在家里受中小学教育的人中,有75%修了大学课程,比全国同龄人的平均水平(46%)高出一截。2000年全国单词拼写比赛的前三名,全是在家里上学的孩子。有一个家庭,竟通过家庭教育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哈佛。另一个在家里受教育的孩子,没有上大学就出版了长篇小说,并成为最佳畅销书。第一所为受家庭教育的孩子开办的大学,也于2000年开张。 目前的中国,穷孩子许多失学,富孩子白天上学,晚上还要花钱去补习班。私塾难道不应是另一种选择吗?私塾不受僵化的学校课程的束缚,可以专门教学生想学、家长想教的东西,许多大胆的教育哲学可以在私塾里试验。私塾如果普及,我们的教育不仅可以多元化,文化也会因此更有创造力。 笔者希望看到的是,几个有能力但怀才不遇的大学毕业生或海龟,能够暂时放下高薪肥缺的美梦,靠自己的才学,为中国的私塾,开拓出一个硕大的市场。要知道,中国的发展,不能总是指望自上而下的改革,还有靠基层社会中这种草根式的创造力。
5. 评价伊顿公学
所在国家: 英国 建立时间: 1440年
校址 : 伦敦 校园组成:
学校类型: 中学 专业设置:
学校性质: 私立 授予的学位:
学校概况
英国名校伊顿公学,于1440年由英皇亨利六世创办。它有“绅士摇篮”之称。这所学校,名为“公学”,实际上是—所私立中等学校。创校之初,亨利六世之所以将它命名为“公学”,原意是想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不料皇室贵族子弟纷纷入学,形成一种高贵的气氛,平民子弟望而却步,因而它变成一所门第森严、只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学校名望和背景
英皇室子弟,不少曾在伊顿公学攻读。查尔斯王子便是该校毕业生。英国海军名将威灵顿公爵他出自伊顿。英国有17位首相、36位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达官贵人,都是该校的毕业生。英国有些名门望族,为了让子弟能进入伊顿读书,当男孩出生,领得“出生证”时,即向该校报名,闲荡12岁后、就凭此入学。
地理位置
伊顿公学是一间古老的学府,校址位于白金汉郡。
课程设置
学科比一般中学较深,而且学生必读古典文学。近年来,伊顿赶上世界潮流,对数理和语言科颇为重视,有权具规模的理化实验室及现代语言室,学生必须兼读一门外文。
住宿服务
学校校舍屡经扩建,学生住宿房位已超过千个。
学生服务
学校管教素以严格见称。
大致入学要求
12岁至18岁的男孩子。
学费与奖学金大致情况
该校学费每年23000美元。
伊顿公学的学费高昂,使穷家子弟望而生畏。埃里克注重英才教育,他的第一项改革,是特设助学金,奖励勤奋好学而缴纳不起学费的优秀学生进入该校读书。
优秀毕业生
伊顿培养的人才,遍及各行各业。有从政的,有搞工商金融的,有做研究学者的,也有从事影艺事业的。如己放大影星劳伦斯·奥立佛,便是伊顿学生。伊顿公学桃李满天下。校友不用参加校友会或校庆活动,也可以随时随地相遇。虽素味平生,但只要提起伊顿,大家就会从口袋里拿出校友名册来,经核对姓名,便马上成为一见如做的老朋友。
要求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多,很苛刻
6. 什么是私塾式教育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创办并任塾师的留下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开办时学生有二十余名,最盛时达四十余名。塾师一般多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学生人塾后由塾师个别教授。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亦有直接教读“四书”的。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有习字课,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学规极严,订有严厉罚则,体罚为平常事。 [编辑本段]教育方式 现代私塾所使用的教学工具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自设馆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为最多。塾师文化水平悬殊,他们当中既有像蒲松龄、郑板桥那样的文化名人,也有不少粗通文墨的腐儒。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追根溯源,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过来的。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的一种形式。《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
最早关于塾的记载不是出自《尚书》,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据裘锡圭先生考证,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多处提到了塾。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结构。不过,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侧之堂。塾是怎么得名的?清人顾震福的解释是:“臣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塾之言熟也,是塾本以熟思得名。”(《隶经杂箸》甲编卷下)
先秦时期,孔子只是诸子中的一子,儒家思想没有被作为治国的工具使用。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思想被封建帝王定为一尊,变成了重要的社会统治资源。以传递儒家文化为己任的私塾从此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跟,虽历经战乱而绵延不绝。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推动了私塾的发展。当时,科举考试主要是围绕儒家经典“五经”展开的。明清科举考试的重心向“四书”倾斜,而“四书”同样属于儒家经典的范围。此外,宋明理学家注重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育,并制订乡规民约,推行社会教化活动。宋明理学的兴起,促成了族塾义学的兴盛。历代帝王都把教育儿童看成是家长自己的责任,对蒙学只是略加提倡、引导而已。官府从不干预私塾办学,任凭私塾在民间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中断,长期扮演强势文化的角色,兼之私塾教育的政治、经济基础在古代少有变动,多种因素决定了古代私塾办学的面貌变化不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书于不同朝代(南宋、五代、南朝),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明清两代最常见的儿童识字用书。《论语》、《孟子》属于经典读物,这时,也变成蒙学教材的一部分。私塾历来实行个别教学,塾师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安排课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私塾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清代,杭州城内著名的宗文义塾在条规中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朗读百遍。”
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因此,私塾受到社会的质疑。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责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显然,中国要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不发展近代新教育。
1901年,清廷下兴学诏,鼓励地方兴学。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推行。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兴学让路。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中国近代工商业非常稚嫩,小农经济无力为普及近代初等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经济滞后制约了近代小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儿童在小学的就读率大致为20%。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有大量私塾存在。把私塾与小学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有人发现,转化私塾可以作为发展近代初等教育的生长点。1906年,学部向各省转发了江苏士绅提供的《私塾改良会章程》,支持民间组织私塾改良会。1910年,学部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劝学所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20世纪前半期,受政府更迭的影响,近代私塾改良活动时断时续。从全国范围看,大致出现了三次私塾改良高潮:1905~1911年,1915~1920年,1930~1937年。在这几段时间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私塾的管理,劝导或者逼迫塾师调整办学方式。
经馆受废科举的直接冲击,纷纷停闭。时间不长,社会上很少再有经馆,剩下的几乎都属于蒙馆。清末民初,义塾、族塾或者改办小学,或者停办。开办家塾属于家庭内部事务,地方政府不便过问。自设馆是最普通的私塾,自然就成了私塾改良的主要对象。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1935年底,全国有私塾101027所,已改良者35394所,未改良者65633所。经过改良的私塾称为改良私塾,办学介于新旧之间,是从传统私塾向近代小学过渡的教育机构。1915年,商务印书馆为改良私塾设计了一个课程表,其中有修身、国文、算术、读经、体操、游戏。国文、读经采取复式教学形式,其他课则私塾学生合上。1936年,杭州市政府教育科对全市私塾进行常识抽考,发现各塾平时对于常识课都不甚注意。其实,近代的改良私塾大多停留在这样的办学水平上:都开国文(后改为国语)课,不少加授算术;部分采用小学教科书,但没有完全放弃传统蒙学教材。国文、算术需要塾师加以讲解,改良私塾为此添置了黑板、粉笔。
私塾改良遇到一定的社会阻力,本身也有需要检点的地方:对私塾办学的特殊性缺乏考虑。私塾改良收效不大,农村的私塾还是以旧式私塾居多,鲜有改良者。每当私塾改良活动处于低谷,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放松了对私塾的管理时,社会上就会冒出一批私塾来。在军阀混战的20年代以及抗战期间,新开办的私塾比较多。中国古代有私人办学的传统,崇尚文化知识。遇到战乱,官学受到冲击,私学便趁机填补官学被破坏所造成的教育真空。这一模式在近代仍然适用,具体表现为私塾的反弹。
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董因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1949年夏秋间,江苏省仪征县对私塾的处理办法有:1.分区举行塾师甄别试验,合格者发给设塾准许证,不合格者劝其转业。2.组织塾师学习。3.组织少数塾师参加冬学研究会和冬学工作,成绩优良的帮助转为公办小学教师。这一年,仪征县有41名塾师转业,主要是回家务农。然而,受战争的影响,不少地方政府无暇顾及整顿私塾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县还有私塾存在,多者达数百所;有些县私塾所剩无几,甚至已经完全消失了。教育部根据《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把私塾视为一种私立学校,当成了改造的对象。1949年12月,钱俊瑞副部长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示:“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取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中国教育年鉴(49—81)》)逐步改造和突击消灭的精神是不同的,私塾暂时没有被完全取消。1952年9月,教育部指示各地接办私立中小学:“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本部已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同上)随后,私塾有的被并入小学,有的主动关门。到了50年代后期,私塾基本上在社会上绝迹了。
1964年9月,北京一处偷偷办学的私塾,被公安机关发现后取缔。私塾的主持人当时被定性为“非法开办私塾,宣扬封建礼教”。
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复苏。80年代初,湖南平江的农村悄然出现了私塾。老塾师朱执中在家中重操旧业,教授乡人读“四书五经”。朱执中让学生读老书、习诗文、练书法,教学因人而异,注重背诵和体悟,这些做法都没有超出传统私塾的范围。不过,朱执中不再体罚学生,比老私塾前进了一步。
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读经热”的升温,私塾补习班在社会上应时而生。2005年10月,张志义在苏州开设“菊斋私塾”,刻意追求古典情调。塾师身穿儒士长衫,室内悬挂孔子画像,儿童作揖打躬学习古代礼仪。张志义向学生讲授《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四书”、《易经》、《老子》、《庄子》以及诗词韵文,中间穿插讲授古乐、书画、茶道。张志义是一个国学爱好者,“菊斋私塾”的办学宗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传统私塾的精神是一致的,尽管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私塾重返教育舞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把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私塾叫现代私塾,即现代社会中的私塾。现代私塾在小学教育的缝隙中产生,它试图补充小学教育的不足,利用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不过,新旧教育观念的跨度太大,而且,现代私塾还要承受来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现代私塾的发展。
7. 南昌市站前路小学到底有几个校区啊
只有一个校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62号。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内学创建于1965年,位容于南昌火车站旁,是南昌市一所知名小学,建校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过众多的荣誉,同时也为全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课改革示范学校。
近几年,学校更是进入了快车道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省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中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激起了朵朵浪花,先后接待了国家教改专家组、全省教委主任讲习班、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市校长培训班的观摩。
校徽:
校徽的色彩富有和谐美,由中国红和乳白两种颜色构成,校徽的线条富有灵动美;圆圆的校徽仿佛绿色的生命世界,象征着站小全体师生意气风发,追求卓越,站小的教育事业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办学方针: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合作理校、科研兴校 。
教育理念:文化育人、微笑育人、环境育人、和谐育人。
荣誉:
“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奖”、“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优秀(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
8. 台湾的学校称谓是什么为什么叫什么国中
民国五十六年,国民政府於台实施土地改革已经颇有成效。基於为了根本消除恶性补习的病根以及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教育建设,保证「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成果能长久保留 ;因此,於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总统府的国父纪念月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加速推动九年国民教育的训示。而除了以上的目的,实施九年国教亦有其战略目的,在阎振兴的回忆中,他指出:「蒋公欲求富国强兵,非从教育著手不为功。时值以阿战争之后,其胜负之数,完全系於国民所受教育程度之高低,能不令人警惕。因之,我国国民教育年限之延长,几有刻不容缓之势…」 ;而在黄杰的回忆中,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是为了要让「恶性补习」成为历史名词,让国小毕业学生一律免试进入国中就学,按社区分发就读。
蒋介石於〈教育革新的注意事项演讲稿〉上指出:「此次国民教育的延长,不仅须视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与扩充,而尤应视为整个教育重建与革新之起点…」 ,因此。九年国教的推行就是要使教育成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使此际遇成为知耻知病、求新求行之张本。以抿除旧有教育政策被人讥为「静态的教育」的观念。而教育部制定九年国民教育所依据的为国父孙中山所 制定的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为实现国父民生主义的理想大计。
在隔年,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年,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至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提到:「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求提高知识,而是要提高公德,已造成现代国民的品格;故其先著,乃在求公德的实践,知能的发挥,群己的辨别。
三、 九年国教政策的实施准则:
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分为国民小学以及国民中学两个阶段 ,将原本的国民学校改称为国民小学;原本的初中,改称为国民中学 ......
主旨: 战后教育政策的制定--以九年国民教育政策为例
姓名: 善弘
日期: 14:49:45 6/11/103
内容:
国立东华大学 历史学系
指导老师:陈进金
题目:战后教育政策之形成—以「九年国民教育政策」为例
一、 前言:
战后国民政府迁台后,基於地方自治制度的成功推行,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皆大有成长。因此当时实施的六年义务教育已经有感不足;在民国五十六年的国父纪念月会上,已故总统蒋介石就提出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计画。所谓:「教育为百年大计」,透过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不但能稳定国民政府迁台以来的政治情势,更能透过教育进一步教育人民,以达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可视为对旧有教育制度的重新审查及调整,尤其「九年一贯教育政策」更是打破九年国教施行逾三十四年来「六三」学制的年级区隔;教科书开放以审定制取代国编本后,对於国民教育的教育内容多有所改变。基於此,研究九年国民教育便是对当前的教育制度推行的加以回顾,并可藉此归纳出教育政策沿革的方向,掌握台湾教育实施的来龙去脉。本文仅就一、前言,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形成的时空背景,三、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准则,四、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五、结语五个部分来探讨此影响台湾逾三十数载教育政策的形成。
二、 九年国教政策推行的时空背景:
台湾光复后,大陆地区沦陷,为适应社会环境之实际需要,教育上已经有所调整。然而施行已久的学制都没有改变,流弊所及,已经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有识之士分提出了要改革学制的主张。对於国民义务教育亦提出了改革建议,例如:蒋建白便主张延长受教年限,他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年限六年,目前已落人后,故准备延长九年,实为必要…」 。陈果夫则认为:「国民教育是建立国民基础的教育,人人必受,时间四年或六年」, 蒋梦麟则认为:「当时的中小学教育多侧重升学,事实上不能升学的学生反而居多」,因此主张改革学制。 常道直认为:「…中等教育开始之年龄较欧洲多数国家要晚二年,故毕业程度不能与之相比…」,因此主张改革学制。 而朱绘森则是以(一)世界潮流的趋势。(二)我国国情的需要。(三)蒋中正先生的高瞻远瞩。三个方面来分析实施九年国民教育的背景,於第一点,他指出二战后,世界各国竞相延长国民义务教育年限。各国之所以相继延长国民义务教育之年限,乃欲藉由国民教育之实施,达成国民之民族化、生活化、政治化、经济化、社会化之教育目标。第二点方面,他指出至民国五十六年,我国国民小学学龄儿童之就学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二。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议定原则,凡是学龄儿童就学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国家,即须考虑延长义务年限,因此,我国延长义务教育之年限是相当成熟的。第三点方面,由於金门地区於民国五十二年接受蒋总统的指示试行九年至国民教育成效颇佳 。遂之,全国起而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
再者,民国五十六年,国民政府於台实施土地改革已经颇有成效。基於为了根本消除恶性补习的病根以及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教育建设,保证「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成果能长久保留 ;因此,於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总统府的国父纪念月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加速推动九年国民教育的训示。而除了以上的目的,实施九年国教亦有其战略目的,在阎振兴的回忆中,他指出:「蒋公欲求富国强兵,非从教育著手不为功。时值以阿战争之后,其胜负之数,完全系於国民所受教育程度之高低,能不令人警惕。因之,我国国民教育年限之延长,几有刻不容缓之势…」 ;而在黄杰的回忆中,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是为了要让「恶性补习」成为历史名词,让国小毕业学生一律免试进入国中就学,按社区分发就读。
蒋介石於〈教育革新的注意事项演讲稿〉上指出:「此次国民教育的延长,不仅须视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与扩充,而尤应视为整个教育重建与革新之起点…」 ,因此。九年国教的推行就是要使教育成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使此际遇成为知耻知病、求新求行之张本。以抿除旧有教育政策被人讥为「静态的教育」的观念。而教育部制定九年国民教育所依据的为国父孙中山所 制定的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为实现国父民生主义的理想大计。
在隔年,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年,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至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提到:「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求提高知识,而是要提高公德,已造成现代国民的品格;故其先著,乃在求公德的实践,知能的发挥,群己的辨别。
三、 九年国教政策的实施准则:
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分为国民小学以及国民中学两个阶段 ,将原本的国民学校改称为国民小学;原本的初中,改称为国民中学 ;而其课程是采取九年一贯的精神 。两个阶段所重视的教育准则、目标并不相同,兹於下概述:
(一) 国民小学教育:
国民小学教育应以伦理教育、生活教育为主,使其知食、衣、住、行如何合於礼义廉耻,以培养国民的良好礼仪;并以培育身心为第一,以维护学生之身心正常与健康。 国民小学的主要职能,在於统一民族文化,使全国国民具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标准、建国理想,以期能一心一德,共同致力於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建设。 国民小学的课程编订,采六年一贯制,不再分为初级四年,以免重复。国民小学的教育目标,在於「国民道德的培养,身心健康的训练,并授以生活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以发展健全人格,培育健全国民为实施中心」。
(二) 国民中学教育:
国民中学接受国民小学毕业生,其教育目标在於「继续国民小学之基本教育,发展青年身心,陶融公民道德,灌输民族文化,培育科学精神,实施职业陶冶,充实生活技能,以奠定其学习专业技能或继续升学之基础,并养成中拥爱国之健全国民」。 国民中学教育以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主,以启发其立志向上、爱国自强之精神,并强调对国民之基本知识、民族文化之渊源,以及自由及法治、处世与接物之分际,职业技能与一般事务管理之学习,使其认识责任与义务,并能实践不欺不妄之准则。 而对於国民教育后半段的恶性补习,应该事先预防,不再使补习恶风再次复燃。由上可见,国民中学之教育其实是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早在民国十七年〈中国教育之改造报告书〉即认为:「我国之中等教育应重视职业教育…」。 当时由於初中的容量不足,助长国校的恶性补习风气。普通中学课程专为升学而设,缺乏实用知识,不能升学者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而工职教育毕业生人数过少,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 例如:黄杰在其回忆中便曾以民国五十五年美国雷士顿将军来台创立电子公司,却苦於员工知识水准不足,招不齐员工的窘境为例,说明当时职业教育训练实为相当缺乏,阻碍到台湾的工业发展。 而国民中学的课程则是以民主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个别化为目标 。
四、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经过蒋总统於国父纪念月会上的唱议后,随即昭见教育部长阎振兴、台湾省政府主席黄杰、台湾省教育厅长潘振球及台北市教育局长刘先云,指示筹办九年国民教育的有关事宜 。以下就从中央、省市两方面的来探讨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规划实施过程。
(一) 中央方面:
民国五十六年七月六日,教育部部长潘振球,在行政院第一零二六次会议中,报告奉蒋总统指示自五十七年度起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经政务委员陈雪屏研议后,成立了九年义务教育义务小组,负责筹画一切。教育部也成立策划小组,由次长邓传凯负责主持,积极进行实施方案的草拟工作 。七月十四日,教育部策划小组即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纲要草案」。七月十五日,行政院第一次小组会议,决议由教育部提出工作进度表,由财政部著急审核经费预算。此工作进度表共分(一)行政工作。(二)修订法令。(三)修订学制课程。(四)师资培养及供应。(五)督导工作。(六)研究工作。六个部分来进行九年国民教育工作的推行。同年八月三日,行政院第一零三零次会议上,就通过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草案」,决定制定「九年国民教育实施条例」。八月十五日行政院颁布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作为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法源依据。至此,中央方面对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已经掌握初步的方向。
(二) 省市分面: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在省市方面的实施筹画可以分台湾省以及台北市两部分来探讨。
首先,於台湾省的规划工作部分。省政府主席在接奉蒋总统的指示后,即命教育厅、财政厅等有关单位著手筹画,并与中央专案小组密切联系。随后省政府将为实施志愿就学方案所设的「策划委员会」改为「台湾省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由黄杰任主任委员,另聘省政府委员谭岳泉、秘书长徐鼐、主计处长刘绍志、省议会长谢东闵等十五人为委员,而以教育厅长潘振球为执行秘书 。此外,各县市并成立推行委员会,负责各县市九年国民教育教育的筹画准备事宜。五十六年九月四日,省政府转颁中央所订的「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同时颁布台湾省各项实施要点。随后订颁「各县市拟订九年国民教育计画内容大纲」、「各县市拟定九年国民教育计画疑义之说明事项」等,以利各县市推动作业。在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台湾省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审议、核定各县市所拟定的各项计画。五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召开第二次会议。五十七年七月二日,又召开第三次会议。在此三次会议中,已经将台湾省地区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各项工作,做了严密的规划。省政府并颁布「办理九年教育准备工作进度表」,计分(一)划分学区。(二)增设班级及增设学校。(三)辅导私立学校。(四)省办公中,县市办初中。(五)省接办县市立职业学校。(六)师资训练。(七)齐一初中水准。(八)初中校长甄选储训。(九)调整县市教育行政机构及增加编制。(十)技艺训练计画。(十一)行政人员训练。(十二)经费筹措计画…等部份,来进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筹画。
在台北市部分。台北市由於在民国五十六年七月改制为直辖市,因此在推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工作上与省政府是分开的,其中推行的困难度亦相对的提高。在当时出任第一任台北市教育局长刘先云的回忆中,他指出当时市府推行九年国民教育的困难处,他说:「它(台北市)既要秉承中央的指示负责规划之责,同时也要负执行之责,这就比较困难了…,好在台北市的幅员不大…」 。北市改制后,便由刘先云出任了直辖市教育局的首任局长,并奉命於五十七年度开始,筹备九年国民教育。刘先云到职后随即成立「台北市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由市长高玉树兼任主任委员。而市教育局为了使办理九年国民教育的准备工作能够尽善尽美,特别成立「实施国民九年教育研究辅导委员会」,以便集思广益 。台北市亦订定九年民教育的准备工作进度表,分(一)组织及计画。(二)划分学区。(三)增班级级及增设学校。(四)辅导私立学校。(五)国民中学入学人数调查及实施。(六)国民中学校长、教员之储备及任用。(七)师资训练。(八)其一国民中学水准…等八个部分, 依次堆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
五、 结语。
九年国民教育施行至今已逾三十周年,三十几年来的实施奠定了台湾国民教育的发展。而此政策可说是战后国民政府撤台后所实施影响规模最大的教育政策。在阅读过相关的书籍及资料后,得到几点感想。第一、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皆是以服膺国父所订定的三民主义为依据,而以反攻复国为实施此政策的最高目标,可见当时台湾与中国所处的局势是相当敌对的;如今,两岸关系以不复过去紧张,然而国民教育所依据的法源及政策却如同三十年前一样,多已不合时宜,早日加以调整、革新实为今日推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二、很难想像一个影响全国的百年大计政策,能够在蒋总统的面命指示下,迅速的在提出计画后的第二年即施行於全国。或许一方面是基於全国皆有感於义务教育年限太短因而众志成城积极推动此教育政策的产生。但一方面却使我不禁会将此迅速之成效将目前所推行的「九年一贯教育政策」加以比较;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反对的声浪鲜少出现,而且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工良好,效率亦高。民众之间的支持声不疑於耳;然而,现今的九年一贯政策却是被批评的一文不值,地方上民怨不断,似乎没有达到教育革新、改良旧有教育制度的目标。每当一遇问题,中央与地方便互相推卸责任,撇清关系;实是令人汗颜之处。九年国民教育带给人民的是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愿景,人民知道经过九年的义务延长教育,将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技能。因此,在全民的共识下,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很快的就付诸实行。反观今日的教育改革,教育当局并没有提出任何美好的愿景给人民,朝令夕改的现象不断出现,令人质疑教育当局是将「教育」视为儿戏,决策太过草率了,此点是值得深思之处。
9. 长春52中学是公办的还是私立得
长春52中学是公办的。
长春市第52中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东、西和洋浦三个校区组成,是一个集初中、小学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花园式学校,是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的长春市18所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之一。
截止2019年8月,该校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各式教学楼、操场、运动场、各类场馆设施现代化程度堪称全国一流。中学现有58个班,小学42个班(含学前班6个),学生总数5300人,教师390人。
(9)私立朝潮小学校扩展阅读:
52中学举办“书写规范汉字营造书香校园”硬笔书法大赛
为传承并弘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同学对于规范书写的重视力度,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2017年6月,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举行了第二届“书写规范汉字 营造书香校园”硬笔书法大赛。
经过初赛,七年级共有100名同学晋级,八年级共有50人晋级。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成就人生。
比赛现场,同学们正襟危坐,屏息凝神,全神贯注,用心书写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他们用流动的线条书写着诗意般的古老文化,从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孜孜不倦的吸取着甘霖。
评委组从写字姿势、书写笔画笔顺和卷面整洁度三方面情况综合评估学生的写字水平。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中无不透着或规范、或严谨、或灵动的气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春市第52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局官网-52中学硬笔书法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