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科学实验方案都有哪些内容
有:目的、重难点、教案、教法(包括探究实验)、实验报告、拓展小结等.
⑵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测量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教师:雷宜武 执教时间:2011-4-17
单位:四川省开江长岭中心校
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实验重点:知道运动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跳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验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实验器材: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 、自创的呼吸计数器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 1.教师演示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测量心跳,重点示范确定心脏的位置很重要(心脏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
2.指导秒表的正确使用。计时要准.
3.学生分组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同学之间相互测定较好。一次可以三,五个学生同时听.
4.提醒测量呼吸次数的注意点:吸一口气呼一口气算一次呼吸。人在呼吸时鼻腔、胸腔、腹腔等器官都参与了活动,身体上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用自创的呼吸计数器演示测量呼吸次数. (不要紧张,要保持均匀、平稳的呼吸,不要故意深呼吸等)
5.学生分组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呼吸。二人一组
6.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测量运动结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 1. 运动2分钟即可。
2.2分钟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分钟心跳和呼吸。可以同时测量呼吸和心跳。
3.学生分组测量,边测量边在记录表中记录数据。
4,测量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实验总结 汇总实验数据,发现静止状态与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不同。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验后的反思: 实验前 学生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比我想象中的更少,当教学中让学生预测自己一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时,数字的大小差异到了令人不信的地步。预测不是没有根据地瞎说一气,必须建立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虽然学生们从三年级已经开始专门训练了测量的技能,但长期以来,跟实际生活脱离的学习还是使学生对数字的感受很生疏。
"我一分钟大概要呼吸60次。""1分钟我心跳动的次数大概有十几次吧!""100次!""30次!"……面对这些数字,我真的感觉到了孩子们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也让我意识到了对学生进行量化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后: 我又低估了学生的智慧”天气冷了,我们穿的衣服厚,摸心脏测量比较麻烦,有时可能感觉不到。采用摸手腕的脉搏来测量,只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我还发现:不只是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在哭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很紧张,走夜路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受到惊吓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被人吓倒的时候,,,,,,等都可以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增加.
一分钟呼吸心跳次数记录表
平静状态 运动二分钟后 运动后较长时间
一分钟呼
吸的次数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开江长岭中心校 年(班)级 四 年级1 班 实验者
时间 2011-4-17 实验名称 测量呼吸和心跳
实验器材:带秒表的多路演示汇诊听诊器 、呼吸计数器
我的猜测: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我是这样做的:1.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测量心跳,在老师的指点下确定心脏的位置(位于人的胸腔的偏左)。
2.学秒表的正确使用,计时准确.
3.用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测量安静状态下自己1分钟的心跳,同学之间相互测定。一次三,五个学生同时听.
4.用呼吸计数器测量1分钟的呼吸次数.
观察到的现象: 平静状态 运动二分钟后 运动后较长时间
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20 32 25
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85 108 90
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分钟的呼吸多在25次,心跳在80次;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疑问: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
指导教师:雷宜武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探究活动的设计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执教教师:雷宜武 执教时间:2011-4-17
单位:四川省开江长岭中心校
本课的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自己运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关注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了解学生对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原始认识。
第二,组织学生搜集三种状态(静止、运动后、休息3分钟后)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测量前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指导玩吗在测量数据的时候,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在测量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使我们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更准确?”对测量的方法和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讨论。
第三,组织学生对搜集的三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以及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3、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5、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3、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人的呼吸和心跳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心跳又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五、教学准备: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 、吸管、自创的呼吸计数器
六、教学活动过程设计:1
一、导入
1、交流谈话: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时经常做哪些体育运动。那么我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比,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当学生提到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的时候,追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感受,引出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追问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为本单元其它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是最明显的。那你有没有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测量我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
1、交流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才能准确的测量出我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间一起来研究研究。用我自创的呼吸计数器来测量.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诉大家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法:用手摸心跳或脉搏)
(设计意图: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对测量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讨论、汇报的形式选择出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提出测量的要求,将名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才算一次呼吸?明确什么是一次心跳,如何正确测量等。目的就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这是科学课的根本特征)
3、有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际测量了。首先我们来测心跳,你们可以采用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法。你先估计一下我们一分钟的心跳会是多少下?(随机问一下即可)这样,为了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用我自创的带秒表的多路演示会诊听诊器来测量.你自己数心跳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1分钟实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预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关注实验数据)
4、用同样的方法测呼吸。(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
5、交流谈话:记录好了吗?和你开始预测的心跳、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别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在测量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小组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使他们意识到异中有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小结:每个人的呼吸、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心跳在80次左右。
6、刚才我们测量的是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那么在参加运动后,我们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样,让我们先来做做运动,然后再实际测量一下吧,要求:运动之后先测量心跳的次数。(做1分钟运动,记录心跳的次数)
7、刚才大家在做运动的时候都很卖力气,测量时也很认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优美的录像休息一下吧,不过可是有条件的:在看完录像之后,我们还要继续测量一次心跳的次数。(学生看录像——继续测量心跳的次数,并记录)
8、刚才我们测量了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每分钟的心跳的次数,那么我们的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后及休息一会后会有变化吗?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测量测量吧!(与1、2的方法相同,测量并记录)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测量运动后及休息3分钟后的呼吸、心跳次数。在活动中注意及时收集运动后呼吸、心跳的次数,并及时记录。休息的过程中,播放录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体,继续收集第三组数据,从而为后面的整理、分析数据做准备。)
三、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解释
1、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收集到了“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一会儿后”的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的数据。对于科学家来说,仅仅观察统计表中收集数据是不够的,更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这就需要借助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更加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帮助了(出示统计图,初步讲一下统计图的构成),你能像科学家们那样选择用其中一种统计图的形式,将你测量到的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三组不同情况下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统计图的介入,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知道制作统计图也是整理数据的一种好方法。)
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在做好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制图,讨论,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看到的现象做出解释,即引导他们发现呼吸与心跳的次数与运动是有关系的。这是科学探究的根本目的)
2、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发现从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向规律性解释发展。
四、延伸
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发现运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心跳,研究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吗?
《测量呼吸和心跳》,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难点是如何采集比较准确的数据。
1.小资料: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呼吸频率 心跳频率
年龄 每分钟呼吸次数 年龄 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 40-50次 新生儿 140
5岁儿童 20-30次 3岁儿童 110
10岁少年 25次以下 4岁儿童 100
15岁青少年 20次以下 10岁少年 90
成年人 16-18次 成年男子 70-72
成年女子 76
2、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加快的原因
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想一想,运动时为什么呼吸会加快?
解释剧烈运动后呼吸、心跳会同时加快的原因。(人体在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这就需要肺部吸进更多的氧气和心脏泵送更多的血液量,这就产生了的呼吸和心跳同时加快的现象。人的身体在运动时要比静止时需要更多的氧气,这就需要通过加快心跳使血液循环加快,加快呼吸补充运动时需要的大量氧气,这样才能保证人体进行剧烈的运动。)
3、认识增强心肺功能需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道理
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⑶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计划及总结
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在学校,课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发扬集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学生活动的班级集体项目,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⑷ 小学生科技活动方案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1.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活动方案是科技活动的蓝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科技活动方案要体现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科技活动的原则、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科技活动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整体科技活动方案:一所小学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计划,一般是一个学年有个大体的计划,一个学期有一个详细的科技活动计划;一个科技社团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科技活动的方案;一个年级活动课程要有整体计划,每个学期要有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动的方案:每次科技活动都要有科技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十分具体。
2.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小学科技活动是人类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动要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传播当代科技信息。怎样把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活动,是编制科技活动方案中的一大难题。
当代高科技有哪些?一般认为,当代科学前沿有:揭示物质之谜、宇宙探索、地球科学、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前沿有:电脑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人体工程技术和新医药技术等等。
科学就是探索未知,科学前沿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没有定论的假说是不能上教材的。对此,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质疑。科学是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的道路上,人们要前赴后继,为什么不把科学前沿的信息及时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把科学的猜想、科学的幻想、科学的疑问告诉学生;在制定科技活动方案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前沿信息编进去,而且要通过有趣的活动进行。
例如,要学生看一个打了小眼的纸箱子,学生都说什么也没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打开箱子怎样探索“黑箱”的真相。让学生查找“ 黑箱系统 ”这个科学词汇,“黑箱”这个词汇,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
对于类似这种科学上无定论的现象,要不要告诉下一代呢?当然要告诉学生,问题是怎样设计科技活动方案、怎样激发小学生去探索。如怎样探索飞碟之谜,切实的一种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状飞行物能不能飞。在科学探索中,就是先做一个模型。科技辅导员通过半年的研究,利用简单的方法在卡片纸上画出图,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剪剪贴贴,做个模型,看看飞碟能不能飞。
接着就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飞碟应该怎么办?宇宙人来了怎么办?这个科技活动的设计难点就在于怎样设计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制作的飞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学生可以制作成功。这就要求科技活动的设计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状飞行物飞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学生。
3.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首先,要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体会,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资料获取知识背景材料。这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动的指导者要亲自参与科技活动,成为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无疑,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情况,研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研究他们的个性特长……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活动方案的体现,也就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包括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教材、科技活动器材、科技活动电脑软件、科技活动场所设计等等。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1.整体活动目标的确立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科技活动的目标要符合总的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又要具体可行。
整体科技活动的目标,一般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小学生在这项活动里的收获来表示。
例一 某小学天文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激发组员对天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参与天文探索,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例二 某农村小学饲养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结合本村养猪的实际情况,激发组员对参与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的兴趣,要组员在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整体知识背景的研究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 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进行研究,例如,要编写计算机科技活动的设计方案, 就要搜集计算机科技资料、研究本校的计算机设备情况, 选择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情况……
3.整体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整体小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例一,某小学对学生科学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操作能力比较差,该校就把本学年的科技活动重点确定为培养操作能力, 并且拟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动站计算机活动小组对组员情况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组员已经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但是对Word不大熟悉、对计算机的结构不大熟悉,他们就把活动方案的重点放在Word上。
4.整体活动设计思路一例
夏令营活动设计思路:
小学天文、地理、气象科技夏令营吸引了广大小学天文、地理、气象爱好者,深受他们的喜爱。
①确定夏令营活动目标。夏令营是使小学生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组织形式有一主题的集体生活的一项活动,其目标是综合性、多方面科学素质的培养,围绕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及开拓知识视野等等。
②选择夏令营活动内容。夏令营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一期科技夏令营活动中可以是生物、地理、天文、科技制作、讲座、写科技小论文等内容,也可以是单一主题的。夏令营内容选择应根据小学生身心特征和条件而定,一般不宜太多太复杂。具体内容可从上述各项活动中选择或组合拼配。如:白天进行地理考察调查,晚上开展天文观察活动。
③设计夏令营活动方式。夏令营要建立“营委会”,营主任和下属部门正职由教师担任,而副职一定要由小学生担任。一般要设立分管活动、生活、组织、联络等委员。下设小队,一般以10人左右为宜,正副队长则分别是由学生干部担任或委托教师担任。营员由基层选拔、推荐。
④设计夏令营活动方案。夏令营活动参加人员较多,内容综合性较强,因而要仔细周密地进行计划安排,要动静搭配,各种内容交替进行,最后要编排好活动日程表、组织系统和人员名单、营规营纪等。具体可从准备工作、开营式、每日活动、闭营式这个顺序来设计。
⑤设计夏令营活动组织实施。首先,要考虑营服、营标、营旗、营礼、营歌;其次,要设计好开营式、闭营式,要搞得严肃、庄重、活泼、新颖。开营式要进行升营旗、唱营歌,授标志、宣布组建情况,营主任还要宣布本次科技夏令营的内容、要求,并正式颁布营规。闭营式主要是总结、表扬,以联欢会形式为好,最后退营旗。夏令营时间一般是以3天至7天为好,低年级小学生可以举办“一日营”。
⑥设计总结评估。夏令营总结评估工作比较复杂,应从目标是否达到、组织工作做得如何、小学生兴趣如何、思想性、科学性等方面来进行。
(三)一次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1.活动目标的具体化
每一次活动都要有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切实可行。
例如,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制作太阳能汽车纸模型》活动目的:①培养学生利用太阳能的观念,把利用太阳能和人类的能源问题联系起来。(参与意识)②培养操作能力:主要是纸工操作的能力。③培养学生自己查找信息的能力:怎样查找太阳能利用的科技信息?
2.知识背景材料的搜集
知识背景材料就是有关科技活动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材料,是教师要掌握、理解的东西。要教会学生喝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知识背景材料的搜集和研究,是设计活动方案的前提,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否成功、对科技活动能否进行成功的辅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之前的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对知识背景材料的搜集情况、对有关知识背景材料的理解情况。
例如,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制作太阳能汽车纸模型》,太阳能是不会直接开汽车的,好办法是太阳能转化为电力,让电来驱动电动机,把汽车改为电车。这里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很主要的部件了。模型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在汽车的顶上。教师就要搜集有关太阳能电池板的资料。
3.对参加活动的学生的调查研究
在设计科技活动的方案的时候要对活动参加者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作为设计活动方案的依据。
例如,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制作太阳能汽车纸模型》,经过对组员的调查,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凹型太阳灶了解比较多,对太阳能电池了解少,对太阳能汽车了解更少。
4.对物质条件的调查研究
科技活动要使用器材、设备、工具、制作材料……有的科技活动要到一些地方进行观察和考察,采集标本……在开展科技活动前,要对这些物质条件进行研究和调查,以防措手不及。
例如,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制作太阳能汽车纸模型》,要在每次活动前调查组员是否准备好了纸张、剪刀、胶水、尺子、铅笔……
5.活动内容要点的制定
制定科技活动的内容要点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关键,也是科技活动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确定了活动目标、搜集了知识背景材料、调查了学生情况、研究了物质条件以后,活动内容要点的制定就有了准备。
例如,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制作太阳能汽车纸模型》内容要点:
①汽车和能源:通过让学生搜集汽车和能源的信息,播放录像和展示图片,介绍汽车主要是使用汽油做能源的交通工具。汽油是有限的,使用汽油又会污染环境。激发学生对制作太阳能汽车的兴趣。设计太阳能汽车的关键是怎样把太阳能转化成开汽车的动力?太阳能是不会直接开汽车的,好办法是太阳能转化为电力,让电来驱动电动机,把汽车改为电车。这里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很主要的部件。模型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在汽车的顶上。
②制作太阳能汽车模型:按照已经设计了的图,要学生利用剪刀和糨糊制作太阳能汽车的模型。整个制作比较简单,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制作。
③要学生自己设计新的太阳能汽车,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要学生先画图,课外自己设计制作模型。
6.活动方式方法的制定
科技活动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每次活动都可以不一样。
例如,太阳能科技活动小组活动《制作太阳能汽车纸模型》。
①组织学生报告太阳能的利用信息、看录像、图片,要学生骨干事前作好准备,学生讲、教师辅导。
②组织学生制作太阳能汽车模型。也可以先进行制作,再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制作的模型,教师进行评价,再通过评价介绍有关知识。
③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新式太阳能汽车模型。
二、科技活动的方式
(一)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这是符合教育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兴趣性原则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的许多项目是要求或需要学生单独完成的 。
(二)科技社团活动
科技社团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社团活动是科技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中小学生科技社团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按活动内容分,有多种项目、多种学科的科技社团,研究社团,学科社团。按活动水平分,有普及小组、提高社团、骨干社团等。按组织系统分,又分别有教育系统、 科协系统、体委系统、团、 队系统、妇联系统,以及大企业,村委会、居委会等组织的各种社团。
(三)群众活动
青少年科技活动中的群体活动,一般是指参加人数较多,宣传影响广泛的活动。有些群众活动还对个人活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群众活动有普及活动和示范活动两种。普及活动主要有:科学月活动、科技周活动、科技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科技博览会、科普报告、科技主题班(队)会等。示范活动主要有:科技竞赛、科学讨论会、科技讲座,参观、访问等。
(四)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科技活动的重要形式,它虽然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活动,但是它遵循科技活动的规律,不属于学科课程的班级授课制。
小学班级科技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①趣味型活动;②探究型活动;③实践型活动;④专题型活动;⑤竞赛、展示型活动;⑥“四个一”活动(每人每月看一本科技图书,每人每月收集一两个生活中科学小常识,每人每学期完成一两件科技小制作,每人每学期写一两篇科技小论文);⑦操作型活动。
三、科技制作活动的辅导
(一)科技制作的三个层次
1.技术有三个层次
①使用技术——主要反映一般的操作和维修技术(它的载体是使用说明书、规程和设备本身)。
②方法技术——主要指设计和工艺方法 (它的载体是技术图纸和标准、工艺及试验规程等)。
③原理技术——主要指基础性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它是方法技术的基础)。
技术的层次对我们组织科技制作活动会有启发,科技制作活动也遵循人类技术活动的规律。
2.小学科技制作活动的三个层次
①照图施工式科技制作--由科技制作的设计人和厂家设计生产出科技活动器材和图纸,写出说明书,由小学生利用现成的器材,按照说明书介绍的制作方法进行操作。这种科技制作对培养小学生的操作能力十分有效,有的制作着重培养操作的准确性,有的着重培养使用工具的能力。
②有所改革式科技制作--由科技制作的设计人和厂家设计生产出科技活动器材和图纸,写出说明书,但是图纸和说明书都留有余地,小学生可以对制作进行改革、组合、自己制作出形形色色的作品。有的只是提供器材和参考图,完全由小学生自己设计作品,例如积木式制作、拼接式制作。这种科技制作不但对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而且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③有所创造式科技制作--把科技制作的目标、条件交给小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找材料、自己制作作品。这种制作体现了技术活动的过程:为了社会的需要(制作目标),在头脑里先产生“技术原子”,然后开始进行把自然物改造为人工物的活动。在这种科技制作活动里培养小学生的科技意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小学低、中、高年级都可以进行以上三种科技制作,关键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小学生各年级的水平。
(二)几类小制作的实例
类一:照图施工式科技制作
例1:土电话
土电话是利用声音振动传播的原理设计的。它取材简单,制作方便,适合低年级学生制作。
A.制作方法
①话筒。找两只塑料冰淇淋杯或纸杯,用剪刀把杯底剪掉。每个纸杯都是既做话筒又做听筒。
②振动膜。用牛皮纸做振动膜。将纸剪成圆形,比纸杯底直径略大。用胶水将圆贴在杯底,纸尽可能拉紧。
③穿线。找一根几米长的棉线, 把两个纸杯连起来,用大头针在纸杯振动膜中心穿一小孔,把棉线分别穿入两个纸杯中,并打个结。这样,土电话就做成了。
B.游戏方法
让两个学生,一人拿来一个纸杯,一人把纸杯当话筒,一人把纸杯当听筒。当一人对着话筒小声说话时,声音使振动膜发生振动,通过拉紧的棉线穿到对方的振动膜上,使听筒那边同样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传到另一个人了耳朵里去了。
例2: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
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
在使用时,不要让指针接触磁性很强的磁铁,以免影响指南针的磁极 。
类二:有所改革式科技制作
例:废塑料瓶制作
取可乐瓶一只,去掉底盖,用剪刀剪去离瓶底2/5的部分,注意要保留1.5厘米宽作为花篮柄,将剩下3/5, 剪成一条一条到瓶子颈部,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而定。然后将一条条的塑料带向外翻过来到瓶盖处粘牢,这样花篮就做好了。在篮中放入一些娟花,就成了非常漂亮的装饰品。
要小学生对利用废塑料瓶子进行制作。要求只要是利用废塑料瓶子,做出的作品有用或欣赏就可以。
类三:有所创造式科技制作
例1.太阳能利用设计比赛
①利用晨会或者上次活动,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太阳能的信息,把设计比赛的要求讲明白:自己设计一种搜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设备,画出设计图,做出模型或实物。可以把任务分配给小组,在课外或者在活动课上开展小组活动。
②举行报告会,由学生自己介绍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情况,自己设计的太阳能产品图,或者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实物。
③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比。
④请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员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利用太阳能的设备或者模型。
例2:自制小车比赛
1.目的
①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小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②通过比赛培养竞争意识。
③ 使学生了解当代汽车制造的三大难题:加速、制动和撞击,对此产生研究兴趣。
2.内容要点
①车辆启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就会向后倒,启动得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惯性就越大,乘客就会受伤。怎样平稳地加速,让车辆很快启动加速,又让乘客很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的加速难题。
②车辆在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要向前俯冲,发生危险。怎样保证刹车时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时的制动难题。车辆如果发生撞击,怎样保证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的撞击难题。
③小车比赛的规则: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辆以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在小车上放一个乒乓球,乒乓球上开一个能平着放入1角硬币的开口,小车要带着装满水的乒乓球驶过一条3米长、1米宽的路面,与放在终点的物相撞。小车停止以后,乒乓球内的水不准少于15毫米。谁的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最短,谁就取得优胜。小车不到达终点或者乒乓球里的水少于15毫米的不计成绩。
④小车比赛中装水的乒乓球代表了乘客,如果运用装水的可口可乐瓶子或者鸡蛋来代表乘客也可以。如果运用装水的易拉罐代表乘客也可以。问题是要运用水在车辆发生撞击以后能保存多少来评估车辆对乘客保证安全的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通过自己的实验决定一个标准,使比赛公平。
⑤小车比赛时路面、宽度只要一致就可以,上面的规定是可以改变的。
⑥ 小车的动力只要规定运用橡皮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动力大了,车辆可以开得快,发生撞击时惯性力就大,水就会流得多;动力小了,车辆就会开得慢。
⑦小车的造型、车轮的多少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四、创造发明活动的辅导
(一)思维训练和创造训练活动
通过有趣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是小学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
例一,《看谁想得妙》活动方案。
1.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2.内容要点
想象,就是“过去没有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分为三类。一是“再造想象”,如看到大楼图纸就想象出大楼的样子;二是“创造想象”,这是在个人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来的事物的新形象;三是“幻想”,是与人的愿望相结合的并指未来的想象。
常用的联想手段有四种:①相近联想:由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引发的联想(如由天安门联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②相似联想(如由篮球想到西瓜);③对比联想(如由黑暗想到光明);④关系联想(如由个人想到集体,由原因想到结果)。
3.活动形式与方法
① 可以先进行漫画欣赏(应用两幅相似的图进行对比,如云和羊),讲解相似联想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相似联想的练习。教师可让学生在课桌上先画,然后在黑板上画四个图形让学生来补画,谁想到新的谁就上来画,越多越好,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联想的认识。
②在四幅图中添画,先让学生们各自思索去画,然后逐幅问谁添画了什么,各自报告,看谁添画得最恰当有趣。
③“小明上学”是相近联想的训练,需要在许多物件中找出与小明有关的事件。只需要用线连接,教师在画之前要讲明“相近联想”的意思。此外也可以说“钢”,让大家联想(如回答:铁轨、桥梁、钢盔、炼钢工人等)
4.发明创造活动的意义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简称“小发明活动”)是一项内容广泛、意义重大,开展时间较长,已形成传统的一项典型的青少年创造活动。这项活动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深受青少年的欢迎;这项活动,受到科协、教育部门及有关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推动、普及这项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决定,从1982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作为这项活动的示范。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他们将承担着使我国经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所以,我们要从小学生抓起,努力培养他们发明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后备力量。
小学生参加发明活动,是培养他们的发明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较好途径。
发明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活动,所有小学生都可以参加。在活动中,小学生能够明确什么是发明创造,深刻认识发明创造的意义,从而树立发明创造的意识。
发明活动是开放型活动,它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束缚,也不受时间、场地、设备等的限制,并且每一次活动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小学生可以在这个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发明活动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在发明活动过程中,需要小学生具有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和想象的能力。因此,通过发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发明活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并能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二)对辅导教师的要求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对辅导教师要求较高。除一般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外,还要求辅导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辅导应从实践入手
辅导小学生开展小发明活动,一定要用大量生动的实例引导小学生入门,切忌从概念、理论入手。
2.为小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环境
对孩子的发明或设想,无论成功与否,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允许正面批评、否定,切忌泼冷水。只能提改进和完善的建设性意见。
3.注意遵循儿童的思维规律
搞发明并非轻而易举,灵感不是凭主观愿望产生的。搞发明切忌急躁,限期完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科技设想画、头脑运动会等都是很好的青少年创造教育活动。辅导教师应熟悉这方面的活动,适当组织类似活动。
5.要当科学家,先当老实人
切忌包办代替。包办代替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机会,还污染了孩子的思想和科学道德,正好与开展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应该让孩子在刚刚迈入科学门坎的时候,就让他们懂得: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
6.要辅导发明活动,先从事发明活动
没有亲身体会很难有深刻认识,没有实践经验,仅凭照本宣科是很难辅导好小发明活动的。因此,小发明辅导教师应争当发明家,起码也应成为发明活动爱好者。
⑸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校园探究活动 实施方案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版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权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从中可以看出,小孩小学入学年龄大多数为六岁,小数地区为七岁。如果你没有在此年龄内送小孩上小学,就会违法。“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从中可以看出,小孩小学入学年龄大多数为六岁,小数地区为七岁。如果你没有在此年龄内送小孩上小学,就会违法。
⑹ 小学科学实验班学期活动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班学期活动计划 以简单,易实施为主。
启发学生的智力。
⑺ 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在观察大p自然的过程中2我偶然发现,树干d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k为1什6么k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g有哪些好处?为1了a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e更深入a的观察、分1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i,我查阅了t有关资料,了x解到植物的茎有支t持植物体、运输水3分1和其他养分3的作用。树木a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i持作用主要由木p质部木z纤维承担,虽然木h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x定时间范围内6,茎的木z纤维数量是一s定的,也l就是树木k茎的横截面面积一g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h横截面面积一w定,假设树干d横截面长2成不b同形状,设计3试验,探索树干n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3)横截面积和长2度一w定时,三c棱柱状物体纵向支x持力w最大h,横向承受力l最小z;圆柱状物体纵向支d持力s不r如三d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z最大i;(6)等质量不y同形状的树干g,矮个x圆锥体形树干p承受风6力v最大c;(2)风1是一s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m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l生长8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e,重心6低,加上u庞大w根系和大z地连在一k起,重心3降得更低,稳度更大f;(3)树干h横截面呈圆形,可以7减少5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2的袭击。同时,受风6力k的影响,树干t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a管风7力i来自哪个l方8向,树干n承受的阻力v大a小j相似,树干l不w易受到破坏。 以4上k的实验反1映了z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2:(1)横截面呈三j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t纵向支u持力f,其形态可用于o建筑方3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b的横向承受力p,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3,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4析过程中3,逐渐解释、揭示7了t树干f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0了j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5应用,既巩固了v学到的知识,又v提高了u学习s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f科学观察和分7析方6法
我觉着这个一般般,请笑纳!
⑻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方案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