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结合所学课程,谈谈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
。 实践也证明,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主体的素质差异,是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时期里,就对校长有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校长, 应从以下方面转变校长的角色。1、要深入一线,要走进课堂。校长不能脱产搞“外交”,而要坚守教育教学的阵地。既要坚持上课,也要坚持听课、评课,要守得住时间,要耐得住寂寞。要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2、成为新课程的学习者、倡导者、实施者。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校长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进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学校中的教育科研,就抓住了学校教育中的“牛鼻子”,校长,作为学校的主持者,更应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勇立课程改革的大潮头,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新课程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实施者。3、校长应树立学习意识,做一个学习型校长。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校长应坚持学习,提高自我,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能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校长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钻研、进行实践的领路人。不仅要学习《纲要》和《新课程标准》,明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改革方向,还要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革动向,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校长要做好在学习中不断探究与反思,把学习的课改经验,迁移应用到学校的课改之中,指导学校的课改工作。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与教师共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再次,校长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懂得课改理念,而是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促进课改顺利实施,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各种读书活动。作为为学生一生奠基的中小学教师的这“一桶水”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而唯有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才行。4、要推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各位校长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勿“大权独揽”,勿“随意否定”,勿“越俎代庖”,而是要遇事多商量、多听众、多理解,在决策时要民主决策、阳光决策、科学决策,让师生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真正做到校长是师生的亲密伙伴,师生备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⑵ 虚心求教,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虚心求教,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赴浙江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李旭杰
2015年12月6日—12日,我有幸赴浙大深造学习,参加了浙江大学--- 市教体局“走进高校”---校长领航培训班第1期的培训学习。这要感谢市教体局的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关爱。这次培训在教学内容上的精心安排,课外活动上的周密部署,课堂上名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教体局领导在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学习机遇十分珍贵,学习生活丰富充实,受益匪浅。在浙江大学短短的七天学习时间里,我通过聆听多名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去思考、去学习,收获颇多,感触良多。
浙江大学专门为我们开设了《校长领导力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校长管理艺术漫谈》、《十三五教育顶层理念与学校变革》等专题讲座。专家教授们的授课起点高、视野新,既有理论前沿知识,又有深动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深受启发。
我们有幸聆听到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群筠给我们作的一堂“三年文晖路”的精彩讲座。赵局长温文尔雅的讲课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首先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89年参加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班主任成长为教育局的领导。她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经验,更有着高端的理念和智慧。赵局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小故事感悟着在座的校长们。台上的她没有高高端起的架子,没有高深莫测的理念,没有条条框框的说教,娓娓道来的是亲身经历的做法和一个又一个真挚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赵局长是在用心做教育,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去做。特别是身为局长的她仍然在为了教研,为了教师成长,而在百忙之中要赶到另一所学校与教师同上一堂课,令在座的校长们钦佩不已。
在她讲座里,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深受感染,我好几次在赵老师跟我们共享的视频里热泪盈眶。原来,教育可以这么美!原来,我们的脚步可以如此从容,原来,我们还可以更加有智慧。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用心,我们可以陪成长路上的每个孩子从容智慧地走过。
浙江省委党校冯教授主讲的《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冯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个人感觉到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里,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其处理好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
从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的发生来看,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等原因都会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我们要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强趋利避害、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方面可以深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方法的科普宣传,对在校学生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英国的课程改革与发展》讲述了英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制国家,一直标榜“自由民主”原则,它们的课程改革同样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课程改革的钟摆现象,由自由课程到全国统一课程,再到相对自由的国家课程,目的是为了加强“求同”型课程。
我国现在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向“求异”型发展,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的仍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可以说,这是当前乃是今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两国之间的教育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孙元涛教授为老师们作《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顶层理念与学校变革》的专题讲座,从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五大“顶级理念”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教育公平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教育质量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切入分析,谈到了政校关系重构、学校的内源性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让老师们思考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运用更先进的理念管理学校,发展教育。
此次浙大之行,让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自我的存在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想,因为在我们的身上承载的是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是承载着学生背后家庭的希望,也还承载着培养国家、民族未来的栋梁。所以,师者不能没有理
想。要实现心中的教育理想,那就要理论联系实际,敢于追求,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一、要有自我反省、反问、反思精神,对每一天的工作都要进行及时的梳理,养成多写多练的好习惯,及时地自我反馈工作中的不足,积极调整工作态度和策略,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
第二、要有改变、改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的磨砺自己,增强对工作中问题的处理能力。
第三、养成多学好学的习惯,增加知识的积累,拓宽自身视野,有针对的激发对事物的创新和创造力,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才会与时俱进。
第四、良好的角色定位,认清自身的工作职能,做到上通下达,及时地落实好。
回顾短暂的研修班学习,收获到的是我对浙大精神的理解,是对自觉学习的领悟,是在政治上的更加清醒、立场上的更加坚定,同时也是知识领域的扩充、思维方式的拓展。今后,我将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秉承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创新思维方法,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状态,更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去,不辜负市教体局的期望。
⑶ 论述题:怎样才能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对于这个命题,我们思考的逻辑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
首先,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从时间维度看,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实施阶段,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从空间维度看,课堂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构成。教师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实践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策略,展示教育智慧;在对每一堂课的反思中,积累实践性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课堂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建功之地。课堂也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经常说:“三尺讲台维系着教师的生命价值,课堂质量关系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其三,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目前,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由主要聚焦专家顶层设计到聚焦一线教师的操作,从关注课程形态建设到关注课堂教学实施的新阶段。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改的成败在课堂。文本课程要转化为真实的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教学现场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渠道、最核心的环节。
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要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摒弃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里。更好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行为。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教学的核心环节,抓住了有效性这个核心要素,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一直倡导学校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改的深化推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深入课堂,加强领导,是优化校长办学行为的关键。对于校长到底是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的领导或专家,还是巧于平衡学校各项工作的“经理”,我们的观点是,校长应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尤其应该深入课堂,并以课堂为轴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现办学行为的优化。
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正确决策。课堂能反映出教与学的现状,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校长进入课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研文化、经验和不足、困惑和困难,以及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的落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了解学校管理的运行现状等,掌握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以便站在新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学校工作作出调整,形成新的规划,从而对学校教学不断发展作出及时、科学、正确的决策。
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科学引领。课堂教学中有具体的、活生生的、情境化的教育事实,校长通过对教学现场的观察,获得课堂教学领导的话语权,并从事实层面(教什么)、技术层面(如何教)、价值层面(为什么)作出指导和引领。其中,价值思想的引领是首要的和最为重要的,价值思想缺席,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灵魂。因此,校长要把握教学改革的价值思想,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鼓励和指导教师用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科学地引领学校的教学工作。
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有效管理。现代教学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校长唯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走近教师、了解教师,才能真切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过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学管理措施、规则和制度,充分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唯有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服务课堂,才能提高教学领导力,从而整体优化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课堂,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点在校长的课堂教学领导力。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我们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在行动中更是扎实推进,在区域层面上,我们主要有以下推进措施——
以标准为引领,明确课改方向。我们在全区教师中开展了“好课标准”讨论,并以此为抓手,促进教师不断明晰、内化、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出台了《普陀区中小学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估意见》,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七条途径:对学生的调查分析——知道学生的发展点;课堂的严格管理——管得好才能教得好;教材的选择使用——没有最好只有适宜;师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冲突激发智慧;媒体的适当使用——拓展信息流通渠道;有效的学习测评——发现问题反馈解决;适时的个别辅导——扬长与补短共同发展。
以“比武”为抓手,提高专业能力。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比武”,近三年来,有l373名教师参了片块的复赛,363位教师参加了最后的区级决赛。我们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校长领导能力“大比武”,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校长听课评课比赛,有60位校长参加,目的是提高校长的课堂教学领导能力。“比武”活动促进教师和校长在竞争中激发活力,在竞争中获得发展。
以网络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事。我们努力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全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我们选择了l0个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录播室——远程教学和教学研究共享系统,在录播室对优质课进行全息实录,并通过远程网络直播,其他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实现优质课的即时共享。我们还通过视频教学系统,开展远程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活动,跨时空进行网上教研。我们建立了网上教育资源系统和“普陀区中小学数字教研平台”,围绕课堂教学,深化资源建设,拓展共享利用,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