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科学》课程开设情况如何
目前小学《科学》课程还不是很完善、课程开设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学校教学成绩低、课程改革推行较缓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自然》改为《科学》,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小学的科学课程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的课程理念。教材的变化体现了先进教学理念的需求,面对一群几岁的孩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而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与否的原始动力,孩子是国家未来命运的支柱,所以我们必须把科学与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孩子、科学、素质教育这三者必须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地区的小学也包括我所在地区所开设的课程还都不是很完善、课程开设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学校教学成绩低、课程改革推行较缓慢。 我所在地区小学我认为当地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学校的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实验条件比较落后;学生对《科学》课程兴趣浓厚,但实验技能较为薄弱;另外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太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还有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很少开展探究式教学,仍是应试教育的模式。现存的小学教育完全背离了科学教育的本质,他们学到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背诵一个个无法理解的所谓的理论公式;他们练习梯形高与宽的各种算法,圆的面积大小能让美国大学生目瞪口呆,可是他们却不懂自己所住房子的构造原理和面积计算方式,他们只会僵硬的计算出作各种高难度的应用题,面对实际生活,却一无所知.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告诉他们一米就是伸长手臂的长度,小学六年级再问起时却还是伸开手臂.这些硬性的背记,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对于科学的热情和兴趣。还有课程的综合化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了解到小学老师们很少做实验,很多东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实验很少上,就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多科学结论不是孩子们亲手实践得出的,而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所以,可以这么说,很多学校不太重视科学这门课程,学校不重视,老师不重视,家长不重视,把这门学科当作是一门副科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当前农村学校教学成绩低、课程改革推行缓慢的一大原因。 综上所述我觉得应该尽快完善小学《科学》的课改课程。首先,应该对其进行准确的学科定位,清楚把握它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立足于初中来组织教学。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加强他们动手动脑的实践演练机会。其次,基于学科定位的对《科学》教学任务的准确把握,清楚《科学》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于自然揭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不在于分数的多少,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希望孩子们接受的是思想,而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他们所追求的是孩子的好奇天性而不是固定的公式。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还需要所有教育界人士共同的努力,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真正的科学世界。
2. 小学苏教版科学分组实验开出率怎么写
如果老师要其他年级学生填写会怎么样!如果上报了教育局会怎么样,这可以说是什么
3. 小学科学实验开出率是什么意思
你好!在小学科学中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大类,演示实验为教师上课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等实验,记做“a”类;分组实验为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完成的实验,记做“b”类!
4. 小学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科学应做分组和演示实验各多少个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面大旗。而实验教学就能很好地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于一体。
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实验中有所启迪和收获呢?那就是:实验时应做到“六多”——多看、多做、多思、多说、多听、多评。
一、多看
“想到没想到,看了才知道。”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之《想到没想到》栏目的宣传口号。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到了,我们就相信了,就明白了,这说明了看的重要性。
看,不是随便地看,而是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是人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科学实验的显著特点,同时教会学生观察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科学实验时,不管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都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观察。要引导学生看清、看全事物的真实面貌,更要学生发现平时没留意的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正确、清晰的事实,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学生还能从中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比如做《热水变凉》实验,将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连续测量十分钟,这时要适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他们会发现开始水温下降很快,最后越来越慢。最后学生们得出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由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其教学效果是言语传授无法比拟的。
二、多做
“你听见了,你忘记了;你看到了,你明白了;你做过了,你记住了。”这说明了做的重要性。法国科学教育以“动手做”为口号和切入点,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与研究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体现着学生作为主体的生命历程。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记忆与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为主。而动手做最能展现事物的直观形象。
我们老师只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使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充分的感知,经历科学的过程,学生就能从中获得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上,学生做实验很多都是草草收场,学生并未“尽兴”。有些教师一发现一个(一组)或者是几个(几组)同学做完或做对,就迫不及待地命令学生停止实验,觉得部分学生的成功已经与教师要的结论相吻合。这种做法与科学教学原则明显相悖。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科学课的显著特点,学生都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实验如果不能取得数据并得出结论,那等于没做。所以,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让孩子们多做,做足,做深。
比如教《小车的运动》一课,做实验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们提出假设,作出猜测,弄清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然后让孩子们多次地、反复地做实验,获得数据,并从中探究规律。学生们通过“真刀实枪”地“搞”出来的有关结论,将使他们终生难忘,而这一探究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将使他们受益一生。
三、多思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探究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制定计划、实验搜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必须学会思考。如果对一些现象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永远发现不了问题,更谈不上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假设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思考阶段,科学家进行实验,在没有成功之前,都只能是“假想”,也可能就是“胡猜”。所以,学生在实验时,有关科学的结论,应让学生敞开思路无所顾忌地想,甚至异想天开。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认识事物能力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处处伴随着学生的思考,而且需要学生的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学习需要多思,需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教师一上课就出示一个电磁铁,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而后让两名学生各取一个电磁铁(线圈铁钉不同),让学生观察哪个电磁铁吸的回形针多,为什么?这时可鼓励学生朝不同的方向想。思维就这样大放光彩。
四、多说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有各自的体会和想法,科学实验后,要让学生把实验过程和结论说出来。如果不让学生说,我们就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想的。不让学生多说,就不知道他们思维的全过程,不知道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就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达成共识。因此,实验后应让学生多说,给他们自由的空间畅所欲言,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教师的责任。
比如教学《观察水》一课,学生做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后,我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溶解现象,个别说,小组说,集体交流。这样反复交流,溶解现象就深深印在学生头脑中,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多听
善于倾听的学生就是善于学习的学生。在许多的科学课堂,不顾别人的想法,不注意倾听的现象比较严重。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我们要引导学生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产生智慧的碰撞。
如在《洗衣服的学问》一课中,当学生设计出不同材料去污能力大小的方案时,我就引导大家针对他的方案,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不但能认真倾听,还听出了别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交流中,为方案的完善提供了很大帮助。
六、多评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做到“四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更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评价。
当有个别学生或小组同学出现合作,实验、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和优点时,我就不失时机给予评价,请同学自评,相互评,一堂课下来,评出最佳小组若干,给予加分,当分数累计到指定数时,便可获得老师的奖励。奖励就是一张卡片,一些实验材料、药品,或者到科学探究室自主做实验的资格……
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学生动手又动脑,个个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只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多看、多做、多思、多说、多听、多评,我们的科学实验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小学科学实验开出率多少才能达标
我这是一个学期8到10个,多了做不过来
6. 小学科学实验开出率是什么意思
小学科学实验开出率衡量初等院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
2.它是实际开出实验总时数与计划开出实验总时数之比。
3.它的高低影响着一所院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