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实验主要是干什么的要不要写报告啊
就是用电脑等工具做实验来证明数学结论 ,或者解决实际问题。(如某公司专在理论上资金如属何分配,使盈利最大。)一般都要做报告的~有点麻烦
分给我行吗?谢啦~
数学实验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引入教学后出现的新事物。
数学实验的目的是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于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它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数学实验中,由于 计算机的引入和数学软件包的应用,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注入了更多、更广泛的内容,使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乏味的数学演算和数值计算,促进了数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从而使学生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创造性工作。
现在国外小学还开设数学实验室或实验角,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具、操作用具,许多用发现法教学的课就在数学实验室中进行。
在如今的大学里,也加入了这一门课,比较富有创意。
2. 跪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4蠹蚁氩幌胗谜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小学数学教改专题和实验设计
不能出空间的好看的
4. 小学数学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范文
生物综合实验报告
(5组:段晓姗、李晋、董珊、邓姗)
学期接近尾声,我们组的实验也结束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未按照计划做完所有的室内实验,而是重点做了两个实验。虽然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从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的经验,也总结了其中的教训,还算颇有心得。
一、 种子的向重力性:这个实验我们做了不下三次,因为种子泡下后总是因为多种因素不能同时发芽,为了使种子在相同条件下生长,我们只有等其他种子发芽后再观察做实验,但到最后结果就是一些已经发芽的种子泡烂了。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二、 番茄的缺素培养:本学期我们组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个实验上了。从营养液的配制到种子发育长成幼苗等,似乎就经历了这整个学期,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经验教训:
⒈种子是不能用一半浸在水里的方法使它发芽的,虽然有一半露在外面,但是还有一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毒物质,使种子烂掉。
⒉在平时配制培养液时,由于一些微量元素用量是非常小的,所以一般实验室里总是将元素分为几部分,配制好大量的再按照比例将其混合在一起。例如M.S.培养液分为:有机、无机、微量、Fe-EDTA四部分,但在做缺素时,由于各培养液所缺的元素不同,不能像全素培养液那样配制,因此,我们采用了“先将各元素的代表溶液单独配成溶液,然后需要哪种就添加哪种”的方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配制各缺素溶液时,微量元素的加入得很少,所以我们用到了“枪”,从而也学习了“枪”的使用方法,枪只能竖直放置,不可以来回晃动,防止残液倒流进枪里,这样不仅会在下次使用时与新溶液混淆在一起,导致实验不严密,还会对“枪”造成一定的损害。
经分析,缺素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在我们配置培养液的时候,其中的有机物质由于配置时间太长、温度太高(放在实验台上而不是在冰箱里)等原因而长毛了,而我们平日是将栽培的植物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的,阳光直射使本就生有菌类的有机物质坏掉,造成植物的死亡现象大致相同,没有表现出缺素的各种不同的现象。
另外,我们还种了云豆,虽然宿舍在阴面,我们植物的长势也是不错的,经过自己亲自动手种植物,才清楚水和阳光真的是植物必备的非物质条件,因为刚开始种植时,总是忘记浇水,我们的小麦就整天弓着背不肯抬头。
至于室外,我们则是对校园植物进行了一些阶段性观察,主要是集中在两种不同种的叉叶槭、广玉兰和大叶黄杨上。经观察发现,广玉兰今年的花期尤其的长,广玉兰是落叶乔木,一般花期为3~4月份,可今年到了五六月份它依然绽放;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与大叶黄杨一起经历了新生;学校有两种叉叶槭,一种为生科院门外的乔木,绿叶,一种为图书馆外借部门外的灌木,紫叶,经查资料这种叉叶槭叫做鸡爪叉叶槭,我们用比较的方式对两种植物进行了生长阶段的观察。
经过这学期的自主实验,虽然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但真的受益非浅。首先我们过去没有过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培养实验材料的经历,所以锻炼了我们探索科学的主动性;其次,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做实验其实和一场比赛是一样的,需要彼此之间的配合与默契,仅靠一个人是绝对不够的;再次,实验结果固然能说明问题,但是重要的还是对实验方法的掌握与治学的认真严谨态度;最后,就是动手能力的增强。
以上是本学期实验的一些经验教训心得,我们会铭记,努力在今后的实验中在结果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绩。
5. 我现在非常急需一份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关于六年级第一学期内容的教学设计,请哪一位高手帮帮忙!!!!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中国!
6. 实验设计 男女生的数学能力是否真有差异
为什么在学业成绩上女生明显比男生有优势,而在“小数学家”评比中,男生却遥遥领先呢?男女生的差别到底在哪里?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以及相关指导老师。
分析认为
兴趣和心理是主导原因
据了解,在温州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报告会上,经专家研究及数据整理得出女生学业质量高于男生的结论是针对学生总体的,对拔尖的学生来说,数学成绩依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小数学家评选结果就表明了这个事实。
“但这并不代表男生就比女生聪明。”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书记吴建军认为,这是由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引起的,男性通常对理科感兴趣,而女性更倾向于轻松活泼的学科而非纯理性的思考性工作。类似“小数学家”评选,其标准是除了平时数学成绩突出、品学兼优之外,高中组还要求竞选者必须在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中获奖。而竞赛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便归宿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上。
有专家提出,男女有别多在心理,数学界鲜有女性,并非女性没天赋。发表在2009年3月《心理学公报》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综合分析了25年来有关男女在数学能力差异上的研究。研究表明,激素、大脑、性别等生物学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但是从心理学角度,女性的职业偏好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直接导致女性不会更多进入与数学有关的工作领域。女性喜欢有时间弹性的工作,以便能更好照顾家庭和孩子。
研究表明
男女大脑功能存在差异
男女兴趣的不同,是“小数学家”中女生偏少的重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产生兴趣差别呢?
据最新的脑电图分析证实,男女的确有区别。区别不在于能力,也不在于勤奋程度,而在于大脑功能方面。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威斯康新州立大学的女性研究专家珍妮特·谢博利·海德在研究中发现,女孩和男孩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非常接近,但在高中阶段男孩就会超越女孩。
中国新闻网曾经做过相关报道。报道指出,女性的智力不让须眉,甚至要超过很多男性,比如在中国的高考中女孩成绩通常要好于男生,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今天的科学界,女性还有几个没有攻克的堡垒,数学就是其中最为坚固的一座,而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男女大脑功能的差异。
温州中学高三段段长金长林老师认为,从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来看,男生比女生略胜一筹。女生通常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凭借细心、勤奋取得好成绩,但是到了高中,特别是在平常的竞赛中,女生的实力弱化。尤其在实验班里,男女比例失调,男生人数明显多于女生。而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大脑功能的差异,也是男女生理发生了变化。
专家倡议
女生应消除不良心理暗示
有分析指出,男性数学家多,同数学理性抽象的传统形象无不关系,尽管比起计算机专业来,数学在女生心目中的形象还要稍好一点,但数学给人的形象仍然是一个男性的形象。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对外界的影响并没有“免疫力”,而是善于接纳。国外大量证据表明,年轻女性受到激发和鼓励,不难在科学领域卓有建树。例如,在19世纪的美国,物理学、天文学和化学曾被认为是适合女孩学习的学科。今天,在冰岛和瑞典,女孩在数学与物理学上的成绩往往优于男孩。在美国,现今一半的化学学士与生物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是女性。
法国是公认的数学大国,曾组织过一批专家对300万份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数学成绩方面,男女不存在任何差别,双方的思维能力几乎是均等的。深入到细节中分析,专家们发现,女孩在初期阶段算数能力比男孩强,但这一领先随后就消失了。在中学阶段结束的时候,男孩在数学方面领先女孩,通常这个阶段正是选择上大学以后学什么专业的关键时刻。
因此,吴建军认为,男女在数学等科学领域的差异也是传统社会观念给女生的一种不良心理暗示。只要今后能够克服或者消除这种暗示,拔尖者中男女性别比例有可能会达成均衡,这对今后女性就业方向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7. 小学低年级数学练习课有效策略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本练习形式,注重活动化,丰富练习形式,凸现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练习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堂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拟定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研究:
(1)有效组织练习活动
研究中通过深入揣摩教材练习的编排意图,领会练习的内涵基础上,把握数学教材中丰富的练习活动资源,渗透活动意识,转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有趣,变封闭为开放,积极探索设计出既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又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均发展需要的练习活动内容。
(2)有效开发练习活动素材
充分发挥教师是数学练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深入研究数学学习内容,灵活利用数学学习材料,探索开发设计有价值的数学练习活动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地学习、研究数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课外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外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练习,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而传统的数学课外练习活动有以下特点:过多的封闭性练习、过多注重书面练习、无选择性的题海战、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等。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课外练习活动如何克服以上所述的种种不足,再次激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8.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4蠹蚁氩幌胗谜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错吧
9. 数学教育实验研究有哪些类型,各类型设计的基本公式是什么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调查研究》的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1)、通过资料显示,学生中对应用题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和漠视心理,为了应付考试只有简单地套用“类型”解题,缺乏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及对解题策略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造成解答应用题错误率之高,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弱的现状。很难实现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目标。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仍运用传统方法,学生往往凭生搬硬套就能解决基本概念问题,教师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机械模仿与不深入思考的思维习惯。虽然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学生解题正确率仍很低。这充分暴露了应试教育在思维技能培养上的缺陷。(2)、正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意识到:注重学生解答应用题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的需要。要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了解学生解题能力如何。由此,我们数学组提出开展《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调查研究》的探究活动。通过对错题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寻求对策,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2、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改变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通过调查,掌握学生解应用题的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好、中、差”三种类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的问题所在,进行个案分析,缩短认知距离。(3)、通过调查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练习方法。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学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4)、通过调查,分析和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类化水平。使学生在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时,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他们学习过程和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通过师生的活动与实践,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从而提高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课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题的调查研究》,将针对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分析,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差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在实践上可以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事物,进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三、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及情况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美国从8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问题解决。美国数学教师协会1980年颁布的《行动议程》中的第一项建议就是:“问题解决必须成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它也是五项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其13项课程标准中居于首位的标准。对于造成一步或简单两步计算应用题错误的原因,国内早有研究。研究者认为,解应用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类型以及对应用题中时间、空间的叙述不能正确理解。趋势分析: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列为重要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联系:⑴、本课题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与他们的研究是相同的。⑵、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区别:⑴、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解答应用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而其他课题的研究是“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⑵、现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差一定距离,本课题研究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⑶、本课题将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和分析,拟在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原因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出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把应用题分类、运用解题公式的格局。注重教学方法,不仅要靠教师传授,更要靠学生主动的感悟、理解和实践、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为目的。⑷、本课题研究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行为的变化为外线标志,以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为切入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提出:“教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2、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3、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4、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5、“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安排学习计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学生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实现。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政策支撑:《标准》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对“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世界,提出各种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保障体系:1、现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差一定距离,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强。2、课题组成员素质高,均是具备大专学历,多人正在自修本科,有的教师多次参加课题的研究,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均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3、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工作,并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保障。4、我校具有较强的科研气氛,有利于实验的研究。5、我校地处经济开发区,是铜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学生家长普遍重视教育。本课题研究旨在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6、2006年11月2日,我校与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举行了签约仪式,正式成为教科研“手拉手”友好学校。我们曾与乌克兰巴甫雷什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结为联谊学校。我校又是徐州市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因此,我们大家的课题将得到众多教育专家的指导,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支持,我们有的机会得到支持和合作。四、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调查、访谈与课堂分析等方法,从解答应用题的一般策略“条件和问题的收集。分析数量关系。拟订解答计划。解答。检验与评价。”这五个方面对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作描述性的记录与分析,针对解题错误原因,找出及时补救的策略。旨在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一定的教学建议。引领本校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促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内容:一、工程应用题的内容设计的策略。二、解答工程应用题的错误的原因的分析的有效途径。1、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应用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测试。2、抽出差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再分别对他们进行个案分析,找出错题的原因。从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测试,对学生的解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水平,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3、组建学生个人数学学习档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以后,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但还需要组建学生个人数学习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分类、比较,做成表格。4、学生解答工程应用题的的错误总结。三、小学生解答工程应用题学习评价的策略。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程标准》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借鉴,做好资料收集和存档工作。(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3)、调查法:以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汇表。(4)、观察法:通过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现,进行全面、细致和深人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5)、个案分析法:以个别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个案,对其应用题的解答分析,进行追踪记录,对个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为验证课题提供依据。(6)、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本课题的研究,还采用书面测试法、访谈法与课堂分析法等方法。六、具体措施:第一阶段:(2006.5——2006.9):准备阶段。⑴、确定课题名称,研讨撰写课题方案,拟定试验计划。⑵、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⑶、搜集相关理论资料。⑷、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方案,准备申报,进行课题论证;⑸、搞好课题前测。第二阶段:(2006.9——2006.12):确定研究实施方案⑴、实验开题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同时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案例研究的相关理论等,为本课题实验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⑵、根据方案、课题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⑶、认真作好记录和阶段性总结。⑷、定期召开课题成员会议,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阶段:(2006、12—2007、7)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⑴、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⑵、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⑶、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⑷、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⑸、阶段性成果鉴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⑹、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第四阶段:(2007、9—2008、1)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跟踪调查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第五阶段:(2008.3——2008.7)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⑴、撰写研究总报告。⑵、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七、人员分工课题组长:秦雯负责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课题组其他成员负责方案的执行、研究个案的收集整理。八、预期研究成果:1、优秀课例、课件(光盘);2、教学设计集、论文集;个案集。3、研究报告。
10. 实验报告 内容 小学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理念。它对于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化倾向和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改变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现象,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理解数学,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善,都是十分重要的。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已经给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将教科书的课程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内容,变成教学活动中的自觉行动,值得每一位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和思考。下面结合四年级(上册)教材,谈一点体会。
一、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体验和理解数学
学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有许多是建立数学表象、抽象数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素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体验和理解数学,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教学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时,直线平行与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无处不在,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教材呈现了鸟瞰城市的照片以及运动场跑道、运动器械的照片,从中抽象出直线的相交和不相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的相交与平行现象,如,观察自己校园中的路径、跑道、器械、铁门、栏杆,以及教室里的窗户、黑板、墙面、桌椅、学习用品等等。当学生初步理解了平行和垂直以后,再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寻找同类的现象,学生的视角才是广泛和主动的,数学意识能从中得到培养。
教学第八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时,教材提供了如鼓号队员服装的统计,47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统计,上海市空气质量的统计,张家港市农民人均年收入的统计等等十多个现实的素材。但是教材毕竟具有局限性,教学时应该结合教材适时补充和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时效性的现实素材,使得统计的学习更能体现其必要性和价值,更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统计本班校服的型号、本市的空气质量、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本地区的耕地情况,这些统计对于学生是现实而鲜活的,学生有统计的热情和愿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教学第九单元“认数”时,学生要学习亿以内的大数。这部分教学内容,要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为此也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认数。除了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外,还应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上网查找资料以及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知识。如,在《青岛日报》2005年2月1日的报纸上就可以查到如下大数: 青岛西海岸制造业再添世界级大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人民币,部分投资后年加工钢材20~25万吨;青岛港元月吞吐量突破1500万吨,向全年1.8亿吨的目标迈进;初步核算青岛市2004年生产总值完成2163.8亿元;青岛航空旅客吞吐量480.8万人次;青岛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3.3亿元等等。教师平时应该注意搜集这样的信息,让学生体会到较大数在描述、表达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生产能力、经济情况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努力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教材所提供的背景和素材离学生稍远,或者很难提供现实的情境,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努力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甚至可以模拟情境,为学生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学第三单元“混合运算”时,可以模拟一个在小小商店里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多少钱;拿50元,买2盒彩笔,应找回多少钱等问题。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类似的若干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归纳、交流、反思,总结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由于提供了模拟的现实情境,学生都有购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所以理解上一般没什么问题。教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
三、 充分运用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是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的好方式。
教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时,学生在三年级先后观察了由2个、3个、4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的难度加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空间观念。“摆一摆、看一看”是本单元最主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必须准备必要的教具和学具,要在学生“摆”和“看”的活动中理解三视图与实物的关系。如,第47页例题里已经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提出再增加一个同样的正方体使得正视图不变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分析和交流,寻找规律,形成体验。由于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有切实的体会,理解也是深刻的。教学中切不可以观察教材中的图画来代替观察实物,那样违背了教材编者的意图,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单元教学整个都离不开实际操作,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学第八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时。其中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一小节,要让学生体会到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到游戏设计的公平性,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可以经历一个从“问题—猜测—操作(验证)—结论—分析—抽象—概括”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充分经历认识过程。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关系,教学中还渗透了可能性、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材设计的《怎样滚得远》、《了解我们自己》、《一亿有多大》三个实践与综合应用,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十分有益。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内容,切实让学生自主活动,切不可敷衍了事,白白浪费宝贵的课程资源。如对于《怎样滚得远》的教学,在提出问题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议论滚得远的因素,学生可能从高度、板的长度、夹角、材料质地、重物等多个方面考虑,然后将问题锁定在斜坡与地面的夹角上。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猜测实验结果,进入实验活动(这是活动的主体)。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这需要学生、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合作交流解决,实验活动结束后,进行反馈交流,给出结论并作适当的解释。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乐意参与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