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组织开展中小学

组织开展中小学

发布时间:2021-02-01 11:22:55

⑴ 如何组织开展中小学节能知识教育和节能实践体验活动

1.引起心抄里的共鸣:让他们看到袭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污染,环境乱象 2.激起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利在千秋,责任在肩,不得不担当 3.教育影响他们的思想观点:保护环境利于人类,利于国家,利于自己

⑵ 为什么要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

您好,开展教师培训是有原因的。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一、教师培训的理论依据
1、终身教育理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事物、新能源、新行业大量涌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日趋显著,竞争社会对人类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1994年和1997年召开两次终身学习的国际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把“终身学习” 提高到“生存概念”、“生活方式”的高度。
2、“教师教育”概念的提出
到底是“教师培训”还是“教师教育”,目前仍在争论。相比较而言,世界各国倾向于“教师教育”的说法稍普遍些。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断的探究,才能获得和维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事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专业发展过程。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虽然经过了职前教育训练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但不意味着他已经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在职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发展其专业水平。
美国于七、八十年代发起了一场“教学专业化运动”,以培养专业人员的教师教育代替原有的师范教育。日本于1972年开始使用“教师教育”概念。教师教育倡导教师的职前培养与教师的职后培训相互衔接;强调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标。教师教育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培训体制一体化。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制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职前培养、在职提高和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具有持续性和衔接性;二是指师资培养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共同参与。一体化的师资培养模式是教师成长、成熟和现代教育观念形成的需要,是优化师资培养资源的合理选择,是发达国家师资培养模式的普遍选择,也为我国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在中国有着100多年教师教育(师范教育)的历史,但提出并使用“教师教育”这一概念是在21世纪初,即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这是在中国教育政策文本中首次使用“教师教育”概念。2002年在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第一次对“教师教育”给予了相对完整的诠释:“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其中,也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这是20世纪60年代全球性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90年代中国具有严格意义教师专业化运动展开以来的必然趋势。

二。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下,不受重视。其原因尽管有多方面,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教师没能像医生、律师、工程师那样,被看成专业人员(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教小学甚至教初中,换言之,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可以当老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完全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这就表明,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包括文科、理科、医科、农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它相当于医生“如何进行治病的能力”、律师“如何帮人打官司的能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正是从“如何教”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规范的要求,而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计划项目的核心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则是要保证这一要求能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具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达不到这一要求,不具备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即使你有大学毕业文凭,也没有资格当老师。由此可见,“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这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何等重要的作用。

⑶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办学行为规范年活动的通知的组织实施

(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2010年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办法,由各设区市负责本区域内所有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和整治,省里在统筹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地区间的互检工作,并根据群众举报有针对性地加强随机督查,适时进行情况通报,形成上下联动、全方位管理的新格局。
1.开展自查自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应制定开展“办学行为规范年”的工作方案,提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设立规范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各设区市必须按照《通知》中“五规范”要求,在今年4-5月间,组织所辖区域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开展规范办学自查自纠活动,在5月底前逐级汇总后,由设区市形成书面自查报告上报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
2.开展设区市间交叉督查。在各地完成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从6月份开始至暑假结束前,由省教育厅组织开展设区市之间的相互督查,由每个设区市各推荐5名规范办学“监督员”(报送推荐表见附件),经省里交叉编组安排到其他设区市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规范办学行为制度建设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形成书面督查报告。省教育厅根据各设区市相互督查的具体情况,从秋季学期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对存在问题较多、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设区市或县(市、区)组织专项督查,受到专项督查的地区须在接受督查后的2个月内,经全面整治,写出整改报告上报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
3.强化日常随机督查。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以周末和节假日违规组织补课为重点,开展经常性地省级随机督查活动。随机督查以明查或暗访形式进行,实行督查人员到校“亮证”检查制度,采集相关违规办学证据。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对区域内学校开展经常性的随机督查活动,健全完善学校自律自查制度,形成规范办学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健全配套制度
1.严肃问责制度。各市、县(市、区)对于经查实的违规办学学校,由主管教育局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并对学校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在省级随机抽查中发现的存在严重违规办学行为的地区和学校,由教育厅根据有关情节,分别采取责令整改、诫勉谈话、效能告诫、全省通报等处理措施。对违规办学的达标高中,还将视情况采取黄牌警告、达标晋级资格“一票否决”、达标降级、撤消达标校等处理措施。通过加大问责力度,形成“谁违规、谁担责”的高压态势。
2.落实督导评估制度。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列入“双高普九”、“对县督导”等综合督导内容,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常规督导和随机督导的重点,强化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责任。
3.加强宣传引导。省教育厅将就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通过媒体发布“致全省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培养子女,通过家校配合共同做好“减负”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专项整治行动”为载体,发现一批先进典型,总结一批典型经验,通过教育部门网站等渠道开展交流,并主动联系相关媒体,曝光违规办学典型案例,对“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⑷ 如何开展中小学 体育,艺术2+1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县教委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和“我欣赏、我创造、我展示、我成功”的艺术思想,让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和艺术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和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1、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2、规范学校体、艺课程的实施,加强体、艺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体艺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

3、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争学生参与率100%,体艺技能达标率达到90%以上。同时发现一批有体艺特长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体艺素质和技能。

三、实施办法

1、提高认识,实施“2+1项目”。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其等次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

2、规范办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第一、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并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程的时间。

第二、确保课外活动时间与空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保证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保证学生每天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下午必须保证20-30分钟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时间。成立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兴趣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

⑸ 在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各级各类学校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
一、创设浓厚的教育环境,注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催人奋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我们对教室、教学楼走廊、校园等教学设施进行统一布置,注意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宣传,赋予环境不息的教育生命,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与熏陶。
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发挥阵地教育的积极作用。爱国主义教育重在建设,我们开设了爱国主义展览室,把国旗、国徽、国歌、祖国地图、伟大成就、古今名人等制成版图,选派学生做讲解员,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使队员从中受到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可以是集中的、固定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流动的。
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少先队活动应始终贯穿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一组织优势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人人争当升旗手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国史、知国情、做爱国好少年”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少先队“雏鹰行动”的开展,为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爱国主义是“雏鹰行动”的灵魂与主线,“雏鹰行动”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都可以溶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四、多方结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有意义地开展。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和意志,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引发的自觉、不自觉的爱国主义行为。爱国主义是属于情感和意识、行为方面的教育内容,只有多方结合,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才能取得扎实效果。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溶入各学科教学过程,可以与榜样教育相结合,与学科学教育相结合,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等,从而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网络。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维护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积极发展的需要。所以各地的中小学教育,都要努力探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种途径,扩大教育成果,为国家繁荣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⑹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办学行为规范年活动的通知的加强组织领导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按照《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已成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闽教综〔2010〕14号),各设区市教育局要尽快成立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应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办学行为监管机制。各地要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规范办学行为日常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办学行为规范年”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设区市制订的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推荐的规范办学监督员名单请于4月30日前报我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有何经验和建议也请及时报告。
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监督举报电话:略。
附件:中小学规范办学监督员推荐表。

阅读全文

与组织开展中小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