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部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更接地气,更符合时代特征,更贴近学生生活,很好地突出了“坚持回贴近时答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注重可操作性”的修改原则,便于中小学校根据
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思想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B. 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版)
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8、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9、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1、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12、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3、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15、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8、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2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4、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25、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26、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27、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28、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30、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1、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35、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38、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
39、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
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C.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发布,9条要求对照看
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
3.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体验劳动创造。
4.讲文明。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礼貌得体,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讲诚信。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6.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7.护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8.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
9.护家园。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D. 中学生守则的2014年《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备受关注的专“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属共产党”内容被取消。首条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E.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共几条
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中小学生守则【2】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F.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启用,有哪些调整
变化1
表述更具体: 新增操作方法
新修订的守则颁布之前,我市各个中小学执行的都是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老版的《守则》中目标要求表述时比较笼统,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做,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扬州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校长李文富分析说,新版在形式、语言上有了较大调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韵律。
记者对比发现,新版《守则》共9条,282字,比旧版减少了1条。“虽然比旧版少了一条,但内容却更为丰富,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李文富分析说,新版增加了许多具体操作方法,更加实际,可行性更大,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新版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变化2
结构更优化:采取总分形式
与旧版相比,新版的内容一目了然,简洁明了,再看内容,新版《守则》仍保留了2004版中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比如,爱国爱党爱人民、好学多问、勤劳笃行、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
“虽然内容保留了,但叙述方式有所不同,更生活化。”李文富分析说,新版《守则》采取总分形式,每一条先有一句总体要求,再分述具体行动。
“比如第一条爱党爱国爱人民,紧跟着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求,要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强调了公民素养。而旧版仅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一句话。”李文富如是说。
变化3
语言更时尚:融入网络新概念
除了操作性更强,新《守则》还紧跟潮流,与时俱进,融入新理念新做法。“‘低碳环保生活’‘文明绿色上网’等这是近两年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新概念,但新《守则》上竟然出现了。”
“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很大,一旦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肯定影响学习。”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刚读小学一年级,但手机、电脑、ipad已经用得很溜了,基本上都是超出家长“每天只玩15分钟”的规定。“‘文明绿色上网’的出发点很好,电子化学习是未来的趋势。”李文富认为,新《守则》让师生们觉得接地气,但究竟什么样才算绿色上网还需要各方建言。
G. 中小学生守则。
旧版
中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新版
中小学生守则
1、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征求意见稿
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1.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
3.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体验劳动创造。
4.讲文明。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礼貌得体,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讲诚信。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6.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7.护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8.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
9.护家园。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2015年修订
.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H. 新中小学守则和2004年中小学生守则有什么区别
相比2004年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新修订的《守则》一方面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另一方面,新修订的《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新版《守则》适应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环境,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表述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第八条守则是:“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据悉,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修改。《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于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2004年教育部对上述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2004年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学生积极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过多且交叉重合等。为此,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中小学生守则》、两个日常行为规范的修订工作,委托专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意见。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原则,注重可操作性,将《中小学生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版《守则》的制定,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守则》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部署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
I. 记住新版小学生守则的方法
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比较发现,与现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40条提出“见义勇为,敢于斗争,
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不同,征求意见稿删去“见义勇为”相关内容,强调“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这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请就《守则》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
可谈改的理由:
1、旧版《中小学生守则》,从规范学生行为和思想道德角度说,毫无疑问,每一条内容在政治上很正确,在道德上很高尚。但是,内容过于标语化、口号化、空洞化,语言上太生硬,让中小学生难以记住,操作起来几乎是寸步难行,失去了可操作性,脱离了地气。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爱党爱人民”、“热爱大自然”、“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生硬、空洞内容,同时内容修改的加细化、人性化。这种一删一改的变
化,其实是结合了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广大中小学生更加容易记住、理解,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用教育部的话说就是让学生“够得着”。实质上就让《中小学
生守则》告别了过去那种不切实际、空喊口号的做法和思维,是接地气的修改。
2、新守则在原来的基础上,分类更清晰,并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前者是对文明上网的要求,后者则
是站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针对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心理素质不高情况,提出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这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让学生从小树立的一种
生活方式和心态倡导,体现了对青少年的关心、关爱等。
在
新的时代里,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安全事故频发,最典型的就是每年有很多中小学生因火灾、车祸、溺水而死亡。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安全教育
一直是短板,很少有学校、老师长期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知识,一般等到出事之后,才打“运动战”,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同时开展安全教育。而在新的《中小学
生守则》中安全教育得到了重视,比如“护安全”条款就明确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等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内容,很显然这更加有利于保
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这些内容体现出与时俱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守则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对于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馆具有很多的引领和深化作用。
3、让学生能从身边事做起
记者对比看到,在新版守则中,去掉了大话空话,内容表述上更加直白,而且从头改到尾。记者看到,旧版的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修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从抽象的描述到具体的操作。
旧版守则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刻苦学习,勤思好问,勇于实践”,新版则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更加直白,学生一看就知道爱祖国可以从身边什么事情做起。
4、守则突出“三性”,规范性、简明性、针对性。
突出规范性。守则是对所有学生的言行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体现基本道德底线的行为规范,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做到。
突出简明性。守则力求做到简短,便于学生记住且能够做到,对原有规定太过模糊空洞或者要求过高的条款将予以修正。
突出针对性。守则将力求从新时期学生特点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学习生活、社会和国家责任、爱护环境等方面。
5、也可谈不须改的理由
守则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的一个整体要求,代表的是一个大方向,是对中小学生发展目标的宏观把握和界定,具有概括性、
纲领性、原则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守则不宜制订得太详细太具体。如守则中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自尊自爱,自信
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等,就是总体上提出的需要中小学生具备的品质和遵循的准则,体现了国家对新一代人才的期望和要
求。这些内容虽然抽象宏大,显得高深,但富有弹性。可以这么说,这不仅适用于小学、中学阶段,而且可以作为一个人一生都需要遵循的准则。
守则被人诟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操作性差。其实,在守则之外,相关部门还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配套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作出了细致的要求。规范与守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守则从宏观上进行指导,规范从细微处予以明确。如
“规范”中规定学生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逃课”,要求学生“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
要诚恳”等,就与国外守则的内容“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相类似。这些条款具体而微,操作性强,只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给忽视了。因
此,我们只要把束之高阁的“规范”由后台推向前台,就不会再斤斤计较于“守则”的不可操作性。
这样一相比较可以看出,国外的学
生“守则”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规范”。网友们对我国“守则”的非专业性吐槽,固然有只知其一(守则)不知其二(规范)的因素在,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文
化和理念的认识与纠结。就拿美国与中国来说,中国重视的是“基础知识”学习,重在练“基本功”,而美国则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给
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美国的教育则侧重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教育以“听话”为标准,“话语霸权”充斥着课堂,
发言要举手,美国则鼓励自由发言,不同的看法则受到表扬,充满民主和谐平等……所以,我们在向外国学习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克隆其文字条款,而应思考和借鉴
其教育理念和方式,从细节和差异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比纠结于守则的空洞抽象更有意义些。
基如此,笔者认为《守则》可不改,《规范》需增删。可删除那些不利于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氛围、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内容,诸如举手提问之类;更重要的是把我
们长期缺失的生命与生存教育、感恩与诚信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择业与两性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文关怀教育等内容进行细化增补,使之与时俱
进,贴近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发挥“守则”与“规范”的引领作用。
张老师表示,对于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有些规定越细致、越简单、越直白越好,它能方便孩子理解和实施。
6、也可就其中某一项变化如底线要求、责任担当、与时俱进等等作升入的阐发。
【范文】
《中小学生守则》其实早就该改一改了
被专家和家长批判可操作性不强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启动修订,空洞内容将删除。昨天,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北京酒仙桥第一中学考察新型教学模式时透露上述消息。
我们说,学生守则就是要让学生对照执行的,就是要把它们变成学生在校的实际的行为规则,否则,所谓守则,也就失去了它本来应该有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现行的《中小生守则》早就该改一改了,因为这个守则确实是过于空洞,过于原则,在实际操作层面令教师和学生难以具体落实。
正因为难以在实际的校园学习生活
落实,实际上,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从一开始就变成了教室墙壁上的摆设,只是没有不行,有了没法用的白纸黑字而已。譬如,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很原则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难以拿学生的具体行为衡量,例如,如何表现叫热爱祖国,如何表现叫热爱人民,
如何表现叫热爱中国共产党,都很难具体化。这些内容,实际上在我们的基础课程目标里已经相应地提出了,实在没有必要把它写进学生守则里。再譬如,第七条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也很是大而不当,内容表述不如改为“在家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出门别忘给父母打招呼,学会关心和体贴父母”更加明确具
体,不如改为“在校见了老师要问好,进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学会在同学之间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更加明确具体。第十条中的“爱护生活环境”不如改为
“衣着整洁,不乱扔纸屑和包装物,按规定完成打扫教师和区域卫生的任务”明确具体。
因此,修改《中小学生守则》的关键地方就是要把抽象和空洞的内容具体化,因为只有使之具体化,广大中小学生才知道怎样对照执行,把其内容变成自己的实际
行为,这样,所谓守则,才会产生实际教育和约束意义。例如,美国小学生守则内容里有这样的规定:“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
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这种一看就懂,明白如话的规定,由于可操作性强,变成学生行为,就
一点也不难了,因为学生怎么做,规定得细致入微,很具体。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则把诸如“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缺席时必须补上
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具体内容抽象化地表述为“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根本就没有在如何操作上充分考虑具体让学
生怎么落实在行动上,而只是口号化的空洞存在,因此,这样的守则也就难以在学生行为规范上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之,要让学生守则真正发挥现实意义,我们的守则制定者就必须充分考虑要用具体内容代替抽象空洞的原则性表述,必须要让守则具体规范学生行为,因为我们的守则是规定学生在校基本行为的具体指南,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墙壁上的摆设。
《中小学生守则》该改改了
苑天歌 《青年参考》
在中国的学生守则中,有不少是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科学、自尊自爱等比较抽象的词,而美国、英国的守则,虽然条目不多,但不少中国家长非常认可,认为是站在
孩子的角度,更接地气。这两天,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连发多条微博,建言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守则》。(8月19日《现代快报》)
“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坏人可以骗。”以上这些条款,是不是很另类?实际上,这就是目前正在网上热传的英国小
学生守则。而美国、日本等国的小学生守则,虽然和英国的不尽相同,但相比于中国的《中小学生守则》,还是显得更接地气,也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回头再看看我们的《中小学生守则》,第一条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条是“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其他条款也和这两条一
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度抽象化和理想化。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有什么错,但太过抽象化和理想化的东西,显然不适合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
接受能力,难以真正抵达儿童的精神世界,也就难以真正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正如有关教育专家所呼吁的,已经“服役”近十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到了该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的时候了。
首先,即便是“守则”,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能一成不变。纵观国内《中小学生守则》的10条内容,虽然条条都“政治正确”,但缺乏时代特色,粗略一看似乎
放之四海而皆准,细究起来又发现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严重的脱节。举个简单的例子,10余年前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制定《中小学生守则》时,
还没有“网瘾”一说,但现在中小学生成了“网瘾”的主要受害者。在他们的守则中,是不是就应该出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引导内容?
其次,虽说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也不同,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都是相同的,相通的。我们在制定或修订
国内《中小学生守则》时,何不进行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学习呢?目前国内的中小学生守则,给人的感觉是太注重从大处着眼,太注重培养“未来”人才,却往往忽略
了让孩子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而英、美、日等国的小学生守则,倡导学生从现实中必须做到、也能做到的小事做起,这不仅体现出教育者实事求是的作风,更
是在培养下一代脚踏实地做人的品质。
《中小学生守则》,作为针对全国中小学生的指导性规范要求,既应该与时俱进,又应该接地气,还应该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已经颁布实行近10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到了该改改的时候了。
中小学生守则真该改了
张 航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连发多条微博,呼吁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新闻让我们猛然发现,曾经耳熟能详的《中小学生守则》确实苍白和生涩了。
英国《小学生守则》有10条,译成中文共100多字;美国《小学生守则》12条,200多字。英国的“守则?主要强调的是自我保护: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
不许别人摸,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等。而美国的《小学生守则》,围绕的主要是小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按时
或稍提前到课堂,提问时举手等等。
相比较,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努力学习”“自尊自爱”明显过于空洞。随机采访10名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什么叫“自尊自爱”,
也没多少学生会将其当回事,老师也大多不会认真贯彻执行,至多就是在开学第一天向新生照念一遍(更多学校则是以宣读校纪校规来代替守则宣讲),事实是,守
则差不多已成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相比国外,我们的“守则”和“行为规范”太过于追求全面,追求所谓的“立意拔高”。而事实上对于青少年来说,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帮助他人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成长中面临的诱惑和危险比过去大得多,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守则”和“行为规范”其实是很好的保护手段,它们需要通俗
化、直白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大人们的经验去帮助他们,同时配合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这才是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国内小学生守则(1994版)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英国小学生守则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美国小学生守则
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功课的相关资料。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出示家长请假条。
日本小学生守则
1.不迟到;进校后不随便外出。
2.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
3.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教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
4.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事先请假。
5.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
6.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
7.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陶志远:《中小学生守则》非得要改吗?
之前,就有人拿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小学生守则进行对比,批判中国的守则大而无当,模糊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此消息一经披露,更是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切关注,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我国《中小学生守则》非得要改吗?笔者觉得,这是对守则的一种误读。
守则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的一个整体要求,代表的是一个大方向,是对中小学生发展目标的宏观把握和界定,具有概括性、纲领性、原则性和相对稳定性。因
此,守则不宜制订得太详细太具体。如守则中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热
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等,就是总体上提出的需要中小学生具备的品质和遵循的准则,体现了国家对新一代人才的期望和要求。这些内容虽然抽象宏大,显得高
深,但富有弹性。可以这么说,这不仅适用于小学、中学阶段,而且可以作为一个人一生都需要遵循的准则。
守则被人诟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其操作性差。其实,在守则之外,相关部门还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配套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小学
生日常行为作出了细致的要求。规范与守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守则从宏观上进行指导,规范从细微处予以明确。如“规范”中规定学生要“按时到
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逃课”,要求学生“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等,就与国外守则的内
容“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相类似。这些条款具体而微,操作性强,只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给忽视了。因此,我们只要把束之高阁的“规
范”由后台推向前台,就不会再斤斤计较于“守则”的不可操作性。
这样一相比较可以看出,国外的学
生“守则”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规范”。网友们对我国“守则”的非专业性吐槽,固然有只知其一(守则)不知其二(规范)的因素在,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文
化和理念的认识与纠结。就拿美国与中国来说,中国重视的是“基础知识”学习,重在练“基本功”,而美国则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给
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美国的教育则侧重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教育以“听话”为标准,“话语霸权”充斥着课堂,
发言要举手,美国则鼓励自由发言,不同的看法则受到表扬,充满民主和谐平等……所以,我们在向外国学习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克隆其文字条款,而应思考和借鉴
其教育理念和方式,从细节和差异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比纠结于守则的空洞抽象更有意义些。
基如此,笔者认为《守则》可不改,《规范》需增删。可删除那些不利于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氛围、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内容,诸如举手提问之类;更重要的是把
我们长期缺失的生命与生存教育、感恩与诚信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择业与两性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文关怀教育等内容进行细化增补,使之与时
俱进,贴近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发挥“守则”与“规范”的引领作用。
J. 2015新版小学生守则
2015版《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10)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扩展阅读
《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从本地该校实际出发,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