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都有哪些教学建议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美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美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美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耳能听、亲眼目睹、亲身可感,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指出:“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因此,如何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美术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摆在每个美术教师面前的课题。现就结合我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小学生,教学中他们常常无法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来听教师讲课,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未能勾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运用一些必要的电教手段,通过色、形、声来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浩瀚大海中奇妙生物,然后问:喜欢它们吗?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众说纷坛,教师于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讨论。在学生急欲求知时,老师出示海洋中各种生物动画,从而使学生目睹感悟海洋生物的形状,色彩,以及海洋的神秘,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和表现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又如:在教学《我的太阳》时,我利用童话故事的短片导入,让学生对太阳有个新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结果学生画出的太阳有“彩色的太阳”“爱学习的太阳”“哭泣的太阳”“编小辫的太阳”各具特色,千奇百怪,让人看了真的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既突出了“心中”的特点,强化了学生的视觉效果,增强了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
(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美术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思维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直观,更加清晰地展示美术思维的形成过程。如:二年级学习《纸拖鞋》时我根据本课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小王子”很爱美,每天都要换一双拖鞋,想请你们给他设计一双拖鞋,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他自豪的给你们展示了他穿过的拖鞋(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拖鞋,纸拖鞋)。然后问学生,这些拖鞋用什么做的呢?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做出这样漂亮的纸拖鞋需要什么条件呢?能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打算给小王子做一双什么样的拖鞋呢?老师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白点”也就是老师根据需要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空间。这样,多媒体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带进了课堂,拓宽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再创造能力。
(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时,屏幕上先出示城市夜景的激光光线图,然后通过媒体演示,是从一个点向空中射出。然后,学生对线的概念理解这个难点就通过刚才动态的演示化解了,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通过闪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端点;接着通过演示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一条直线;接着同样的方法出现曲线,波浪线,折线……再把这些线用生活中大自然中的景象展现出来。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演示把抽象的射线
② 2012小学美术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③ 小学美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可以做怎样的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可以做怎样的课题研究
课前精心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过程。一堂课成功与否,与课前准备工作的好与坏有直接关系。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查阅各类信息资料、储备丰富的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备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用具,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应变能力,积累处理学生生成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教师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创造性地整合、加工、运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学学生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④ 怎么写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格式来:(大多数学校通行自应用)
1.书籍类
例子:陈非侬。粤剧六十年【M】。香港:大象出版社,1982:31。
(作者)(书名)(类型字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2.期刊类
例子:储安平。评翁文灏内阁【J】。观察,1948(15):4。
(文章名) (期刊名)(年份)(期数)(页码)
3.报纸类
例子:杜光埙。立法院集会以后【N】。中央日报,1948—5—10。
(年)(月)(日)
4.网上资料
例子:李四。立法院【EB】。网址。
PS:举例中的句号应该为英文字母的句号,是实心的,在这里为了你能够看清楚,所以才用中文的句号显示,如果用得上这些格式就最好了……
⑤ 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构与内容解读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欣赏,临摹,讨论,对比,写生,展示…… ...直观教学法,对比欣赏法,示范临摹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不过教学可以形成自己固有的风格。 ...
⑥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最新版本是什么版本
重庆那边是人教版。。成都这边是北师大版,,两版教材内容学的顺序不一样而已。。反正都要学。。最新的应该也是这两版吧。。个人认为人教版的编排要好一些。河南那边啊。。差不多。。只要你搜了这两版的目录。。就算版本不一样,也都会学,不吃亏、、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