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建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已影响到千千万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危及到当前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职称评聘问题叠现。一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低,直接关乎其面子,影响到收入,所以追求专业技术职务上的晋升,是每一位正常教师乐此不彼的追求。但当前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是严格按教师数、学校类型等严格设置高、中、初级岗位数。理论上,这种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可实际上,因当前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老、中、青教师在数量上呈倒“金字塔”形状,队伍结构与职称设定比例非常不吻合,且教师的专业技术岗位说是聘,其实聘上就下不来,现实是一堆老同志站在岗内,一群中青年教师只能眼巴巴地朝岗眺望,而这部分中青年教师又是当下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即便有突出的专业水平,一流的工作业绩,也只能在一年又一年岗位职数细微的变化中掰着手指等待,工作积极性在下降,开拓创造性在衰退,人甚而变得此许狂燥。更那堪,职称评审中因少数人的打招呼、递条子和评委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让原本应该公平公正的审判变得有失公允。也因此,开评前一些老师鸡飞狗跳般地找着八字打不上一撇的人,败坏了风气,祸害了他人。
『贰』 番禺区南村中心小学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公办教师81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一级教师31人,是一支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
『叁』 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这个看看国家教育部,省和市及各自学校的严格规定和培养方案来加强自身吧
『肆』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什么为重点
做法是“学规范”、“重养成”、“树典型”。“学规范”就是学习国家正式颁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省、市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明确要求;“重养成”就是开展以“铸师魂、树形象”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以改革师生关系为切入点,让教师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如每年都要开展的师生关系讲座,“三育人”经验交流活动等,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亲历亲为,感悟体会;“树典型”就是要在全校树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的人和事,马丽华、唐凤莉分别被评为市、区师德标兵,我们更是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培养“德师”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作为新课程培训的重要任务。 (二)、抓在岗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和平等的社会、推进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日益加速的社会、需要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它除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外,还需培养的人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有效的表达自我的能力,具有自我延伸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讲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并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因此,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显然是不行的。
1、抓教育思想的“刷新” 新课程培训,首先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与观点,它的外延十分丰富,其核心内涵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教师活动的水平和效果。近几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听一听”、“坐下来议一议”的办法,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刷新”。我们多次派教师到省内外学习参加培训班、先后请专家学者到我校作专题报告。 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分专题进行讲座,如“什么是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需要什么样的观念”等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又分教研组进行研讨式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教师基本树立了“五个观点”,即: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着眼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课程观;人人能成才的多样化人才观。我们还大量购进教育理论书刊以供教师学习参考开阔视野。 2、抓知识结构的拓展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表层的专业知识,二是中间层面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三是深层的方法论知识。我们对全校专任教师进行摸底排队,分类分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第一,积极支持教师学历达标。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进修,并且在经济上给予倾斜和照顾,近5年来,已有30多人通过函授和脱产进修达到了要求的学历。目前我校专业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超学历的教师达70%以上。 第二,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层进修。要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仅有表层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需了解和熟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等一般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教师在学科对比中,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各学科的整体发展,并使教师能适应教育教学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有6名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研究生课程,目前已有2人毕业或获硕士学位。 第三,选派教师参加全国高层次的研讨会,仅今年一年,我校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研讨会或到外地参观学习就达8人次。 3、抓能力结构的激活 能力是指教师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在活动中体现又在活动中发展的。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激活教师的能力结构,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围绕四个专题(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进行研讨,以提高教学能力。面对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和新的课
程计划的实施,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显得越发重要。学校专门组织了“我与新课程”的专题讲座,并要求教师积极投身新一轮的课改实践,特别是抓好“研究性学习”和校本科的开发和实践。教师们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改革专家组成员傅道春教授所说的那样:“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4、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靠近。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关系到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我们充分认识到在这场深刻革命中教师的作用,从1999年开始起,我们就制定了我校教师现代技术教育的培训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使50岁以下的男教师,45岁以下的女教师60%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根据这一总体规划,我们采取了开放式培养方式。针对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的实际,进行基础操作和一般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通过培训,百分之百教师通过区中级计算机考核。部分教师可以做多媒体课件,并在实践中使用。 当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还有多种渠道,而且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因此,要加大力度,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转载自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 张汝利
『伍』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什么为重点
1、抓教育思想的“刷新” 新课程培训,首先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版思想.教育思想是教师对教权育的认识与观点,它的外延十分丰富,其核心内涵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教师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2、抓知识结构的拓展
『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由哪些人组成
出于更好地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特别是中小学专兼职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表明,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重视。在参加调研的学校中,90% 以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第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专职教师有担任其他课程的经历,兼职教师中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居多。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感到满意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希望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学校管理者在选择心理健康教师时,非常看重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与经验及人格等因素。大多数参加调研的学校管理者满意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及专兼职教师的工作。
——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路径
『柒』 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版件。但目权前中小学教师中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所以在中小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中,最为迫切的是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兴教之道在于师”,教师乃教育之本,学校管理的主体——教育教学管理,集中体现在教师身上。只有使教师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境界,学校管理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发展目标。要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广博的学识,对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相关领域有较为熟悉的了解,能胜任某一个学段所有年级,至少一个学科的循环教学任务,并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创新;广大教师还应该胜任班主任工作,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组织辅导课外活动的能力,并且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能撰写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论文,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捌』 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目前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版首先是权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相对少一些。城市较多,且师资质量较高,农村偏少。其次是年龄结构,骨干教师年龄偏大,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另外,骨干教师的交流机制也不畅通,导致校际间师资质量存在差距,择校热难以降温。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的扶持力度。其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长效机制。另外,要完善教师交流渠道,使城乡之间的师资逐渐平衡。
『玖』 如何切实维护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
当
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提要:;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关健词:;认识模糊师资流失急功近利不思进取行为越
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队伍建设,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也;一、认识模糊,领导缺位;邓小平指出,“忽视教育的
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教师乃教育之魂,教学之本,教育质量的提高,教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提要:
邓
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反复强调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同时也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本文以《邓小平文选》中一系列
对教育的精辟论述作为立论基础和理论依据,联系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从五个方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概述,并初步提出应对的具体措
施与手段,既为正视问题,引起反思和警省,又欲开启话题,抛砖引玉,激发大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和思考。本文的主体结构为:认识模糊,领导缺位;多因诱
导,师资流失;评价单一,急功近利;知足即乐,不思进取;行为逾规,师德堪忧。
关健词:
认识模糊 师资流失 急功近利 不思进取 行为越规
“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教师在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重大作用。他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
人才,关键在教师,勿庸置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也是传授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振兴民族
教育的希望。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稳定教师队伍,也是适应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审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令人警省,本文拟从五个方面予以粗浅综述。
一、认识模糊,领导缺位。
邓
小平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
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从一系列论述中可以看
出,邓小平不但非常重视教育事业,而且十分强调教师的队伍建设。可现实状况却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一手硬,一手软,只抓经济的突飞猛进,不管教育的持续发
展,更不用说奢谈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也漠视甚至无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只重日常监管和督查,忽视对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
素养的培养,只向结果要效益、要成绩,或者仅看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学校的升学和排名,不重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没有从制度上、经
费上和评价上给广大教师提供一条生血造血的自我修炼与完善的绿色通道。
教师乃教育之魂,教学之本,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水
平的改善,教师首当其责。因此,只有各级领导重新定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在舆论上广泛宣传引导,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精心组织实施,体制和经费方面充分保障,方能真正使教师队伍建设融于师心,深入官心,并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外因诱导,师资流失。
由
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工作坏境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着难以抹杀的明显差异,这种事实上的差异客观上导
致或加速了农村学校的老师趋之若鹜地涌向城镇,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义无反顾冲向发达地区,甚至同地同类学校之间也有不少教师因为物质待遇的厚薄而蠢蠢欲
动,见异思迁。教师如此肆意无序流动,不但造成个别学校庙在僧去,有岗无人的尴尬境况,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也使一些学校的学科优秀教师不断流
失,使某些学科后继乏人,势单刀薄。更为严重的是,由教师迁移而导致的人才资源的分布不均,势必由此而产生教育资源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关键作用的教师资源的
分布失衡,从而影响教育的均衡发展,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目前越刮越猛的择校风便是教育发展失衡的典型表现。不仅如此,教师的无节制、无指导的随意流动,
也造成了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因为一些满怀期待的教师流动后并
非个个都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有的甚至大材小用或所学非所用。与此同时,一些部门和行业的公招考试也使得相当数量的优秀教师脱离了教师岗位而另起炉灶,这无疑又加剧了优秀人才的流失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
以
上事实表明,老师的物质条件和自我认同感还有待改善和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和事业归属感还不够强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
会地位。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只有各级政府
和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保证绩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健全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
障体系,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同时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均衡和优化教育资源;只有社会各届都来积极关心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工作环境,广大教师才会始终不
渝地爱教乐教,人才无序流动的现象才会得到根本改观。
三、评价单一,急功近利。
教育教学评价既是教育管理者了解、掌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教师主动汇报业务水平、展示为师风采的极佳时机和舞台。毫无疑问,积极有效的评
价
能充分发挥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和检验教学效果的功能和作用。可目前对教师评价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者多为教育行政
部门和学校相关科室,没有广泛引入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以及社会的评价,信息来源狭隘,内容残缺不全;评价方式简单,多以僵死的数据或模糊的等级来折算
灵活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语言评价、媒体评价和网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评价内容功利倾向严
重,多以分数成绩、中高考情况等为主要指标和参照,来进行评优晋级、奖惩褒贬,无视教师的育人水平、科研创新和师德师风的表现和考评。在如此偏废而畸形的
评价制度下,教师唯教是重,视分为命,重复劳动有余,研究创新不足,心理倦怠弥重,职业幸福愈弱,为考试而教书,为职称而奋斗已成为当下不少教师的职业终
极目标和教育的全部意义。
邓
小平早在1983年就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确定了根本的指导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以想像在“面向应试、面向自己、
面向功利”的教育口号的感召下,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方,迷失于何处。只有增加评价主体,保证信息来源的宽广性,丰富评价手段,实现评价方法的科学化,拓展
评价空间,引入具有先进教育
『拾』 高材生去教中小学,可以优化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有什么例子说明吗
高材生去教中小学,可以优化中小学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