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六大实施途径有哪些
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
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1)中小学德育课活动扩展阅读:
《指南》指出,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指南》要求,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指南》提出,应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指南》建议,应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坚持遵循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三)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贰』 德育实践活动课小学生有哪些体验活动 课堂上 关于感恩的情境体验
一、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关注课程动态生成的研究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动态生成”。强调的是课程的现实生成,直接生成。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开启学生思想上的闸门,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炬,让学生真正“读进德育”读出自己来。在学生的思想障碍过不去的时候,轻轻点化,起一个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作用。面对生成的德育资源,师生及时捕捉,让它成为德育的契机。
1.朴实真诚的平等对话,自然动态生成
用心捕捉鲜活的德育课程资源,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说真话,表达发自内心的真实体验、感悟,将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调动起来参与活动。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与空间,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使课程自然“动态生成”丰富多样。
2.主动周密的精心预设,随机调控生成
关注生成,并非摒弃预设。师生主动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捕捉到生成的契机。师生精心预设,关注深层次的活动结构,德育本质,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捕捉活动过程中的“即使生成”,根据鲜活的“体验感受”作现场处理,变“程序”上课为“随机调控”,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使德育活动课程成为师生个性张扬的天空。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实现超越延伸预之目标。
3.反思内省中关注生成、贵在有效生成
德育综合实践课程不仅是德育知识的课程,还是生命的课程,师生在反思内省的过程中,经历着生命成长的过程。对教师家长来讲,重要的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爱。尊重的是对学生、生命的独立本性,体贴生命成长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非预期性因素的教育价值,发现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逐步完成从外显到内隐,从行为到心理的转变。将生活经验理性化,成为指导生活实践,提升生活理念的“生长点”。使课程研究充满着智慧的灵动和生长的气息,使德育有效“生成”,让德育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从课程的内容选择、到形式设计(方法和手段的使用)都进行了重大改革,给人耳目一新,脱胎换骨的感觉,上出了自己、上出了特色。具体表现在“四突出”
二、突出新,即新在教育理念上、环境设计上、师生关系上、创设情境上、教育评价上。
1.新在教育理念上,允许质疑求异,尽显个性魅力。
首先,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如:5年2班《和“诚信”交朋友》一课的内容,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去观察、践行、体验。自编快板“假如”,歌曲“企鹅特别行动”,“公民道德四字歌”,设计手抄报,自制形式新颖的教具。在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新在环境设计上,让教育环境给学生以精神享受。
教育环境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合理安排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起师生心灵的共鸣。如:《我们是绿色小天使》一课,在精彩舒适,特别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环保教室里,置身于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师生身心感到轻松愉快,思维也异常活跃。特别是美观科学会说话的楼内布置,既给学生以精神享受,又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升华。
3.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成为互促互进的合作伙伴。
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具有一种激励作用。如:四年一班《我爱我的班集体》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心声,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教师与学生朋友式的互动过程,体现了师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理上完全没有隔阂,师生平等的对话,真实、亲切、自然、实实在在。在这样宽松和谐的人际交流环境中,学生的个人爱好与个性品质得到自由的发展,既保障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又满足了个体学生的个别需要,积极的情感和精神氛围也影响着师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进步。
4.新在创设情境上,从情境中唤醒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研究活动中,班主任和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创设情境,把教育内容趣味化、丰富化、具体化。表现在:以生活感悟情境,以欣赏感受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表演体验情境,以设计享受情境。如:三年一班的《半个汉堡》一课,班主任引导学生看录像,在生活中体验,由特殊情境唤醒学生爱惜粮食等。
学生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活动、体验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是实现道德之个体意义的根本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体验,使学生体验到活生生的社会,明白自己是和别人联系着的个体,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关心所在地区的发展,进而养成真正能在生活中起作用的道德品行。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校教师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上,不仅追求形式的创新和完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美的追求,更要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感悟其价值所在,内化为学生素养,每一次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让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正像 刘惊铎教授在其博士论文《道德体验论》中揭示: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
『叁』 中小学生德育课堂心得体会500字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肆』 中小学德育课和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是否有安排;(举例子)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少先队辅导员纲要》。
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围绕“抓落实、促规范、创特色”改进作风,创新观念,狠抓养成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继续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队徽的使用应该庄重、严肃。队的各级代表大会、团委、少工委的会议室、队室,“六一”、建队日的活动场所以及有关少先队的外事场合等可以悬挂队徽。队的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奖章、证书、光荣证和其他荣誉性文件、证件及队的报刊上都可以加印队徽。
(4)中小学德育课活动扩展阅读
队 旗: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少先队的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
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少先队员要热爱自己的队旗,在举行集会、队旗出场和退场和大型活动时,队员应严肃、立正并敬礼。
『伍』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http://121.22.9.230:8109/ReadNews.asp?NewsID=398
http://shaoling.blog.yte.cn/archives/2008/2008129101936.html
『陆』 小学德育活动课有哪些活动
小学德育活动有许多活动如礼仪,知恩.感恩.行为规范等等活动.它体现学回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答主体性,让传统形式的教育焕发时代的生机。班会、校会、年级会、家长会,少先队,团委会和各式各样的实践德育活动.强调活动育人、过程育人、环境育人。德育过程是个渗透过程,要通过体验融化为自己的东西。
德育不是机械加工,不是物件的打造,用高压锅不行,那是打骂德育,德育是儿童主动成长,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成长,是主动的吸纳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