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论文
一、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首先,从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新的课程理念.重新理解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职能、关系等等问题。如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学生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控制的管理者。 (共1页)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在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理解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并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有了较深的认识,下面就把我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献给大家分享并恳请指正。
一、课程目标
(1)《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2)《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它标志着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信息素养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课程内容
1.《指导纲要》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6模块和拓展模块2模块(带*号),具体是: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五数据库初步、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2.《新课程标准》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 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
B. 在河南自考在那报名,有官方网站吗
河南省自考在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报名,网址为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首页。
从2014年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申请本科毕业,须交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注册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并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从2014年下半年起,凡从外省、直辖市、自治区转入我省的自学考试考生,必须在我省取得专科5门、本科4门及以上的合格成绩方可分别办理专科、本科毕业证书。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扩展阅读:
地方考试机构
(一)省考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简称省考委)。
(二)省考办。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省考委的工作管理机构(简称省考办),同时作为省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三)地市考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所辖地区(以下简称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市考委)。
(四)主考学校:主考学校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主考学校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上接受省考委的领导,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办理省考委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C.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课程标准总纲是什么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在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理解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并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有了较深的认识,下面就把我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献给大家分享并恳请指正。
一、课程目标
(1)《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2)《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它标志着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信息素养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课程内容
1.《指导纲要》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6模块和拓展模块2模块(带*号),具体是: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五数据库初步、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2.《新课程标准》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 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三、教学评价
1.《指导纲要》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2.《新课程标准》
(1)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2)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
(2)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3)评价结果的处理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3)评价的组织实施
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评价方式有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性评价方式。很显然,新课程标准力求教学评价在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上进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情感体验以及学习成果的整体考核,以便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水平。强调要关注学生成长轨迹的真实记录和检验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这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的复杂程度以及工作强度,对教师的素质、教学评价能力和水平都提出了挑战。
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在标准中得到了较为恰当的表述。让我们携起手来,沿着课程标准确定的思路,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认识,共创信息技术的灿烂明天。
D. 信息技术发展的5个阶段是什么
.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做了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的反响。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回来后把全世界计算机教育情况向教育部作了汇报和研究。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我国5所大学附中(北大、北师大、清华、华东师大、复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受伊尔肖夫报告的影响,当时的教学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
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于1984年公布。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
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的影响;
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规定为40~60小时,并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
这次会议后,计算机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例如在北京,在几十所中学配置了计算机房,编写了教材,在重点学校开展了计算机课的教学试验。
2.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1)
1986年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大会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的影响,修改了1983年的大纲,于1987年10月28日颁发,名为《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大纲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的教学内容,课程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
这一阶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扩大了试验的规模。如北京在城区所有中学开设了计算机课,郊区的重点也开展了计算机教育,并进行了统一考试的试点。
3.积极发展阶段(1991~1997)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总结报告。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国家教委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纲领性文件。整个社会也开始重视计算机普及教育。
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1991年开始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纲要》,经多次修改,1994年10月正式下发。该纲要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科学的观点。
新纲要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共包括5个模块: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
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
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社会的影响。
同时还颁发了《中小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从行政和法规上把教师中的计算机普及工作提到日程上来。
1996年9月国家教委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规划(1998~2000)》,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4.全面推进阶段(1997~2000)
从1991年到1997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硬件CPU由16位发展到32位;二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三是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及其相应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形势要求在保留原纲要的一些稳定的、基本的内容基础上,对指导要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主要是增加图形操作界面、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议,于1997年10月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发。
新的修改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做了规定。小学包括5个模块,中学有10个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基本选学三类。
基本模块为: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微机操作系统的操作与使用;
汉字输入及西文文字处理;
基本选学模块: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表格;
LOOG绘图;
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软件应用;
Internet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选学模块: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程序设计初步。
5.大力普及阶段(2000~)
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至立部长亲自做了主题报告。面对世界的形势,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规划。会议上散发了三个文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以“校校通”为名的远程教育网,这又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一是把计算机教育提高为信息技术教育;二是把课程定为初、高中的必修课。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开始设为必修课;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开始设为必修课;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新的指导纲要把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特别是增加了“网络及其应用”的模块。
E.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规定小学信息技术技术内容有几个模块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
F.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什么时候产生的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教基[2000]35号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编辑本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http://ke..com/view/3750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