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崇儒中心小学

崇儒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1-03-12 17:45:38

A. ①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

没有译文,只有答案
17.(4分)⑴善(擅长、善于、长于)⑵会(恰 逢、适逢)
⑶怪(感到奇怪;以……为奇怪) ⑷钟鼓乐之(使……快乐)
18.(2分)B
19.(6分)(1)从很远的地方背着书箱跟从他求学的人,往往以千计数。(得分点:负笈、丛、动,各1分(2)方晖远拿过笔来马上就写下(录取的名单),一开始就没有一点迟疑。(得分点:览、下、凝滞,各1分)
20.(2分)牛弘每称为五经库
21.(3分)博士们未能判定国子生的优劣,(1分)房晖远凭借通博的才学很快做出了判定。(2分)
(原文大意:皇上令博士(国子监教师)选拔国子生,由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子生学习的经义体例不一,博士对这些经典又未能全部掌握,因此不能确定高下。房晖远遍涉经典,能指出所有学生的缺陷,顺利完成了选拔人才的任务。)

B. 有谁知道《光绪漳州府志》的体例、流传版本、历史价值的啊

古代小学的经费管理是中国古代小学管理中最为人关注的一个方面。宋明时期的小学的经费管理渐趋规范 化。其经费的来源不尽相同,宋元的小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明代的小学经费除了学田的主要形式外,商税 和租赁房店也是其主要的来源之一。
一、宋元时代小学的经费管理
直接记载宋元时代小学经费管理的资料并不多见。从相关史籍看,从北宋开始,宋中央政府就命令颁赐给 州县学一定的学田以及其他经费。(注:《京兆府小学规》中规定:“生徒有过犯,……年十五以上,罚钱充 学内公用”,可见当时的京兆府小学内有供学内公用的钱款。)徽宗崇宁兴学期间,这种做法更是得到了推广 。据记载:
崇宁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 ,议罚不少贷。(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另见(清)潘永因编:《宋稗类抄》第三十七条。 )
虽然这里指的是州郡学校和辟雍,但由于宋代官办小学与州县学共校,所以为州县学提供经费,也就意味 着为小学提供了经费。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下列三条材料中得到证明:
崇宁四年八月十二日诏:县学并州县小学更不给食,愿陪厨者听。(注:《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一五 。)
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九日诏:县学并州县小学生更不给食。县学长谕、教谕、置学系州学选差内舍、外舍生 充,自合依条给食。县学钱粮盲罢,月给食钱。(注:《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一六。)
政和四年十二月四日,尚书省言:诸小学,八岁以上听入。……食料各减县学之半。愿与额外入学者听, 不给食。(注:《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七。)
从这几条材料看,在北宋末期,地方官办小学的学生是享受过由国家拨给的一些待遇的。而当时的县学, 还设有专门的管理钱粮的官员。
南宋时期,一些地方官办小学显然还是享有一定的经费资助的。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五载:
杭州府学,……总为十斋。……又有小学斋舍,在登俊后。……生员各斋有长谕,月收季考,供膳亦厚, 学廪不下数千。出纳,学正领其职。
这里的学廪,似乎应该是包括小学生在内的。
更为明确的记载, 如:浙江嘉兴府海盐县小学, 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知县李直养建,有阴田一百五 十顷七十八亩,租一千八百八十三石四斗六升九合。(注:《光绪嘉兴府志》卷八。)浙江嘉举府小学,宁宗 嘉定十三年(1220年)教授吴杜建,“学田旧为豪民及浮屠冒占,始数百亩,君极力复归”。(注:《光绪嘉 兴府志》卷八。)广东梅县小学,嘉定元年(1208年)太守刘涣建,捐钱一千缗,有地十五顷三十八亩,租钱 三百五十贯。(注:《咸丰嘉应州志增补考略》卷三十五。)湖南道州濂溪小学,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道 州守杨允恭专门为北宋大理学家、濂学学派的创始人周敦颐的后代而立的。小学建成之后,复“辍公田若干亩 ,别储以廪”。(注:(宋)赵栉夫:《道州濂溪小学记》,《嘉靖韶州府志》卷十;《道光永州府志》卷十 三《良吏传·杨允恭》。)从这几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南宋时代,地方官办的小学大体都是有一定的经费的 。其经费的基本形式是学田,通过出租学田而获取田租,以作为学校的经费。
宋代由私家大族出资兴建的义学,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义庄的整体经费使用规划和为义学设置的学田。著名 的范氏义塾,其经费就是由义庄统一提供的。(注:参见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八《附录·义庄规矩》 。)而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的浮梁界田义学,即由兴建者“捐良田二百亩,以赡其用”。(注:洪迈:《夷 坚三志》。)又浙江的姚氏义学(亦建于高宗绍兴年间),有屋五十间,有田五百亩有奇。(注:《康熙绍兴 府志》卷十八)
应该说,虽然历史记载比较难于寻见,但上述这些材料,都证明在宋代,为小学设置相对专门的经费,已 经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了。这种经费的设置原本只是为了保证单一学校的稳固存在,但有意义的是:小学设 置独立经费之情形的出现,显示了小学教育本身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一点,对中国古代小学教育朝 着更为系统、规范的方向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同宋代的情形差不多,有关元代小学的经费管理的资料(尤其是官办小学)也比较少见。从《庙学典礼》 卷五《行台坐下宪司讲究学校便宜》中提到福建闽海道小学,将小学生“每日常川在学肄业,……每日与儒生 一体会食”来看,当时的路县官办小学是与路县学共享经费的。由于元代儒学和书院通常都有学田(注:元史 ·选举志一》:“至元二十三年二月,……诏江南学校旧有学田,复给之以养士。”)因此,路县学的经费来 源主要应该是学田收入。此外如彰德府邶城社学,有腴田二百亩,以赡师生,亦同。
对于那些私人兴办的小学来说,在元代,学田也是更为常见的经费形式。为清楚起见,我们将常见的一些 义学的经费资料列表如下: 学名 时代 经费形式 用途 横溪义塾 元初 田250亩 吴氏义塾 大德三年 田200亩 鹤陵义塾 皇庆二年 田14顷 延陵义塾 皇庆 田5顷 茜冈义塾 延祜 田500亩 东阳义塾 延祜 田千余亩 安田里塾 天历二年 田百亩 邵氏义塾 元统二年 田216亩多 遗安义学 至正七年 田300亩 蟾师生 龙渊义塾 至正十三年 田产 中山书塾 至正 田200亩 篁村义塾 至正 田产 徐进义塾 元末 田1万亩 朋习书塾 不详 义田 赐金庄义学 不详 田150亩 儒林义塾 不详 田产
资料来源 《嘉庆松江府志》卷二十 邓文原《吴氏义塾记》(注:《巴西集》卷上。) 《嘉庆松江府志》卷二十 《光绪嘉兴府志》卷九 《乾隆南昌府志》卷十七 《光绪宝山县志》卷五 吴澄《安福州安田里塾壁记》 《嘉庆松江府志》卷二十 《朝隆吉安府志》卷十七 宋濂:《龙渊义塾记》 《乾隆吉安府志》卷十七 《同治广信府志》卷四 《嘉庆松江府志》卷三十一 吴澄《朋习书塾记》 王沂《赐金庄义学记》(注:《伊滨集》卷十九。) 吴澄《懦林义塾记》
此外,如乐清赵氏书塾建于至正年间,“币帛饔膳之费,咸出于已”。(注:陈高:《赵氏书塾记》,《 不系舟渔集》卷十二。)这类义塾的经费,由于是由一家所供给,所以也应该是以田租收入为主的。
根据上表,元代私人义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义学设立者所提供的义学田。从吴澄《儒林义塾记》所谓“施 田若干亩,岁收所入以赡其用”来看,学田大概是以承租的方式租给他人耕种,再收取田租以供义学之用。
除学田外,宋代小学获取经费的途径,大概还有租凭房屋的收入。如宋代琼台有附廓小学一,庄芳记云: “又为之粥(鬻)民田,募工垦耕。官有闲地,辟为房廊,悉收其租充小学廪,岁入亦数百缗。”(注:《正 德琼台志》卷十七。)元代有琼崖乡校,山长王侪翁记云:“市廊店以便商贾。”(注:《正德琼台志》卷十 七。)则廓当为设店或贸易之场所,而学校以之租给商贾,借以获得一定的经费。
宋元时代为小学提供经费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这种情形,从明代开始就逐渐得到改观。
二、明代小学的经费管理
明代小学的经费形式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明代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因此在小学 经费的获得上也就带来了一些新变化。
(一)明代小学的经费形式
关于明代小学经费的来源,近人王兰荫在《明代之社学·经费篇》中曾将它归纳为四项,即:“拨用义仓 谷或支附余息粮”、“学田学廛之租值”、“学生纳费”、“官民捐助”。事实上,这种归纳是有问题的。在 “官民捐助”一目中,含有官民捐助学田,便与“学田学廛之租值”相重复。此外,明代小学在经费来源上还 有其他形式,如商税,而王氏的归纳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鉴于拨用义仓谷或支附余息粮、学生纳费、官民捐助多数为临时捐赀用以修建校舍,故这里尽皆从略,只 拟就明代小学的学田和商税收入作一介绍。
1.学田收入
学田收入是明代小学经费来源的主要形式。照一般情况推断,小学教师自身直接耕种学田的可能性是极小 的。所可能的情形是,小学以学田租与某人,然后收取租粮或租银。
从相关史料看,明代小学学田的来源又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官府拨给。由政府部门拨给学田是明代小学学田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类由政府拨给的学田,部分是 属于逃亡在外之家的农田、荒田或没收了的寺庙之田。如平原县社学,即是官府“查出之外户地,给与社师承 种,用代子弟之贫者充束修”。(注:《万历平原县志》卷三。)廉州府社学,“民之垦田未税者输之学,各 二十亩,社学十八所,共田三百六十亩。”(注:《崇祯廉州府志》卷十二。)其中以寺田改为小学学田的, 在官府拨给的学田中占了绝大部分。在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魏校在广东毁淫词,兴社学,令收寺库之 田入官,“改为社学之田……召人佃种”。(注:《庄渠遗书》卷九《谕民文》。)正德十六年,魏校在广州 设立东隅、西隅、南隅、北隅、中隅、东南隅、西南隅社学,复旧武社学,在各学中均置有学田。(注:《庄 渠遗书》卷九《岭南学政》。)又如景宁县社学,“入废寺田二百秤为膳师费……后开设二馆,共给学田租谷 四十八石,以为赡资。”(注:《万历景宁县志》卷六。)
由政府拨给的学田,往往是由地方官员具体操办的。如潮州程乡县县令刘某建社学,“卖田租米100石,供 束修。……成化又置田租二顷。……已上诸役及买田之费,侯悉以其在官所当得者,积岁成之一,不以扰民” 。(注:陈献章:《程乡社学记》,《嘉靖潮州府志》卷二。)又如嘉靖九江府社学,“俱户部主事白金鼎立 ,又给田以赡其师,……计田二十亩。”
其二,私人捐赠。私人捐赠自己的田地,以为学田,也是明代小学学田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而言,能够 捐赠学田的人皆是一些富家大族,这一类学田有的是捐给官办小学的,但更多地是给由这些富家大族所创办的 小学的。由于此种行为被称为义举,故此类学田又常常被称作“义田”。
在明代,私人捐赠学田有二种形式:一是纯粹私田捐赠。如陆氏义塾,陆氏“割常稔之田若干亩,岁供其 租,以支常膳束修之费。”(注:《嘉靖嘉兴府志》卷五。)长泰县义学,“洪武时……薛子义舍地外,捐田 百亩”。(注:《万历平原县志》卷二。)杜氏义学,“乡人杜儒舍良田百亩,以供廪饩”。(注:《弘治保 定郡志》卷二十。)一是出资购田。如浙江平湖陆氏义学,“既割俸置族田以赈其贫乏,又因族田余积,益已 赀,置田三百亩”。(注:《天启平湖县志》卷七。)
其三,众人集体捐田。《崇祯东莞县志》卷三,“梧山社学,计地一亩。在上下村,里人王瑚倡义建,又 众捐置赡书田三十亩”。此为代表。
明代小学学田的来源约有上述几种形式。设置学田的目的是直接收取学租,学田乃是学校的资产之一。
2.租赁店房、设肆经营及收取市税
以租赁店房或设肆经营的收入充作小学经费,或收取市税以充小学经费,在明代,也是小学经费获得的途 径之一。《正德琼台志》卷十七在谈到琼台社学经费来源形式之变化时说:“小学供于房店,肇宋附廊。然赁 出民愿,无害礼师。至于税市剥商,则始于元之珠崖一处,而充蔓于我朝成化间之一郡百七十九学。”以次可 见,在明代,租赁房店以其租金充作小学经费的做法,似乎在某些地区是相当通行的。
与租赁店房略有不同,明代小学还有设肆(作坊或店铺)经营,以其收入充作经费的。《嘉靖钦州志》卷 五载:嘉靖四年,知州蓝渠重建社学,“有列肆十七给学,给供教读束修纸笔之费”,后废。嘉靖十七年,知 州林希元复建社学18所,“又赎回鬻肆,及于旧学基建市肆以赡学”。(注:《嘉靖钦州志》卷五林希元《钦 州社学记》云:“赎回前官所鬻市肆一十七与新建市肆一十五,庸供各学之费。”)《崇祯廉州府志》卷五载 府社学“建店铺七间,为延师费”。所有这些,均是学校设立作坊或店铺从事经营的。
以租赁店房、设店或作坊经营之收入、收取市税以充小学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小学 教育发展的影响。以琼台成化间179 所小学皆“以近学墟市租税充束修”而言,明代集市及其经济的发展,无 疑是小学能够以如此之多的墟市租税充作经费的根本原因。以琼台每年小学收取一个墟市的租税计,至少需要 179个墟市, 这一数字就已大大超过元代琼崖乡校一处之数。考正德六年所修《琼台志》,其中载琼台大集之 墟市就有121个(注:“大集”又称“大市”, 一般是与“小集”(或“小市”)相对而言,指贸易规模、数 量、赶集人数较大的集市。),此外的小集市,从常规来讲,当亦不下此数。如保定府蠡县乡间19个集市中, 有三个是大集,其余为小集。(注:转引自韩大成著《明代城市研究》第131 页。)小集市显然比大集市的数 量比例为多。根据《正德琼台志》卷十二,我们将琼台各县墟市分布列表如下: 县名 墟市数 城厢数 乡数 都图数 墟市分布
城厢 乡都 陵水 1 1 6 9 1 感恩 1 1 3 6 1 崖州 2 1+4 2 15 1 1 昌化 2 1+1 1 4 2 乐会 3 1+2 10 10 1 2 会同 6 1 1 7 1 5 万州 6 1+2 32 1 5 定安 8 1+2 3 26 1 7 文昌 9 1+2 3 38 2 7 儋州 10 1+1 4 30 3 7 临高 14 1 3 53 2 12 澄迈 20 1 3 48 2 18 琼山 39 1+2 7 104 4 35
由上表可知,在明代,琼台诸县墟市是颇为发达的,有的几乎达到城乡与墟市1比1分布的高比率。而据《 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志》所载,琼州府民“专务农工,少事商贾”(注:《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志》 云“其俗朴野”。),或安土重离,不事商贾”(注:《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志》,郡城乡落风习。), 或“不事商贾,以耕织为务”(注:《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志》,儋州。)。以此民“不事商贾”之地, 而犹有如此之多的墟市,亦可见当时琼台小商品经济的发达了(注:琼台各县纺织业颇发达,此当对其小商品 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参《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志》)。)。
再次钦州而言,其俗“民用所资,转仰于外至商贾,喜逸惮劳,弗务本业,多游手。坊郭之民,不充役使 于官,则贩鬻鱼盐为业”,(注:《嘉靖钦州志》卷一。)则钦州之民实以商品贸易谋生。在这样的一种商业 化的背景中,“肆”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手工作坊或店铺,其收入自然较具稳定性,因而以之作为小学经费的 来源,在保证小学经费上也有一定帮助的。
但小学之以租赁店房、设肆经营或市税充作经费,在明代似乎并不受到赞赏,因而也不可能牢靠。《正德 琼台志》卷十七在分析此一原因时说:
然皆辄罢而不能久者何哉?利场所启,害藏百逐。况刮削汗血,唇指尘哄,有士范者肯籍之乎?故今非但 经禁难行,虽贤父兄、良有司亦不欲也。盖以垄断贱夫之利而启蒙养毋诳之人,甚为幼示之害。且学多久废, 而武断者每每尚执此以苦商民,又冒吾冠服者亦累假文移以为点视之举,里甲供食之不暇,又编户醵钱以祗应 之,岂知善俗之意而反阶祸也哉!
显示而易见,这种经费来源的不可靠,其根本原因乃在于税市等等为逐利之举,为“有士范者”、“贤父 兄、良有司”所不容。
明代小学经费的来源形式略如上述。此外,小学还可能有其他一些获得经费的途径。如《嘉靖邵武府志》 卷七谓府社学“岁收田池店屋赁直”,其中“池”赁当指池塘出租。《嘉庆吉安府志》卷十九载:万历四十年 ,泰和县知县濮中玉建社学八所,“捐置田塘”,则明代小学之中确有以池塘为校产的。
(二)明代小学经费的用途
明代小学的经费因其获得形式、小学设置地等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故其经费在作用上亦有所不同 。大体来说,明代小学经费的用途大体不外于修建校舍、聘师、置办教学用品、供膳几方面。魏校对此曾有过 较为细致的划分,他说:
寺田、观田既改为学田,宜分其所入以为四:积其二以修葺学官及社学,其二以延社学师及均给教官杂用 ,以宽府县备办礼器等费。有余,则以周生员之安贫者。岁终,府司遣官集送用过数目,以凭本道查考。(注 :《庄渠遗书》卷九《谕教读》。)
按照这种划分,则小学经费基本上用于修建学舍、延师以及周济贫困生员。
为清楚起见,我们将明代小学经费的来源、数量、用途列表如下(由于租赁店房之收入量及市税收入量在 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中记载不详,甚或没有记载,故此处省略不列): 地区 小学类别 学田数 租谷数 学田类别 菜州府 小学 965亩 若干石 市民田 掖县 社学 2顷74亩 岁征银5两 无税地 平度州 社学 4顷 胶州 社学 16顷78亩5分 黄陵县 社学 5顷57亩3分 礼教乡地 安乡县 社学 16亩 光化县 社学 30亩 均州 社学 123亩 东安县 社学 600石 拨赐地 宁远县 社学 600石 拨赐地 吉安府 义学 1顷 私田
义学 50亩 私贷 太和县 社学 95亩9分 339石,5.7石
社学 (民粮) 田塘 淳安县 义塾 13亩 20石 私田 程乡县 社学 2顷 平和县 社学 49石 海澄县 社学 3.8石 官收租税 长泰县 义学 1.5石,租银3两
社学 沐阳县 社学 4顷 东莞县 社学 30亩 众捐 瞧州 社学 685.3亩 景宁县 社学 200秤 48石 废寺田 丽水县 社学 140亩 废私田 武涉县 义学 80亩 廊田书田 商河县 社学 5顷69亩 56石
义学 琼台县 义斋 50亩
社学 墟市租税 仁化县 社学 40石 钦州 社学 360亩 店肆收入 德化县 社学 数亩 50斛 广州 社学 84顷340亩 租米正耗617,
粮米正耗750,646
武社 20顷54亩 租米正耗205.4,
学 粮米正耗109,889 寻甸府 社学 田50亩、园地
5亩、银4两 置田性质 置田时间 用途 资料来源 知府 万历 禀饩 《重刊万历莱州府志》卷三 知县 万历 知州 天顺
万历
万历 《万历湖广总志》卷三十四 教谕 喜靖 知县 万历 知州 万历 官方 洪武 官方 洪武 私人 景泰 聘师 《嘉靖吉安府志》卷十九 私人 景泰 学生用 官方 嘉靖 知县 万历 私人 万历 贫生 《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卷三 知县 成化 《嘉靖潮州府志》卷二 知县 嘉靖 《光绪漳州府志》卷七
洪武
万历 贫生 知县 天启 《天启淮安府志》卷二十四 民人 崇祯 赡学 《崇祯东莞县志》卷八 官学 嘉靖 《嘉靖睢州志》卷四 知县 万历 饩资 《万历景宁县志》卷六 监司 万历 师生 《崇祯处州府志》卷三 义民 万历 《万历武涉志》卷七
弘治 《万历商河县志》卷四
万历 国了监 洪武 贫生 《正德琼台县志》卷十七 学正
成化 束修
嘉靖 《嘉靖仁化县志》卷三 知州 嘉靖 赡学 《喜靖钦州志》卷五
赡学 《嘉靖九江府志》卷十 官方 《庄渠遗书》卷九
《嘉靖寻甸府志》卷下傅 官办 嘉靖 良弼《木密所社学碑记》
明代小学经费在使用上还有一定的制度。如魏校即曾令:
各县通查废额寺观及淫祠之田,清出官,召人佃种,分拨各社学供给师生。就择佃人看视社学。有余,则 量拨儒学册内,明白开注。仍总立碑学宫存照,以防侵占、绝奸欺。(注:《庄渠遗书》卷九《谕民文》。)
又谓:“岁终,府司遣集送用过数目,以凭本道查考。”则小学经费在管理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从整体上看,明代小学的经费仍以学田为主,这一点,同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经济形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正是基于这种农本商末的想法上,商税之作为小学经费才不被一些人所接收。虽然如此,商税之作为小学经费 情形的大量出现,显示了明代小学经费在来源上变化。这种变化,是同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的。由此也可 以看出,不管人们在观念如何保持旧有的传统,当新的事物逐渐获得它在相应发展中的地位时,它必然要把自 己的影响施加到社会生活上。

C. 金仙镇的金仙文化区域概述

(一)形成金仙文化区域的原因:金仙划归剑阁仅700余年,元朝以前几千年均属巴西地区,巴西文化尤其以“三陈”文化的影响最为广泛,唐朝文化孕育了陈世家族,北宋时期,阆州陈世三弟兄两状元一进士,两宰相一将,官居一门,三陈故里为北宋时阆州新井县人(今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与西水县金仙相邻,金仙文化在南宋时已文风大举,为元初时建金仙文庙夯实了基础。金仙曾为州(郡)县封地,唐高祖宣诏州县建文庙,四时致祭,金仙有官赐资诏建修文庙,宋时有无建过,有待考证《阆州志》。金仙文庙的创修,竖起了一面标志金仙文化的旗帜。文庙经多次修复重建,更加激励金仙人崇儒重教的精神。“重辑崇儒会序” 碑载:由“崇儒会” 择选先生,教育子弟,每年给先生于“崇儒会”补助资金二十千,学资由东家(家长)供给。花红奖赏给出仕二十四千,中举二十四千,出贡十六千,入泮六千,捐州同正九六千,监吏四千的奖励标准规定。时涌现出了大批秀才、文生,武举等。“崇儒会”担起了地方尊师促教的历史重任。《剑阁县教育志》载。“光绪三十二年,金仙文昌官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初级小学”。清时的老金仙地区,私塾之风盛行。清末民初时期,金仙文化名人数以百计,尤以国立政法大学教授张国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罗锦章等,提倡新学,重视发展家乡的教育,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加之办学能手众多,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各界重视人才培养,全区各家各户再穷也要让子女上学的良好习惯,形成了金仙文化区域之繁荣。解放后,杨作舟任校长,治校有方,60年代初(文革前),金仙小学红遍川北,《四川日报》曾报道办学先进事迹。经金仙小学培养的学子,遍布祖国各地,为社会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二)文物遍布金仙地区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仙文庙”
据1994年挑挖新街街道掘出石碑中“文昌官碑记”载,文庙始建于元朝二年,自元朝至民国末,今碑垭乡半部,吼狮乡、柘坝乡、演圣镇、长岭乡、涂山乡、公兴镇、香沉镇等均属金仙辖区,老金仙地区的祖先们,以酷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将屡经兵匪毁败的金仙文庙,多次修复重建,形成座南朝北,前堂正殿,东西两廊,共二十四间的四合大院,占地千余平米。院中央造十余米高,三层重叠,雄伟壮观的魁星楼,庙宇楼阁参差,翘角飞檐,凿以泮池,桥门碧水,正殿以青石精雕孔圣牌位,栩栩如生的神、圣塑像,雕镂画栋的门窗檐撑。庙门前:“托柱狮麟齐排列,狮塔香炉吐云烟。七级趟梯五百尺,庄严肃穆一洞天。”惜乎经世纪之沧桑,年久失修,房屋漏烂,屋脊坍塌,翘角凋残,梯步崩缺,断壁残垣,殿倾柱拆,瓦砾遍地。疮痍斑斑,几近颓败。2006年,“金仙老龄协会”成立“文庙修复筹集组”,筹集组的同仁们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向热心此项事业的人士募捐,向远在他乡的名士求援,向信用社贷款,筹得资金十余万元。添青瓦全面翻盖房屋,除残壁砌新墙,补修地坪打顶棚,修复梯步檐石,装修前堂正殿,购樟木,装饰东西两廊仿古门窗,铸香炉,建碑林,修复石狮麒麟,塑孔圣、文昌、魁星塑像,虽无冠、琴、车、书,然足以辉映庙堂。金仙文庙,是金仙文化的摇篮,是金仙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登仙寺
登仙寺是燃灯修炼之地,人们为祈祷燃灯而修建寺庙,千百年来,寺庙经多次修复重建。解放后,金仙粮站仓容不足,将登仙寺寺庙划归粮站储粮,1986年金仙粮站建住宿楼,时木料极为昂贵,便将登仙寺寺庙拆毁。八十年代初,场镇居民,机关学校,在登仙寺植树三万余株,连同幸存的六十余株古柏,早已笼荫盖地,风景宜人。1988年,金仙场镇智士能人,共16人组成“登仙寺恢复文物古迹筹备组”,收拾废墟瓦砾。砌筑花台,栽花养草,设置石桌石凳,清理水池,添置围栏,拓沙石曲径为百级石梯,继而修建山门,凉亭庙宇。建公路绕道至山顶。2008年,有广祥大师主持寺院,尤为执著。已建成巍峨之“大雄宝殿”,今日之登仙寺,游人留恋往返,今非昔比。
三)、“武庙”
位于登仙寺南山脚之“武庙”,为一四合大院,庙门前石梯道两侧,有两尊大型石狮雄居石墩之上,庙之屋脊飞禽走兽,翘角吊檐,正堂前趟梯中部宽六尺,高五尺,呈仰式石雕五色祥云掩映之盘龙印台,龙头昂首二尺许。笔者1963年读高小时常骑于龙颈嘻耍。其雕镂之精实属文物珍品,可惜毁于文革“破旧”中。自1921年至今,“武庙”一直设立金仙小学校,金仙应有五辈子孙在此读书,今遗址还保留上下六间立木房屋。
四)、“火神庙”
金仙场老街中部东侧有“火神庙”“火神庙”又曰“三圣宫”为阁楼式四合院,院内四面明楼,其精美不亚于武庙,是金仙人祭祀炎皇(火神)之地,后因金仙为蜀都至巴西大道,再塑关公以祭祀其忠义之魂。解放后,由商业在此经营造食业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解体时卖给居民,今被居民重建为街房。
五)、古香古色“古戏楼”
金仙老街中部是一宽阔之石板街道,临上街窄街处有一“古戏楼”,同是飞檐翘角,八卦攒顶。装饰精巧玲珑,雕镂画栋,古香古色,毁于1959年,后居委三组借建仓房又建新戏楼,大集体解体时卖给金仙商业,商业解体时再卖给居民,今居民已改建街房。
六)、“石板街”
据金仙场居民刘光宗等老人讲,金仙“石板街道”是民国二十二年,金仙团总袁泽勋督力建造,时金仙区域各家各户分派钱粮,不交者以铁链捆至乡公所,交钱放人,组织有石工三百余人,以高质量,高规格建造而成。全长约500余米,中街部位阔12米至15米,两边低,中部略高之弧形。格式高雅,美观、大方。可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集镇建设,拉运建材,车辆碾压至石板碎烂而损坏,于2000年由居民自费全面硬化为水泥街道。
七)、历史厚重的“皇后山”
距金仙场东两公里地,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后山”。山头古柏数千枝,为国有林。因山气势磅礴,又名虎头山。山顶有一株线柏,枝若垂柳,杆粗若盘石,笔直高大。三处旱寨,一处水寨,俨然金戈铁马之军事要地。传说张飞之次女张兰仙,为蜀后主之皇后,因驾次巴西祭家庙,闻邓艾偷渡阴平,取江油,速返成都,途中闻报成都失陷,后主投魏,皇后愤愧而自缢,葬于此山,后人念及皇后之志,立庙祭祀。山峰有观音庙,次层为孔夫殿,下层大坝有大殿。1951年大小三处庙殿调地主服役被拆,上世纪九十年代,乡民筹集资金,恢复文物古迹,今皇后山已建成大殿,公路直通山顶。节假日、春游期间,人们前往游览,络绎不绝。
八)、白塔遗址
文庙西二华里地之“白塔山”,有白塔遗址。因金仙石质呈白色之缘故而名白塔。应是北魏置金仙郡领三县时所建。年代太为久远,无从考证,可白塔遗址却给金仙历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九)、西河“官渡桥”
西河“官渡桥”,也称“剑阳桥”、“金玉桥”。可佐证的是金仙镇大顺村罗家角祖茔内,有神道碑载:“岁进士公讳映川号静一……金仙大成殿,西河金玉桥,首倡捐资,偕子经纪之,其绩功累仁为何始也,呜呼,两处经营一生,公谨非有志者事竟成乎。”文庙道光十五年之《重辑崇儒会序》碑中,记述在会人名有罗映川,西河《剑阳桥》,碑中也记载有罗映川经营修桥事迹。时年为清朝道光年间,惜乎石碑被西河村村民上世纪末断为三截作了檐石。官渡桥长近40丈,阔8尺,连桥堡26孔组成,桥墩以长一丈,下层宽三尺,上几层宽二尺四五,厚达2尺之巨石砌成,桥板每孔以长丈余,宽4尺,厚尺二三以上的两排巨大石板平铺。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如此浩大的桥梁工程,在县内外当属空前杰作。然剑阁新老县志却无它的身份。老金仙的祖先,为大桥的修建,付出了心血与汗水,据西河村蒲登朝老先生讲叙:1958年5月18日,桥上游因县木材公司收木料往南充贩运,支援南充建设,沿河边堆积有3里长的木料,被洪水冲入河中,冲垮石桥中部十孔。上世纪八十年代,升钟水库建成后,大桥静卧在水下三十米处。
十)、林立的寺庙。
金仙地区之“金城庙”、“元龙庙”。“迎水庵”,“ 龙王庙”,“观音寺”等较多的庙宇及各氏族之祠堂,无法一一列举,大多数毁于大跃进,文革时期及大集体时期,有些现在已恢复,如“金城庙”、“龙王庙”、“观音寺”等。
金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崇儒会
金仙文庙内《重辑崇儒会序》碑载:“……集资以生息。”“崇儒会”将筹集的资金放贷,壮大资金来源。对本区域内各地方私塾铨请教师,规定给教师年薪补贴二十千,学资(学费)由东家(家长)供给。对毕业取得功名的学生制定有奖励标准。各地乡村还设有“乡小学会”。“乡小学会”对毕业生也有奖励。社会上还形成对毕业生举行“穿花红”等庆贺仪式。“崇儒会” 这种发展教育事业的民间社会组织,对金仙地区的教育事业起到了扛杆性的促进作用。应继承和发扬,应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金仙川剧
在民国时期,场镇的爱好者常聚在一起,由鼓师指挥打锣鼓场面,唱板凳戏,称为玩友。新年期,“二月十四文昌会”,三月、六月、九月“观音会”等节日,有戏班来此演出。金仙有句俗话:“金仙人,生的犟,大忙起来把戏唱”。解放后,金仙川剧人才倍出,文革时期大演“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演技水平很高,受到赞誉。改革开放后,金仙场镇组建了“金仙业余川剧团”,1981年,被县级调演,得到嘉奖。在周边乡镇多次被邀请演出,名噪一时。今多数演技人才年势已高,抢救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三)、金仙“田氏灯笼”
金仙镇柏垭村及双河村的田氏家族,有传统的龙灯(花灯)演技,此花灯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时的云、贵、川。现仅川北,即剑阁境内有十七棚,而金仙镇田氏龙灯资料最齐全,有32场次,48种表演图案,50种唱腔。灯头及演出人员以田姓为主,演出时少则54人,多则62人,表演可达6个小时,原汁原味,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1963——1965年,曾在我地区春节期多次大型演出。2007年春节,金仙镇“老龄协会”所设的“夕阳红艺术团”组织协同田氏排练花灯,在金仙场,公兴场各演出一次,由于没有资金支付劳务费用而搁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急待抢救。
作者:梁方生

D. 崇儒畲族乡的社会事业

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乡共有学校42所,在校学生2007人。民族教育有很大发展,创办岚下畲族村寄宿制小学一所,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99.5﹪,少数民族学生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科技事业发展迅速,茶、果、蔬、畜牧四大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乡、村两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并在强化乡中心卫生院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县精神病防治医院,医生人数达24人,病床数34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绩显著,曾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E. 他山之茶在什么地方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作为韩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茶文化很大一部分被咖啡文化取代,在当下韩国社会背景下,喝茶的习惯相对较为“奢侈”。韩国饮茶习俗的奢侈化不能仅归因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茶的本土生存环境相对不足也是限制茶文化普及的重要原因。韩国现在主要的产茶区为全罗南道宝城地区(韩国产量最大的绿茶种植基地)、庆尚南道河东地区(野生茶产区)以及济州岛产区(集茶相关饮品、日化、旅游等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区)三个地区。

宝城地区所属的全罗南道是韩国历史茶人及茶文化相对集中而且影响深远的地方。比如,康津地区(茶信契)至今影响茶界的“茶山”丁若庸(1762~1836);在流配生活中以茶为媒、广交茶诗之友的“秋史”金正喜(1786~1865);以及深受唐代陆羽《茶经》影响而闻名韩国茶界,著有《东茶颂》的“茶僧”草衣禅师(1786~1866)等都是因以此地为中心进行的茶文化传播而闻名于世。

宝城不仅是茶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韩国最大的茶叶企业“大韩制茶”基地在此设立),而且除集中研发韩国本土绿茶及现代饮品之外,还以茶文化传播教育为中心,与周边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教育积极配合,扩展茶文化的仁礼教育和教养培育,更把提升茶的观光体验作为该地区着重发展的部分,近年兴起的“韩流”文化中不少影视剧的茶园取景都是在此完成。每年5月份是宝城茶文化庆典举办的时期,在当地政府、教育机构、茶人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以完全开放、免费的形式为韩国全体国民提供全面接触茶的机会,并以此为推动韩国茶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据《三国史记》相关记载,新罗兴德王3年(828年),出使唐朝的使臣大廉受王命把带回的茶种种植于智异山双溪寺附近(即上面所提的河东地区),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为韩国最古老的茶产区,双溪寺范围内的茶园被定为“韩国茶的原产地”遗产61号。同时,该地区因寺庙,僧侣聚集形成“寺下村”,佛教文化繁荣,曾一度被称为“智异山佛教”,茶也因此被赋予浓重的佛教色彩。直到今天,韩国最为有名的双溪寺和七佛寺的禅茶都是每年五月各地茶人争相品味的珍品。

谈到济州岛的茶产业,也许大家了解最多的是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旗下日化“悦诗风吟”系列的产品,该司所生产的绿茶系列护肤品曾一度风靡国内,其茶籽精华系列更是让韩国原本就产量不足的茶达到了最为彻底,精细的加工利用。

事实上,不只是日化,该公司旗下的“哦,雪绿”()品牌茶企还通过研发新品,变换品饮体验等方式来带动了韩国最为普遍化的饮茶之风,以丰富的口感,时尚的包装,便利的泡饮形式等营销策略,成为当今韩国社会环境下较为成功的茶产业典范。在精化营销环境的同时,该企业积极为高校提供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践场所,配合茶产业链接中每一环的原始资料展示,更加保证了韩国茶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方向。该公司同时引进中国浙江以及日本静冈的优质绿茶进行培育,试图为韩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韩国茶源于中国,极大程度上受中国影响,却又不同于中国。在先后经历了崇儒抑佛的朝鲜衰退期,日占传统文化滞后期,西洋文化冲击期及2007年的“绿茶农药波动事件”等一系列低谷期后,随着国民生活水准的日益提高,人们对 wellbing(健康、幸福)生活的的追求,对文化多样性及对传统文化的探求更加强烈,促成了当下韩国茶文化的再一次绽放。

F. 霞浦到底有多少网吧有多少中小学有多少人口

2000年,霞浦县辖7镇3乡3民族乡:松城镇、三沙镇、牙城镇、溪南镇、沙江镇、下浒镇、长春镇、柏洋乡、北壁乡、海岛乡、盐田畲族乡、水门畲族乡、崇儒畲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564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松城镇 80127、 长春镇 46193、 牙城镇 27915、 澳南镇 40164、 沙江镇 39163、 下浒镇 30106、 三沙镇 40825、 盐田乡 24658、 水门乡 18074、 崇儒乡 18133、 柏洋乡 22259、 北壁乡 15878、 海岛乡 10871、 州洋虚拟乡 42108

G. 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有什么区别

接上面。 严格地讲,科举所体现的公平与公正是相对的。首先,要通过科举的层层选拔,需要有“十年寒窗”的用 心攻读,而寒门子第少有受教育机会,也难以支付应考费用,与家道殷实者的竞争显然不是平等的。其次,妇 女无权应举入仕。再次,从本质来看,科举这种以大量财富和社会声望来犒劳少数中举者的制度,无法维护平 民百姓政治上的公平性。尽管如此,在特别注重人情、面子和关系的中国古代社会里,科举考试仍可谓“惊人 地大公无私”。(注:(美)费正清著,孙瑞芹,陈泽宪译:《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41页 。)其考教分离原则所体现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等精神具有超越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时代之特征。 2.防止作弊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大规模的统一考试,科举制实行考教分离的原则。虽然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 和标准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但在职责上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学校只管教学,并不参与科举考试的各项工作。中 央官学由尚书礼部下属的国子监统辖,而科举考试为尚书省礼部专司,乡试以上主考官由朝廷选派。这种考教 分离原则至少从职责上有效地杜绝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此外,为确保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应具有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中央政府还制订了从命题到录取 的一整套严密措施,主要包括:第一,“锁院”制度。考官一经任命即刻赴贡院入闱回避,断绝与外界乃至亲 友的往来,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等事件。第二,严格的考场和考试规则,包括报名时的结保、保廪 生认保,考前的点名、搜检,考试中的巡视以及考场秩序的维护等。第三,糊名和誊录易卷制度。考生交卷后 ,由弥封官将考生所填履历、姓名等弥封糊名,然后交由誊录手将墨卷誊为朱卷,由对读生核对完毕方可送考 官批阅。第四,复试制度。为严防录取环节的舞弊行为,科举考试对所有被录取者均采取严格的复试制度。第五,回避制度。主持考试的主要官员,其亲属要回避科考。到了清代,回避制度几乎涉及参与考试工作的所有 人员。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规定,主考、同考、监临、临试、知贡举、提调、受卷、弥封、誊录、对 读及收掌等一切考官的子孙宗亲和近亲皆不准参加科考。在今天看来,这一系列指施中有些显得十分繁琐甚至 无理,但在弊风肆虐的当时,的确起到了防范科场舞弊、维护考试公正的巨大作用,从制度上保证了科举的高 效率与权威性。 三 无论日月如何更换,社会总在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且历史总是呈现出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科举 考试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余年,是当时整个教育制度的重心和人文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成为最受时人关 注的焦点,并对中国封建社会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千余年科举考试所形成的一些传统至今仍以潜在的形 式顽强地存留于现实之中。百年前科举考试很不光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声息已然飘渺,而当代社会却又出现 了某些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人们再度聚集被喻为“现代科举”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整个 社会都在激愤地抨击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学术界和广大百姓也正就高 考的存废问题争论不休。假如我们能超越个人情感,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科举,借鉴其精华、吸取其教训,也许 在高考的决策与操作上可以减少很多失误,少走很多弯路;那怕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同轨,至少能给我们的思 维以启示。 1.“片追”的阴影 “片面追求升学率”可谓近年来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谈论的热门话题,在各报章杂志往往处于十分显眼的 位置。“片追”与高考录取率有直接的关联,是伴随激烈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它与高考如影 随行,成为笼罩在高考头上一块久久不散的乌云,“黑色七月”也因此得名。它还赋予高考以“魔力指挥棒” 的功能,使整个中学乃至小学、幼儿园阶段的教育都在这根魔棒的指挥下运转得精疲力竭,怨声载道不绝于耳 。如今,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片追”在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表象下,更深地危及到社会风气和中国 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力,对“片追”的喊打声也愈来愈响亮。其实,“片追”这种伴随高考竞争在60年代萌发 滋生的教育现象,并不令人陌生。在中国这个考试的故乡,“片追”现象古已有之。 隋唐以后,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功能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朝廷衡量州县学的优劣和对学官的奖励标准 ,主要是根据各校的科举及第率。宋代蔡京罢科举实行三舍升贡之时,升贡率(升学率)遂成为判断各校办学 成绩好坏的主要标准,教官考课“第一项,教育有方。注谓贡士至辟雍升补推恩者多”。(注:《宋会要》“ 职官”五十九之十五。)对及第率的追求即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在教育中的轴心地位。 与功名利禄直接挂钩科举制强化了官本位体制,牵引着士子们一心投身科场,两眼紧盯及第,在激烈的科 场竞争中耗费终生,豪情悲壮却令人痛惜。今天的“片追”何尝不是如此?那么,我们是否只能任由“片追” 和高考的魔棒对教学秩序越来越肆虐的破坏与指挥而无所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大有可为。一 是继续改革政治体制,淡化官本位色彩,提供多种成才途径。二是改革高考,包括改革考试的科目、内容和命 题形式等。三是改变文凭至上的教育价值观,使人们从争过高考独木桥改为走多途径发展的立交桥。 2.高考的存废 1952年建立的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与中国古代科举统一考试一脉相承。与科举考试一样,作为一种选拔人才 的制度,高考在促进人才成长、推动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可谓功德无量。但是,在数十年的运作中也出现 了很多弊端。为了改变考试对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一些论者提出了废止高考的主张。教育界为此展开了系列 争鸣与商榷。高考这一上关国家政策、民族前途,下系民众个人命运的制度之存废与否,已成为广大师生、家 长乃至整个社会热切关注的重大问题。现时高考的存废利弊之争和历史上的数次科举存废之争何其相似!我们 不妨把视线再次投向科举。 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立进士科(注: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版,第24~26页。)以来,“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科举考试便显现出勃勃生机,充分发挥着公平选才的积极 功能。但由于其弊端亦十分突出,历代都就科举制的存废利弊进行过争论或改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6次。(注 :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的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这六次争论或改制都 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且都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重复,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结果是,科举制在经历了 数次短暂的中断之后,由于人情困扰,旋罢旋复,各朝仍将其作为选拔人才的首要途径。科举制在历史上之所 以长期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科举制是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一项具有公平精神的制度”。 (注: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的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而科举考试的公 平与公正,恰恰是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来保证。 与科举制一脉相承的现代高考制度之公平精神与社会效益亦缘于统一考试,这一点已广为认同。因此无论 从科举考试的历史还是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都应坚持统一高考。尽管高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种种弊端, 然而,与科举制一样,“立法取土,不过如是”。历史上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互动最后以兴学堂废科举 为结局,那是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合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今天的高考内容是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 的。在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做法不是废除高考,而是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促进 中学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H. 古代小学要上几年

古代没有小学,是在熟读四书五经的基础上,考取童生,然后在县学接受正规教育,一般考取童生的年龄在十二岁左右
古代各类学校的学制并无一定,历代也有不同。《礼记•学记》中记载了西周时官学的学制,它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每年入学一次,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志向,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亲近师长,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这些都达到了,就是小成;如果九年触类旁通,坚强而不违背师训,就是大成。足见那时的官学至少要学习九年。
两汉太学,并无明确的学习年限规定,但考试却是十分严格的,西汉时每年考试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类似今天的抽签答问,分甲、乙两科,以区别程度高低,如发现该学生属于下材或有一种经书不通,就勒令退学。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通过者就授予官职,未通过者留下继续学习。
隋唐官学明确规定儒学招收14岁到18岁官员子弟(律学为18岁至25岁),学习年限为九年,书学和律学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有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科举资格,若九年学而无成者亦令其退学。
宋元时期在学习制度上有所改革,较为突出的是北宋王安石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即将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必须依照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合格者就可依次升舍。元代又将学生分为三等六斋,通过考核积分逐级升斋。明代仍然沿用元代的积分制,入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必须先入低级班,一年半以后,文理通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而后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8分为及格,这样就可以待补为官,不及格者仍坐监肄业。清代以后,积分制已名存实亡,入监读书只是熬年头了。(

I. 小学五年级语文题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请你简要叙述。

答:“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并且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阅读全文

与崇儒中心小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