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掌握信息技术已是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大面积的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呢?笔者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宏观入手、整体把握。
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培训?本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校本培训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校本培训,简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开展的培训,它是相对于脱产集中培训而言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
就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来看,一是存在一种培训的知识不系统,整体观念不强的现象;二是单纯是技术层面的培训。我校结合成都市市级课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及培训方法》,从宏观入手,整体把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系统工程,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好了切实可行的长远的培训规划,确定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我们首先采用无纸化的网上调查对教师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认为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为此,我们的培训内容不仅要求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电脑幻灯片的制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式,能主动应用CAI课件辅助教学。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包括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FLASH软件。能结合教学的科学理论使用网络资源库进行信息的搜索、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播。能设计与自己的所任学科相适应的网络课件。这些内容分模块制作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细则》,给老师一个可供学习的大纲。(当然培训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根据模块确定每一阶段培训应达到的目标检查及考核具体办法,对于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工作,则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责任落实。因此,有相对稳定的培训主管部门和领导,确定明确的长远规划和分期目标是搞好这一培训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二、“任务”主题,学以致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谁也不可能把它学完,作为普通教师也没有必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技术掌握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我们认为教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进修充电的需要。Internet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学科知识信息、专业理论信息、教改教科研信息,教师通过上网浏览,下载有用的信息,进行充电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制作并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大脑,将使课堂教学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更应成为学习的工具。只有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信息化的学习技能。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安排培训内容时采用了任务主题和学以致用的策略。所谓任务主题就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是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技术),学了就可以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3年以来,我们完成了十个模块的培训任务:
在进行培训的同时,我们选取了2001级的10个班作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年级。通过对这10个班的多媒体应用研究,我们逐步掌握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通过教师制作课件、收集网络素材、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灵活研究、注重策略。
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全面完成培训任务:
1、首先在时间上给予保证,每周的星期二、三、四、五分别安排当天没有课的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学习。
2、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教师的整个培训过程是三年的时间,在这当中我们边培训,边调整、采用了多种的研究策略。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和提高受培训老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基本的调查看,老师认识到领导重视占19%,培训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占30%,受培训教师重视程度为29%,受培训教师平时多问多操作25%,从数据上看出教师的观念是得到了改变,归纳起来教师在培训中占因素为30%,而教师本身的态度和学习方法占54%,所以我们着重在优化教师的教学和受培训对象的学习方法的优化上总结出以下适合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培训的若干方法:
1、演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对计算机基本常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和常用软件基本功能一般采用讲授法,在讲授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室的 演示 功能进行示范。对优秀课件的 解剖 一般用示范法,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任务驱动的培训方法。
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的特点,所有参培教师在每一轮的培训中,首先就是自选或接受一个(几个)作业任务,而这些任务都是与日常教学工作相关的。带着任务参加培训,让参培教师在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分模块制定检测的要求,老师按照指定的任务完成检测。例如:培训了网络部分,让教师共享、复制、粘贴自己的资料,进行局域网的文件交流,还可以让教师发送邮件到老师的邮箱,并添加附件等让教师在任务中掌握知识。
3、主体实践的培训方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他们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真正提高,靠的是学习主体对信息技术内在规律的领悟,因此,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具体体现在 实践 上,在培训过程中受培训教师以上机操作为主原则上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信息技术培训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小组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师独立制作CAI课件,从收集素材、处理素材到效果的实现是全面展现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窗口,“实践”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意义是学习的过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展示运用,不仅能给教师们带来成功后的信心,也常给大家留下遗憾和不足,这些都是实践培训中不可多的经验。
4、网络自主训练法:
信息技术 自主训练 不是任教师自由随意操作,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培训对象怎样去解决面临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它要求培训者根据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与期望目标来设计任务,并提供解决任务与问题的有关线索,核心思想是通过受训者在完成具体学科教学任务中实现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a)我校通过教师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一个学习任务:比如信息技术有关的文章,要求教师搜索相关文章并上传到学习网站进行交流和学习;或者通过论坛的方式让教师自主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操作等知识然后同斑竹和同事交流学习的看法和心得等等拓展了学习的资源,扩大了教师学习空间和时间。
所有的教师通过学校网站道更新自己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要求教师修改自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最后完成上传的任务,教师是很乐意的完成了任务同时又培养了信息素养。
b)选取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网络上传任务,通过学校主页、学校概览、学生天地和《凤仪新语》电子校报的平台搭建,从校长、中层、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教师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管理体系,全方位的培养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c)选取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网络上传任务,通过学校主页、学校概览、学生天地和《凤仪新语》电子校报的平台搭建,从校长、中层、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教师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管理体系,全方位的培养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5、全员培训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集体授课外,在培训时采取多关照、多提问、多辅导,同时建立一帮一学习小组。同时根据工作坚持全员培训和分层培训相结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大面积的工作,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对现代教育的适应性,必须坚持面向全体的全员性培训。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师队伍中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水平有高低,认识有差异。因此在对全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还必须因材施教。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对教师进行分层。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抓骨干 教育思想先进,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群体,通过骨干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去影响、带动周围的教师,为其他教师的提高积累经验。抓 后进 在各方面暂时落后的老师,通性质的不同,培训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学校行政领导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育教学的管理的现代化;对学校后勤人员,尤其是对会计出纳重点是进行数据的处理培训,实现办公快捷、准确;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则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整合,以及与教育科研的结合。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教学的要求,我们还选取了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了INTEL未来教育的培训,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6、以赛促学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阶段进行的不同要求,共组织了多次信息技术技能比赛:如打字比赛每期一次,通过课件制作和课堂大赛等比赛,使信息技术培训丰富多彩,教师人人制作课件。我们在2002年5月开展了实验小学首届课件制作比赛,人人参与,涌现了一批制作优美、设计思路新颖的课件。形成了形成了实验小学课件资源盘(一)和实验小学课件资源盘(二)。从优秀选手中选派了十位教师参加区课件制作比赛,有3位教师获得一等奖、3位教师获得二等奖、4位教师获得了三等奖。2003年 月,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第二届课件制作比赛,形成了实验小学课件资源盘(三)。教师通过自主制作到合作完成高质量的课件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2004年我校教师自制课件参加区级说课获得一等奖七人,是教师从理论培训到教学设计的一个量到质的一次飞跃。
7、专题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通常是一个一个的有系统的专题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对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经济、简便、快捷。但如果没有很好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那这样的培训就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因此,我们把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训与他们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以真正达学以致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目的。如当老师学习了word 文档的知识和操作后,就要求教师凡是上交的材料尽可能的是打印件,还组织了汉字输入和文档编辑比赛;当老师学习了CAI课件制作后,就要求教师结合所教学科自制课件,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也组织了课件制作比赛,还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课件制作比赛;当老师学习了网络基础知识和利用网络获取教育教学所需信息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学习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后,学校就组织了学科整合的研究课、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观摩课等供教师学习研讨。
四、动态管理、注重成果。
当然要做好工作,总离不开领导和管理,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校本培训也不例外。为使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校建立一支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我们动了不少脑筋,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如:在决策规划上,我们提出了技术先行的思路;在具体操作策略上,我们以任务主题定内容,以互帮互学求效益;在制度上,我们划定参加培训的年龄段,规定限时完成测试作业要求,还把计算机技术培训成绩列入了教师学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在激励措施上,我们对学习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等。
五、反馈评估、注重评价。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的反馈和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达到什么状况,合理科学的评价是必须的,所以我们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对教师信息技术的评价,从多媒体的使用到课堂设计,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均设计了不同的评价量规,对教师进行定量的分析:
例如:1、多媒体使用登记评价表:采用WEB页面的提交方式,教师开机使用多媒体时就直接通过WEB页面登记,使用完毕后,数据库就记录了教师使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简单情况,适时掌握教师在教室里的使用情况。2、课件制作评价表:课件制作评价表可以对教师的课件制作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我们的课件制作活动,让老师了解课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制作技巧。3、教师培训考勤表:教师在平时培训当中,让老师在考勤表上亲笔签字、真实的记录培训的时间和上机情况。同时记录讲课教师的姓名和授课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调整教学。4、教师个案调查表:教师自行填写,对自己就课题开展以来的状态进行真实的记录,进行自我的评价,反应了教师在培训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变化。5、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评价量规等级要求:对教师十个模块的成绩根据评价量规进行量化的分析,课题组根据教师的培训情况,评价时不搞一刀切,采用了分年龄段(40岁以上50岁以下和40岁以下两个年龄段)进行要求的方法分别进行量规划分等级。6、实验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评价量规:考查50岁以下的在职教学人员 ,对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量规,引导教师从这些方面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采用了这一套教师量化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评价体系,让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适时了解教师的动态,使培训和研究工作科学、有理、有据。
总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深信掌握了信息技术并将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必将产生全新的教育手段必将产生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携手共进,披荆斩棘开辟出以信息技术为基点的教育教学新天地。
『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初中和高中的具体目标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分开来。初中阶段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阶段,就要让学生能够操作实践,更进一步了。
『叁』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的介绍
本书的策划和写作群均由在教育一线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师信息技术专培训工作多属年的一线教师组成。从技术领域的核心特点和技术教育的原则出发,改进了以往信息技术培训教材脱离学习对象实际应用情境、“为操作而操作”的“书本技术”倾向、重视面向实际应用情境的实践取向的技术教育方式。
『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构建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
2. 中小版学信息技术教权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
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媒体资源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意识
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课程反馈与评价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内化教学概念
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形成高尚的信息道德,具备良好继续教育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伍』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共设定发多少个课程主题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课程主题为三种,如下;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3、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陆』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共设定发多少个课程主题
共27个课程主题,分别是:
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
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
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5、多媒体课件制作
6、学科软件的使用
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
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
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
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
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
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
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
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
(6)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人员扩展阅读
教师信息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全省中小学教师将接受每人不少于50个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
省教育厅要求市、县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确保开展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柒』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要求教师每五年不少于学时的培训标
答--这是主管的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新知识的再教育,是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的。
『捌』 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注册网址是什么
红色表示出的地方
『玖』 谈如何获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成就感
工作差不多是学校一线教师中最忙乱的,而地位也差不多是最低的,再加上信息技术进入高考无望,于是,很多教师自然不自然地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转行者有之、消沉者有之。作为长期工作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大军中的一员,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谈谈我的一点不成文的心得。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产生个人成就感,从而爱上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四条途径,来获得个人成就感。一、抓好教学科研,立足岗位成才、 在写这篇工作体会形式的初稿前,著名信息技术教育类论坛“大路论坛”的版主林一丘老师看了之后,给我一个重要提示:怎么就没有看到通过课程教学工作产生成就感的体会呢?那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呀!听了之后,我感受很深,是呀,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而存在的,本学科的教研工作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呀,抛弃之,我们只能轮为教辅人员了,我们决不能作茧自缚。 在教学方面,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法更应该灵活多变,教学形式也应该丰富多彩,技术含量起码要对得住我们的专业。新课程中备课工作量很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马虎备课,更不能把网络上别人的案例不加甄别的拿来就用。 在科研方面,我们更不能落后,我们也没有理由落后。因为网络上的资源是应有尽有的。而我们接触网络怎么也比其他学科的老师要早些呀。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教研工作呢,我想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首先,研究教育教学现象,发表一些论文;然后,就是参与一些课题工作,以上是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对于我们这个学科而言,“教育在线”版主王雄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努力引入省级或更高层次的课题,在课题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文化品位。 二、做好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观念工作些许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为什么其他学科的教师,特别是一些观念比较首旧,会轻视我们信息技术学科,轻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这个问题,我想除了包括本学科是所谓的“副科”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校领导和其他学科老师没有看到信息技术学科所起的作用,陈旧的“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观念在不少人那里还是根深蒂固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不少聪明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干等着上面教育行政部分的政策干预、也没有整天巴望着信息技术快些进入高考的行列,而是从自身做起,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挖掘本学科的自身优势,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成就感。譬如,现在很多学科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要将本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但苦于技术原因,在实施课程整合的环节中,常常遇到本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拿专题学习网站为例,大部分教师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网站制作,所以很想有位懂行的人加以指点一下;再譬如,一些老师想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参加比赛,但目前仅仅制作几个简单的幻灯片,所以,他们只能花钱请人来做,但别人做的课件用起来总感觉与自己的教学不太合拍。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我觉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很有必要站出来,为那些有心想学的老师们定期开设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辅导班。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可能会反问: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我想,我们现在做事功利性不能过强,学校毕竟不同于公司,你做多少就立刻要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不是果真没有回报呢?我相信实践过的老师们心里一定很清楚:回报是很多的。其一、当其他教师在各种比赛中或公开课上频频获奖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打心眼里承认信息技术的价值,说不定还会请信息技术老师吃饭表示感谢,这是从学科老师的角度来考虑的;其二、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最起码其他老师通过培训,自己已经能够独立使用简单的信息技术,不用隔三差五的麻烦信息技术老师处理一些烦琐的工作,也好让我们自己可以安心的处理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了。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信息技术组是一群团结富有活力的群体,在教研组长的领导之下,我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组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班、课件制作辅导班等等。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看到了可喜的局面。譬如,在“数字化校园方案”大讨论中,各个学科的老师们纷纷结合本学科和信息技术结合的角度发表了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议,并在数字化校园实施的初步阶段,他们很多人主动承担起12大学科网站和学生论坛的站长、版主,并且忙的不亦乐乎。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我们信息技术组也献计献策,鼓励青年教师使用网络资源、共同参与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在教育科研方面,我们建议青年教师眼光一定要放远一点、放广一点,网络上有着无穷的资源可以借鉴学习。譬如,我们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些著名的教育类站点,如:教育在线论坛、成长论坛、中国教师报论坛等等优秀的站点。很多教师打第一次进入站点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一来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看一到两篇大师们的、同行的教育类文章。渐渐的,很多老师已经不满足于此,开始习惯于网络上进行写作,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与天南地北的专家学者、教师们进行分享。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些青年教师就已经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文章了,一些老教师也感到了学习的压力,纷纷加入了网络学习的行列当中。就这样,很多老师现在的学习生活已经跟网络、跟信息技术接下了不解之缘了,而不少教师见到我们也称我们为专家了。虽然不是真的为什么专家,但他们确确实实已经承认了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了,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三、发挥学科特长,善当学生导师研究性学习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各所学校都积极开设各种研究性专题的课程。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课程,都会涉及到信息技术的使用。譬如: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要使用到数据统计软件、视频信息的处理涉及到视频编辑软件、研究性学习网站涉及到网页制作工具,就算简单的研究性论文的排版也会涉及到文本编辑软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些,仅仅通过每周两个课时的信息技术课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全部的问题的。所以,很多研究性学习小组会很乐意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小组中指导教师、组员通力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研究性任务的完成而努力。下面,我举一个我在参与研究性学习发生的一个小事跟大家分享。在一个研究经济生活的小组中,组员要针对学校学生的消费观做一个小的问卷调查。一开始,大家按照惯例,印制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然后由各个小组员分工去散发问卷调查并加以回收处理。但是,操作了一天下来,很多组员都累的趴下了。整理数据的时候也很麻烦,很多学生马虎了事,没有认真填写,再加上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处理,不少组员都想放弃这项调查。可是,我清楚,这些调查数据对支持我们研究的论点很有支撑作用。所以,我和其他一些指导老师合作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做了一个网络调查系统,而且系统自动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由于,我们这个系统具有很好的数据、系统分离性,所以其他小组只要在后台将一些数据进行更改就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很快我们的这个系统就在学校其他的研究性小组中传播开来,又一次让老师、学生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网络的无穷魅力。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四、利用专业技能,服务广大师生 现在很多地方都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学生们因此也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譬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社团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些是直接与我们学科相关的,如:学生摄影比赛,也有些表面看起来,关系不大,但如果你仔细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的。 下面,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在我校举行的高一健美操比赛中,我教的一个班的学生主动找到我,让我给他们编辑一段健美操音乐,素材他们都已经找到了,创意也有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将几个部分合理的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到他们对我是如此信任,我用心按照他们的要求并加上我的一些小创意设计了一端音乐,并克录光盘给了他们。事后,我很快就淡忘了。不久,我收到一个大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个白色的T恤,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姓名和一些感激的话,后面还画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心。凭直觉,我知道一定是他们获奖了。细细一看,果真是的,而且是第一名。就在他们班因为文理科分班,不少学生要离开班级而举行的班级聚餐时,他们还特地请了我这个唯一的“小学科”的老师去,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最幸福的莫过与此了。此时此刻,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真正得到了升华。当然了,正如大路论坛版主苍梧书生所言,“成就”不一定需要领导的肯定才算是“成就”。人虽是感情动物,但不能被感情过分去左右。你的教法改进了,有了新的突破,难道就是为了获得校长的表扬?当你的研究成果发表了,非要全校的人都来祝贺?真地是没这个必要!成就感是自己的心理感受。每当你做成一件事情,你就应该有成就感。至于别人是怎么说的,那不应该是主要的。总之一句话,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着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都是有心人,都能努力做了,做到了,我们会从中获得成就感的。愿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几点稚嫩的看法和观点,用林一丘的话说是一些工作体会心得,确实是这样的,还望各位多加指点,谢谢。 (笔者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林一丘老师的重要提示和苍梧书生的友情提醒,在此一并表示感激!)
『拾』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怎么快速学习
2016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 高度重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根据国家和省“提升工程”规划,到2017年底,我省需完成全省100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任务,目前仅完成10%的培训任务,进展缓慢,要如期完成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作为2016年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根据国家和省“提升工程”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2016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和方案,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强有力举措,扩大培训规模,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本年度完成培训人数不低于本地中小学教师总人数的45%。要细化年度培训量,明确各级任务,签定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任务完成。各级“提升工程”办公室要周密组织,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各培训机构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二、周密组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一)组织教师开展诊断测评和课程选学
为规范“提升工程”管理,根据《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粤教继函[2014]59号)要求,参训教师的诊断测评由省“提升工程”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市要督促、落实培训机构平台与省“提升工程”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info.gdjsgl.com.cn/,以下简称“省平台”)对接工作,按照年度实施方案分期、分批组织参训教师登录“省平台”开展诊断测评工作,指导参训教师根据测评结果在“省平台”完成自主选课,并为参训教师登录培训机构平台开展学习提供服务。
(二)大力推行混合式培训
“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由各地市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由各市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共同实施。各地要加大统筹力度,加强与各级“工程办”、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要以乡村教师作为培训重点,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教师厅[2016]1号)要求,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完善线上研修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确保教师学用结合。要加大对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学校的送教下乡培训力度,为乡村教师提供持续现场指导,保证培训实效。
(三)加强培训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估
各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提升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工作质量。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机构;加强对中小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校本研修落到实处。各市、县“提升工程”办公室要通过“省平台”及时向省“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报送每月的工作进度、项目数据与质量报告。
(四)做好学时审核和登记工作
培训结束后,各市、县要及时做好培训测评工作,具体由培训机构会同中小学校根据教师网络研修成效、校本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和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等进行评定,培训测评合格者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并登记继续教育80学时。省统一制定培训证书模板(电子版),培训机构会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证书发放工作。各地要依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学时登记,具体由培训机构负责学时登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学时审核。跨年度培训学时可以分年度登记,年度学时分配比例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培训计划自主确定。
(五)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为深入推进“培训—测评—应用”工作,省将遴选和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区、示范校和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开展全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评选和展示活动。各地市要以此为契机,进行综合创新,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机制。要在开展培训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例和微型课程评比活动,做好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衔接,营造良好的应用氛围,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加强督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今年,省政府将“发展互联网+教育”列入省级督查范围,“提升工程”是重点内容之一。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按照有关时间节点和工作计划,确保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今年“提升工程”任务。省教育厅将建立“提升工程”进度月通报制度,每月对各地市“提升工程”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将各地市、县(市、区)的推进情况作为“强师工程”地方奖补资金的重要考核因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相应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明确责任,加快工作落实。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经费保障。各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本地“提升工程”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年度公用经费中统筹安排“提升工程”培训经费,为本校教师参加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条件保障。
(二)做好进度报送工作。请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填报《广东省“提升工程”培训任务完成进度表》(见附件1),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本地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省平台”报送省“提升工程”办公室。
(三)加快工作推进。未完成机构遴选的地市务必在今年5月15日前完成培训机构的评审或招投标工作,并将《广东省“提升工程”培训机构备案表》(见附件2)以及培训机构产生方式、公示情况、遴选结果以书面形式(加盖市教育局公章)与电子版同时报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和省“提升工程”办公室备案。
(四)加强工作指导。省“提升工程”办公室要加大对“提升工程”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主动开展业务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热情做好服务。各地市在开展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省教育厅和省“提升工程”办公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