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写溪南中心小学操场的作文300字
我们的校园像个大花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色,初春的校园更是美。
一进校门口,便满是是春的气息。校园右边有一个足球场,足球场的周围种满了花草树木。引人注目的是那靠墙的一排玉兰树,每棵大约有3米多高,不见一片叶子,大朵的花缀满枝头,就像一个大灯架上插满了白的、紫的、红的彩灯,炫丽夺目。中间是一大片草地,虽然现在有点冷,但是小草还是顽强的成长,从远处看是黄色的,但是走近一看,原来是黄中带绿。看着小草,我仿佛感觉到小草微笑着向我打招呼。
围着花坛的树形状万千,雪松从远处看像是盖上了一层白雪;剑竹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同小草一样黄中带绿;教室前的李子树原来是光秃秃的,现在发芽了;腊梅花凋落了,发出一颗颗新绿。校园每一处的大树都脱掉了旧破衣,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食堂前一株株迎春花展开了枝头,抖抖身子,长出了金灿灿的花苞,开出美丽的花朵,沐浴着美妙的春光。食堂左边的油菜花也长出了花苞准备开花,蜜蜂却迫不及待地去采蜜。
初春的校园真美啊!每一处都生机勃勃,就像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㈡ 漳平市溪南卫生院人员信息谁知道要具体的。
你到网站里面查下
㈢ 在福建漳平,有个地方叫吾老,有一所学校叫吾老小学
你说的这个是漳平市溪南镇吾老村吾老小学吧?
㈣ 龙岩市溪南小学的办学特色
学校重视师资队复伍建设,致力把制学校办成“教师进修的学校”。构建“每周一课”、“青蓝结对子”等师资培训机制,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拥有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
学校注重优化课程结构,构建“1+1”课程模式,开设“个性化”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上课,成果显著,其经验在省市推广。学校田径队、男女篮球队多次在全区小学生运动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各项竞赛获奖达611人次。
㈤ 漳平市实验小学的师资力量
该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奠定学校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版和业务素质。一是鼓励教师参加各权种提高学历的各种自考、函授等。现已获大专学历的教师达75%以上,有近几年来30名教师参加本科自考,函授。二是全体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考试,中青年教师均取得计算机一级以上合格证书。三是组织大批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观摩,开阔眼界,移植经验。四是邀请教育名家到学校开讲座,做报告,让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五是开展各种教学评优,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学校已拥有省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多名。
㈥ 漳平市永福镇有几所小学呢,环境如何呢,详细描述哈,谢谢回答
目前,永福镇中心有两个硬软件设备都很好的完小。位于镇中心。分别为:永福中心小学和菁华小学。
㈦ 漳平市溪南镇有几个自然村
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宝山林果场
㈧ 溪南小学的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把学校办成“教师进修的学校”。构建“每周一课”、“青蓝结对子”等师资培训机制,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拥有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
学校注重优化课程结构,构建“1+1”课程模式,开设“个性化”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上课,成果显著,其经验在省市推广。学校田径队、男女篮球队多次在全区小学生运动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各项竞赛获奖达611人次。
㈨ 漳平的教育
漳平在北宋时已有少数乡村开办私塾。建县时开办县学,私塾、书院随之渐增。及清,漳平市有书院13所,较大乡村办有社学、义学,私塾遍及城乡。但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文风不盛,中式者不多。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封建儒学渐为新学所替代。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文理兼学,科学渐兴。1923年(民国12年)始办初中。1926年(民国15年)始办初级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开始萌芽。其时,地方不宁,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且多数学校时办时停。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漳平市仅有初中2所,小学43所,幼稚园1所,共有在校学生(含幼儿)5489人,教职员149人。在漳平市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者仅占2.6%,小学程度占21.6%,文盲、半文盲高达75.8%。
新中国建立初期,学校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在发展全日制学校的同时,普遍兴办冬学、民校,掀起扫除文盲热潮,并创办干部、职工业余学校。到1957年,小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比1949年秋增长3.26倍和3.3倍,中学在校学生数增长1.95倍。其中高中有学生217人。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脱离实际,盲目办学,至1960年新办中小学35所,206个教学班,教师净增297人。加上重社会劳动,轻课堂教学,教育质量下降。1962年,经整顿,压缩全日制学校38所共410个教学班。裁减教学水平低的教师521人,使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分别由1960年的14%和30%,提高到1962年的64.4%和61.36%。接着,贯彻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加强课堂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同时,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创办一批工读、耕读学校。教育事业得到健康、稳步发展。“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闹革命”,开展“大批判”,学校领导和许多教师受批斗,部分校舍被占用,设备遭破坏,工读、耕读学校被停办。1968年,中小学复课后,派工人宣传队和贫下中农代表进驻,领导和管理学校。在教师奇缺、设施不全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中学,要求小学办初中,初中办高中,教师被层层拔高使用。至1976年,完全中学由1所增至19所,有59所小学附设有初中班。在校中学生由1222人剧增至10271人,增长7.4倍。出现数量剧增,质量剧降的严重情况。1978年后,经拨乱反正,各级政府重视教育,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同时,采取措施,缩减高中,充实初中,调整小学附设初中班,有计划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县、乡、村分级管理体制,调整中学教育结构,开办中等职业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增加教育拨款的同时,大力倡导集资办学。1981~1990年间,县财政共拨教育经费5250.5万元,为前30年总和的2.92倍。社会集资2918.64万元,占同期财政拨款的55.59%。被省、地评为集资办学先进县。10年间,新建扩建校舍5.7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物质待遇。1985年,经地区验收,以一类标准提前两年实现普及小学教育;少青壮年无盲率达92.14%,宣布为基本无文盲县;1989年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8%,位居全省前列,被省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县。1990年,漳平市有普通中学22所,225个教学班,在校生10093人,比1949年秋增长28.7倍;职业中学3所18个教学班,在校生674人;中专2所5个教学班,在校生364人;小学444所1355个教学班,在校生28866人,比1949年秋增长11倍;幼儿园115所344个班,在园幼儿9578人,比1949年增长227倍。各类成人教育也得到相应发展。
㈩ 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名单
这边问是基本没有人会回答的,尤其是问到漳平这样的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