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办法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管理,发挥其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并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性质与宗旨
第一条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既是一个开放性的研修组织,也是一种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分为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三年为一个周期。
第二条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由主持人领衔,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主持人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发展团队。
第二章 组成与程序
第三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入室成员组成。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设主持人1名,成员5~10人,本校成员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3。
第四条 主持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思想作风端正。
(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师德,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
(三)在当地学科教学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较丰富的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经历和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承担工作室的职责任务。
(四)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工作。
(五)身体状况能胜任工作需要,原则上仍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第五条 入室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思想作风端正。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为人师表,尽职尽责。
(三)在所属地区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实际教学时间超过5年、具备中小学二级及以上教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
(四)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网络交流。
第六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应按以下程序认定:
(一)确定主持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遴选,采取个人自荐、逐级审核、专题答辩、公开竞争等方式产生。确定为上一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主持人不兼任下一级工作室的工作。
(二)上报评审。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将本工作室工作方案、成员组成情况、预期工作效果等相关资料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评审条件和评选办法进行评审、确定,经公示后予以公布。
(三)签订协议。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在完成研究项目、培养中青年教师、质量评估、保障措施等方面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工作室主持人与工作室成员签订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项目研究和成员专业成长等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任务及评价办法。
(四)挂牌运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形式命名各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并以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为基地挂牌,工作室依据有关规定和协议开展工作。
第三章 任务与职责
第七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应当履行以下工作任务及职责:
(一)培养优秀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二)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工作室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堂诊断、问题研究、考试研究、专题讲座、读书交流、观摩考察等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工作周期内,主持人及成员每学年每人要开设不少于2节的公开课、1次讲座或主题发言;工作室要组织1次报告会或研讨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的送教下基层及专业指导活动。
(三)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推进,完成课题研究及专题研究报告。在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1个相应级别的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每学年至少有2篇学科专业论文或案例、反思等在相应级别及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或在自治区级相关学科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次。
(四)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工作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要在新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平台上建立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第四章 权利与义务
第八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方式、安排工作时间、使用划拨经费和其他经费(如自筹经费、赞助经费等)。
(二)配合做好遴选工作室入室成员。
(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工作方式、工作时间。
(四)根据考核、评价等情况,向入室成员所在单位或上级建议对学员进行奖励。
(五)根据需要聘请专家顾问,协助工作。
第九条 工作室入室成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获得主持人及专家顾问悉心指导。
(二)使用工作室所编印的各种学习资料。
(三)取得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后,通过工作室进行推广或推荐发表。
(四)优先参与工作室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五)成果突出、业绩显著者,优先评优、评职、晋级。
第十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并接受考核评估。
(二)使用好工作室专项经费,接受财务审计。
(三)认真完成主持人任务,履行主持人职责。
第十一条 工作室入室成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听取主持人及专家顾问指导,接受主持人检查评估,向主持人报告工作、做出书面总结。
(二)积极配合主持人完成工作任务,全心投入到工作室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
(三)认真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承担课题研究与撰写学术论文,提炼科研成果等任务。
第五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二条 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自治区中小学“百千万”教学能手培养选拔项目的领导工作,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工作。
第十三条 各地教育局负责当地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各地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工作。
第十四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挂牌学校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
第六章 考核与评估
第十五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以一学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按有关评估细则,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方式考核。
第十六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室自身建设、主持人业务引领、入室成员专业发展及工作室所在学校的支持等方面。工作室每学年要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及时报告活动开展和工作进展情况,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并归档。
第十七条 工作室及主持人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撤消该工作室建制;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考核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主持人负责,主要依据成员培养方案考察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将责令其退出工作室,同时可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挂牌学校应为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提供基础设备等,为其正常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将主持人完成工作室工作计入工作量,适当减轻单位工作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督促学校支持工作室工作,并在职称评定、评优晋升、科研立项、培训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
第二十条 工作室主持人可聘请全国名师、高校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担任工作室专家顾问,为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引领。自治区为其聘请专家和外出培训学习提供条件,并建立工作室定期学习交流机制。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设立“自治区中小学‘百千万’教学能手培养项目”专项经费。工作周期内教育厅每学年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核拨业务活动经费2~5万元,业务活动经费必须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添置书籍、办公设备;课题研究、专题研究经费;聘请专家的授课费;与培养工作有关的观摩考察费等。工作室经费的使用权归主持人,由所在单位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教育厅定期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各地(州、市)、县(市、区)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设立本地区教学能手培养专项经费,用于“培养项目”活动的开展和本级教学能手队伍的培训。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经公布之日起执行,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http://www.mre.cn/xxgc/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771
② 中小学老师由什么单位管制
中小学老师由当地教育局管理,不是管制。
③ 小学教师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高贯彻党的教育方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端正办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断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互动和操控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到把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与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此特制定以下教师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以师德八条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管理制度
全体教师必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学笔记,认真批阅作业,耐心辅导后进生,做好后进声的转化与巩固工作,不得歧视学困生,努力培养双优生。各位教师必须依法治教,以德行教,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狠抓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教改,继续喊响“三个口号”:向管理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
三、管理方案
1、要求教师有事必须请假。
2、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不准无故地迟到或早退要求全体教师星期天晚上返校,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学生全部离开学校,教师检查没有问题并安排好守校事宜后方可离开学校。星期天不返校一次扣20.00元(特殊事情除外)。迟到或早退3次算一个缺席,一个缺席扣20.00元,并且在迟到、早退或缺席期间,所教班级出现不安全的事故,由该教师承担一切责任。
3、故意不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或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发现一次,当年考核不能评优,二次以上者,当年考核为不合格。
4、不填写或不认真填写校务日志、班务日志的值日教师,发现一次扣5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的,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5、不按时打铃的值日教师,发现一次算一个缺席,并扣该教师20.00元,经批评教育不改,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6、发现备课不认真或者不备课就上课的教师,一次扣1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7、发现不批改作业或者不认真批改作业的教师,每次扣10.00元。
8、发现所教班级的教室、卫生区出现脏、乱、差现象的,每次扣1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9、教师在学校内部吵架、打架,每人每次扣500.00元,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10、发现在社会上做有损学校名誉之事的教师(如打麻将、斗地主、酗酒闹事等)学校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上报镇中心校处理。
11、教师要随时保证衣着整洁大方,不穿拖鞋进教室上课。发现每次扣10.00元。
12、上课时不讲普通话的,发现每次扣10.00元,并对该教师进行批评教育。
13、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每学期家访不少于全班人数的1/3,并做好访谈记录。
14、公派外出学习、办事、开会的教师,负责人必须提前安排好该教师的一切工作,否则出现误工、误课及安全事故的,扣负责人10.00元,并且由负责人承担一切责任。
15、教师每学期至少听8节课,少听一节扣10.00元。
以上制度望全体教师认真遵守执行,否则一经核实,罚金当场结清,并追究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制度的所有解释权属双龙营镇小水井小学所有。
④ 2. 如何完善中小学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它有以下三个优点。
1.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通过各种激励方式,教师能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激励机制能调节教师的行为,让教师在钻研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让教师具有自主热情的教学态度,自觉锻炼自身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为了保住职位,一
般只会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而在受到激励的时候,员工会将工作能力发挥到8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激励机制在其中造成了50%~60%的差距。这个研究说明了如果激励水平较低,教师在缺乏动力的状态下一般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态度,而在建立完善的激励基础之上,教师则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热情,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增强校园凝聚力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教师既是学校的管理对象,又是学校的依靠对象。只有当教师全面发挥自身能力的时候,校长才能办好学校,完善学校的思想氛围建设。这就要求校长明确对教师地位的定位,不能只将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仅仅定成雇佣关系,更不能将教职工岗位的改革作为对教师的一种管理手段,否则会造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涣散。因此,管理者应该及时和教师进行心理沟通,争取和教师共同制定激励机制方案,让教师体会到被理解的感觉,增加对教师的感情激励,让教师之间团结一致,构建和谐的文明校园。
二、小学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对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主次方面,在学校管理中一直存在着争议。一方认为当前的学校物质待遇不够高,向教师发放物质奖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性;另一方则认为,知识分子更注重情感方面的投资,尤其是对于教师职业来说,有着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所以在管理中应该以精神激励为主。
然而,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一定要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将二者综合全面地看待。学校管理者常采用的激励方式多为物质激励,但是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绝对不可以忽略精神激励的重要性。精神激励是满足教师自尊心、激发教师奋力拼搏的重要方式之一。精神激励的实行需要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激励中需要贯彻相应的精神内容。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该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把握激励机制,提高时效性
1.准确把握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指的是,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激励措施所能得到的最好效果。激励时机共包括三个方面:前期激励、中期激励和后期激励。而在学校管理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前期激励,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2.根据不同教师制定不同的激励行为
因为在小学中,教师的年龄和心理需求都不尽相同,所以,小学管理中对于教师的激励制度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教师的需求是有多样性的,是多因素结合而成的复杂结构。例如,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于安全保障和尊重情感较为看重,学校就应该对其采取荣誉和情感方面的激励机制,而对于年龄较小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于个人提升及获取成就方面比较重视,这时学校就可以采取理想和目标激励的方式鼓励其努力发展。
3.在激励机制中确保公平实施
在获得奖励的时候,人们都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报酬与取得相似成果的他人的报酬作比较。如果都差不多,就会产生公平的心态;然而如果双方获取的报酬差距过大,获取少量报酬的一方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质疑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管理者的素质,最终导致消极失落的心理。因此,只有在激励机制中实现公平化对待,教师才能调动起内在的积极性。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该运用适合的制度及科学的手段争取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因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所以,学校应该在管理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在多种机制的综合运用下建立适应学校校风、教师需求以及时代要求的激励体系,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满足自身的需求,保证小学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