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样的药品可以进入公立医院卖
除了假药、什么样的药品都可以进入公立医院,主要靠关系啦。
『贰』 公立医院属于价格法里的经营者吗
应该是的呀。
『叁』 公立医院怎么转到私立医院
不能转过去,建议就在公立医院治疗为好
『肆』 公立医院为什么要赢利
官话来说,公立医院是不盈利的,私话来说,公立医院财政不给发工资,只能考医疗和药品收入来赚钱,发工资和福利,可以说是体制导致的现在的医院暴利,医生收入暴涨,例如红包、回扣等。
『伍』 政府有权将公立医院品牌出让给民营企业吗
区政府不可以绕过卫生局去处理这件事情的
『陆』 私人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区别
私人医院以营利为目的,所以100材料成本的东西卖三四百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它其中包含铺租、聘请医生、宣传费用等,所以它赚的并不多,也许只有100块。(不赚钱的东西没人会做,试问句自己,无法养活自己的工作自己会做么?)
很多消费者觉得贵是因为其中各个产业链收取去了,现在房租那么贵,消费者要承担对吧?老板请医生来帮你看病发药,老板做了工作,付出了劳动,对吧?医生要工资,对吧? 所以,医疗费用=工人支出+房租支出+物料成本+老板的劳动所得。所以贵并不是医院赚了,而是产业链所需。
而公立医院不一样,过去的公立医院是国家负责财务支出的,国家要照顾人民,所以看病便宜。但是现在的公立医院是自负盈亏的,要养活医生和护士,要承担各种支出,不提高治疗费用是无法维持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来了,国家对公立医院的物价是管控的,禁止各种高价药,试问这样的医院如何能自负盈亏?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坏的现象。例如:医生收红包主要是因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那么假如这名医生能月收过万,工作轻松,那它还用赚灰色收入么?所以原罪是环境所逼。
总结一下:公立医院收费不会比私人医院便宜多少,服务也不好。
而私人医院是以人为本的,交了多少钱,就提供多少服务。(这里以正规的医院为例,黑心医院以本题无关)
『柒』 民营医院股权转让程序(该 医院原是一家公立医院,后被政府卖了 )
1、首先,民营医院注册不在民政局,而在卫生局和工商局。
2、只要有转让专协议,工商属局是可以办理的。但要修改章程。
3、其他两个股东已同意,就有协议,就可办注册,他们不可能不积极办理。
4、在一起做生意,和为贵,不要一想到就通过什么法律途径解决,有话好好说。
5、你已买了医院并经营,一定要把办医院法规搞清楚。
『捌』 国家公立医院转移资产 到哪里举报
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举报。
但是,举报需要有相关的事实线索。
如果没有具体线索,也是很难被查办的。
国家提倡实名举报。受理举报的机关依法保护举报人信息。
『玖』 公立医院是否挣钱
很赚钱。公立医院的医生每月工资本身已经很高,年终也会有奖金。关键是有私活,外捞,油水等,这些比固定工资高不止一两倍。哪位医生月入都有几万元。
『拾』 自03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改革发展有哪些举措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
1979年元旦,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卫生部又开始尝试对医院实行“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
1984年8月,卫生部起草《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系统内部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2000年:公立医院产权“变卖”
2000年,江苏宿迁掀开了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这一举动的源头来自当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
2005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将卫生部有关负责人 “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观点传递给大众,一时间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有观点称,“看病贵”、“看病难”这两个难题主要应该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强化政府责任,医改应以政府主导,公有制为主导,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等意见占据上风。
2007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报告了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医疗改革进程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医改方案将提交2008年3月的“两会”讨论。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