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谱中每个1234567是不是都有固定的发音
简谱中每个1234567都有固定的发音。
1、1——do(哆)
2、2——re(来)
3、3——mi(米)
4、4——fa(发)
5、5——sol(索)
6、6——la(拉)
7、7——si(西)
(1)有谱中小学扩展阅读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
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
⑵ 少先队出旗曲简谱
《少先队出旗曲(中国少年先锋队出旗曲)》简谱
(2)有谱中小学扩展阅读
相关少先队的其他歌曲
1、《少先队退旗曲》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谱曲,Various Artists编曲,太平洋乐团演奏的一首纯音乐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际歌·庆典·检阅进行曲》中。
2000-01-0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少先队升旗曲》是一首由由Various Artists作曲,Various Artists编曲,太平洋乐团演奏的一首纯音乐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际歌·庆典·检阅进行曲》中,2000-01-0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3、《少先队集合号》是一首由Various Artists作曲,Various Artists编曲,太平洋乐团演奏的一首纯音乐歌曲。
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际歌·庆典·检阅进行曲》中,2000-01-0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⑶ 简谱怎么看呀
如何看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组成的。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这五条线所形成的间,均由下而上数,分别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为了记录更高的音或更低的音,有时需在五线谱的上方或下方临时加短横线。
加在五线谱上方的短横线(或间)自下往上数分别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一间、上加二间------。
加在五线谱下方的短横线(或间)自上往下数分别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一间、下加二间------。
关于音符,这里不多赘述,怎样快速认识五线谱,向你介绍一个窍门:
先记住几个可以起标识作用的音(以高音谱表为例)
1、中央C(小字1组):下加一线
2、小字2组C:第三间
3、小字3组C:上加2线
这三个音的位置记住了,其他音的位置就好记了。记住相邻的线与线(或间与间)之间都是3度关系,(1、3、5、7)或(2、4、6、1)。
(以低音谱表为例)
1、中央C(小字1组):上加一线
2、小字组C:第二间
3、大字组C:下加2线
这三个音的位置记住了,其他音的位置就好记了。和高音谱表一样,相邻的线与线(或间与间)之间也都是3度关系,(1、3、5、7)或(2、4、6、1)。
另外,一定要注意看准谱号(是高音谱号还是低音谱号)、拍号(是2/4拍还是3/4拍)、调号(几个升号?几个降号),还注意区分不同音符的时值(几分音符),这些都要很细心。特别是在钢琴上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左手弹的下面一行的谱表通常是低音谱表,但有时为了记谱的方便(避免过多加线)有时左手出现高音谱表,右手出现低音谱表也很常见,所以要特别细心。
五线谱识谱还是要多练,熟能生巧。
关于调号
调是音乐的固定高度,调号是调的记号,写在每行五线谱的开端谱号后面的升、降记号就是调号。
1、包含升号的大调音节有7个:
G大调(1个升号);
D大调(2个升号);
A大调(3个升号);
E大调(4个升号);
B大调(5个升号);
升F大调(6个升号);
升C大调(7个升号);
2、包含降号的大调音节有7个:
F大调(1个降号);
降B大调(2个降号);
降E大调(3个降号);
降A大调(4个降号);
降D大调(5个降号);
降G大调(6个降号);
降C大调(7个降号);
除C大调以外,上述由升、降记号各构成7个调,它们都是按照纯五度排列的,这样就形成了15个调。但实质上只有12个不同高度的调,其中有3对是等音调,既:
升C大调=降D大调;
升F大调=降G大调;
降C大调=B大调;
(升a小调=降b小调、升d小调=降e小调、降a小调=升g小调。)
一个升号升4 (G大调或e小调)
两个升号升4、1 (D大调或b小调)
三个升号升4、1、5 (A大调或升f小调)
四个升号升4、1、5、2 (E大调或升c小调)
五个升号升4、1、5、2、6 (B大调或升g小调)
六个升号升4、1、5、2、6、3 (升F大调或升d小调)
七个升号升4、1、5、2、6、3、7 (升C大调或升a小调
一个降号降7 (F大调或d小调)
两个降号降7、3 (降B大调或g小调)
三个降号降7、3、6 (降E大调或c小调)
四个降号降7、3、6、2 (降A大调或f小调)
五个降号降7、3、6、2、5 (降D大调或降b小调)
六个降号降7、3、6、2、5、1 (降G大调或降e小调)
七个降号降7、3、6、2、5、1、4 (降C大调或降a小调)
记住调号的小窍门:背熟升半音和降半音的顺序。
升号调依次升4、1、5、2、6、3、7;
降号调依次降7、3、6、2、5、1、4(与升号调的顺序相反)
更多的五线谱及乐理知识可参阅有关教材。李重光的《五线谱入门》及《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是很好的权威教材,你可以找来学习。
另外,《从零开始学五线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书店里有售。
⑷ 小学初中的音乐课本上都是简谱 请问音乐老师弹琴要怎么弹 还是说另有配套的五线谱教材呢
简谱,音乐老师会用到他们在大学学到的那种即兴伴奏来弹的 需要学1-2年
⑸ 有简谱吗
简谱就是外国人发明的啊,最早就是他们在用,当时有“字母谱”和“数字谱”。 但简谱毕竟是“简”啊,很多乐理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现在国际通行的还是五线谱。 “数字简谱”是在1904年前后日本传入中国的,其发源地在欧洲的法国巴黎,是300多年前天主教的修道士发明的,是带门徒唱经文所用,他们叫唱圣歌。那修道士(苏埃蒂 1665年)因一些水平较低的信徒难以学习复杂的“线谱”,他就用1 2 3 4 5 6 7 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觉得效果很好,当时就得到了教皇接见。尔后就写了一本小册子,名《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 “数字简谱”以数字代音符记录音乐,并不完备,此后就束之高搁,在法国过了七十多年仍无人理睬,不想到后来有一瑞士人,名卢梭(1712-1778),十七岁时曾进过教堂的唱诗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其实“新符号”并不新,苏埃蒂早70多年就实验在先,卢梭幼年丧母,父亲再娶,生活艰辛,他有五个儿女但多被他一个个送人,到晚年后悔不叠,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 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 那时,“五线谱”早己先传入中国,但由于过于细密繁复、深奥难懂而难以普及,中国国内又正处于内忧外患,战火遍地,改朝换代,忙着废科举,办新学,开设音乐课,“数字简谱”就更被迅速传播开来,后又为学校音乐教育所选用。 从1904年到1976年我们的中小学文化普及教育中,放弃了“五线谱”而选取了“数字简谱”,这可能与我们过分追求大众化,平民化歌咏运动有关系,也与乱纷纷的国情有关,在一段时间内,“不学A B C 照样闹革命”,“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中国已经普遍使用简谱了。 再看看国外,就在我们国家成了“数字简谱”的世界时,五线谱由于其比较完善、科学,早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日本自己的中小学在一进入二十世纪就改为“五线谱”教育,就连香港台湾的中小学很早就也统一使用五线谱教材。不过,好在后来我们国家的音乐教材也改成了五线谱教学。 “五线谱”早己成了在音乐界的通用的国际语言,所以要学当然就要学最完善的哪一种啊~
⑹ 老外有简谱吗
简谱就是外国人发明的啊,最早就是他们在用,当时有“字母谱”和“数字谱”。
但简谱毕竟是“简”啊,很多乐理是表达不出来的,所以现在国际通行的还是五线谱。
“数字简谱”是在1904年前后日本传入中国的,其发源地在欧洲的法国巴黎,是300多年前天主教的修道士发明的,是带门徒唱经文所用,他们叫唱圣歌。那修道士(苏埃蒂 1665年)因一些水平较低的信徒难以学习复杂的“线谱”,他就用1 2 3 4 5 6 7 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觉得效果很好,当时就得到了教皇接见。尔后就写了一本小册子,名《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
“数字简谱”以数字代音符记录音乐,并不完备,此后就束之高搁,在法国过了七十多年仍无人理睬,不想到后来有一瑞士人,名卢梭(1712-1778),十七岁时曾进过教堂的唱诗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其实“新符号”并不新,苏埃蒂早70多年就实验在先,卢梭幼年丧母,父亲再娶,生活艰辛,他有五个儿女但多被他一个个送人,到晚年后悔不叠,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
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
那时,“五线谱”早己先传入中国,但由于过于细密繁复、深奥难懂而难以普及,中国国内又正处于内忧外患,战火遍地,改朝换代,忙着废科举,办新学,开设音乐课,“数字简谱”就更被迅速传播开来,后又为学校音乐教育所选用。
从1904年到1976年我们的中小学文化普及教育中,放弃了“五线谱”而选取了“数字简谱”,这可能与我们过分追求大众化,平民化歌咏运动有关系,也与乱纷纷的国情有关,在一段时间内,“不学A B C 照样闹革命”,“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中国已经普遍使用简谱了。
再看看国外,就在我们国家成了“数字简谱”的世界时,五线谱由于其比较完善、科学,早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日本自己的中小学在一进入二十世纪就改为“五线谱”教育,就连香港台湾的中小学很早就也统一使用五线谱教材。不过,好在后来我们国家的音乐教材也改成了五线谱教学。
“五线谱”早己成了在音乐界的通用的国际语言,所以要学当然就要学最完善的哪一种啊~
⑺ 简谱的中1234567,用中文读,怎么读,例如1就是哆,还有其它的呢!
1、1——do(哆)
2、2——re(来)
3、3——mi(米)
4、4——fa(发)
5、5——sol(索)
6、6——la(拉)
7、7——si(西)
(7)有谱中小学扩展阅读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
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
⑻ 本人高中学历,*然后现在正在参加成人高考到时候可以有专科学历,最终想成为我们县里小学老师有谱吗
只要考到教师资格证就有机会当考试,但是你是成人高考的考生,那么你就是函授专科毕业,这个学历是大学所有学历中含金量最低的,如果随便一个普通大专毕业的和你竞争,那你基本就没戏了。
⑼ 求中小学乐理知识
序 音乐基本理论也称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它要解决的问题 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 一个部分,这本书将以这部分内容为重点,兼及其它。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 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琴谱、琵琶谱之分。同文字类似,乐 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 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目前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我们当然将它作为主要的介绍对 象,本书在讲基本理论的部分亦用五线谱来表达;然后再简单地谈一下简谱 知识。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为了方便起见,在有关音阶、调式等内容的章节将用首调唱名法来说明。 考虑到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是用首调唱名法教学的,这种写法或许更容易 为读者接受。限于篇幅,本书只介绍乐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无法兼顾基本技能 的训练。有兴趣的读者应该在懂得了这些知识之后通过学习唱歌或某种乐器 来进一步地掌握,以达到熟练地视唱或视奏的目的。 中小学乐理知识:音—声音的基本性质
一、音
1、声音的基本性质
在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表面看来,产生声音的办法有很 多,可能由摩擦产生(比如用钉子划玻璃)、由碰撞产生(比如用锤子敲铁 板)、由气息的流动产生(比如风刮过树梢),但追根究底,声音的发生有 三个必须条件:一是振动体、二是传播媒介、三是动力。振动体刚才已经提 到了,如果没有玻璃、铁板,自然发不出声音;传播媒介就是将振动体产生 的振动传到我们的耳朵中的渠道,假设使一个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将会 听不到任何声音,这个传播媒介是什么就无需证明了;动力的意思更容易理 解,如果玻璃和铁板静静地躺在那里,谁也不去碰它,它是绝不会发出声音 的,只有通过摩擦、打击使它振动,才会响起来。
声音有四个方面的性质:高低、长短、音色和强弱,这四个性质说明了 一个音的全部特征。
音的高低是由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在单位时间(每秒)里振动的 次数越多,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计量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如果一个音是440 赫兹,就意味着它的频率为每秒钟振动 440 次。人类的耳朵能够感受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 16 次至 20000 次,但音乐中使用的范围远没有这么 宽,其最高音只到 4000 赫兹左右,其中人声能够唱出的范围更窄,大约从60 赫兹到 1000 赫兹。音的长短取决于振动的持续时间,强弱取决于振动的幅度,这两点容易理解,无需多加解释,比较复杂的是音色的差异。音色的 区别产生于泛音成份和振动波形的不同,波形的发生原理又牵扯到振动体的 形状、材料及共鸣条件等等。关于泛音我们将做一些介绍,而波形的分折已 经完全属于声学和电子学的范畴,与基本乐理关系不是很大,就不在这本书 中介绍了。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分辨不同的音色,而不 是从物理的角度进行研究。
中小学乐理知识:音—乐音、噪音和泛音
乐音、噪音和泛音
由于形状和质地的差别,使得有的物体产生规律的、频率相对固定的振 动,可以明确地分辨其音高,这样的音叫做“乐音”。如果振动的成分很复 杂,就会同时产生许多不同的频率,无法分辨其音高,这样的音叫做“噪音”。 在音乐中,当然是以乐音为主要成分,但噪音也被广泛地使用,比如说鼓、 镲、沙锤就是噪音乐器。即使乐音也包含着许多不同的频率,这些次要的频 率称为“泛音”。
以一条弦为例:
当全部弦长振动时,发出一个主要的音,即“基音”,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各部分同时也在振动,发出频率各不相同的泛音。只 有专门仪器才能发出不含泛音的单一频率,我们听到的乐音都是包含许多泛 音的。
练习:
1.什么叫乐音?什么叫噪音?
2.在音乐中用不用噪音?
3.泛音是怎样产生的?
4.观察一个乐队,指出里面的噪音乐器。
中小学乐理知识:音—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
音乐中使用的全部音高合在一起称“乐音体系”。之所以说全部“音高”,是因为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时不考虑音的其它三种性质(长短、强弱和音色)。乐音体系中的每一个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和固定的名字。钢琴键盘是乐音体系的非常直观的体现,它包含的 88 个键基本上就是乐音体系中的全部音级,其白键和黑键的排列方式又与音名完全一致。
这 88 个音分作若干组,每组称为一个“八度”。相差一个八度的两个音之间频率比正好是二比一,假定有一个音的频率是440赫兹,那么比它高一个八度的音就是880赫兹。当两个音的频率比是这样的关系时,它们发出的 声音非常协调,听来就象一个音一样,这个现象叫做“八度相似性”。八度相似性为乐音体系的分组提供了物理依据。将一个八度按照振动数平均分成十二等份,就产生了十二个音。其中每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叫做一个“半音”,或者“小二度”;每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或称“大二度”。这十二个音都有名字,不过基本音名只有七个,用字母 C、D、E、F、G、A、B 表示,其它五个音的名字是在基本音名的前面加上升、降号来表示的,比如降 E、升 F 等等。下图是一个钢琴键盘,注意每一组中音名的写法是不一样的。在靠近键盘中间位置的 C音称为“中央 C”,它左边的一组用小写字母标记,叫做“小字组”;由小字组向上(即向右方)的各组依次称为“小字一组”、 “小字二组”??,其音名为小写字母的右上角注明阿拉伯数字 1、2、3、4,例如 c,a1,b1,g2,d3,c4 等;小字组左边的一组用不加标记的大写字母表示,称作“大字组”;大字组左边则依次称为“大字一组”、“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加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 A,A1,C2 等。这样,就使得每个名字只指一个音,绝不会混淆。
练习:
1。什么叫乐音体系?
2.钢琴键盘上有多少个音?
3。什么叫八度?
4.在钢琴(或手风琴)上弹几个八度音,体会八度的相似性。
5。什么叫半音?什么叫全音?
6.在钢琴上找出几个半音和全音,先分别弹,然后将两个半音(或两个全音)同时弹出来,试试能否辨别它们发出的不同音响。
7。什么叫基本音名?它们是怎样标记的?
8.按照从 C 开始的顺序,记熟七个基本音名。
9.在钢琴上找出下列音:
a,a1,a2,c1,c2,c3,g1,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