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将儒家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之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 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 展,学校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强化。 学校想要培养好的“种子”,就必须要有好的、肥沃的、健康的“土壤”,这 个土壤就是和谐的校园儒学文化。 一、润物无声——和谐的德育氛围 如何实施德育教育,构建和谐的德育氛围,途径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是主 渠道,然而校园儒学文化的德育渗透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总和,通 常包括自然环境、人际环境、文化建设以及规章制度、校纪校风等。校园文化是 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促进、约 束、规范等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 式和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如果我们致力于营造高品位、有特色、多样 化的校园文化,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就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校园文化作 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 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 生素质。校园文化是积极、活跃的文化,实践证明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 化环境,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氛围保证,促进了良好 校风校纪的逐步形成。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子儒家文化倡导的“仁”所 包含的伦理道德是 2000 多年来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灵魂,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精神力量。
❷ 儒家学派的四大学派有哪些
1、独尊儒术型的儒家学派,是指恪守先秦儒家大师孔子、孟子、荀子的传回统和基答本精神的学派。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虽也有差别,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荀子大醇而小疵,也离孔子相去不远。但汉代以后,真正恪守儒家一派思想的,并不多见。
2、儒道互补型学派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儒家思想与道教思想互补,另一种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互补。儒家思想与道教互补的,主要有北宋濂溪学派和百源学派。
3、三教合一型学派,应该说,宋元明清四朝的大多数儒家学派,大多数属于三教合一型。理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学派。
4、四教会通型的儒学有两种类型: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和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早在公元三四世纪,基督教就传入中国,而真正传教成功的,则是利玛窦,因此而被称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奠基人。
❸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辛弃疾、丁汝昌、文天祥、秋瑾、刘胡兰等等。
1、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2、丁汝昌
光绪七年(1881年),统率北洋水师官兵200赶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未得上峰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仕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援军未至,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宣统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4、秋瑾
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5、刘胡兰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❹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尚书》《易经》《诗经》《礼经》《春秋》
❺ 三字经中是"守孝弟"还是"首孝悌"或是“首孝弟”再或者“守孝悌”。
三字经中是:“首孝弟”。
整句为“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意思是:版做人第一重要的权是要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然后要增长自己的见闻。知道数字,认得文字。
(5)中小学儒家扩展阅读:
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朝学者李毓秀将这一则内容概括为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并以此为顺序创作了《弟子规》一书,作为对为人弟为人子的人的训诫之书。
这里的“首孝弟”相对于“谨、信”等内容而言。意为为人弟为人子在所必须要做到的6件大事和进一步要做的“学文”共7件大事中,孝和弟是排在前面的。这是从为人子为人弟一生所要遵循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读圣贤书的规则的角度来确定的“首孝悌”的意思。
❻ 历史题目 焚书坑儒对儒家学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是小学的吗?如果不是再给你重做。
1、焚书坑儒是对儒家民间学术近乎“绝后”的摧残,不仅烧光民间文本(学官没烧,毁于战火),还要同步消失知书的人。所幸“挟书令”不到一代人时间秦就灭了,否则,星星之火也会尽失。
(2、汉兴后废挟书令,且奖励民间献书。所以,死灰复燃。在恢复的基础上,不仅儒家旧籍恢复,诸子百家都有不同恢复,所以又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学术发展的)正面作用在于促进了对经典的重发现与解释,即经学形成与发展。展示出集华夏传统精粹大成的儒术对人世的实用适用价值。
4、负面作用在于局限了思想的拓展,造成了僵化的经学与表面的官方意识形态教条。到魏晋六朝逐渐被玄学、佛教、道教几乎替代。(直到宋才复兴并发展)利弊参半。
有点长,初中大概也能用。
补充一下,或说重答:
第一问、焚书坑儒:
一、直接影响(现实影响):停止衰落。
1、 毁典籍,造成“六学从此缺。”典籍(书、抄本)是传播传承的可靠依据。所以,对思想学术的传播传承造成严重局限。
2、 灭学人:浮在上面的,可能水平也比较高的,消失一大批。沉在下面的,也会消失一大批。深明大义与不肯曲学阿世的学人(余英时先生叫“知识人”)的流失与自生自灭,导致儒学“独善其身”而不得,遑论发展传承。
二、后世影响(或历史影响):损益间半。
1、 凸显了儒家学术思想的合法合理适宜适用的特性(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学说,百家诸子只有三流:一、法:申商韩老;一、儒:周管孔孟;一、杂家:荀子、吕览,但都倾向儒。失败乃成功之母,试错效应,从此确立儒家在主流大传统中不动摇的地位。导致“独尊儒术”,使儒家失去独立性,而成为意识形态,僵化、教条,几起几落后终于偏离儒家根基。
2、 肇源今古文经学之争。没人、缺书。所谓秦火残余。导致儒学在历代会产生出内部分歧与歧义。最后导致疑古派热火出路。
3、 滥觞儒法斗争假说,直到批林批孔。导致对儒家的错误,最终对儒家断裂式抛弃与狭隘化的欧洲中心主义诠释。
第二问、独尊儒术:
一、现实影响:
1、 促成儒学在汉魏的表面复兴与经学产生。经学就是诠释典籍,起因于传承的中断,而不是发展弘扬。
2、 形成僵硬的教条化、丧失独立的意识形态,从另一面对束缚儒学的发展弘扬。
二、历史影响:
1、 一统思想的意识形态成为历史常态,不论是对儒学、理学、还是马列主义,严重束缚儒学的后续发展弘扬。
2、 以一统思想为丧权辱国之根本,所以,最终被完全西化派打翻在地、痛打落水狗、再踏上去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还错误的自以为是中国的启蒙运动。
3、 错误的学术败于更错误的权势,导致重农抑商、重学轻技的路线观念,却被误以为是儒学的观念。当然致使儒学被自家曲解。
❼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考试选官制度持续达1300年,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可以总结它作为一种考试制度,长期形成的稳定的运行机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考试管理和人才选拔提供借鉴。鉴于科举制度的重要地位,它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代以来已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从对汉魏以来选官制度嬗递的考察中,以考试为线索,得出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南北朝时期科举制萌芽的表现及原因。第二章“科举制度演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则分别从内外两方面探讨了科举制的演变规律,指出科举制度的变革既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也受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是教育内外部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第三章“科举制度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从科举制度的政治性质出发,探讨了科举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第四章“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从纵的角度探讨了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和科举制度对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五章“科举制度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从科目设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组织、周期与时间、考试机构、科场规范、考试范本——八股文和试帖诗等方面论述了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走向规范化与程式化的历程。第六章“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论述了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二者之间的矛盾,历代统治者都试图通过改革加以调和,直到明清时期官学沦为科举的附庸,完全被科举支配。第七章“科举制度与私学教育”则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私学通过科举制度被纳入了国家人才库;科举考试内容与私学教育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其中的相异之处显示了私学存在的意义;科举的触角伸到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蒙学教育也不例外,其出现、发展和兴盛无不打上了科举的烙印。第八章“科举制度与社会风气”是书中考察较深入、分析较透彻的一部分,论述了科举制下的社会风气,包括士庶关系、等级特权意识、婚姻家庭关系、读书风气、学风和文风等的变化。第九章“改科举、废科举和兴学堂”从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的冲突入手,叙述了近代西学冲击下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此消彼长及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的历程。第十章“科举制度总的评价”针对对科举制度是非功罪评价不一的三个焦点问题,即科举制度是否真正体现了公平和公正、科举制度对中国学风的影响及其是否能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展开论述,阐明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并对当前围绕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展开的争论进行了评述。
积累了极为可观的学术成果(详请参见何忠礼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皇帝下诏废止。但科举的影响并未从此消失,对它的是非得失,许多评论失之偏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如何评价它呢?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级以至中央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世家子弟。推荐的标准是门第高贵,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为九等进行品评,但主要根据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干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评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卢、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连皇帝老子也要退让他们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读书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一个人中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有好处的。唐和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当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有科举制度的一份功劳。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起先不懂得科举的作用,后来有所认识,也加以恢复使用。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即位之后很快开科取士。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
经世致用含华咀英
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读书人不敢谈经世致用的时间是不长的,因此,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科举考试,也大都不是脱离实际的。
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的那一科,考试题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后几句说:“天变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习浮,国计殚而兵力弱,荷泽未靖,边备孔棘,岂道不足以御世欤?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欤?”题目毫不隐讳地指出了国家的严重情况,要士子们出谋划策,化解危机。
清光绪壬寅科(1902年)福建乡试(考举人),主考官是闽浙总督许应骙。这次出了三个题目:《汉唐宋开国用人论》、《勾践焦思尝胆论》、《子贡使外国论》。第一个题目评论历史,有古为今用的意义。第二个题目很有现实意义,当时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中国一败涂地,惨遭割地赔款的屈辱,提倡发扬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誓雪国耻,这和形势结合得多么紧密。第三个题目很有趣,也很高明。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善于理财会做生意的,汉朝为什么不能派像子贡这样的人到匈奴做生意,进行经济交流使双方都有利,求得边境的长期安宁。接下来的会试(考进士),因为北京的贡院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还没有修好,便改在开封举行。大总裁盛宣怀出了个题目《论铁路收归国有》。这是当时的热门话题,后来还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之一。
中国的科举,历来是以儒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的。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是讲经世致用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论语》,如果《论语》没有经世致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说法。儒家学说是经过不断改造的,每次改造都与当时的思想政治相联系,因此说儒家学说和经世致用脱节,是片面的。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不敢评论时政,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一旦文网松懈,情况就变了,道光年间,经世致用的呼声高入云霄,因而出现了像龚自珍、魏源这样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思想家。
选拔精英机制完善
像李白、杜甫这样的旷世奇才,都没有考中进士,因而有人认为科举并不公正。其实,在我国实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目的是让读书人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分配他们做各级官吏,实现学而优则仕原则的精英选拔机制。
首先,科举的录取率很低,除恩科而外,正科三年一次,每省乡试只取一二百人,全国的会试取三百多人,绝大多数人是要落榜的,这样的录取率,怎能做到像唐太宗所说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其次,有人兴趣在于走“终南捷径”,不愿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科举的路。第三,科举选拔的是做官的人才,不是培养诗人。当然,诗人文学家符合科举选拔人才条件的,也能够入选。唐宋八大家中,除苏洵以外,其他七人全是进士出身。总的来说,科举一般是公正的,但不可能完全公正。
科举从隋唐起直到清末,实行一千多年,各种制度都比较完善。比如进入考场,要经过严格的搜查,搜身而外,用具(笔墨砚)也要检查,带进去的午餐干粮都要切开来看看,要夹带进入号房是很难的。收买考官也不容易,每次考试,一位主考三四位同考,只要遇到一个刚正不阿不要钱的,把你揭发出去,就要被判重罪。而且考试的文章是要公布的,称为“闱墨”,还要刊刻印书,卖给参加考试的人做范文。《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就是干这个行当的。文章不太像样,拿不出手,刊刻出来更会惹祸。朝廷对科场作弊都用重典,被处以极刑的屡见不鲜。咸丰年间大学士柏俊就因科场作弊被腰斩。鲁迅的前辈也因涉及科场案弄得倾家荡产,身陷囹圄。因此除偶尔有人铤而走险外,人们大都不敢以身试法,考试作弊的现象实属少见。
科举考中的状元以及进士、举人等,在社会上大都是一时俊彦,颇能干出一番事业。清朝260多年中,举行殿试112次,中状元的有112人,其中出了不少人才。比如乾隆庚辰科状元毕沅,除官至湖广总督而外,经、史、文字学、金石学造诣都很深,并且主持编纂《续资治通鉴》220卷。咸丰丙辰状元翁同龢,官至军机大臣、尚书,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戊戌变法时坚决支持光绪皇帝,以致被慈禧太后革职,其胆识为时人称赞和景仰。毛泽东说过,谈到中国的现代工业,不能忘记四个人。这四个人中有一个叫张謇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此人就是光绪甲午科的状元。中状元也有靠运气的,光绪癸卯科殿试时,适值慈禧太后70大寿,进士王寿彭名字吉利(古代传说中彭祖寿高八百岁),因而中状元。乾隆甲辰、丁未、庚戌三科,屈居榜眼的王鸣盛、孙星衍、洪亮吉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学问家,而状元则不太出色,有人讥讽考官有眼无珠,说三个状元都是撞上了大运,但这毕竟是少数。
其实,科举中最大的不公正是对生员的出身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上辈或本人要过饭,可以参加科举并中状元,如宋朝的吕蒙正和明朝的范际昌;可是有的职业却被视为“贱业”,如剃头的和唱戏的,子孙不能参加科考,这是毫无道理的规定,是科举制度中严重的不公正。
废除科举兴利除弊
科举制度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唐宋时代,限制还没有那么多。明清以后,解释儒家经典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明清两朝还规定,科举考试的文体为八股文,这种死板僵化的文体,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更为严重,这两项颇为世人所诟病。
科举制度最致命的弱点,是清朝中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一部分官僚推行洋务运动,创办了一些新式企业,如招商局、电报局等。这些企业是要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的,出身于科举的举人秀才对这些东西十分陌生,无法胜任工作。西方的学校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它们有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门学科齐全,这显然比我们的科举制度优越。如果我们还是八股取士、策论取士,新的人才从何而来?再说,西学东渐之后,各门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知识分子茫然无知,还在整天子曰诗云,如何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国的有识之士抨击科举,提出“废科举,兴学堂”,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已付诸实践。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后来各省也陆续创办了新式学堂。在这种情况下,1905年正式废止科举,由学校取而代之,就是顺理成章、势所必然的了。至此,科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法律史博士生沈大明:中国的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利与弊
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总之,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的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发展。
❽ 中国历史上有志向并成功的人的故事.
一、张海迪
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
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