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说明中小学常用的一种或几种音乐教学方法
⑴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情感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回兴趣,答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①音乐欣赏法:如借助诗歌,舞蹈,戏剧绘画等②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③参观法: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参观乐器博物馆,事先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事后进行讨论⑵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①练习法:如教师提出要点进行必要的示范;或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练习,教师加以指导;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分析,小节②律动教学法: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用肌体和心灵感受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③创作教学法④游戏教学法:随音乐的情绪,节奏,有表情地进行律动⑶语言性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发①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教学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⑷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❷ 中小学音乐课怎样进行欣赏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关键词] 低段音乐欣赏 心理把握 领悟 快乐
听过很多音乐公开课,自己也开过很多课,不谋而合地都刻意避开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或者是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又由于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度,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每个音乐老师心里都有数,他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并不表示他很认真的在听,也许他的心早飞到窗外的在唱歌的小鸟上了.我教了两年的新教材,说句实在话,他们对很多欣赏曲并不是很感兴趣.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地我们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就此针对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理解,对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此以下看法:
(一)动起来.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施过程中,综和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1,动起你的笔.
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旋律流动的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听到的在唱歌的杜鹃;多了很多斜纹,这是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多了小房子里面画了小鸟,天真的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小房子里不停地转圆圈,原来是乐曲在低吟……好美的画,好丰富地想象.
2,说出你的话
返拿览,宁静,学生也用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问学生:"歌曲中的海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平静吗 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的心情怎么样 在初听了《海上风暴》后,七嘴巴舌议论开了……这就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从音响上给
❸ 中小学常用的几种音乐教学模式
一、 参与———体验模式 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 情感唤起(定向激趣)———情感深入(感知体验理解)———情感外化(创造) 理论依据:情感唤起阶段,以爱没为特征,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情感深入阶段,以鉴赏美为特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阶段,以创造美为特征,将内在审美情感体验客观化、对象化、形式化。 如:音乐欣赏教学或音乐综合课为例,其教学阶段可以概括为: 1. 导入------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2. 展开------提供多种参与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愿望与机会 3. 深入------师生进行深层次交流,思维充分展开; 4. 拓展------通过练习评价总结等活动,深化情感体验、知识技能迁移。 二、 情境-------陶冶模式 又称暗示-------领悟模式。运用语音、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种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 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 理论依据:创设情境阶段,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电化教育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的情趣。 参与活动阶段,各种聆听音乐、律动、游戏、唱歌、演奏乐器、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总结转化阶段,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做到情理的同意,并使这些情感体验转化为理性认识。 三、 探索——创造模式 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 准备——分析探索——创造解决——迁移 理论依据: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把握问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重点、关键,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顺序。 解决阶段,创造性解决问题。充分运用创造性想象,在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尽可能提出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观点,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 迁移阶段,总结、提高、运用。 四、 引导——发现模式 这是意思红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 导入——探究——归纳——运用 理论依据: 导入阶段,将学生从旧知识引向新只是、诱发思维、集中注意、提供研究条件。 探究阶段,帮助学生主动地形成概念、理解原理、概括法则、寻求答案。 归纳阶段,使学生将旧只是与新知识重新组合、归纳,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运用阶段,通过练习、反馈强化,使学生知识迁移或巩固。 注:以上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只是提示,仅供参考。请各授课老师把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及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的理论融在一体。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所用的音乐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❹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整个教育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获得了难得的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概括起来,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都初步建立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那种自发状态;第二,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法规和文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第三,改变了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稳步上升,特别是1994年高中开设艺术欣赏必修课,更是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不开设音乐课程的历史;第四,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第五,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六,编写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教学器材配备在部分地区也已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尽管取得了上述这样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问题包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仍不健全;音乐课开课率不平衡,有的还很低,音乐师资缺额大,教师素质以及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况严重;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整体上教学设备奇缺;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科学全面;教学水平及教材质量不高等等。显然,这些问题中的大多数是只有依靠政府行为才有可能得以逐步解决的,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和一个或几个科研课题所能驾驭和解决得了的。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还是一种量的壮大和硬件上的加强。当然,没有这些量上和硬件上的发展,就根本谈不上音乐教育的质的发展和飞跃。但音乐教育的质的提高,或者说要想使音乐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得到量和硬件这些外在条件的保证之外,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身即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在的问题。因此,在20世纪行将结束,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认认真真地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实在在地回答中小学音乐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上模糊的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迫切的和不可回避的。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本身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一个是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另一个是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上述问题可以说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容与形式、原则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明显地表露出来。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着下面几种片面偏颇的观点,这些观点或者把专业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理解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或者把其他非音乐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当作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来理解。一些人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的知识技能看作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本身,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则习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饭后的甜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还有一些人则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更是喜欢人为地、空洞地拔高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音乐教育当作了医治百病的良方。我们认为,上述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种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所至。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面向个别尖子的专业音乐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另一方面,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美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提高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及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比较严重。这首先表现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的、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在理论上,虽然近年来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音乐教学原则,但其中的一些原则也同样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因而很难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总之,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体验,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轻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好。以至于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认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非艺术性,必然地使音乐教育中掺杂了一些非音乐、非艺术的成分,其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作为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创作主体的那种主体地位。因此,音乐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归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确立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音乐课是活动性、实践性课程,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学术性的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音乐教学,即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如果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照样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证,音乐教学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和成功的满足。因此,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人。 在内容及要求方面,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总体上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上、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难度偏大,既超出中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专业音乐工作者所无需掌握和不可能运用的;而在体例安排上,各类音乐知识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没能够很好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使它们以完整的音乐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离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学生接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音乐。同时,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死板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格严重相悖。我们认为,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充分尊重音乐课程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也必须充分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点。 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也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也相当落后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制度,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学音乐教育规律的行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而一些违背中小学音乐教育规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大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则往往被人们加以肯定并推广。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问题只是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而已,还有如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的脱节,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分离,学习国外音乐教育理论不能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等等问题也较为严重。
❺ 什么是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小雨沙沙>>。
2、能与他人合作表演<<小雨沙沙>>,从中体验歌曲表演的乐趣。
3、聆听童声合唱曲<<春雨沙沙>>时,能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能自主的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dvd.教学光碟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听一听(放录音)
听《春天在哪里》音乐,律动。
2、激情导入
师:春天来了,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桃花、绿叶、燕子……
师:听到了什么?
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春雷轰隆隆、小雨沙沙……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二、歌表演《小雨沙沙》
1、学唱歌词。
师:小朋友们,下面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歌词。
(2)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歌词。方式如下:
师:“小雨、小雨”。
生:“沙沙沙、沙沙沙”。
师:“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生:“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2、学唱歌曲
出示《小雨沙沙》的歌词,播放歌曲。
(1)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轻唱歌曲。
(2) 在学唱过程中,老师及时纠正错误,反复演唱。
(3) 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4) 指导学生注意歌曲节奏。
(5) 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
(6) 师生齐唱。
❻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包括哪些内容
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音乐教学评价,就是针对学校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也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课堂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师评价内容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课堂音乐教学评价,能检验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音乐能力的高低、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围绕音乐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来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评教学目标,注重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能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性与渗透性目标的达成,也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显隐兼顾目标的贯穿,更注重“知识与技能”显性目标的落实,在把握尺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体验学习音乐快乐,在着眼于学生四个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能够做到让三维互伴互随,相互渗透,体现出教学目标具体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检测强的特点。
(二)评教材处理,注重创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充实,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三)评教法运用,注重有效性
从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从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做出了何种评判,形成了何种反馈,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反馈的信息的。
(四)评学法指导,体现学科性
评课除了要观察教师怎么教之外,还要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例如,考察教师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考察课堂能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五)评教学过程,突出合理性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程序完成的。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践是否科学。教学程序评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六)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因素。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板书。2.教态。3.语言。4.专业: 5.操作。6.评价。
(七)评学生能力培养
在评课过程中,还要注意考察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状况。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八)评教学效果,注重实效性
评价教学效果,要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实现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进行评课,着重要看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还应该关注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质及价值判断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音乐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改革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教学模块的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音乐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
(三)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项内容。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肯定其进步与发展,指明其努力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良好评价氛围。
❼ 浅谈如何设计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写教案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自: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❽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这首先表现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的、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在理论上,虽然近年来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音乐教学原则,但其中的一些原则也同样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因而很难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总之,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体验,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轻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好。以至于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认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非艺术性,必然地使音乐教育中掺杂了一些非音乐、非艺术的成分,其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作为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创作主体的那种主体地位。因此,音乐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归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确立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音乐课是活动性、实践性课程,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学术性的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音乐教学,即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如果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照样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证,音乐教学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和成功的满足。因此,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人。
❾ 小学音乐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音乐教育能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教育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❿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一、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音乐知识。但是,不少音乐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沿用传统老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一味强调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使学生没有一点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人士,任何人都不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加以质疑。例如,教师会有唱错音的时候,因惧怕老师的“白眼”、“批评”,小学生总是不敢向教师指出错误,这样既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又不利于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为此,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转变自身角色,从单一传授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营造双向交流、和谐、自由的音乐教育教学氛围,以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自行接受教师的教育,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创新
只有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才会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敢于创新。小学生对于各种事物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一旦他们亲身经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例如,再向学生展示各种打击乐器,使其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工作过程有所了解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使其也可以成为一种“打击乐器”,如有的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易拉罐和酒瓶等制作出了“打击乐器”。教师在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打击乐器”后,可以鼓励学生用这些“打击乐器”试图演奏出各种旋律,在这种亲身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创新思维得以形成,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不能仅仅采用音乐书本教材、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设备完成各种音乐教学活动,而是应对教学手段加以创新,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动画、音频、视频等表现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可观可感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加以激发,解除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性思维造成的禁锢,使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动脑、积极探究,以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多媒体技术,仅仅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录音机等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歌曲,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欣赏,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旦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就会产生继续朝向目标前进的动力。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提出新的想法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或者完全忽视,而是应当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敢于提出新的想法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表达,而且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