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立功立德立言的典型人物
世间已无王阳明》文 / 流光水痕
世间已无王阳明
古有“三不朽”之说,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道德高尚;立功,即建功立业;立言,即著书立说.纵观整个古代历史,能同时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者甚少.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古人称王阳明为“真三不朽”,古今完人,又有清代学者称他为“明第一流人物”.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贰』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立德、立功、立言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回“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答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叁』 “太尚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是什么意思谢谢!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立功谓扼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虽没,其言犹存。"
这是人生三种"不朽"事业的标准.
立德,是为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社会发展的制度.包括道德、法律等.他舍弃个人利益使多数人受惠成为做人的榜样.比如,周公作礼,确立君臣,父子,夫妻等人际关系等准则(以后有修改),从周朝到清朝,三千年间尊守周公之法,社会就安定;周公之法被破坏社会就动乱。商殃变法,突出两条,贵族犯法与民同罪,平民立功可加官晋爵。使秦国日益强大,完成统一大业.保证了封建社会二千年发展.
立功,是指使国家或集团脱离危险,解除大难,如大禹治水,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使齐免于亡国。
『肆』 古代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他们都是谁要有史料出处。
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版朽”。“立德”权,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1、孔子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2、王守仁
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3、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
『伍』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什么意思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版久也不会被废弃权,这就叫做不朽。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拓展资料:
人生三种"不朽"事业的标准.:
1、立德:是为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社会发展的制度.包括道德、法律等.他舍弃个人利益使多数人受惠成为做人的榜样.比如,周公作礼,确立君臣,父子,夫妻等人际关系等准则,从周朝到清朝,三千年间尊守周公之法,社会就安定;周公之法被破坏社会就动乱。商殃变法,突出两条,贵族犯法与民同罪,平民立功可加官晋爵。使秦国日益强大,完成统一大业.保证了封建社会二千年发展.
2、立功:是指使国家或集团脱离危险,解除大难,如大禹治水,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使齐免于亡国。
3、立言:是他的话(包括文章)准确扼要地表达对某一问题态度,他的道理足以服众,即使他死去身体早已化成灰,他的话还被人传诵.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什么意思
太上:最上,最高。立德:树立德行。 立功:建树功绩。立言:建立学说。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功 立业,再次是著书立说。指树立德行、功业、言论皆为不朽之事,但首要的是树立 德行。
这句话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鲁 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6)立德立公立言扩展阅读: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即纪元前549年)大意如下:
晋国范宣子问来访的鲁国大夫叔孙豹:“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接着他就说他家从舜以上世代高官厚禄,直到他现在在晋执政为正卿,可谓不朽吧?穆子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
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译文:
晋国大夫范宣子到郊外迎接并问叔孙豹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叔孙豹未及回答,范宣子又问:“我的祖先在虞舜以前称陶唐氏,在夏朝称为御龙氏,在商朝称为豕韦氏,在周朝称作唐杜氏,晋国称霸中原后,又称范氏,这样的世代相袭,大概就是不朽吧。”叔孙豹答道:“以我所知,您说的这些叫世禄而不能称为不朽。
我们鲁国从前有个大夫叫臧文仲,他虽然死去,但是他的主张没有废绝,这才称得上不朽。我听说,一个人的伟大之处首先是道德高尚,堪为后人表率;其次是建有功勋,再次便是立言,或以主张,或以著述,教育启迪后人。这些才能称为不朽。如果只能保住贵族身分,维持宗庙,世代相袭,哪个国家都有这样一批人。世代相袭时间长久和官俸优厚的人,是够不上不朽之称的啊。”
『柒』 立功立德立言是什么意思
立功立德
【注音】:ì gōng lì dé
【释义】:立德:树立圣人这德;立功:建立功绩。旧指树立德业和功绩,为民除难,全面施舍,以救济众生。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
立言
lìyán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1.指著书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摛锐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鲁迅《呐喊·阿Q正传》:“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2.泛指写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3.立论;提出某种见解或主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臣等再三细绎,立言虽或过激,而究非狂悖之谈。”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 郭沫若《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在承认我的解释上立言。则我的证据虽然只有一个,而 河上博士 是连一个也没有。”
『捌』 “立德、立功、立言”者,古往今来,有几人
这句话并非出自司马迁,而是出自左丘明的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内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容废,此之谓不朽。”
追求三不朽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梦想与理想状态,当然能达到者凤毛麟角。加上评判标准不同,意识形态变迁,自然众口不一,毁誉纷纭,难以统一。
有一种说法,中国历史上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当然只是坊间流传之论。
文人重立德、能立言,而复能立功者较少,故而人们习惯于从立有军功的文臣中寻找,如此说来,诸葛亮应该算一个,范仲淹应该算一个(先乐后忧,是其德也;“胸中有数万甲兵”“军中有一范,敌军惊破胆”,是其功也),王阳明(心学大师,又有军功而被封新建伯),曾国藩应该算一个,周恩来应该算一个。达摩的故事是附会出来的,不能算数;老子虚静自持,生前默默无闻,其道德思想被后世敷衍引申,不能算做他开创道教。孔子周游天下,弟子众多,又有入世经历,可以算一个。关于曾国藩评价不一,窃以为文正公应该可以算一个,附上时人的一副挽联: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玖』 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出处是什么
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专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属,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的意思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拾』 立德 立功 立言的英语怎样翻译
立德:To set one's virtue
立功: To set one's meritorious
立言:To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