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会议要求对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
会上着重讨论了对此前执行的两项考核办法《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机内关工作人员日常绩效考容核实施办法》和《六安市城市行政执法类单位岗位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的修订内容,这是根据两项考核办法执行以来的实际成效以及机关和各执法支队的反馈情况进行的适时调整,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更具人性和落实力。修改完善后,将于近期印发。
会议针对局机关的考勤考核工作进行了调整,界定了考勤的签到签退时间,细化了考核的具体评分标准。会议强调要继续严格执行局考勤考核制度,对于违反相关要求且没有合理事由的,将依照规定予以相应处罚。
② 请问你有学校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小学教师2011学年度
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广东省义务教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粤人发[2009]59号)和县局《xxx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试行)》(x教[2011]21号)精神,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小学实际情况,制定xxx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我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对象
1、本镇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
2、县支教的教师在受援学校考核。
3、借用人员,参加借用单位的考核。
4、中心小学校长只参加学校绩效工资的月考核和分配,不参加学校的学期绩效工资考核,学年考核由县教育局组织考核等次。经费由本单位绩效工资经费中支付。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核定
由各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小组根据镇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核定。
四、考核、分配原则
1、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无论什么原因,没有岗位绩效考核结果,都不能参与绩效工资分配发放。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3、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全镇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要力求科学合理。
4、考核分配办法:按专任教师、非教学人员、工勤人员三种类别并按不同的标准进行。
5、一学期内享受法定假期达到2个月及以上的原则上只享受本校非统考科任及非教学人员绩效工资的平均数(指月绩效工资、学期绩效工资)。
五、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形式
绩效考核:分月考核、学期考核两种;绩效工资的发放:分按月发放(占60%)、按学期发放(40%)两种形式。
六、考核内容及分数分配
绩效工资的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分月考核和学期(年)考核(奖励加分另计),分值各占50%。月考核的内容有出勤考核(20%)、工作量考核(30%)两项,考核工资可在次月发放;学期考核的内容有工作过程考核(20%)、工作成绩考核(30%)两项,考核工资在学期末一次性发放。
(一)出勤考核(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情况,学校要鼓励教职工出满勤。
1、病假一天扣0.5分,事假一天扣1分,旷课一节扣1分,旷工一天扣6分,迟到2次或早退2次当旷课一节扣1分,早读不下班、晚上应下班而不下班每节扣1分,镇中心办公室人员晚上到校或校本部行政晚上抽查不在学校的每一次扣1分,(扣完权值分为止)。
2、法定内的生育看护假、产假、工伤、丧假(指直系)、婚假不扣分。
(二)工作量考核(30分)。
(1)学校要尽量平衡相应教师的岗位工作量。学校要合理搭配教职工的工作量,尽量使教职工周工作量均衡。
(2)凡任课已满工作量,另兼学校其他分工,如:内宿生管理、值日、场室管理、科组长、晚修下班等,由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小组集体讨论给予每月加1—9分。已满工作量者,顶课加1分/节。教职工的月加班得分(加班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常规工作绩效得分(绩效金额)的30%。
(三)工作过程考核(20分)。
(1)主要考核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任教师重在考核“备、教、批、辅、考、研”等常规教学落实情况和教学研究及教学研究活动参与情况。各校要引导教师把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
(2)凡学校或镇中心(原教办)人员进行检(抽)查,未备课上课,每一节扣4分,作业布置少一次扣3分。
(3)学校召集会议或教研活动请事假一次或迟到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没有按时完成各项计划或总结各扣2分,凡不服从学校分工或不配合学校工作者由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小组集体讨论给予扣分。
(四)工作成绩考核(30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
(1) ×20分=某教师平均分得分
(2) ×10分=某教师优秀率得分
注:(1)和(2)项 和为某教师学期的教学成绩得分
(3)凡跨科(指语、数、英)或跨级(英语教师要跨三个年级以上)教学的教师学期(年)得分的平均分上浮5%。
(4)六年级语、数、英教师学期教学成绩考核总得分上浮15%(英语教师与前面跨科上浮取较高一项,不重复计算上浮)的70%加上任教班的语数英三科总成绩(含上浮)的三分之一的30%,为六年级科任教师的绩效得分。
(5)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主任学期(年)教学成绩考核为个人任教学科得分的50%加上本校担任主要学科教师的平均得分(含加分)的50%后上浮15%和10%为个人绩效得分。
(6)以上(1)—(5)项的和为某教师一学期的总得分。
(7)镇中心办公室(原教办)人员和中心小学副校长(校本部)学期(年)考核得分由镇中心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考核小组及各校正、副校长联席会议根据各人平时工作进行考核。
(8)非统考科目或非教学人员的学期(年)得分不超过该校任课教师教学成绩得分的平均数,具体个人得分由各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小组人员根据其平时工作情况讨论评分。
(五)奖励加分(能核定的以学期计算,需局核定的,学年结束计算)。
(1)教师参加镇级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加3分、2分、1分,县级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加15分、12分、10分,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加20分、16分、14分。同一教师获得两个级别奖时则取最高一级的加分。
(2)教师论文被评为县的优秀论文加8分/篇(奖获一、二等奖);被评为市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8分、6分、4分/篇;被评为省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分、8分、6分/篇;在市、省级教育杂志发表的分别加8、12分/篇;在其他刊物发表的加5分/篇。(所发表文章的等级以局教研室审核确认为准)
(3)教师辅导学生参加镇、县、市学科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镇级加3分、2分、1分/人,县级加10分、8分、6分/人,市级加12分、10分、8分/人。
(4)辅导学生参加运动会获团体一、二、三、四名,镇级加6分、5分、4分、3分,参加县级运动会的获得第一、二、三、四、五、六名分别加20分、18分、16分、14分、12分、10分。
(5)教师指导学生的作品在县、市、省、国家级刊物发表(等级以局教研室审核确认为准)给予加分,在县级刊物发表加2分/篇,在市级刊物发表加4分/篇,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加6分/篇。
(6)教师参加其他类比赛,获一、二、三等奖,镇级加3分、2分、1分,县级加8分、6分、4分,市级加12分、10分、8分。凡上县级示范公开课的加4分/节,上镇级公开课的加2分/节。
(7)教师任教年级科目上一学年平均分排在全镇的倒数一、二名,到新学年第二学期结束每进一个名次加2分。
(8)六年级毕业班检测中,“三率”每“一率”达到A等次的加5分。
以上八项加分同一位教师同一项加分不得超过30分。
七、绩效工资的分配
1、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指学校行政干部及班主任、报帐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的津贴。
①班主任岗位津贴。班主任津贴按班额大小的标准进行发放。班主任津贴每学期发放5个月。每月标准为:班额30人以下的补55元,班额31—40人的补58元,班额41—50人的补61元, 班额51—60人的补64元, 副班主任不超过班主任的40%。每月各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一次累计考核,并将考核得分与班主任津贴挂勾。
②学校行政岗位津贴。各学校的行政岗位及职数应严格执行县教育局核定的岗位标准及职数。中心校长月岗位津贴300元,副校长(含中心常务副校长)的月岗位津贴不得超过本校校长的80%;村小校长(含中心教学干部、财务干部、中心德育主任)月岗位津贴200元,村小副校长的月岗位津贴不得超过本校校长的80%,主任的月岗位津贴不得超过本校副校长的80%,报帐员的月津贴不超过主任的70%,中心少先队辅导员的月津贴不超过主任的60%,村校少先队辅导员的月津贴不超过主任的50%。分教点负责人只有一个班的月津贴10元,二个班的月津贴20元。
2、学期(年)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
①月绩效工资的计算办法:
×个人月绩效考核得分=个人月绩效工资(各校独立实施)
②学期(年)绩效工资的计算办法:
×个人学期(年)的绩效考核得分
=个人学期(年)绩效工资(全镇统一实施)
③中心小学校长的学年绩效由县教育局制定考核办法,并组织考核,规模2000以下学生的学校考核等次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应发放4000元、3600元、3000元、0元。发放办法:第一学期按本校“规模等次”对应“基本合格”栏的标准预领50%,等学年结束,则按考核结果计算多除少补。
八、绩效工资发放要求
1、假期的两个月的月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是:
(全镇月绩效工资-全镇学校中层干部以上的月岗位津贴—镇中心安排加班补)/全镇教职工(按级别工资比例发放)。
2、绩效工资的发放要求: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计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①凡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或扣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教职工,不能计发当月的绩效工资。
②擅自脱离教育岗位,造成严重教育教学失误或责任事故的。
③违反师德规范等行为情节严重,或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
④组织参与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或以上行为被新闻媒体曝光的。
3、有下面情况之一的,不能享受学期绩效工资
(1)未参加学期考核的;
(2)一学期累计有2个月未参加月考核的;
(3)一学期累计旷工达5个工作日或请病假合并累计超过3个月的;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的;一学期上班不足2个月的。
(4)解除聘用合同或自动离职的;
4、凡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或扣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教职工,按佛人[2009]10号文的第五条第(八)款规定执行。
5、在师德师风方面,违反《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规定,未构成组织处理的,酌情扣除绩效考核得分。凡学期内受到行政记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不含开除处分)的教职工,分别扣除月绩效考核得分、学期绩效考核得分的50%,直到解除处分止。
6、凡经多次催促不落实计划生育有关检查或该出示有关的证明材料者,当月的绩效工资为50%,到学期结束仍未落实,学期绩效工资只发放30%。
7、认真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出现学生流失的班级,流失每一名学生,班主任扣10分,科任扣5分,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九、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1、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要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3天。有不同意见的要及时核实,考核分值有误的,必须重新确定考核分值。考核分值偏低的,要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本人。
2、各学校均要建立5人的工作小组,负责考核分配具体实施的统计工作。
十、纪律要求
1、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后,各学校一律不得另立名目自行发放津贴补贴,不得挤占学校公用经费和项目资金发放津补贴,不得违反规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发放津贴补贴,不得利用学校其他收入,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坐收坐支,私自发放津贴补贴。
2、各学校应严格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设立津贴补贴专用科目,用于统一核算本单位发放的所有津贴补贴,其他科目一律不得再核算津贴补贴。
3、凡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十一、实施时间:
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二〇一一年九月 二十四 日
③ 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校长的任职期限是几年
根据教代会的讨论到批准,学校的校长的任职时间3年,在任职期有违规的,看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国中小学校长
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
(教人[1991]38号1991年6月25日)经研究,决定将《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条件》)颁发试行。
《条件》是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提出的要求、兼顾校长队伍现状而制定;是选拔、任用、考核、培训中小学校长的基本依据。下达《条件》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组织岗位培训和日常的政治业务学习及工作锻炼,使中小学校长努力达到《条件》的基本要求;同时逐步做到按《条件》选拔、任用新的校长。要充分利用《条件》,大力推进当前的岗位培训工作及校长队伍管理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由于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别很大,各地试行《条件》掌握具体标准时,可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目前不具备规定的学历和相应教师职务的中小学校长,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其中办学经验较丰富、成绩较好的校长,要加以肯定,使他们安心工作。
对已经达到规定任职条件与要求的校长,也应以多种有效形式,继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实施《条件》是一项新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先行试点,取得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开。
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
一、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热爱本职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严于律己,顾全大局。言行堪为师生的表率。
(二)乡(镇)完全小学以上的小学校长应有不低于中师毕业的文化程度,初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大专毕业的文化程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中小学校长应分别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以上的教师职务;都应有从事相当年限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都应接受岗位培训,并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三)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二、校长的主要职责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二)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使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注意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努力建设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依靠党组织,积极做好教师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充分发扬民主,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广大教师和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1.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
④ 如何改造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积弊
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校长负责制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1995年9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从法律上确立了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
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含义和内容
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明确校长在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责任,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权责对等”的管理原则,结合各地实践经验,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校长应具有以下权力:(1)决策指挥权。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校长有权对本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2)干部任免权。在认真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与学校党组织共同考察、讨论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可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经党组织讨论研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3)学校改革权。校长有权根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等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但改革方案和措施需经过学校党组织的讨论,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由校长组织实施。(4)教职工奖惩权。校长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惩。对教职工的重大奖励或行政处分需听取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报上级教育部门批准。(5)经费和固定资产使用权。校长有权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合理支配、使用教学经费、校舍和仪器设备。保证校长实施以上权力,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前提。
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积极作用
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利于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是管理学校的责任及相应的职权集于校长一身,有利于学校行政工作的统一指挥,有利于建立层层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人浮于事、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效率低下的状况,从而提高学校行政工作的效能。
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校长主持,按照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决策方案,经校长办公会或行政办公会认真讨论研究,再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最后形成决策并付诸实施。在决策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
三、实行校长负责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处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总体规划,重视内部改革,忽视外部环境改革,因此形成校长负责制难以推行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内外结合,综合配套。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是政府行为,只有强化政府改革意识,政府简政放权,扩大学校自主权,才能取代显著成效。例如学校教师严重超编、经济利益平均分配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来源于国家的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要改革必须从政府着手,内外结合,方能奏效。
2.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党政分工与合作的关系。首先要强调分工,明确划分党政职能,这是理顺党政关系的前提。其次注重合作,党政虽职能不同,但目标都是办好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保证党组织下列权力的有效实施:(1)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2)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4)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5)加强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6)做好统战和知识分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3.正确处理校长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高度的集中制,如果缺乏坚实的民主基础,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的民主制。实践证明,教代会是教职员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是教职工发扬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为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保证教代会行使如下职权:(1)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学年财政预决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重大改革方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审查通过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学校岗位责任制改革方案、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3)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4)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并提出奖惩建议。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更须真心实意倚靠教代会,使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管理,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处理好校长和教代会的关键所在。
4.切实建立制约机制
各地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校长,但是对于切实建立制约机制重视不够。对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必须实行内外双重制约机制。外部制约机制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政策法规制约,即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强化执行执法功能,规范和约束学校行为;二是宏观调控制约,即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全面规划教育发展规模,调整教育结构,调配人力、财力、物力,使学校纳入到教育宏观运行的轨道;三是督导评价制约,即上级教育部门根据教育方针制定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进行单项或综合性评价,以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学校内部制约机制是学校自主精神的体现,对自身行为制约更为直接、及时、有效。完善学校内部制约机制的途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组织监督机制;二是教代会民主制约;三是责任制约;四是考评与奖惩制约;五是校长自律制约。只有将这些做法形成制度,才能形成内外结合的制约机制。这是校长负责制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5.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管理学校的权力,这对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校长应努力做到:(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2)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力量;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3)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求实精神,勇于将自己的办学思想付诸实践,形成学校办学特色;(4)有创新意识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抓住机遇,并勇于承担风险;(5)善于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获取、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6)有自觉培养公正廉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尊重他人、虚心学习的优良作风。
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只有形成内外结合、综合配套、强化制约、总体设计的改革体制,才能将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
⑤ 要完善校长选任和考核制度把什么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
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探讨考核是干部治理中的难题。按照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办法考察干部,用科学的标准评价干部,用科学的依据识别干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具重大课题和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我区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方面的实践和探究
近年来,我区仔细降实科学进展观,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目标,从创新机制入手,别断探究实践,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方法。
1、完善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全面考核。我区积极改进干部考核方式,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察考核制度化,每年年底或翌年年初都对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考核。一是考核目标更加明确。区委把“科学地考察干部,客观地评价干部,准确地识别干部”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坚持的基本原则,力求在考察考核中全面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学习、能力、作风及工作实绩等事情。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近年来依据考核结果,区委擢升和重用了一批政治坚决、实绩突出、勤政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在全区上下树立起“重实绩、重才能、重民意”用人导向。二是考核内容更加具体。经过别断地实践,对领导班子注重从思想政治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团结和谐等方面进行考察考核,对领导干部注重从思想政治素养、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考核,突出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实绩的考核。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突出在推进本区域经济社会进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考察,重点考核项目建设、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村劳务输出、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等;对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重点考察其发挥职能作用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事情,并分党群、商贸、政法、农业、财税、工业、社会事业等各口各有侧重。三是考核程序更加规范。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体现科学进展观要求的地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方法》的有关规定,坚持把自上而下的组织考察同自下而上的民主测评相结合,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中,抓好述职述廉、民主测评、民主推举、个别谈话、综合分析等关键环节,做到环节很多,程序别漏,确保了考察考核的质量,为区委准确使用干部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⑥ 现在很多地方实行了校长职级制,那要不要给中小学校长放权
“校长现在都成贬义词了,还要给校长放权吗?”
“校长的权力还不够大?评职称、绩效考核评优评先都搞‘一言堂’了还不够吗?”
“如果校长和老师之间没有利益之争,放权完全没有问题,但现实是这样的吗?”
通过大家的评论可以看出,对于进一步对校长放权,大家是持反对意见的。该不该给中小学校长放权?大家的问题主要几种这个方面。
权力失去监督机制,这和一部车子没有刹车装置是一样的道理。校长的权力如果没有人监督,校长的权力无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那么校长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被关进“笼子”里呢?其实教育主管部门对校长的严管和监督才是对校长的厚爱,让校长的权力无限放大而缺少必要的监督,并不是对校长的一种保护。无法解决校长的权力由谁来监督的问题就随意给校长放权,我觉得并非多么明智的选择。
所以说给校长放权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措施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