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答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一、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新时期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挥教育在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中的作用;根据“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的原则,确定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确立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在整个民族教育中“重中之重”的地 位,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坚持以地方自力更生为主,国家大力扶持,发达地区和有关高等学校大力支援相结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
(二)“十五”期间及至2010年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十五”期间,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巩固“两基”基础上,把实现“两基”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从2001年的51%提高到70%以上,在95%的地区基本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确保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教育优先或与当地教育同步发展;确保高中阶段在校生有显著增长。到2010年,民族地区全面实现“两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 21世纪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充满生机活力、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
二、新时期民族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一)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发展规划、改革步骤、目标要求、办学形式、教学用语、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等方面因民族、因地区制宜;要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扩大民族间和地区间的开放和交流,大胆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 果,使我国民族教育既保持自身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坚持宗教与国民教育相分离的原则,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民教育,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学校宣扬宗教;鼓励宗教界爱国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 动员适龄儿童入学,调动信教群众支持办好国民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对各族师生进一步加强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世界观,不断增强各族师生自觉抵御封建迷信和邪教影响的能力。
(三)以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为主,与国家扶持及发达地区、有关高等学校开展教育对口支援相结合,共同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地区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沿海发达地区和有关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按要求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抓紧、抓 实、抓好,为民族地区的全面振兴和西部大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为使民族地区教育与东、中部地区教育实现协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内,在民族地区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把中央财政扶持教育的重点向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边远农牧区、高寒山区、边境地区以及发展落后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倾斜。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发展现代远 程教育,提高这些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
(一)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改变民族教育办学主体单一、办学体制不活的局面。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支持东、中部地区社会力量在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办学,或者面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在东、中部地区办学;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群众自费送子女到东、中部地区求学就 读。合理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结构,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投入的规模效益;加快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加快“两基”步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认真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突出“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投入,集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推进“两基”进程,力争实现“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要特别重视人口较少民族教育 事业的发展。努力改善寄宿制中小学办学和生活条件。扶持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办好示范高中,发展高中教育。要努力办好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高等学校,加快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要重视和加强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使各类教育协调 发展。
(三)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做好高校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工作,以上学年招生规模为基数,并按上学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平均增长比例,确定当年国家部委及东中部地区所属高等学校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的招生规模;预科生的经费按本科生标准和当年实际招生数,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 政核拨;力口强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深化预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从2003年开始,选择若干所重点高等学校 面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少数民族的博士、硕士人才。对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等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资助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建设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高等学校,重点支持办好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工作也要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倾 斜。
(四)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十五”期间及至2010年,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扶贫教育工程”、 “西部职业教育开发工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 、“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建设项目等要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倾斜;对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农牧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推广使用经济适用型教材;采取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生活费等特殊措施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就学;中央财政通过综合转移支付对农牧区、山区和边疆地区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生活费给予一定 资助;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各级财政也要相应设立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优先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停止学业。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各级政府要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扶持散杂居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少数 民族和西部地区地方本级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要切实做到”三个增长“;国际组织教育贷款、海外和港澳台教育捐款的分配,重点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倾斜;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困济贫“行动,对纳税人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农牧区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新建、扩建学校包括民办公益性学校,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并减免城乡建设等相关税费;对勤工俭学、校办产业以及为学校提供生活服务的相关产业,继 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适度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1]
(五)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援工作。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厅字正2000) 13号)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 程”,使少数民族和西部贫困地区在资金、设备、师资、教学经验等方面得到帮助。教育对口支援实行目标责任制,确保目标如期实现,提高对口支援的效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帮助西藏、新疆加强双语师资特别是汉语教师的培养和支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内地西藏班 (校)和新疆高中班的工作,完善内地西藏班 (校)、内地新疆高中班管理、评估和升学分流办法;加大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其办学综合条件和管理水平达到当地省一级同类学校的标准;调整内地西藏班(校)招生结构,适度扩大高中和师范招生比例。
(六)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投人要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点,建设一支合格的“双语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提高师范院校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同时,采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校长培训,提高民族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鼓励非师 范院校毕业生和东、中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任教。采取定向招生等特殊措施,加强培养在农牧区、高寒地区、山区和边疆地区能“下得去、留得 住”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学习,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切实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1]
(七)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正确处理使用少数民族语授课和汉语教学的关系,部署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 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应开设一门外语课。要把“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列人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予以重点保障。按照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编写少数民族学生适用的汉语教材。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使用民族语授课的民族中小学逐步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程。国家对“双语”教学 的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重点扶持。
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编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字教材,不断提高教材的编译质量。要把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资助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审定和出版,确保民族文字教材的足额供应。[1]
(八)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重点支持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县级远程教育教学点和乡级电视、数据收视点,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启动校园网络或局域网建设,培养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门机构,努力开发少数民族语的数理化课程、学校管理和汉语教学课件库、素材库。要加强民族中小 学语言教学室或计算机室的建设,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1]
(九)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要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加强我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浴血奋斗历史的教育,加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历史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师生“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确保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四、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快民族教育立法工作,把民族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重视民族教育,确保民族教育投入,为民族教育办实事等,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民族教育工作。在各级民族教育行政部门中,要重视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民族教育工作的 经验交流,促进民族教育的国际合作、交流与对外开放。对在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对口支援、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以及捐资助学等方面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宣传。
㈡ 2018年高考汉语考试大纲都有哪些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2006年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确定高考汉语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6.识别和变换句式;
7.造句、扩句、缩句;
8.组句成篇;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识别和使用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1.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
(二)文学和文化知识与运用
1.了解中外著名作家、经典作品;
2.理解常用成语、谚语、俗语中的文化内涵;
3.了解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基本常识;
4.了解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基本常识。
二、阅读
1.提取话语或文本传递的主要信息;
2.领会和把握话语或文本的情感、态度、语气和倾向;
3.抓住关键概念和重要细节;
4.把握文本中的时空顺序;
5.分析和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系;
6.整体把握话语或文本的意图;
7.鉴赏文本中的形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8.整体把握文本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体验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之美,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三、表达
1.根据情境和要求,进行准确、流利、得体的表达;
2.根据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
祝考生们考生顺利!
㈢ MHK 四级总分多少分每项各多少分有分数线吗总分考多少分算过啊需要详细解答,谢谢~
mhk4级总分是300分,各个单项成绩的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包括总成绩和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三项单项成绩。
具体的分数线可以登录当地的教育考试院进行查询,也可以咨询老师。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是为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需要,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科学评价体系,民族汉考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主要考查应考者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应考者运用汉语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
突出特点:
1、以《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和《汉字和词汇等级大纲》为依据,而不仅仅是凭直觉经验。《汉字和词汇等级大纲》的编制以词频统计为基本依据,同时组织资深汉语教师们进行经验判断。
2、所有用于正式考试的题目都经过严格的审定和检验。第一关是专家单独审题。只有经过两名专家“双盲”匿名审定的题目,才能付诸预测。第二关是专家集体审题。在审题会中,专家结合统计数据,对每道题“横挑鼻子竖挑眼”。第三关是预测。
经过预测,那些难度、区分度、猜测度、DIF(关系公平性的统计量)等统计指标不合格的题目将被淘汰。只要经受住专家挑剔的题目,才能进入题库。第四关是敏感性审查。专门聘请蒙、藏、维、朝等少数民族学者,审查题目中是否有违背和冒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
3、经过精致设计的统计等值,不同时间所采用的不同试卷,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保证了证书授予标准的稳定性,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4、建立了题库。
5、口试使用“人机对话”基础上的口试测评系统进行,该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口试测试的无纸化、朗读的计算机自动评分和回答问题的辅助评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主观阅卷的质量,保障了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这项技术在国内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还是首次使用。
6、主客观卷一体化、作文网上阅卷。
㈣ 陕西省课改后社会考生怎么报名
楼上的是黑龙江省的!
不是陕西省的!
----------------------------------------------------------------------
现在开始解答楼主的问题
Q:听说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是没资格参加高考的,对吗?
A:对,这个与高考是直接挂钩的
Q:那如果社会考生不用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那高考录取时跟其他同学都平等吗?
A:这个不清楚,楼主最好咨询一下教育局,确认一下
Q:我想知道会怎么考?
A:10年的高考可能是牵扯个软硬挂钩的问题.
根据一月份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计算的。
软挂钩就是有c或者d不能报考1本或者2本! 有5个b不能报考1本! 有a 才能报考一本。
硬挂钩就是将学业水平考试的abcd等级换算成分数加入高考总成绩! 反正都烂的很。
别把学业水平考试看的太重。但是我建议有c的可以赶快报名补考。 6月份有学业水平的补考。 要想保险点的考个好大学。 学业水平考试最好别有c!
不过真正的方案在9月份2010届高考方案出来了才有揭晓。 耐心等吧。
Q:向我这种往届中专生课改后怎么办呢 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吗?需要考物、理、化吗?
A:要考的,学业水平测试考的就是物化生啊,但是难度不会很大,不能和高考相比。
楼主只要好好复习,可以拿到A 的
另外建议楼主去报个补习班班,最好与某个高中直接挂钩的,不要不好意思!
这样可以获取比较可靠的信息,比你一个人在家单枪作战要好的多!
楼主的问题已经回答完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认识
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
一切一教育局的相关文件为准
楼主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
㈤ 请问在哪可以买到《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试行)》或《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
新华书店教材科
㈥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突出特点
1、以《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和《汉字和词汇等级大纲》为依据,而不仅仅是凭直觉经验。《汉字和词汇等级大纲》的编制以词频统计为基本依据,同时组织资深汉语教师们进行经验判断。
2、所有用于正式考试的题目都经过严格的审定和检验。第一关是专家单独审题。只有经过两名专家“双盲”匿名审定的题目,才能付诸预测。第二关是专家集体审题。在审题会中,专家结合统计数据,对每道题“横挑鼻子竖挑眼”。第三关是预测。经过预测,那些难度、区分度、猜测度、DIF(关系公平性的统计量)等统计指标不合格的题目将被淘汰。只要经受住专家挑剔的题目,才能进入题库。第四关是敏感性审查。专门聘请蒙、藏、维、朝等少数民族学者,审查题目中是否有违背和冒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
3、经过精致设计的统计等值,不同时间所采用的不同试卷,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保证了证书授予标准的稳定性,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4、建立了题库。
5、口试使用“人机对话”基础上的口试测评系统进行,该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口试测试的无纸化、朗读的计算机自动评分和回答问题的辅助评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主观阅卷的质量,保障了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这项技术在国内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还是首次使用。
6、主客观卷一体化、作文网上阅卷。
㈦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语文课程的区别
1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汉语课程标准》
国家级培训班学习心得
对学习内容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一种知识的提升。所以很有必要写学习心得。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学上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用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抱着学习和进步的心态,在校领导的安排下2014年6月29,我和小学的汉语教师萨日娜老师赴锡林浩
特市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汉语课程标准》国家级培训班。通过这次学习,我获得了很多的收获,也反思了自己。我重点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的赵晓非博士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汉语课程标准。 一、专家老师的经典开头:尊重学生、悦纳学生 什么样的学生最难教、什么样的学生最难改变、什么样的学生最让老师头疼——没有自尊的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保护、唤醒学生自尊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专业
教师的必然要求。珍视并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笑话:
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 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和你做同事; 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 考试作弊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将来会当官的;
中途退学的同学,你也要对他好,他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二、关怀学生的人生和命运而不只是分数
分数和升学很重要,但不能成为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
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找不到教育教学的意义,如果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压抑和伤害。超越分数这一唯一目标是学生和教师“重新出发”的新平台,是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三、汉语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到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 学活动,只要听听课就心中了然了。不用多说了。关 键是怎样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 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即使使用语文教学法,也是内 地早已经扬弃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了。 四、学习方式
汉语课程: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交际”和“探究”的区别:汉语学习是工具性 的,应用为主。语文学习是人文性,领悟欣赏为主。 这次学习重点学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汉语编辑室的赵晓非博士的《少数民族中小语课程 和汉语课程标准 》内容的讲授。以下是讲授内容的重点理论。
http://wenku..com/link?url=-m6Q-lD_Z6n5hYoBEKX8O3noMX1MEEcOAcJ1D-Vu-KoqkyU7p1WWWl_Qa_bUPFan3LrCeVBk2Gq
㈧ mhk考试缺考会影响下一次机会吗
第一部分 MHK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人员为主的专家开发研制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考试遵循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规律,通过对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评价应试者是否具备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考试对象
母语非汉语的中国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
1评价应考者在不同汉语学习阶段中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学习进程中的学习效果。
2有关部门在招生、招工、人员任用等决策过程中评价应考者汉语水平的依据。
3各类学校允许学生免修汉语课程的参考依据。
4汉语授课教师的任职资格评审的参考依据之一。
5汉语教学机构汉语教学效果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
三、考试等级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从低到高分为互相衔接的四个等级。对经考试达到某一等级标准者,授予相应的等级证书。从一级到四级,考生汉语水平的发展不仅体现为语言知识的不断积累增长,而且表现出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接受汉语正规教育学时的增加。
2.掌握汉语字、词数量和语法知识的增加。
3.可以完成的语言交际任务由简单到复杂。
4.可以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内容从具体到抽象。
5.伴随对汉语的听、读等接受理解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运用汉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表1-1 考试等级标准
四、考试依据
1考试的主要依据
(1)《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一、二、三、四级,三级和四级已经颁布,其他级别正在编写中。)
(2)《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编写中)
(3)《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编写中)
2考试的参考依据
(1)《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
(2)《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在以上文件没有全部颁布以前,可以参考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编写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写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五、考试方式
民族汉考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分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四个部分,全面考查考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笔试
(1)笔试部分中的各个级别的听力、阅读考试均采用客观性试题。在一、二级考试中,包含汉字书写,在三、四级考试中,包含书面表达。书面表达考试中包含客观性、半主观性和主观性试题。
(2)各个级别的笔试项目是:
一级考试: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汉字书写)。
二级考试: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日常应用文写作)。
三级考试: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一篇作文)。
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一至两篇作文)。
㈨ 新疆mhk成绩到底怎样能查询
65312619900518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