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凤阳县的经济
凤阳县从实行农业“大包干”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确定并实施了“强化工业、调整农业、开发旅游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战略规划,紧围绕构建“和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和“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玻璃产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农业县”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6.29亿元,粮食总产达71.6万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8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达到29.1:39.4:31.5的水平,凤阳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1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2元。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凤阳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0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 凤阳县是个综合性农业县,以小麦、水稻等粮食生产为主。建国前,由于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和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建国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但是受1958年“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和“共产风”、“浮夸风”、生产瞎指挥等“左”的错误思想指导,加上“文化大革命”及持续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几经周折,发展缓慢。到1978年凤阳县粮食总产量为14770万公斤,亩产98公斤,人均收入不到100元。1979年起,凤阳县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才真正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85年凤阳县粮食总产量为45029.78万公斤,亩产294公斤,总产是1978年的2.9倍,是1949年的9倍,亩产是1978年3倍,是1949年的7倍。结束了“吃粮靠国家,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的贫困局面,并开始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983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2008年凤阳县被省政府授予“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0年被省政府分别授予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称号。2011年出台了《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奖补办法》,被省农委向安徽省推广;编制了《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示范带动了凤阳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49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15个,总量在滁州市排名第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18家。凤阳县凤宝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凤阳县第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327个,涉农协会41个。县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联合会获得“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50佳合作社”称号。挂牌成立了15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成了50万亩优质水稻和50万亩优质小麦等9大优质农产品基地,15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1年,凤阳县实现粮食总产74.7万吨,继续保持滁州第二,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度安徽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集体。因连续八年获得丰收,被央视“粮安天下、丰收中国”节目深度报道。2012年,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项目首次获得安徽省优秀等次。 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凤阳自古号称蚕富丝枲、利冠诸郡,凤绢寿绸,致泽可喜。”到了民国初年,只有府城尚有织者,但所出无几。清朝末年,出现玉雕业,民国25年(1936年)从业人员有30余人,手工操作琢磨玩具,日军侵占凤阳后,玉雕业逐渐衰退。
民国3年,凤阳出现了民族工业。资本家安少成、党国庆、陈子衡等在临淮关创办了淮上火柴公司,雇佣500余名工人。生产的火柴除供应安徽省一些县外,还远销江苏、河南等省。民国6年,英美资本家在门台子开办烤烟厂,民国8年建成投产。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阳后,淮上火柴公司倒闭,烤烟厂被日本人占领控制生产。
建国前,凤阳县手工业仅有酱园、豆制品作坊、砻(lóng)坊、油坊、槽坊、铁木坊、窑坊、棕草编织、手工卷烟、鞭炮、制香、制烛等。1949年,凤阳县工业产值375万元。
建国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重建烤烟厂,次年12月烤烟厂恢复生产。1951年12月24日,中共凤阳县委决定对凤阳县手工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据调查统计,府城、临淮关两地私人手工业主要有铁业23户,从业人员92人;篾业37户,从业人员108人;木业35户,从业人员121人;织布业25户,从业人员100人。
1952年开始,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历时5年。据1956年统计,凤阳县已组织起来的手工业生产社、组达27个,社组人员567人;新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和公私合营工业企业11个,职工698人。工业总产值859.2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327.8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8.15%。食品工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是凤阳县工业中的主导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7.64%。
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业生产停滞不前。到1968年凤阳县工业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457万元下降到352万元,为1949年以来最低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980年凤阳县工业产值4406万元,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30.4%。1981年以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落实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厂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对工业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与此同时,公社、大队办工业也迅速兴起。1984年,凤阳县工业总产值10210万元,首次突破一亿元大关。
2012年,凤阳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总数达78户。共投入技改资金22亿元,实施技改项目52个;爱尔思轻合金、润辉新型建材、斯特嘉汽车零部件、优优反光材料等一批非硅企业落户凤阳县,其中,投资4.5亿元的龙源风力发电一期项目即将并网运营,投资23.5亿元的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共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4亿元,开工建设园区道路29条34.4公里,架设供电线路30.3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网20.4公里,园区开发面积达2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206家。初步形成了以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为中心,以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为支撑的“三加六”产业发展平台。其中,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按照“四轴、两带、北园、南城”总体发展思路,初步规划15平方公里,启动了园区控制性规划修编和沿淮风景带、板桥河风景生态绿带两个专项规划编制,注册成立了凤阳凤宁投资有限公司,搭建了融资平台,各项工作走在安徽省四个县级南北共建园区的前列。 小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在府东街宾兴公所设立凤阳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在三元街设立凤阳府小学堂(今凤阳县实验小学),光绪三十二年在长淮卫(今属蚌埠市)设公立两等小学堂1所,在文昌街及府西街设立两等小学堂各1所。光绪三十三年小学堂续有增设,有府城南门观音庵设立两等小学堂1所,临淮镇初等小学堂1所;另有私立初小3所,分别在府城西门外太平街、临淮关旧巡检署、城北卫东湾保。光绪三十四年在府城花铺廊大街增设公立小学堂1所,在临淮关西马公祠增设两等小学堂1所。
民国4年至民国8年,陆续在府城花铺廊大街、明中都皇城内南庵和刘府、大溪河、武店、殷涧、红心、井头(今属五河县)、长淮卫分别设县立第一至第九高等小学。民国15年全县有小学400余所。民国16年北伐后,全县小学几乎停办,至民国25年,全县共有小学162所,入学儿童8215人,占学龄儿童总数36849人的22.3%。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阳,仅府城、明中都皇城、私立崇文、临淮署街、立民5所小学开课,学生不足千人。此时由共产党、国民党及日伪三分政权,府城被日、伪军占领,小学恢复缓慢。
民国28年,新四军除在曹店乡戴庄村新建县立小学外,还指令县、乡、保三级创建小学。民国30年春,在宋集乡潘家村召开有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宣教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发展解放区的教育问题,会后成立殷涧乡中心学校。民国31年,日、伪军进攻凤阳山区,戴庄县立小学遭焚毁,该校仍借用民房续办,常常白天上课,夜晚转移。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凤阳县乡设中心国民小学(完小),有学生3772人,保设国民小学(初小)有学生4344人。1949年凤阳县共有小学190所,学生13000余人(包括改良私塾)。经过整顿旧校,改造私塾,1950年,全县有小学117所,在校学生17663人。从1951年起,各区增设民办小学,至1958年,凤阳县有小学307所,在校学生48929人,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78%。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小学教育受到影响,1961年凤阳县小学下降为208所,在校学生只有22371人。1962年后小学数量有所增加。1964年,县教育局抽调14名干部在总铺区殷涧公社的青山、水库、大卢3个山区大队兴办10所耕读小学作为试点。1965年,凤阳县有民办耕读小学1210所,学生达33715人。1966年,凤阳县小学为1007所,1976年为1093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各公社完小改为中心完小,每个大队设一完小,邻近的生产队合办1所初小,这样全县小学有所精简。至1985年,凤阳县小学为372所,在校学生7637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2%。
截止2013年,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中心小学29所,村级小学210所,民办学校5所,均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地区。
中学教育
清光绪十九年凤阳知府在凤阳府衙东侧改建淮南书院(今凤阳中学),光绪二十七年改书院为“官立经世学堂”,旋改为凤阳府中学堂,民国期间为省立四中,民国期间凤阳县有省立中学三所,即省立四中、六中、第三女子中学。
建国初期,凤阳县仅存1所中学,即“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97人。民国38年2月,江淮军区在凤阳创办华东大学皖北分校和津淮中学,目的是培训干部。皖北分校历时8个月。后建立凤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创办临淮中学(首任校长耿基)。1956年,凤阳第一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安徽省凤阳中学,是凤阳县建国后第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建立小溪河中学、黄湾中学。1959年,原烟草学校改为武店中学。1965年,凤阳县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1998人。1966年,“五七”中学开办。1978年枣巷小学在原有初中班的基础上被批准为枣巷中学。至1985年,凤阳县共有中学42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在校学生21956人,教职工1273人。截止2012年,共有公立学校283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含职业中学)8所(包括保留高中建制的大庙中学),初级中学26所。
高等教育
凤阳县历来重视专业技术教育,民国3年曾创立蚕桑学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立凤阳府师范学堂(今滁州城市职业学院),1950年建立皖北高级农林学校(今安徽科技学院),1958年在武店建立烟草学校等。1961年,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今安徽机电工程学校),1960年凤阳县有初等技术学校6所,即凤阳初农、凤阳烟校、石门山林校、曹店林校、大银山林校、皇陵农校,合计19个班,学生725人;有社办农业中学7所,12个班,学生443人。
截止2013年,境内设有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1所、重点中专1所。 凤阳是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帝王之乡”、“明皇故里”之名,今有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是“改革之乡”。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朱元璋登基第二年,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遗留的明中都皇城故城及其附属建筑、明皇陵、鼓楼、大龙兴寺、禅窟寺等大量遗址、遗迹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城故城遗址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凤阳民间文化也深受人们喜爱。1955年著名凤阳花鼓老艺人刘明英和欧家林应邀赴北京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王三姐赶集》,凤阳花鼓被周总理比作东方的芭蕾舞,自此凤阳花鼓又称“东方芭蕾”,现如今已成为电视、文艺演出节目中的靓点。“凤画”工艺独特,色彩丰富,寓意深刻,不仅是上乘的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2010年凤阳县图书馆、文化馆、16个乡镇(园区)综合文化站、244个农家书屋实现了免费开放。凤阳县新图书馆、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完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正式启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投资300余万元升级改造了老体育场,新体育中心的选址、设计工作正在推进中;圆满承办了全国篮球俱乐部女子青年联赛、全国少年古典跤锦标赛、全国少年自由跤锦标赛等赛事。
同时凤阳县内还盛行花鼓灯、花鼓戏、泗州戏、杈拉机等民间艺术..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凤画
凤画,即凤凰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现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由于凤画造型独特,色彩艳丽,手法细腻严谨,因而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花鼓灯
花鼓灯起源并流行于淮河两岸,是汉族民间歌舞的杰出代表,以怀远、凤台、凤阳、颍上四县最为盛行,1953年蚌埠的冯国佩进京表演花鼓灯,受到周总理的称赞,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 韭山仙境
韭山,位于凤阳县城东南30多公里,山因地暖多产韭菜而得名。韭山有个洞,在山之东麓,出口在西侧半山腰。该洞早在唐代,就已是游览胜地。据南宋《濠梁志》:“洞水长流不绝,其(石)形如器物甚众,左右多唐人诗刻石,深崖中有石观音及石老人像”。明嘉靖方志云:其“后为峻崖,游者莫能至,愈水而还”。主洞长1472米,支洞长400米。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各呈其形,百态千姿,身置其间,仿佛进了仙境。
明陵风雨
明陵即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时,不过是几座矮小的民家坟丘。朱元璋称帝后,将其扩建成“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的一代帝王陵寝。明末清初,历经沧桑,到乾隆年间,“唯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昔日“郁葱王气接邱坛,云绕乾坤得大观”的皇陵,此时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马卧幽宫”。但是,每当风雨之际,皇陵好像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那一簇簇苍松翠柏,野花蔓草,随风雨摇曳,沙沙作响,如述说历史的兴衰;那一对对石人石马、残碑断碣,任风雨侵蚀,潸然泪下,象泣诉悲惨的遭遇。因进景致奇异,人称“明陵风雨”。
钓台春涨
钓台又称庄惠钓鱼台,位于凤阳县临淮镇南郊老塘湖中,原为濠河边一个高岗。相传庄子和惠子曾于此垂钓,故得名。濠河有二源,东出濠塘山,西出镆邪山,由于春季雨水多,二水合流至此,湾洼地积劳成湖,数里之内,水天一色,唯钓台孤兀于水中。“草长平湖水满塘,春风掀动绿波扬。纷纷白鹭冲天起,荡荡渔舟鼓棹忙。”这是前人咏钓台春涨的诗句。乾隆《凤阳县志·八景之图》所绘第七景“钓台春涨”为:钓台四面环水,台下洪波北流,激浪拍岸;台上垂柳摇曳,掩映茅舍;青山绿水衬托着钓台,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浮桥烟锁
浮桥,又名临淮浮桥,原位于凤阳县临淮镇北部淮河之上,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因桥用船作为桥墩串联而成,形如蜈蚣,故俗称蜈蚣桥。由于蜈蚣惧鸡,便在桥的两岸各置石鸡一只,以镇此桥。明清时期,临淮浮桥为南北重要津梁,官府差役,旅人商贾,川流不息,漕运船只,晨启暮泊,千帆云集,鱼火炊烟,如同雾幛云墙,真是“断虹垂百尺,横锁绝千寻”。此即凤阳八景之八的“浮桥烟锁”。浮桥建成以后,屡毁屡建,到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渡淮,为拒清军追击,焚毁浮桥。今桥址尚存,南岸的石鸡仍在。
龙兴晚钟
龙兴晚钟,龙兴指龙兴寺。原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牢。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特别是在夜晚,钟声格外幽清,远传数十里,俗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因此古人把“龙兴晚钟”,称为凤阳八景之三。建国后,钟亭毁于“文化大革命”,而钟幸存。后来钟被移上鼓楼,作为报警之用。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收回龙兴寺内陈列。现宗教部门及僧人,重新建亭,悬挂洪钟于龙兴寺,供游人观赏。
谯楼归市
谯楼,即明中都鼓楼,位于原中都云霁街之东。该楼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三月诏建后,由“凤阳中等卫所拨军余一百六十四名,以官顾之,为守楼,并习吹鼓。凡遇公私,以便应用。如有损坏,例于军卫修葺”。因此有明一代,鼓楼完好无损。崇祯八年楼宇毁于兵火,十二年重建。后来失去报时作用,为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登临观景之处。清乾隆二十年新建凤阳府城,将鼓楼包在中央,鼓楼四周成为全城重要集市。建国后,鼓楼基座保持完好,成为劳动人民登临观景的场所。
九华屏障
九华又称北九华,即今凤阳府城北里许之九华山。唐永徽四年(公元853年),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安徽南方青阳九华山苦修。据传说,后又在凤阳九华山修行,故称前者为南九华,后者为北九华,简称九华。明初,凤阳府治原在临淮,洪武八年移至中都城内会同馆(即今凤阳中学)。清乾隆年间始建府城,唯九华山近压北城脚,由北门靖淮,西北门九华出城北去,必将绕过九华山。山虽不高,“全城秀气,全在此山;灵壑天然,永作北门屏障”。因此,古人称誉“九华屏障”为凤阳八景之二。如今,府城早已拆去,而九华山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围在凤阳城中,成为南北“屏障”。
濠梁观鱼
《庄子·秋水篇》记有庄周惠施同游濠梁观鱼事。一日,两人同游于濠上,只见一群鲦鱼来回游动,悠然自得。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后人为纪念庄惠观鱼,傍水建造观鱼台,把濠梁或濠上用来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历代文人雅士喜往登眺,吟诗题咏,又给观鱼台增色不少,濠梁观鱼遂成为凤阳八景之一。 狼巷迷谷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凤阳县南部,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凤阳山风景区的东端,距离县城35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风景区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个景区,里面有苗寨、塔林、禅窟寺、玉蟹泉、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天石、瘦人谷、晕头转巷等大小景点40余处。整个风景区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绿色生态为重点、石灰岩溶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韭山洞 韭山洞洞凤阳县城南三十公里处,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并留下多处唐宋题刻。朱元璋初起义兵时也曾据山屯兵,并在洞内外留下众多古迹 。
明皇陵 位于凤阳西南十五里,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建,荐号英陵,旋改皇陵。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即“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
明中都城遗址 全国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凤阳县城的西北隅,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发祥地凤阳所营建的一座却于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开始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大兴土木,在凤阳营建中都。明洪武八年(1375年),“罢中都役作”。后因取材建龙兴寺、历战火等原因,城墙及宫殿被大量毁坏,至20世纪70年代初,仅剩残存的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
鼓楼 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鼓楼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是中国最大的鼓楼台基。终明一代,鼓楼一直以其高大雄伟为国内之最。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级旅游景区。
龙兴寺在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窟寺 中华名刹之一。位于凤阳县城东南30多公里处的三峰山。地处江淮丘陵的东端,占地8.5平方公里。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初名桃花寺。主要景点有三峰浮玉、塔林、玉蟹泉、禅窟洞、蟠桃园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摩崖题刻。
小岗村 位于凤阳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隶属小溪河镇,由小岗、大严两个自然庄组成,距京沪铁路5公里,省道307线13.5公里,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20余公里。1978年12月,小岗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93年,小岗自然村与另外一个自然庄——大严村民组合并在一起成立为小岗村。
② 殷涧镇的基本概况
殷涧镇位于凤阳县城南20公里,辖11个村,168个村民组,总人口2.8万人,镇域面积208平方公里。省道101近在咫尺。京沪高铁穿境而过。境内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凤阳县三大旅游景区之一的“南自然”所在地,与“东红色”、“北人文”遥向呼应,构成旅游金三角。是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3.8亿元,财政收入2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818元。全镇拥有大、中、小型企业200多家,主要有祥智种猪繁育基地、藤茶山庄、凤阳山农业科技观光园、单山农业科技园等。凤阳皇家影视基地、润泽山庄等项目正在建设中。殷涧镇地域广阔,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石灰石、铁矿石等20多个矿种。林木、山场资源广阔,镇区内有20万亩森林树木,覆盖率达65%。主要树种有松树、栎树和杨树。藤茶、蕨菜、野韭菜、灵芝、古藤等野生植物上百种;有近千种野生中草药;山鸡、野兔、野猪等野生动物较多;山涧活石、奇石更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千年古刹——禅窟寺、江淮大地上的明珠——卧牛湖和具有迷、奇、怪、秀、野特点的景区——狼巷迷谷、千年古村落——吴窑等均座落在殷涧镇腹地。这些自然景观区集青山、绿水、秀湖、奇洞、深泉、古寺为一体,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令人留连忘返。殷涧镇交通便捷,电力充足,通讯发达,水资源丰富。连接合(肥)—蚌(埠)公路的总(铺)—宋(集)—曹(店)公路穿境而过。镇内建有35千伏变电所专供殷涧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程控电话交换机4台,电话容量达6000多门。4个移动公司、2个联通公司营业部,境内建移动通讯塔23座,信号强,通讯十分方便。风景秀丽的卧牛湖既是游客游览的景区,又是以灌溉、城镇供水、综合养殖兼顾的重点中型水库,积水面积146平方公里,库容达1.14亿立方米。古老的殷涧集贸市场吸引着周边客商纷至云涌,农副产品贸易经久不衰。三所中学,九所小学,在校生2000多名。一个中心卫生院,十一个卫生室,就医十分方便。中心农技站一个,大大方便了种植、养殖户。有综合文化站一个,农家书屋11个,免费开放为全镇广大干群学文化、学科技、长知识提供了场所。有邮电、电信、保险、汽车站等。殷涧镇是凤阳县区域大镇,同时又是资源大镇、旅游大镇、林业大镇、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以建设美好乡村为着力点,努力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的奋斗目标。
③ 凤阳县殷涧镇宋集村海尔小学六年级毕业成绩
可以打电话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