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18 10:25:25

1. 大学生综合素质论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而实力源于人才,人才得自教育。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我国大学生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估,并且提出了具体操作的方案,在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了探讨和研究,为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素质教育与培养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并把大学生自身素质结构的完善与提高做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从整体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在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增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讲授方法上应重视讲概念、讲思路、讲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使大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开拓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这在我们大四同学的身上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很多同学现在开始抱怨,后悔自己选择的是文科,尤其是像工作不好找的副科,作为我们师范生来说,很多同学认为,学文科不如学理科,比如说学语文不如学数学;学副科不如学主科,比如学生物不如学数学。另一些同学则讽刺的说,自己当时读本科还不如去学一门技术,这样找工作轻松又如意。这些观念都普遍存在,因而我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因此,这种偏向亟需纠正。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没有人文素养,你其他学科学得再好再棒,你都是一个不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因而,我们应该从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等三方面准确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知识系统是职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的统一,以职业知识的获得为主。在当今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的情况下,任何削弱专业知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坚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坚持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能力系统包括一般智力和专业技术两个要素。在人的能力系统中,人的创造能力是最高体现,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情感与人格。因此,要特别善于运用辩证方法把握一个人成才过程中通常都存在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既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又不使其脱离实际生活和需要;既要传递文化知识又不是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需要合作。

2. 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论文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论文

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业的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班主任工作来讲,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我们习惯以“三好生”与积极分子(劳动、文娱、学习)来定位学生的学业成就,他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师生的主观印象为评价内容,体现不出学生发展的状态与水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也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新的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从2006年上半年起,我就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废除了原先的先进评选制度,推出了注重学生切实发展,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小学生先进个人评定细则》。我们以细则为载体,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内涵为原则,对学校、教师的素质教育成果,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完成了全程的监控和指导。几年来,在实施过程中,细则对学校素质教育的调控、激励功能日益突出。现在,我们将实践中的问题所在和经验所得一并报告如下,意在抛砖引玉。

一、素质综合评价的观点分析与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评价

所谓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对象的具体事实所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是评价的本质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把评价混同于测量或测验,其实它们有不同的涵义,测量是确定某一事物或对象数量值的活动或方法,而评价则是在获得尽可能全面、系统的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行定性描述、定量的表述,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质有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先天特点的含义;还有后天的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则是一种养成,表明着发展的状态与水平。素质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不断改变学生的发展状态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学生的发展状态、水平(具体体现在“细则”的各项目及各项目的具体指标之中)直接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三)什么是素质综合评价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四)素质综合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①、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了切实评价;

②、对学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评价。

③、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2、发展性原则

①、促使学生与学校的不断发展是本评价体系的最宗目标。

②、评价内容(项目和各项指标)随着学生与学校的发展而发展。

3、民主性原则

在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中,项目与指标的确立,以及最后的评定,均由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

4、主体性原则

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更本。

5、差异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承认了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

6、时代性原则

综合评价的项目和指标直接体现着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因此,它必需符合当前学校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教育目标的超前,手段的超前。以确保本评价体系的时代性。

(五)素质综合评价的功能

了解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自觉地运用评价指标和促进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深入进行,有望大家认真对待评价的每个环节。概括地讲,素质综合评价有下列几项功能。

1、导向功能

学生期末素质综合评价指标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均起着导向作用。如“帮助困难生,写好帮教随记,”指导着学生的行为;“每周清理房间一次,有简要记录”,在指导学生行为的同时,也指导了家长的行为。“在书画摄影比赛中获镇一等奖以上荣誉”,“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中发表作品”,这些指导着学校的教育行为,学校需多搞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比赛。其次,导向功能还体现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增减项目,修改指标。如: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学校可增设“电脑之星”“信息技术处理能手”等项目,以达到促进学校现代化技术的教育应用;通过增设“创造之星”之类项目,导向教师与学生的小创造、小发明的行为意识,等等。

2、鉴定功能

①鉴定学校与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从评价指标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各项目的成功率可以看出学校素质教育的成功之处、薄弱环节与空白领域。进而反映出学校的发展层次。从学生本学期的成功项目与未达标原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发展状态。

②鉴定学校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发展的速度。从学校薄弱环节的改善,空白领域的突破,争先困难生的成功率等等,无处不体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进程。期末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行为与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面镜子。

3、激励功能

先前传统的期末学业评价,是以考试成绩,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学生的投票(举手)为主要衡量指标。“三好生”好在哪里,积极分子积极在哪儿,讲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个模糊概念。而各班先进名额由学校分配,不管班级实际发展的区别,也不管年龄发展的差异,一概而论。造成有的班级名额过少,符合条件的过多,则符合条件的也得落选;有的班级名额过多,合条件的少,则不合格的也上。评选中的矮中取长,导致先进缺少先进性,积极性不见积极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建立了新的学生先进个人评定体系之后,此类矛盾不在存在。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给困难生创造了成功和表现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六)素质综合评价----先进个人评定制度的先进理念

1、体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的理解是:“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开学初,学生议订的目标,有利于让教师进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本身发展迫切需要的“营养”。

2、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期末素质综合评定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主人翁精神奖的设立,更是为了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化。

3、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对于人的养成来讲,“德”是首要的。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

(七)素质综合评价的主要特征

1、应用广泛,适合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发展阶段。当然评定指标在推广过程中只能参考,不作定案,推广的只是评价模式及运作经验。

2、实施综合评价的评定细则是广大师生智慧的结晶,是教师与学校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与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学校、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3、讲究原始记录与切实证明,以事实为依据,依循实事求是原则。

4、证明材料只用一次,不隔学期使用。

(八)学生素质综合评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1、人力、物力的消耗比评选制度大得多。对于人力问题,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来解决。学生本身就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让其参与其中,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切实让不少学生实实在在地锻炼了自己,我们是相信学生能做好的。在物力方面,我们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从学生的代管费中开支一点,学校贴一点,又与家长委员会商议,自愿筹集一部分资金,以保证学校期末奖励资金的充足。

2、评定指标的确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层次。我们对一、二年级的记录与体育达标作了特殊的规定。

3、评价指标证明中的家庭证明部分,需要家长切实配合,切忌弄虚作假,要对学生负责。

4、学生与教师对新的评价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执行部门需对有关教师与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2、评定指标的确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层次。我们对一、二年级的记录与体育达标作了特殊的规定。

3、评价指标证明中的家庭证明部分,需要家长切实配合,切忌弄虚作假,要对学生负责。

4、学生与教师对新的评价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执行部门需对有关教师与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3. 大学生综合素质论文

“综合素质论文”写作是我院近年来每届毕业生必须撰写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每一位毕业生通过综合全面地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认真地梳理、回顾和反思,感悟人生,品评得失,正视自我,谋划未来。大学是人生的驿站,大学学习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人生一笔可圈可点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我院已把“综合素质论文”写作分数计入成绩册,并纳入毕业生考评系统。
一、时间安排
(一)辅导写作阶段 ;
(二)撰写阶段;
(三)评比表彰阶段 :
二、撰写要求:
(一) 内容写作要求
1、 内容分为两部分:(具体要求见附录一)
(1)第一部分:对大学三年生活思想的回顾、梳理反思(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
(2)第二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上)
2、 具体写作要求(“三真”、“三度”):
“三真”: 努力做到情真、语真、事真;
“三度”:分析要有深度、梳理要有宽度、表达要有温度;
(二)写作格式要求
1.务必用横格稿纸手写,不须打印;
2.综合素质论文的总标题自拟,不能直接用“综合素质论文”代替标题,标题要新颖、凝炼、大气;
3.内容的每一部分都要有大标题和小标题,各类标题要力求准确、新颖、简练、传神;
4.封面设计要有创意,要包括论文总题目及系别、班级、学号、姓名等项内容;
5.字迹工整,页面明晰整洁,装订时从左侧装订;
6.扉页上写上内容提要(300字以上)及关键词(3个到4个)。
三、评比表彰要求
(一)首先各系组织各班按照A、B、C三级进行评比,原则上三级所占比例A级为20% 、B级为70%、C级为10%,然后把各班成绩上报系部,各系部把成绩报学生处存档,成绩单要求用A4纸打印,辅导员及系部主任签字;
(二)各班在A级论文中推荐两篇到系里,然后以系为单位把推荐的A级优秀论文原稿及电子版上报学生处;
(三)学生处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张榜公布,进行表彰,并把部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交图书馆珍藏;
(四)综合素质论文成绩为C级的学生,必须进行重写和再评比,若再评比仍为C级,计入分数册,成绩以不及格论处,毕业办理手续时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一:
综合素质论文内容梗概
一、 大学的内涵与韵味
(一) 大学的内涵
大学的内涵主要包括它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生活空间指的是它为师生院工提供了多大的活动天地,如文化生活、活动内容、社会实践等,有的同学之所以感到大学生活的苍白,就是因为他人为地把各种生活中的内容缩减了,不参与各种活动,对各种活动淡漠处之,不投入,或者人为地把丰富的生活空间缩小为一人空间和二人空间,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地总结大学几年你到到底参加了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投入的精力和心血有多少,你珍藏了哪些?哪些活动对你触动最大?或者请你认真地分析一下你为何不热心于这些团体活动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精神空间指的是你在大学几年你读书的情况,你思考的状况,你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休系及价值体系,教材你通读了几本?你在大学思考中的困惑与痛苦是什么?你的迷茫有哪些?希望大家对这些进行认真地反思,没有反思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在反思中我们才能清醒地审视自己的精神空间的大小。大学的内涵就是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阔大,大学的失败就是这两个空间的缩小,空间的大小与你对大学内涵的解读与认识有关,许多同学糊里糊涂地度完了大学,到了毕业还没有地对大学形成清晰的认识,没有对大学进行认真规划和设计,你可能会在抱怨外部环境中时光轻抛,反求诸身,努力地投入到火热的大学生活中去,主动自觉地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
(二) 大学的韵味
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大学的韵味。什么是大学的韵味?个性风采、学习情况、交友之道、师生关系、情感经历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的韵味,我们每位同学应该认真地品味咀嚼大学的韵味。一所大学,它对于莘莘学子和教职工的吸引力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也是与这种韵味有关系。大学时光,耐人咀嚼,就在于它有可咀嚼的东西,有可品味的芳香,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醇,历久弥香,大学几年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它一头儿连着美好的中小学时代,另一头儿又连接着七彩斑斓的社会,大学时光是人精神发育最快的时期,许多俊杰隽才都是在职大学崭露头角,大学是人生蓓蕾绽放的季节,理应是人生最芳香馥郁的季节,是人生最有韵味的一段宝贵时光,假如你错过了花开的季节,那么你的大学就缺乏韵味,就会零落成泥,韵味就是一种芳香的气息,大学拒斥早熟,大学里不应该排斥青涩,大学时处处都流淌着生命的青葱气息,这里没有市侩气,没有庸俗气,一切都是花的馨香,一切都是生长的声音,所以韵味最值得我们去酿造和酝酿。
二、 大学的设计与反思
大学是最需要自己设计的一段时光,大家每个人可能设计的方案都不一样,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上大学的动机。你可能怀揣着七彩的梦幻,你也可能带着忧伤走进大学,那么你上大学的动机是什么,大学对你的吸引力是什么?二是对大学三年的规划,你的规划包括学习规划与生活规划等等,你肯定有很多设想,这些设想现在实现了多少,它与现实有哪些反差?给你带来了哪些反思?三是大学几年你的失误有哪些?你的成功有哪些?你沾染了哪些不好的习惯,大学生活改变,提升了你哪些?大学生活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幸福或灰色的回忆?所以只有通过这种剥皮抽筋椎心泣血的梳理与归纳,你才能把这段大学时光充分地历史化、思想化,系统化,不要认为这种反思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反思的生活是平面零散的生活。四是对几个关系的反思。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会关系、院系与自己的关系,亲情伦理关系,你都应该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与总结,这方面可以看出自己的社交能力、团队意识,你的能力系统如何?包括你的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分析思考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等,在大学几年你是否得到提高?你是否则已经建立了起来?大学是增值的,你的各个方面是否增值了?在对大学的反思中,我们才能从立体交叉的角度来看大学时光,你肯定有许多感慨和反思,你要大胆地解剖自己,自己把自己当成审视的客体,认清自我,把握自我,超越升华自我。
三、 大学的理性审视
这里我给大家提出以下几个思考的层面
(一) 大学观
什么是大学?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大学观?当我们对学院抱怨挑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平和的心态?大学是一种氛围,大学育人就是一种氛围育人,大学氛围需要我们共同地营造,生活中的缺憾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大学就是让每个人在这里得到自由地生长,大学不可能满足每位同学的渴求,但却能让学生自由地成长,大学是固根铸魂的地方,那么大学的灵魂就是一种内在自足的精神与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象。
(二) 人才观
我经常跟很多同学讲,不要高估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是人才,我们离人才标准相距甚远,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缩减为简单的生活教育,生存已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那么作为一名准人才,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你在大学里获得了什么样的生存本领?你靠什么将来在社会打出一片新天地?一招鲜,吃遍开,你凭哪一招来走遍天下却不怕,大学给了生存的自信了吗?你能正确评价自我吗?
(三) 心理观
在这个浮躁焦躁的朝代,我们当代大学的心理可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的喧嚣已使很多大学生浮气躁,大学是让人安静的地方,大学不能浮躁,大学几年,有的学生整天是坐卧不安,学习不进去,急头怪脑,学习浮光掠影,如蜻蜓点水,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站着望着那山高,社会实践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在这个读图时代(有人称为浅阅读时代),我们的心理已经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大学的心理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我发现很多是过早地患上了社会病,学习做人做事都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价值判断迷失,还一部分学生心智不成熟,封闭保守,盲目自大或者是情感放纵,羞耻感降低,这些心理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质量,大学时光,我不主张过早参加多种变相打工得不偿失的社会实践,我不主张过早地涉及情感,我不主张整天以种种理由逃课,大学就应该心静如水,心宽似海,养清蓄锐,去磨炼自己宠辱不惊,处世不乱的良好心态,心态没有调整好,你就会碰壁,你就会一事无成,你将来就要走很多不该走的弯路,大学是一个人修身净心的地方,大学不是走向社会之前练摊儿的地方,大学也不是随随便便上完拿了毕业证便大功告成的地方,大学是扩展视野,锻打人心态的地方。
大学是生命中最温暖的小站,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里的炉火和油灯,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泥土和泥土中的你的那浅浅深深的脚印。

附录二:写作框架
一、封面
■题目:(自拟)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时间(都写成:“二00九年五月二十日
”)
二:扉页
■内容摘要:(不少于300字)
■关键词:(不少于4个)
四:目录
第一章:大学的内涵与韵味
第一节:(题目自拟)
第二节:(题目自拟)
第三节:(题目自拟)
……
第二章:大学的设计与反思
第一节:(题目自拟)
第二节:(题目自拟)
第三节:(题目自拟)
……
第三章:大学的理性审视
第一节:(题目自拟)
第二节:(题目自拟)
第三节:(题目自拟)
……
结束语:(主要指致谢之语)
四、正文
五、封底 全是 王庆杰评的

4. 如何实施综合素质评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论文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
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从三个方面简论如下:
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反思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
纵览中国古代、近代教育史,科举制度、八股文不知扭曲了多少知识分子的灵魂,埋没了多少知识分子的才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代知识分子迂腐呆板的群体形象,鲁迅的《孔乙已》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旧式教育痛心疾首的呐喊,清代龚自珍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
历史告诉: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教育思想,落后的教育模式制约着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门类、多规格的趋势。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应试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教育走向哪里?邓小平同志适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战略思想。
为适应这一思想,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真正解放,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矗。
二、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特征。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第一位的。
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飞跃。
这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
任何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体素质的提高,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
因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个人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
素质教育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对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理论告诉:儿童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特征。
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长善救失”,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放大限度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方式
1.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
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勇于突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课题,以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主攻方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即变只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变教师主宰课堂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变只重知识传授为同时重视学习过程;
变一讲到底为讲练结合,突出知识要点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使学生在良性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
2.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通过时“应试教育”的透析,看到脱离实际的、片面的教育评价,误导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的是畸形人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很不适应的。
为此,有必要在学校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整体式教育质量评估模式,在评估内容上力求全面、合理,在评估形式上力求量化、科学,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展学生个性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
对于学生,应热情鼓励成名成家,进行理想教育,及时发现、评价、培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表现的突出才干,积极试行积分式、等级式、综述式的多级评估方式,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适时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尤其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芳香。
总之,通过革新教育评价制度,使学生从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下解脱出来,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创学校全面育人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的生动局面。
3.拓宽素质教育途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一是切实加强音、体、美和劳技课教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阵地。
当前应当努力扭转音、体、美和劳技教育的薄弱局面,做到教材、课时、师资、设备、考核五个保证。
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节课外活动,并将列入课表,形成制度,广泛开展小科技活动以及体育、手工劳动、书法美术、剪纸雕刻、故事会、诗歌会、文学创作等活动。
三是创办一特色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其先导示范作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5.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怎么写

随着又一个新学期的开始,我迎来了新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时的我,心里多回了份希望、答多了份坚定,盼望着自己能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实现新的飞跃。相信凭借我的信心和努力,我能在这学期飞得更高、跑得更远。

6. 用sql server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数据库表怎么在论文中体现

用sql server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数据库表怎么在论
有的好

7. 教育毕业论文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意义
(一)把施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变革的重要打破口,强化素质教育导向。将根底教育课程变革进一步推向深化,全面贯彻国度的教育方针,全面施行素质教育,全面进步教育质量。
(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若干意见》,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改动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独一录取规范的做法。
(三)在理论中探究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树立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成素质教育施行与保证的长效机制。
(四)经过施行综合素质评价,面向全体师生特别是学生家长和社会进一步倡导素质教育,宣传根底教育课程变革实验,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的更新。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绳
(一)指导思想
有利于推进根底教育课程变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施行;有利于全面客观表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专长的开展情况;有利于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评价体系,构成施行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根本准绳
1.开展性准绳
综合素质评价要用开展的目光来对待学生、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生长过程。
2.公平公正性准绳
评价前公开评价的内容、规范、办法、程序、人员组成和有关制度;参与评价人员包括学生和教员都应坚持规范,要对评定的各个维度、www.bfblw.com 毕业论文网 要素和关键表现精确把握,重实践、重根据,全面权衡评价;对一切学生厚此薄彼,停止精确的描绘,确保评定结果和学生表现相分歧,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脚踏实地,不以偏概全。
3.标准性准绳
综合素质评价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升学乃至学生出路的工作,必需做到操作标准,要树立公示、监视、申述等必要的制度,标准操作程序,保证评价工作公正客观有效,具有较高的信度。
4、导向性准绳
以新课程变革作为评价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构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气,培育学生的理论才能、入手才能,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位置和作用,把评价的过程变成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过程。
三、评价工作的组织指导
由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指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担任2011年全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施行计划的制定及施行工作的全面指导。
学校在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指导下成立校评价工作指导小组,由校长、教员代表、家长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担任:①肯定学校详细评价计划,制定详细的评价程序;②指导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组织并监视本校评价工作,处置评价过程中的纠葛,对评价结果停止认定;③承受社会各方面监视,对评价中呈现的分歧予以廓清和仲裁。
学校评价监察小组主要担任监控学校评价工作指导小组的工作,承受本校有关投诉,停止调查并予以处置。假如不可以处置,应及时上报市评价监察小组。

8. 如何评价高中综合素质论文评价标准

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细节性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可见,在高中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谈谈如何正确认识综合素质及其评价问题,同时对评价的方法与保障措施提出建议。
一、综合素质评价:评什么?
“综合素质评价,评什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综合素质?”
对于“综合素质”,官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界定。“综合素质评价”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该文件要求,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同时指出,综合素质评价应以2002年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具体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2006年2月,教育部在京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研讨会”。此后,“综合素质评价”就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献和文件中,其评价内容也基本定型为六个方面。
后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发生了变化。2014年9月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而2014年底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又规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将“综合素质”理解为“非学术素质”,具体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这是绝大多数省的做法。其中,有少许省对这六个方面做了细微的修改:如湖北将“创新与发现”作为其内容之一,而青海增加了“实践与创新”这一内容,浙江则将这六个维度改造为综合评语(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 、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劳动与技能、探究与实践等五个方面。此外,2014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别规定为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和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二是将“综合素质”理解为“学术素质”和“非学术素质”的综合。如北京市规定,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由基础指标(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发展指标(个性发展)两部分构成。又如,河北省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模块修习评价、学业水平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基础素质发展评价四个部分,其中基础素质发展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
三是将综合素质理解为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如《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规定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学习,“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和美育学科学习。此外,《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另一个地方指出,“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
从逻辑上讲,“综合素质”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包括学术素质(以考试成绩表征的素质)和非学术素质。研究者在考察了国外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后,发现“基本上都没有把学生的学术能力或者学业成就排除在综合素质之外,而都是把它作为一块十分重要的内容”“把综合素质界定为除学生的非学术能力之外的素质,则基本没有”。[1]如果这样去理解综合素质,那高考就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显然,在现实中,高考并不是,也不会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而且高考的作用与重要性远大于综合素质评价。基于我国高考及其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一现实,只宜将综合素质理解为那些通过高考无法测出来的素质,其内容包括“非学术素质”,也包括些高考无法检测出来的“学术素质”。
二、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综合素质是指高考无法测出来的素质,那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是不是应该对这些方面的素质分别进行认定,然后再合成一个总成绩呢?目前,绝大多数省的做法均如此。然而,这样做不仅无法准确测出综合素质,还会进一步导致教育的异化,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工作负担。其实,这涉及到教育目的观的问题。
研究者认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但长期以来,“独立个性”在教育目的中蔽而不彰。这或许是我们长期培养不出世界级创新人才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今天这个民主、开放而多元的社会中,学生个性的培养必须引起重视,而且必须在考试评价制度中予以确立。而这依靠统一的高考制度无法完成,故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担当起发现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任。长期以来,我们对“全面发展”的教育作了庸俗化的理解,认为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高水平的发展。其实,全面发展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让学生接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志向进行深入学习。换句话说,全面发展的教育虽然要进行全面的教育,但并不要求(当然也不反对)学生各个方面都达到高水平的发展,而是希望学生接触全面的教育,进而找到并发展自己的个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教育绝不能止于“全面发展”,而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教育即追求人的个性发展独特性与整体性的教育。基于这一认识,该研究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综合素质评价是个性发展评价”。[3]
综上,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对高考无法测出的素质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发现学生除考试成绩以外的个性特长。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或者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只是评价内容的示例,而不是完备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并没有涵括所有内容。以此为基础,可以对评价内容进行修补。只要是学生身上具备的、高考无法测出的良好素质,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对象,它可以是学术素质,也可以是非学术素质。比如,如果一个学生古文功底非常深厚,由于有限的几道高考题不足以反映其古文功底,那该学生的古文功底这一学术素质就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同样,假设另一学生特别喜欢生物,在读高中时已经自学了许多大学生物课程,并立志将来要做一个生物学家,但以高中课标为基准的生物高考无法评价该生生物方面的学术素质,因此它也应该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对象。
三、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
进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逐步细化再综合”的方式。依照这一思维方式,不论我们在细节上做多少修改,评价中的难题仍旧无解。问题的关系不在于细节性地修补,而在于转换综合素质评价的思维方式。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只能用“优势领域鉴定”的方式呈现。如前文所述,几乎所有省市采用的都是“逐步细化再综合”的方式。这一做法表现上看全面、合理、操作性强、逻辑清晰,但它只是为了领导和管理的方便,没有从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出发。
综合素质之所以无法通过高考来评价,就是因为它本身难以量化,故给出一个分数或等级本身就不合理。而对每一个指标给出分数或等级,然后再将它们进行合并更是荒唐。合并的前提是,被合并的素质具有同质性、可替代性,而上文所说的六个方面(或其它不同的维度)的素质不具备同质性,更不具备彼此可以相互取代的特征。比如,一个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我们不能以“学习能力”强来弥补。
另外,勉强合并的结果是掩盖了某些优良(或不良)素质。假如一个学生因舍己救人获得了“道德模范”的称号,那他“道德品质”这一维度按理讲就可以得100分(或“优秀”),但其它五个维度均没有突出表现,因而只能得60分(或“合格”)。最后综合起来,其综合素质只有66.7分(“合格”的水平)。一个被评为“道德模范”的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合格,显然不合情理。这不是因为其综合素质低,而是因为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是采用了求高求全的思维方式。
那到底如何评价综合素质呢?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是个性发展评价”这一思想,我们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进行,以便发现学生在任何一个可能方面存在的优势素质(或个性特长),因为若仅从有限的几个方面去评价,又假设学生的某一发展优势不处于评价的范围之内,那这一优势就得不到发现,进而会受到忽略或压制。因此,在呈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时,不应该将多个维度的评价结果综合成一个总的结果;而应该只呈现学生发展最好的一两个方面,并说明其发展程度。其它方面,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不提及;如果有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所在。这就是所谓的“优势领域鉴定”的方式。在对综合素质每一维度的下级指标评价上,也应如此操作。如果某一维度有三个指标,某学生在某一个指标上表现特别好,得了“优秀”,在其它指标上没有不良表现,那该学生在该维度上就应该得“优秀”。换句话讲,如果某种素质人人都有,而且差别不大,那在综合素质评价时就可以不涉及,因为对其进行评价不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还增加了评价的工作量与难度。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适宜采用日常观察的方法。综合素质不能通过考试或现场表现检测出来,且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多半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那它只能凭借日常观察法来判断。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性的观察时,要注意两类行为:一贯行为和关键行为。这两类行为都能充分证明某种素质的存在。“一贯行为”是指某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贯表现出来的行为。如果某一学生常年照顾其生病的奶奶,那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该学生具备“孝敬”的品质。“关键行为”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主动做出的最能代表某种素质的行为表现”。[4]如果某一学生在上学途中看到一儿童落进了冰冷的河中,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将其救出,这一行为也充分说明该学生具备“舍己救人”的品质。对于这种特定行为,我们不能要求其表现一贯,因为他不会经常遇到类似于“儿童落水”这样的情境。
其三,对于每一个评价内容,只宜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由于综合素质具有难以测量的特征,所以在衡量每个维度或每个指标对应的素质时,采用分数制的方法行不通,因为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一个“道德品质”得85分的学生比另一个只得80分的学生优秀多少,优秀在哪里。另外,因为综合素质的模糊性使其评价具有更大的机动空间,假若在综合素质评价中采用分数制,就会导致利益相关者(如学生、家长、甚至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分分计较”,进而导致更多的腐败、公平问题。采用等级评价的方式尽管能回避这一问题,但它通常会遮蔽学生的某些素质。如:一个学生在“道德品质”这一维度得了“A”,我们不知道他是因为舍己为人,还因为拾金不昧,或者因为孝敬父母,抑或其它行为而得“A”。掩盖的结果是,高校在招生或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无法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来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某种他们所需要的素质。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只能采用“评语评价”的方式,写实性地描述学生的素质及其表现。 四、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证?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得到真正落实,不仅取决于评价本身做得如何,而且还取决于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
第一,必须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对于是否应该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让其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起实质性作用,学者意见不一。有研究者认为,如果将其纳入高考,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更多教育不公,还会导致教育腐败增加。然而,高考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引领”着整个基础教育发展。现实的逻辑是,整个基础教育,均以高考为中心:高考要考的科目,就认真教;高考不考的科目就不教或应付性地教;在高考中占分比值大的科目,就重点教;占分比值小的科目,就一般地教。基于此,如果不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那它就不会受到真正的重视,进而会被虚化。但从各省出台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高考方案看,综合素质评价均没有实现与高考的“硬挂钩”。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在现有的条件下确实可能会招致更多的腐败,但要明白:这不是综合素质评价本身的问题,而是管理制度的问题。因此,为了真正落实综合素质评价,还需要改革管理制度。
第二,必须建立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人们之所以对综合素质评价有种种担心与顾虑,根本原因在于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而这又源自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如果综合素质评价失去了信度,评价结果自然难以在高考中发挥实质性作用或者被用人单位利用,而且评价本身对学生也起到了“反教育”的作用。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完备的社会诚信体系。首先,如果发现学生以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则应禁止该学生在三年内(或其它合适的年限)再次参加高考。其次,如果发现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或其他公职人员造假,则应停止其公职。再次,如果是相应的领导造假或参与造假,则应开除其一切公职。只有如此清晰的界定了造假的后果并严格予以执行,综合素质评价所需要的诚信体系才会形成。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于在综合素质评价中造假的学生,不论是由其本人造假还是其监护人造假,都必须给予处罚(如禁止三年之内参加高考);如果姑息了这一行为,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亦不利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造假而得不到处理,那综合素质评价对该学生和其他学生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还起到了反教育作用。第二,如果某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造假得不到严厉的处罚,则会带来更多的人在综合素质评价中造假,最终使综合素质评价千疮百孔,形同虚设。第三,诚信本身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如果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学生违背了诚信原则而又不给予处罚,那就等于说综合素质评价违背了自己制订的原则。第四,触犯了诚信规则,接受处罚,这就是法制意识的前身,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设和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对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不诚信的学生给予处罚,或许是建立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良好突破口。
第三,充分发挥“熟人”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所谓“熟人”,就是指对被评价者非常熟悉的人。因为是“熟人”,所以他们对被评价的学生最熟悉,其评价才最真实。正是这个原因,国外非常流行“同行评价”。如果诚信体系和惩罚机制完善,熟人在评价过程中不敢轻易替某些人作弊。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熟人效应”(即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为自己的熟人争取不正当的利益),评价过程必须是一个公开辩论的过程,并以相应的方式(如录音或录相)备案。在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熟人”应包括学生自己、同学、父母、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建立一个由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评定委员会。在具体评价时,应先由学生陈述自己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并提供证据;然后由评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再经过公示以及申诉;最后发布评价结果。如此评价,不仅操作性强,而且也避免了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合成难的问题。
所有的保障机制,都需要主管部门做出顶层设计,并以政治的力量加以保证,而不能仅仅依赖某些学校、某些地区进行试点,因为这些保障机制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问题,而不是仅涉及某些学校、某些地区才存在的问题。

9. 体育课上怎样实现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你的体育课上怎样实现对小学生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