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成高中必修课是真的吗
劳动教育成高中必修课是真的。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新修订的方案显示,今后,普通高中应在原来科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艺术可与音乐、美术两科相互替代,具体开设科目学校可自行确定。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年持续开设。
同时,方案调整了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1)劳动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扩展阅读:
劳动成高中必修课:
继宣布“劳”纳入高考、劳动教育成义务教育必修课之后,教育部又有新动作。近日,教育部对外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方案显示,今后,普通高中应在原来科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教育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涉及前言及正文部分,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修订仅涉及前言部分。
2. 为什么说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今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次培养方案。听到该消息,真的很高兴看到国家认识到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德智体美劳曾经是评价人优秀素质的最高标尺,但不知何时“劳动”这个重要评价指标,默默地被踢出阵营。一些人慢慢更加注重和追求智育方面看得见的显成绩,而忽视劳动能力等其他隐性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一些孩子在这样的观念下培养,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即便有这样的弊病,但由于考核中没有劳动能力指标,既然不影响升学,那只能算瑕不掩瑜而已。
在这样模式下培养长大的人,长期不参与劳动,往往没有家、集体成员共担责任的意识和概念,也没有积极参与劳动协作的意识;不知劳动过程的艰辛,无法体验到付出劳动汗水与智慧后获得成果时的快乐与满足;没有劳动的历练,没有劳动锻炼筋骨、磨练意志的机会,就没有从劳动中激发智慧、灵感、创造力的机会;没有劳动的磨砺,就不懂分享、珍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人,不仅基本生存能力较差,而且往往缺乏尊重劳动与劳动人民的意识、宽容他人不足或缺点的意识、家庭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感恩意识、团结合作意识、脚踏实地意识等。而这又会制约人的情商、智商、体质的发育,进而影响健康成长。虽然随着社会分工细化,生活节奏加快,一定时期或程度上的劳动可以被他人的劳动、电器、一次性产品等代替,但要获得劳动给人体质、心智的锻炼,必须回归对劳动的重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学会劳动、爱劳动是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3. 广州中小学什么时候将编程课纳入教育必修课
你好,这个课程暂时不会的,编程需要的基础太多,小学的基础文化是不够的!
4. 如何看待教育部将足球列入中小学必修课
现在中国足球已经成了一个笑话。13亿的中国人居然挑不出11个踢球好的人。要知道战火中回的伊拉答克是赢得过亚洲杯冠军的,战火中的叙利亚也是力压中国队,差点进入世界杯的。
但将足球引入校园的成效我们还不得而知,是否仅仅流于表面,我们也需要看看实施的效果。但这无疑表现出一个信号,就是中国足球正在向着正确的道路再走。我们国家的人数多,我们要给予每个人都能表现出自己足球才能的机会,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中国足球才能越来越好。
5. 劳动教育成大中小学必修课,这种课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劳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劳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只有在劳动字啊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教育是现在各个中下学的一门必修课,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劳动教育成大中小学必修课,这种课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比如说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积极劳动的兴趣以及促进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下面我们具体来解释一下。
这现在看来是一件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国家在看到这样的一个严峻的局势之后就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现在各个中小学都必须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在教育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6. 劳动教育已成为大中小学必修课,各学校应如何正确的安排课时
劳动教育课在规定中表示大中小学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可以在学期内或者寒暑假的时候自行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可以安排劳动周或者劳动月进行安排。这一次的要求是以集中劳动为主,以前也有这种劳动的要求,但是大部分都是让孩子在家里面劳动,然后家长进行拍照,很多时候很多家长都不舍得帮孩子去动手,都只是把把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现在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还在喂饭,有些孩子上了小学,有些家长还在给孩子喂饭吃。真的非常的夸张,很多孩子离开父母生活都没有办法自理,更不要说帮忙做家务。
父母们要学会放手,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让孩子越早能够独立,能够生活自理,对孩子来说有很多的帮助。不能让孩子只会读书,其他什么事情都不会,连吃饭穿衣都需要帮忙,东西不会整理,等孩子们出了社会怎么办?
7. 如何看待才能把足球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
以国内目前教育的功利性,足球几乎是不可能纳入必修课的。国家队都没有出成绩,不能引起国人的兴趣;另外足球纳入必修课,意味着文化课时间被占用。所以,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
8.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综合实践课程被定为必修课,从几年级开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中小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还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9. 有没有哪个国家把中文列为中小学必修课
新加坡
新加坡实行双语制,英语必修,另外一门必修母语(中文、马来文、泰米尔文)供不同种族的学生(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修读。其实还是只有华人才学中文。但是很多讲英语的华族学生不把中文当一回事。
10. 为了撕掉中小学“高分低能”的标签,教育部将再新增哪门必修课
2020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国各大中小学新增一门必修课“劳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