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贵州夜郎镇中心小学

贵州夜郎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1-02-14 05:38:22

Ⅰ 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南白社区小学应该在那个小学读书

你好,请登录本地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查询。

Ⅱ 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华山村石龙组赵任何有没有结过婚打过结婚证

你好,个人基本信息可在共亨平台查询,个人具体信息应由本人向相关业务单位查询或通过公安机关查询,其他人无权查询

Ⅲ 贞丰县白层镇中心小学怎么样

简介: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贞丰县白层镇中心小学如同一颗散发着诱人芬芳的蓓蕾,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白层镇糖桥居民委员会徐徐绽放。
注册资本:343.3万人民币

Ⅳ 贵州省凯里市镇远县有几所小学急急急

只晓得城关的,有一小,三小,五小,六小。二小和四小还有七小,没晓得情况。

Ⅳ 贵州省遵义桐梓县新站镇中心学校校长江君超的处分

建国以来贵州没有出现元帅,将军倒是不少。贵州籍将军名单\r\n 杨至诚上将(1903-1967) 1955年授衔,贵州籍唯一的开国上将,贵州三穗县人。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后勤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院务部长,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r\n 廖锡龙(1940.06—,贵州思南人)总后勤部部长。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0年晋升为上将军衔。\r\n 贾若瑜少将,赤水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现在还健在的唯一的贵州籍开国将军,以国防大学副校长职务离休。\r\n 陈沂少将(已去世) 1955年授衔,曾任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原副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长级待遇)。\r\n 林杰(1953.03—,贵州人)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副部长。\r\n 吴如嵩(1940.08—,贵州铜仁人)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员。现改文职。\r\n 杨胜万(1944.09—,贵州务川人)空军指挥学院副政治委员。1999年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r\n 张永政(1942.03—,贵州余庆人)武警工程学院副院长。1996年晋升为少将警衔。\r\n 陈开礼(1942.12—,贵州桐梓人)成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r\n 罗烈文(1943.04—,贵州威宁人)四川省军区司令员。\r\n 王炳文(1948—,贵州贵阳人)1951年生,1969年从贵州入伍,现任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r\n 石治理(1942.10—,贵州桐梓人)四川省军区副政治委员。\r\n 陈培忠(1942—,贵州金沙人)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少将军衔。\r\n 申万胜少将,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申万胜少将早已升任总政直属工作部部长。\r\n 喻忠桂(苗族,1941.07—,贵州道真人)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r\n 谌宏昌(1944—,贵州织金人)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r\n 王武强(苗族,1948.02—,贵州道真人)贵州省军区参谋长。\r\n 杨成熙(1955—,贵州遵义人)陆军14集团军副政治委员。2004年授予少将军衔\r\n 肖裕声少将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部副部长。\r\n 陈庆云少将中共贵州省委常委(2005年1月接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r\n不幸牺牲在建国前的贵州籍将领\r\n 周逸群、旷继勋如活到建国后授衔应在上将以上。\r\n 周逸群(1898-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字立凤,贵州省铜仁县城关镇人。\r\n 旷继勋:贵州思南县大河坝庙塘湾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二十五军军长,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Ⅵ 我是贵州的呀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貌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高程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5247公顷。其中,农用地1525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58%;建设用地5518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未利用土地18114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8%。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7年全省各类土地面积与2006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减少16896公顷,减少0.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126公顷,增加0.9%;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11770公顷,增加0.7%。全省土地利用率89.7%。全省耕地面积448745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7亩。
生物资源:
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类。银杉、珙桐、桫椤、贵州苏铁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有39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纵、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有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
能源:
水、电、煤等多种能源兼备,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水火互济。水力理论蕴藏量为18140.3兆瓦,居全国第六位,技术可开发量19489.63兆瓦。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527.9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 “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贵州至今已发现矿种(含亚矿种)125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其中,有76种(含亚矿种)不同程度的查明有资源储量,共计产地(矿区、矿段或井田)2553处。煤、磷、铝土、锑、金、锰、重晶石、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石灰岩、砂岩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是贵州的优势矿产。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现实经济优势明显,是贵州矿业的主体,所创经济价值高。截止至2007年底,贵州有41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十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527.86亿吨(位列全国第五位),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4.74亿吨(位列全国第四位),磷矿资源储量28.68亿吨(位列全国第二位),锰矿保有资源储量8100.54万吨(位列全国第四位)、占全国总量的10.24%,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1.18亿吨(位列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量的31.06%,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7.16亿吨,水泥配料用粘土保有资源储量10779.56万吨、水泥配料用砂岩保有资源储量9506.58万吨、水泥配料用页岩保有资源储量2687.35万吨,分列全国第8位、第11位和第11位。
旅游资源: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一、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一)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二)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三)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四)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五)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
二、旅游产品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贵州现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5A级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3个,黄果树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织金洞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六枝梭戛等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青龙洞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大歌等31项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1.8万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
目前,贵州已经形成贵阳、安顺、荔波、凯里-镇远、黎平-从江-榕江、兴义-安龙、梵净山、遵义、赤水-习水-仁怀、织金-黔西、威宁-六盘水、乌江峡谷等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正逐步推出高原喀斯特生态、丹霞桫椤生态、苗侗文化生态和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阳明文化、洞穴文化、夜郎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以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新的亮点。从产品空间分布上,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跨省精品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与云南联接的,以观赏喀斯特景观和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西线黄金旅游线;向东沿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苗侗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及自然生态的特色旅游线;向南沿伸至广西的荔波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向北沿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风光旅游线。具体为六大重点精品旅游线路:
1、林城贵阳休闲度假游
贵阳(黔灵山、阳明祠、甲秀楼、文昌阁、石文化艺术宫)——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高坡苗寨、镇山村布依寨、花溪公园)——香纸沟——百花湖——开阳(南江峡谷公园、明皇御温泉)——修文(阳明洞、六广河、高尔夫度假中心)——贵定(布依音寨)
2、壮美大瀑布、神奇喀斯特精华游
贵阳(红枫湖)——平坝(屯堡文化、天台山)——安顺(龙宫)——镇宁(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关岭(花江大峡谷)——贞丰(三岔河、布依风情)——安龙(招堤、明十八先生墓)——兴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泥凼石林)
3、黔北名酒文化之旅精华游
贵阳——仁怀(国酒文化城)——习水(阔叶林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十丈洞、四洞沟瀑布、竹海、丙安古镇)
4、黔东南苗侗文化体验游
贵阳——雷山(上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大塘短裙苗寨)——榕江(车江古榕群、三宝侗寨)——从江(高增侗寨、岜沙苗寨)——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翘街、天生桥、八舟河、肇兴侗族鼓楼群、)——锦屏(隆里古镇)——天柱(三门塘)
5、黔东名镇名水名山寻访游
贵阳——重安江(革家风情)——黄平(飞云崖、野洞河)——施秉(云台山、上(氵舞)阳、杉木河漂流)——镇远(青龙洞、下(氵舞)阳、铁溪)——岑巩(龙鳌河风光)——铜仁(九龙洞、梵净山)
6、地球“绿宝石”原始生态探秘游
贵阳——福泉(洒金谷)——都匀(石板街、剑江、斗蓬山)——三都(水族风情)——荔波(樟江、大小七孔、水春河、瑶族风情)
此外,除了以上精品线路外,一批季节性旅游产品也逐步开发出来。如春季以观赏油菜花、杜鹃花为主要内容的赏花踏青之旅;夏季的漂流和避暑度假之旅;秋季的观瀑、吃新之旅;冬季的民俗体验、温泉疗养之旅等,到2010年贵州将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人口
人口统计
2007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达到3975.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8万人。其中,女性人口为1917.74万人,男性人口为2057.7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30∶100。
人口增长率
2007年全省总人口出生率为13.28‰,死亡率为6.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8‰。与上年相比,出生率下降0.69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1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58个千分点。自2000年以来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8年持续下降。
民族及人口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98%。
文化程度
2007年,全省“两基“教育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全省193.2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为51万名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初中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费。农村中小学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农村寄宿制初中150所。改扩建普通高中15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经过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教育规模继续扩大,贵州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5年,贵州本土“院士”实现了零的突破。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41.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人均GDP
2007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6915元。
GDP比重
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3%、41.9%和41.8%,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100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7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完成446.3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86万吨。比上年增长6.1%。
外贸状况
2007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73亿美元,比上年上升40.5%。其中,进口总额8.08亿美元,比上年上升39.6%;出口总额14.65亿美元,比上年上升41.0%。
外资利用状况
2007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个,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5333万美元。
财政收入
2007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财政支出795.40亿元。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2007年,全省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388万。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2亿元产业化扶贫资金,其中1亿元用于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力推广“晴隆模式”,在全省83个有扶贫任务的县选择确定了20个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25度以上坡耕地较多的县(2008年增加到33个县),每个县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
2001—2007年,全省共投入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扶贫资金1.622亿元,培训了388813人,转移就业332646人,转移就业率达85.6%;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29亿元,重点抓了14个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县建设,累计推广脱毒马铃薯2555万亩,新增产值64亿元,覆盖190多万贫困农户(次),户均增收3300多元;7年共减少97万绝对贫困人口和17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
主要扶持措施为:1、采取“三种扶贫方式”: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2、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着力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3、“三项重点工作”:切实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
2008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10万人,转移就业或就地转产8万人;在1600个以上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配套修建小水池(窖)4万口;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抓好33个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和50个重点乡镇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筹集社会帮扶资金5000万元以上。
支柱产业
电力、煤及煤化工、有色金属、旅游、铝及铝加工、烟、酒、民族制药。

Ⅶ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怎么样

简介抄:有教学班24个,学生1454人,袭教师6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28人。教师学历中本科1人,大专37人。学校拥有标准化教室32间,专用室10间,是我县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 正安县安场镇中心小学是2000年贵州省实施的“义教工程”项目学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500平方米,现 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进取”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先后获得了 “贵州省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先进单位”、 “遵义市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先进单位”、“遵义市绿色学校”、“遵义市义教工程先进项目学校”、“遵义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先进单位”、“正安县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注册资本:1301.5万人民币

Ⅷ 普定县坪上镇坪上小学怎么样

简介:普定县坪上镇坪上小学位于贵州省夜郎湖畔,距坪上镇镇政府3公里,同向距普定县城25公里。
注册资本:278.6万人民币

Ⅸ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有哪些小学

一、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的小学有:

二、茅台镇,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专。位于赤水河属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临川南。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 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

2016年10月14日,茅台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Ⅹ 贵州省有哪些比较好的小学

凯里市李世明纪念希望小学龙场小学凯里市万潮镇万潮小学凯里市炉山小学凯里市湾水镇版湾水小学权凯里市旁海小学凯里市鸭塘小学贵州省凯里市舟溪小学凯里市三棵树镇中心小学凯里市第十小学凯里市平茶小学凯里市第二小学凯里市中英文小学凯里化肥厂子弟学校凯里市东升小学凯里市西门小学凯里市第五小学

阅读全文

与贵州夜郎镇中心小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