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中小学发展

中小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6 18:37:20

A. 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本文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趋势,以期为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中小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学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鉴于此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B. 如何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

第九章 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规划

战略 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发展战略 把”战略”和”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发展战略”,起始于发展经济学,1985年由美国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

教育发展战略 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做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

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指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的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教育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

中小学教育规划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1 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与特征有哪些?

答: 内容:1)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2)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3)教育发展战略的步骤

4)教育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

特征: 1)长期性 2)全局性 3)关键性 4)层次性

2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有哪些方法?

1)社会需求法

2)人才需求预测法

3)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

4)国际比较法.

3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答:1)准备研究工作 (首要阶段),包括组织准备,思想准备,资料准备

2)拟定工作方案

3)确定战略目标(重要环节)

4)研究战略重点

5)分析制定对策

6)论证最终方案

4 怎样论证教育发展战略的方案内容?

答: 论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论证方案内容,主要有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关系

2)战略指导思想确定得是否科学,正确

3)战略目标确定是否得当

4)战略步骤和战略布局是否合理适宜5)战略对策是否充分得力,是否足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论证的形式有:专家问卷,集中论证,领导审批.

5 中小学教育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 1)教育发展目标

2)教育现状的诊断与分析

3)教育规划目标

4)教育规划行动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6 如何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则(制订步骤)?

答: 一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 (包括四类信息:

1)教育系统内的信息

2)有关人口发展变化的信息

3)有关教育经费的信息

4)人力资源与就业的信息)

二 确定教育规划目标

(1)首先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导向

2)其次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协调各层次目标间关系

3)目标要高标准,又要切实可行)

三 编制教育规划草案与评估

(要充分分析教育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素,还要遵守”整体详尽性”和”相互排斥性”原则)

四 选择教育规划方案

(1)确定效率和满意的价值标准

2)进行比较及反复论证

3)进行必要修订补充

4)对人员进行培训)

五实施方案并在实施中作适当调整

(关键是及时了解计划执行的情况和问题)

7 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 实事求是地确定义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核心问题是要抓住一个”稳”字,既要反对急于求成,又要反对消极情绪.

C. 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由私塾说起到现在 - - ,还要说什么教学体系......,你才那么10分,就要别人干一大堆活,你在发梦吧,你都弱智的,我估计没人会回答你这个BC吧,如果有楼下的就说两句这个弱智加BC啊,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

D. 未来学制发展有哪些趋势对我国中小学学制发展有哪些启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只有人才有教育,动物是没有教育的。在考试过程中通常以例子反选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妈妈教孩子写字是教育,大猫教小猫抓老鼠不是教育。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一定是有目的的,也就是后天的,先天、本能的活动不能够算作教育。例如:婴儿吮吸不是教育,因为这是婴儿生下来就会的,是先天本能的反应。

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教育一定是有学的人,还要有教的人,而自学是不能算作教育的。

E. 中小学如何制订学校的发展战略

摘要中小学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小学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中小学一定要重视如何制专订属科学的发展战略。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对宏观、中观环境、学校微观教育市场进行分析,然后学校进行战略定位。定位以后,需要制订学校战略发展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最后,选定学校发展战略的类型和实施程序。关键词发展战略 宏观环境 中观环境 战略定位中小学的发展战略关系到它们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和原则等,发展战略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中小学发展空间和活力,关系到中小学的前途和命运。(剩余3199字)

F. 有没有做中小学教育培训的老师,发展前景如何呢

原标题: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校外培训机构亟待降温

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温度"火热

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的原有之义,应是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是为了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但近年来许多校外培训机构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一味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以此为招揽,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早在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就曾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令禁止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严令禁止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

校外培训机构规模日益膨胀

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校外培训机构规模日益膨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规模达700万至850万人。业界预计,2018年市场化运作的培训市场规模约为9000亿元,行业保持着30%以上的高增长。而上述数字并不包含正规学校的教师私自开办的“补习班”。

校外培训“入不敷出”

许多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一个“一对一”辅导的课时动辄几百元,一个暑假下来,家庭甚至会为此支出数万元。有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总支出的78.3%,占家庭总支出的36.5%。81.4%的家庭对于课外培训或辅导的选择在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类辅导。可见,校外教培的支出,已经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同时,校外培训机构一味追求“应试”效果,一味超前学、超标学,也严重影响到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到了我国的人才培养。因此为矫正校外培训的方向,《意见》提出,要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同时,既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又同步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整改效果初显

今年上半年各省已出台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已经整改4.5万家。这开了一个好头。

G. 未来民办中小学,会逐渐被义务教育所取代吗

会的.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会越来越普及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出路

目前民办教育的现状,全国有10万余所民办学校,3000多万民办教育在校学生,其中义务教育阶段900多万,占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6%左右,高中占10%左右,大学占20%左右,学前教育占40%左右,还有非学历培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具体数字很难测算。
最近几年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态势:学校数降低了,和学生数的上升形成一个比较强烈的反差。这里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学生数增加和学校数减少的状态。这样的一个结合,表明存活下来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他们的实力是增强的,而且也只有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校均规模是远大于公办学校。除此以外,全部远远地弱于公办学校。
如果换一个指标,我们会发现尽管它在每一个类别当中,民办教育都持续增长,可是它的增长率是下降的,这个态势非常明显。小学如此,初中、高中、职业中学、大学都是如此。个别设有国际班、国际部或有比较明显办学特色的学校,不仅广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而且学校发展前景一路看好;一些与公办学校一样追求高升学率的民办中小学,反而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呈萎缩的趋势。
上述数据证明:
1. 有特色的民办教育市场空间很大。
2. 没特色的民办教育在走向衰落。
3. 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从小就受到条件更为良好的教育,愿意出钱来上“贵族学校”。有需要就有市场。还有少数贫穷、偏远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一时不足,也会出现一些低成本、低水平的民办中小学,这些学校一时也难以一下子退出,一旦国家义务教育落实到了每一个角落,这些学校也就要去另谋出路了。
那么,民办学校要建立一个什么特色呢?是提高教学质量吗?是,但不仅仅是。跟在国办学校后面亦步亦趋,从教材到教法完全照搬国办教材,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民办学校要自己负担房租、教师工资。在教育战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的空间是有限的,因为那只能靠增加学生的训练程度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时间和能承受的压力是相差无几的。考试在达到中等就行了,中等以上的成绩不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是过度竞赛。过度竞赛不是在培养孩子,是在残害孩子。
那么民办学校要与国办学校竞争,靠什么呢?靠缩短学制!培养少年大学生。我们从五岁培养,九岁学完小学内容,12岁学完初中内容,14岁学完高中内容。也即9年学完13年的课程。这是我给民办中小学做的应对义务教育的冲击的规划。

H. 重点中小学的存在对中国教育发展影响

重点中小学不能取消的十八点理由,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先生在期间“取消重点学校”的一通言论博得了一片赞誉。但是,从理性的角度看是很值得商榷的。

1、无论是什么“重点”,在每个时期是都会有的,例如,重点大学、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等等。重点中小学也是“重点”的一类,为了搞好中国的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取消。

2、大中小学重点学校的存在是有理论基础的,完全符合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导师列宁说过,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重点中小学就是教育水平首先在一部分学校取得成绩的体现。邓小平理论也有“先富帮后富,然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说法。

3、重点中小学是这些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有的还是历史形成的。决不可,也不可能谁的一句话就取消的了的。

4、平均主义、大锅饭看似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取消重点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校长不公平,对这些学校的老师不公平,对这些学校的学生不公平,还有对即将上这些学校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5、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工业家王光英从国外引进了一套很具规模的化工(或纺织)工业生产设备,结果赶上“公私合营”,这套设备运到国内后,被拆分成若干份安装到了好几个省份。这看似公平,好几个地方都可以搞工业了,结果是都形不成规模的生产能力,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失去了大发展的契机,耽误了三四十年的发展时间。

6、教育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重点中小学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积累形成的。如果谁违反了客观规律,是要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

7、反腐败是好的,但是,重点中小学决不是权力和金钱的腐败行为所能造就的。腐败能够使重点中小学衰落,但是腐败分子是建立不起来重点中小学的。

8、重点中小学是校领导和师生共同创造的,也有历史积累形成的。有些学生通过权力或金钱进入这些重点中小学,丝毫不能抹煞这些学校的光辉和成就。还正相反,重点中小学却能使权力和金钱拜倒在这些学校的门前,大长了优秀师生们的志气。

9、强行拆分破坏重点中小学容易,但是,再恢复或建立起来可就难了。就像一棵参天的大树,锯倒很容易,可是要再长成这样的参天大树还要等多少年。我们国家破坏自然环境的教训已经很深刻了,还要去破坏人文的教育环境,那就是历史的罪人了。

10、各地的重点中小学是各地乃至全国的重点大学的重要的生源基地,也是我国科技和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试想一下,如果取消了重点中小学,将会极大地削弱和动摇重点大学的根基,这将对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文革”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1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取消了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很快也会沦落,也将会被取消。当一流大学与末流大学教育水平“平起平坐”的时候,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12、重点中小学主要的生源也是以学习优秀的同学为主,不是为权贵和有钱人的子弟办的。重点中小学不是“贵族学校”,“贵族学校”也成不了重点中小学。在重点中小学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受到尊重,权力和金钱的势力在学习的优异成绩面前也是要甘拜下风的。

重点中小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遏制权势和金钱势力的场所。重点中小学的老师训家长,不管省部级的、厅司局级的,还是县团处级的家长,都跟训“孙子”似的。据听说,某一级的领导在他单位就深有感慨地说,我在单位是领导,大家都尊重我,或者怕我,都听我的;我一到了孩子的学校,我就得听孩子老师的,就是老师训我,我也得毕恭毕敬地听着,为了儿子,我就得当“孙子”。谁让人家是重点学校的老师呢!

要是普通学校就不会是这样了,老师要是训了当官的家长,他能立马把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去。

重点中小学是不会把权势和金钱怎么放在眼里的,因为“不差那几个钱”。

当然,对孩子还是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

13、据我所知,中国航天大队包括不少航天英雄们的孩子就在北京市的重点中小学上学。这一措施使得航天员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努力训练,奋勇航天,为国争光。另外,就是通过权力和金钱进入重点中小学的孩子也要努力学习,跟得上教学进度才行。

14、任何观点都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哗众取宠。一定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能一拍脑门子,就说“取消重点中小学”。朱校长是大学的校长,对重点中小学知道几何呀?!

15、加强中小学教育,普遍提高中小学地教育水平,要在重点中小学的基础上,搞示范校,通过重点中小学的“传帮带”,把普通中小学或基础薄弱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带上来,走共同提高的路子。这总比把重点中小学取消或拆散了,把教育教学水平降下去要好得多。从方法论上讲,这一上一下,可差的太多了。那种方式好,大家一比较就明白了。

16、农村的教育是个大问题,就连从农村出来上大学的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农村去教书。怎么办?

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的主意好: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许多基层特别是农村没有人去。原因很简单,偏远地方工资低,而且再改变命运的机遇少。建议比较科学地划分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工资标准,越是偏远艰苦的地方,工资就要越高。

实行偏远艰苦地区教师高工资、高收入的办法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年轻有为,立志搞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先到农村或偏远艰苦的地区教几年书,把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上来了,个人也能挣一大笔钱。利国利民利自己,这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主意,这比“取消重点中小学”高明多了。

17、办好中小学的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来尝试,就是不能用“取消重点中小学”的办法。因为,一取消重点中小学,榜样就没了,标杆就没了,灯塔就没了,那样各个中小学就真成了“干不干三顿饭”,“学不学都一样”了。没有了激励机制,各个学校都吃“大锅饭”,学生学习也不必用功了,不爱学习的学生更乐了。教育教学水平下滑,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整个一个教育危机呀!到那个时候,家长后悔都来不及了。

18、还要再说一点,朱校长如果不是党和国家重点培养,怎么能坐到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位子上来,与您德才相当者应该不在少数吧!您要是自然成长,进步的不会这么快。还是要有伯乐识马,领导提拔,所以,就不要再说什么“重点”的坏话了。

朱校长最近对教育的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今天先说到这里。

I. 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来说,现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水平明显滞后,已经远不能满足目前人们的要求。现在中国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迫切要求中小学的同步,所以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私立中小学如雨后春笋。可以说,发展前景非常不错

J.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