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学教师资格分为哪几类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专级中学教师资格属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等6类,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归入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中小学教师”包含以下哪些
选A、B、C、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九章第四十条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
《教师法》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是教师的形式特征,也是法律意义上教师概念的外延。《教师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直接肩负着培养社会接班人的职责、履行的是特殊的具有公职性质的教学职责决定的。
适用范围限于教师,便于在权利、义务、资格、任用、培养、培训、考核等方面对教师作出统一的规定,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2)中小学教师定义扩展阅读:
《教师法》总则第2条规定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这里所指的“各级各类学校”是指实施学前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这里所指的“其他教育机构”是特指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的少年宫、地方中小学教研室、电化教育馆等教育机构。
这里所指的“教师”是指在学校中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
3. 教师法所称的中小学教师是指的什
中小学教师指的是:高中教师,初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
4.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58.协助学生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5. 中小学教师资格分为哪几类
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内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容(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成人教育学校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办学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相应类别。
6. 中小学国家规定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多少
一般来说,每抄班师生的比袭例最好在1:20以下,否则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需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
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
(6)中小学教师定义扩展阅读:
义务教育的影响:
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
2. 明确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
3. 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
4. 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统筹
5. 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6. 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
7. 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
8. 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
9. 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7. 中小学教师的需求是什么
1、情感方面的素质需求
(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确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待遇还较低,导致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感兴趣,甚至有一些优秀教师“下海”。因此,现代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否则,大家都“一切向钱看”会导致更多优秀教师流失,在校教师工作不认真,给教育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2)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严重束缚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空间上确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整的教育”的观念,在时间上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确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在拓展学生知识和视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现代教学要求更多的双向交互,以便在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关爱、体贴学生,在教学中用“爱”去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方面的素质需求
(1)无论是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还是现代教学条件下的教师都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没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学就不能进行或教学效果较差。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等相关课程的理论,以及具体的某一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英语、美术、体育等。
(2)现代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过程,以大学专业设置为例,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较细,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于是又渐渐将相关专业合并,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当前,中小学教育提出了“全面发展”,现在高考将采用“3+综合”的形式,这就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较强,知识面广,为了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同时要求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非专业性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可欣赏性和吸引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旺盛的热情,这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文化和艺术修养。
3、能力方面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社会对所需求的人才也要求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若自身能力较差,则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谈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现代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方面:
(1)备课能力,也可称为教学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①分析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辅助先决技能,同时还要分析教学内容,了解其难易度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联系,并在分析二者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也可称为教学目标)。②教学信息选择与运用的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必须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确定还需收集哪些相关信息,以拓宽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教师必须根据相关原理、规则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运用。③媒体选择的能力。选择媒体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媒体的信息表达能力,即媒体所能呈现信息的特点;媒体对反应行为的支持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和反应,就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就不能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和困难所在;媒体的交互性;媒体的可控制性,教师应选择便于控制的媒体,以利于随时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媒体的易获得性,指相关媒体学校是否具有,是否能方便地搬动。应当指出,上述五个因素应当综合考虑,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媒体的性能、功能和作用,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2)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将已准备好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是整个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验的演示和示范性操作的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创新的能力。
(3)实践能力。现代教学中的教师,必须具备如下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和演示教学实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各种教育媒体的能力;各种教学软件的制作能力,比如制作幻灯片、投影片、课件等。
(4)信息处理能力。教师是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中小学学生由于自学能力较差,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大部分来自教学中传递的信息。因此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今社会,信息量大,信息庞杂,变化多端,教师在教学中若只简单地把信息从一定渠道搬到课堂上,直接传给学生,是无益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教师首先必须对信息进行选择,再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加工处理,然后转化为适合学生特点和兴趣需要的形式传给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评价能力。教育评价不仅可以发挥检查、鉴定、诊断等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发挥导向、激励与调控等功能,通过教育评价可以引导与监督教育事物不断向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而社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评价间隔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应的评价能力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评价,随时调整,才能使教学更优化。教师的评价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即自我形象的评价、教学准备工作的评价等;评价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即时效果的能力,若评价后发现效果不好则可即时调整,提高效率;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全面、客观,不能以点带面,并且要善于根据评价结果对每个学生采取批评、鼓励、刺激等相应补救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6)自学能力。现代社会,信息量大,而且增长更新速度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教育信息也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要培养出能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自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而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且都有一定的家庭负担,能够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微乎其微,能够进夜校和各种进修班的也较少,他们最主要的继续学习的途径是自学,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强的自学能力,能在一定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自学也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7)CAI课件制作能力。这是鉴于CAI课件的重要性,我把CAI课件制作的能力单独提出。CAI课件中包括丰富的知识和信息,需要进行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的处理,不仅要求有科学性、教育性,还要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因此制作CAI课件不仅要求作者运用原有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如美术、音乐)的基础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评价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说,制作一个好的CAI课件可以反应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强弱。
8. 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职务分为哪些
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包含以下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包括:
1.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教师。
2.普通内中小学教师。
3.成人容初等中等教育机构教师。
4.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
10. 中小学教师怎样搞教科研_
中小学教师怎样搞教科研?(一)走出教科研的误区1.经验总结型研究。不少教师的研究仅停留在纯粹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和提升,可以说这种教科研尚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状态。2.急功近利型研究。一些中小学校为了外在的名声和争夺生源,一些教师为了自己的职称和评奖晋级或纯粹的沽名钓誉,着眼于论文的发表,极力寻求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这种教科研成果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更有甚者,有的学校不是注重实际研究,而是愿意支付大量的费用用以获得某些科研机构或高校的“实验学校”授牌;有的教师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千方百计地托人情、拉关系发表文章。3.形式主义的研究。某些中小学校或教师的研究课题往往追求它的“级别”,动辄就是国家级课题,其实可以说是花钱买来的子课题,甚至还不是真正国家级的课题。他们不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 这种不从学校实际出发,不以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着眼点而确立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难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二)要丰富思想、开阔视野。“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的人”(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讲,问题总是与他擦肩而过。就教师个体看,认识社会,观察问题有时我们要用肉眼,有时要用显微镜,恐怕更多的时候要登高望远,也就是,这样观察问题、研究问题才能高屋建瓴,才能势如破竹,深入本质,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更全面、更深刻、更辨证。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提出,受过教育的人和没有受教育的人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比后者思想、视野更开阔。有不少专家认为,一流的教师就是有自己思想的教师。我们中小学的一些学科带头人勤勤恳恳,成果累累,但他的学术境界,研究水平与名师、大师还相差很远,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视野不开阔,自己没有思想。只有有思想、视野、有智慧的人,他才能从一块石头中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中发现灵魂。因此搞教科研应要跳出教育教学看教育教学,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学习些什么呢?主要是现代教育理论。 从学校角度看,要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学校,使教科研成为学校的一种制度文化。(三)要讲究方法1.质疑法。指对已有的结论、常规、习惯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出否定或部分否定的判断。怀疑常常与发问相伴随。小疑则小问。大疑则大问。但怀疑不是胡乱猜疑,必须有理有据,一是事实与经验,二是逻辑。如在我国《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无条件地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青少年品德发展过程中,家庭背景、社会风气的作用很大,有时学校教育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常出现“5+2=0甚至小于0”的现象,学校教育远未起到所谓的“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对“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提出一系列疑问?第一,学校教育究竟能否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二,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第三,是在一切方面起主导作用还是在某些方面起主导作用?第四,是在人的发展任何阶段起主导作用,还是在某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等等。2.易向法。即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某一个问题。人们往往会有心理定势或习惯定势。比如说,人的思维定势,称物体的重量只能用秤,一碰到大象,一般的秤就称不了,而曹冲就善于打破一般的思维定势,终于解决了问题。关于品德教育,一般都强调“从娃娃抓起”,但有的老师变换角度认为,品德教育“应从大人抓起”。理由是:如果大人“东倒西歪”你有怎么指望他不对小孩产生负面影响,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3.类比法(迁移法)。即将教育现象与其他领域的现象类比,着眼于找出彼此的相同、相似之处,然后借用其他领域的相关科学理论,迁移到教育中来,找出教育领域自身的课题来。类比的例子很多,仿生学就是类比法的很好运用。如来特兄弟从鸟的类比发明了飞机。就教育方面而言也很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将教育现象与自然现象作类比,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成长要遵循自然规律,教育是模仿自然的艺术,所以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有人把教育看作有机体,移植病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病理学”的研究,《教学病理学》、《教学诊断学》应引而生。有人把教师教育看作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移植法理学原理,开展“案例教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总之,教育科研发现课题的方法很多,这里例举三种,只能是挂一漏万,远不能涵盖全部,而且“方法”这东西,实在有些微妙,常常“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它更多的靠我们在研究实践中自己摸索、体会。做得多了,慢慢地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四)如何选题1.选题:新颖性、科学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即标新立异,自圆其说(1)新颖性就要求把握教科研信息。(2)科学性要求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背景。(3)可行性要求把握主客观条件信息1、选题不能过大2、课题名称表述要准确、清楚表述不准确、清楚的例子:“小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名称包含两种理解:一是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即什么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学习;二是研究小学生应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其实从课题组的实施方案看,是想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因此改为“小学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则比较妥帖。另外有的教师喜欢采用“手段+目的”的句式。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使人弄不清楚到底是研究教师教学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两者都研究,那么其切入口何在?其重心又何在?指向十分不明确。有的教师喜欢用“模式”一词,在课题评审时特别多见。如,“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中学政治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等等。我认为模式宜慎提,理由有四:一是模式要有先进的理念、理论作支撑;二是模式要有可操作性;三是模式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成立;四是模式往往具有刻板化的特征,模式与创新本身就矛盾。有论者抨击传统教育教学就是模式化的教育教学,有棱有角、有个性的学生经过教育铸成统一的模子。因此用模式倒不如用范式、范例等较实在。(五)怎样写申报书和实施方案1、申报书的填写,必须按照申报书的表格的要求逐次填写,不能遗漏,不能错项,所要求的各种代码必须标明。2、研究方案的撰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课题研究题目;②课题研究的背景、价值和意义;③课题的概述包括课题内涵的界定;④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⑤课题的研究假设和要解答的特殊问题,国内外有关该问题的研究成果、观点、结论;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⑦课题研究的计划、进程、方法工具、取样设计方案等;⑧具体的搜集资料过程;⑨结果的分析方法;⑩预期成果;研究人员和设备条件;⑾研究的期限;⑿研究的经费及研究中的其他事项。下面作一一讲述:一、课题的明确表述课题的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在课题名称的表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第二,课题名称外延太大,研究对象的表述含混不清。第三,课题名称表述中研究的范围不清楚。有的学者建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初一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初一代数数学的自学辅导程序教学法,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二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背景(一)研究目的、意义的论述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述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例如“乡镇中心小学‘乡本教研’范式的研究。(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阐述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三、研究范围和内容(一)研究范围的限定任何教育科研课题,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范围。否则,研究就无法进行。1.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进行界定,其二是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这既关系到研究对象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1)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每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例如研究中小学教育青年教师的素质,以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总体和以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总体所得到的结论就可能会不一样。因此,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就非常重要。(2)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有不少课题中研究对象的概念模糊,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这都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因此,必须给予界定,以确定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一般来说,对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2.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对研究课题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必须下比较明确的定义。这一方面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因为在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许多概念说法不一,观点各异,所以不下明确定义就无法显示研究目标。例如:“化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这一课题研究,对“思维能力”要给以明确定义,对“课堂实验”也要有一个限定:是指教师演示实验还是指学生动手实验。对一些关键概念给以界定,也称为“给变量下抽象定义”,即对变量的内涵作出明确说明。在中小学的实际研究中,通常用确定变量的结构指标的方式来给变量下抽象定义,即分析一个变量的内容性质、范围角度结构,也就是说从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对变量进行研究。如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从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对学习的情感、学习的行为意向入手。研究学生的生活态度,可从学生的生活目标、学习态度、劳动态度、消费态度、娱乐态度五个方面进行研究。要使课题研究具备可操作性,还要通过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确定其操作指标。如学生学习态度中的学习行为意向,其操作指标是:学生到校率、迟到和早退的次数与时数、上课时认真听讲的情况、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等。给关键概念下定义,包括对所有关键概念下定义。如“在培训工作中提高中小学校长政治素质的研究”中,不仅要对“政治素质”这一概念下定义(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工作作风素质),还要指出“政治素质提高”的研究范围,即只涉及培训工作中校长政治素质的提高。给变量下抽象定义,确定其结构指标,可以参照有关辞典、教育理论书籍、教育大纲、教材等对变量概念的科学定义,或参照国家教委肮脏关上级领导对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守则、职责要求等。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在研究之前要进行学习,要查阅资料,要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个基本的了理。 (二)研究的内容 研究范围限定以后,就要着手考虑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一项科研课题,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从研究。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如果研究课题很大,那么研究的内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课题较小,那么研究的内容也就比较少。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 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就可以依据研究内容设计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案。如“班主任德育素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这个课题,属因果研究的范畴,在考虑具体研究内容时至少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第一,研究并提出“班主任德育素质”的基本内容。第二,对选为被子试的班主任进行“德育素质评价”,分析当前班主任德育素质的基本情况。第三,研究、分析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与班主任的德育素质的关系。这样,才能得出研究成果。比较简单的研究课题也要考虑具体的研究内容。如“某职业高中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第一,分析几年来自费生的报名情况从招生角度研究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第二,对几年来自费生与公费生的教育质量进行比较,从培养角度研究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第三,对几年来自费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从分配角度研究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第四,如有需要,对有关职业高中办学模式与收费政策进行可行性的相关研究。四、研究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每一项题目一定要有相对应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对中小学青年教师的素质现状进行研究,必然离不开调查法;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一般总要用到经验总结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优于原有的教学方法,则宜采用实验法。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不大容易得出科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例如,我们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时,当然主要采用实验法,但也要使用测量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进行测量),也可以用调查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了解学生的反映)。再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得到大量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除了要叙述清楚使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之外,还要尽可能写得细致一些。如用调查法,可写明调查方式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用问卷调查,最好能将设计好的问卷附上。如果是访谈调查,尽可能附上访谈提纲。若采用实验法,最好将实验方案附上。若采用经验总结法,可以把预计总结经验的内容项目、实践方案及用何方式积累材料、预计积累哪些资料写出。当前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大多数使用的仅仅是工作经验总结。第二,对调查法的重视很不够。第三,在实验法的使用上有滥用的情况,不了解实验法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随便在研究中冠以“实验”二字。第四,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有的虽然用了定量分析,但由于对统计方法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分析方法不当,所得结论不科学。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是必须解决的。 五、研究对象在研究计划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课题对被试代表性和典型性提出的要求,选定具体研究的被试,以保证研究结果可以说明一个地区、某一类情景或某一对象的一般规律性,以使研究的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确定研究对象的方式方法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如果是总体研究,对总体范围要有具体说明;如果是抽样研究,则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这部分内容可写在研究计划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写在研究方案中。六、研究程序设计研究程序,就是设计研究实施步骤、时间规划。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这样,研究者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据此研究程序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与管理。七、成果形式在研究计划中,还要设计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后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教材、手册等。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向这方面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据此进行检查验收。八、研究组成员在研究计划中,将课题研究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写出,目的是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组成员的责任感,以利于计划的落实。九、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 三、致中小学教师七句话 1、当教师,搞教学必须搞教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在于教科研。 2、搞教科研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教科研的生命。 3.抓特色必须重创新,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 4.创新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它是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工作方式、方法。 5.科学的方式方法必须以科学观为指导,它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怀疑、是批判精神和思想的自由。 6.教科研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 7.牢记三句话。“You hear,you forget(听来的忘得快) , You see, you remember(看来的记得住), You do,you understand(作过的才会)”!这是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三句名言”! 四、体会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人间词话》)来概括教科研的体会,“三个时期” (成熟自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