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运用多元评价促进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小学版)
悉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在他们中曾经有因为不会画急得掉过眼泪的学生现在则变得自信,变得敢想、敢画、敢于表达自我,甚至是张扬自我了。其实这一切的转变岂止是归公于我对学生浅层次的“忽悠”,这是我发自内心对学生的赏识,我始终在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一颗平常心去俯下身来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归根结底“赞赏、鼓励”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乍听起来好似并没有什么内涵。有许多人疑问,那孩子调皮、惹事的,是否还能用此方法进行教育呢?其实每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树起大拇指表扬自己:“你真棒,真能干”的时候,他们那种喜滋滋的样子,就是对这种疑问的最好回答。特别象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较模糊,需要成人给予更多的对于他们行为的评价,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行为值得表扬和肯定,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不仅能使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也能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一种满足。不要收起那句老话“你真行”,多多的用它,对学生的改变是不可估量的。以赏识代替挑剔,以鼓励代替批评。我们以往的美术课无非就是在期末的时候给学生打一个等级,这样的评价过于武断单一。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来了一个360度的转变,评价时时刻刻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而且现在我们比以前更加注重在巡视辅导期间面批每一个孩子的作业。我基本上每节课都能当堂面批完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且能够作到堂堂课学生有成绩,有点评,有批注。比方说“你的想法非常独特、大胆,老师很赏识你,如果细节处理上再认真一点儿,你的画就更完美了”,“你画得很认真,构图、用笔都很好,如果你能更大胆地调动你彩笔盒里各种颜色的画笔,作品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诸如此类评语。这样一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会发现他是被关注的。让每一学生都做课堂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美术课堂的快乐,把爱心放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始终相信他们都是有发展潜力的。记得我们学校一年四班的门清邦同学,刚入学的时候还是一个很邋遢的小男孩。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总能看见他拖着两条长长的鼻涕,满不在乎的告诉我忘记了带美术用具。看见别的孩子能够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益,而他只能在一旁傻呆呆的看着,我特别的替他着急。有好几次我真想放任自流不管他了。但是我没有那样去做。我想了想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别的孩子作画的时候,我悄悄的带他巡视了班级每个学生的画。看了同学们异彩纷呈的作品,他按耐不住了,“老师,下次我也要带工具,我也要画!”听了他的话我的兴奋地说“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开始的时候他很不自信,总说自己画不好,我就鼓励他放开笔大胆作画,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我都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能看见一个爱发言、善思考、勤绘画的小男孩。一次美术课堂上他高声说到“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大画家,就象美术老师那样的大画家。”我和全班同学顿时掌声响起。从这个学生的前后转变上我认识到,其实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老师。特别是我们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捕捉身边的点滴小事,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心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环境帮助其良好成长。记得赞可夫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师必不可少的主要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这种爱不应是由上而下的分配式的爱,更不是停于口头的非实质的爱,而是发自内心深处,切合学生实际,考虑学生长远发展的爱。 我想要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我们就必须对学生付出由衷的爱。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点滴,收集起来也会成为另人欣慰的成果
② 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有哪些
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反观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评定学的好坏,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观的培养。要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应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于每一学科的教学,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则显得由为重要。因为无论是对事物的构想或表现,还是美术绘画学习过程本身,都应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从理论研究、绘画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四个方面进行实施的。给学生讲授整体的观察方法及对比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观察所要描绘的物体。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绘画训练中准确的描绘各种物体。当然还要在绘画训练的同时欣赏优秀的作品进行临摹,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 以欣赏、临摹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教学对学生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绘画观察能力的提高。与绘画教学不同之处,临摹、欣赏教学中是以作家和学者的成功创作为观察和学习的对象。那么在对作品欣赏和临摹过程中的观察就不能只局限于这些成功作品表面,在通常情况下,要考虑作者绘画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年代,这是欣赏作品中所必有的常识。在欣赏教学中,利用电脑的有利条件,将图片进行放大处理,学生们就会看到许多在课本上模糊不清的地方。例如在欣赏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董希文所创作《开国大典》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引导学生观察作者刻画人物的生动表情以及所反映的内心世界。该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在临摹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目的放在以形式美为主要出发点,以作者情感体验为辅。对于画的形式的临摹,要求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用坐标格作准确临摹;另一种是自由而准确的临摹。比如选择一些写实范本。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便于学生分析和把握。有时,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临摹方法,不过在临摹过程中不能脱离成功作品的风格和特点。这样就能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通过评论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对观察能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除了有教学上的构思和环节设计外,在评析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展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对彼此的作品各抒己见,谈看法、谈观点,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变相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事半功倍。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对于画家与我们来说,不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而是因为他们具有艺术家的观察力,具有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通过初中的美术教学,我们的要求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像艺术家那样的观察、创造和审美能力,教学将为我们提供这种创造精神与能力培养的宽广沃土。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就能够使学生的观察方法、审美观不断的得到提高。
③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评价应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小学美术课如何评价 ?评价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这种评价在小学美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得当,评价过程是否经常及时,评价语言是否专业精当,评价结果是否多维互动。是关系到一节美术课成败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应做到“四要”。
一、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
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同,教师评价的方式也不尽一致。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以增强评价的可信度。
1.整体评价。整体评价是促进整个班级正确认识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评价方式.这种方法一节课中不宜多用,但是有存在必要,_尤其是一个美术教师往往担任同年级好几个班的美术教学,这种评价有助于兄弟班级间进行竞争,全而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
2.分小组评价。一开始分好组,就鼓励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进行比赛,同答好一个问题、画出一幅好画、非常遵守课堂纪律,都及时地给他们组加一分,这就明确了评价标准,最后的优胜者还能得到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小小奖励!这样,每节课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感十足.他们就会很专注于课堂.就连最容易乱的手工课,他们也有条不紊,最后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个别评价。个别评价时,经常是就课堂上问题的一问一答式或者就学生的某一幅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面向那些优秀的孩子,应该把更多的鼓励肯定的话语送给那些弱势生们,他们一次精彩的回答.一次绘画作业的进步,都应该及时地、肯定地给予他们正确的评价,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及上进心。
二、评价过程要及时经常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年轻的女老师让孩子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老师没有及时地更正。而我想,美术课上。如果孩子在起形阶段出现的不足老师不及时更正的话,那么这一幅画画下来,这种错误就没法再更正了。在绘画课上,为了避免孩子们出现构图方面的问题。就在画之前就强调了构图的重要性以及好构图的标准,但在学上们自己实际作画期间,有的学生仍然把本是画面主角的几个好伙伴画得过小,以至于整个画面看起来成为一幅以风景为主的画,出现了喧宾夺主的问题。并鼓励孩子重新构图作画,孩子在新的构图中更正了前面出现的错误.最终画出了完整的紧扣题意的画。因此,及时的评价非常重要。
三、评价语言要专业精当
要注意美术语言来评价,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正确的美术学习观,让学生们在欣赏生活、欣赏作品时有一双美术的眼睛。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这幅画好,好在哪?要具体到构图、形象、线条、色彩,是用怎样一种视角来画的,甚至主题思想等等。在评价时还应尊重学生程度差异,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学生作业,优生提高标准,好巾求异,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发现闪光点。
四、评价结果要多维互动
1.学生评。主要采取互评和自评的办法。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展示.或者贴到黑板上进行对比展示.然后让学生们进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品评美术作品的能力,从而吸取其中的优点为已所用.以带动自己的绘画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展示作品毕竟有限.课堂上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的作品不能放到讲台上进行评价,这时候,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的方法。让自己找出画面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2.教师评。在互评和自评中,可以穿插老师的评价。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也非常关键,主要应以激励的话语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④ 《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钱初....作者简介,以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是一本凝聚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美术教学理论教材,全书分三编。第一编美术教学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美术教学的前提、理论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及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第二编美术教学方法,主要论述了美术教学设计、内容及方法、评价和研究;第三编美术教学研究,主要阐述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研究及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等。 本书汇集了大量国内外美术教学理论及方法方面的素材,力求呈现美术教学的多元化面貌及发展趋势,给美术教师进行新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很大的启示。 本书使用范围广泛,除作师范院校本、专科,美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外,亦可为爱好美术教育的广大社会读者选用。
钱初熹 女,1953年3月生。 日本筑波大学艺术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InSEA日本美术教育联合会特别会员。 钱初熹主要著作(含合作)有《美术教育展望》、《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美术鉴赏及其教学》等,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以及国际研究项目。曾荣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育才奖”等。 主要研究领域:美术教育学、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中日美术教育比较研究、美术馆教育等。近年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参与制定并推广国家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并致力于开拓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研究领域以及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美术教育研究等跨学科研究。与此同时,主持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活动,在国际艺术教育交流、特别是中日美术教育交流方面起到桥梁的作用。
目录
引言 站在新旧百年的交界线上
参考文献
第一编 美术教学理论基础
第2章 美术教学的前提
§1 三个命题
1.1 美·艺术·美术
1.2 未完成的人
1.3 多元智能理论
§2 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
2.1 美育
2.2 艺术教育
2.3 美术教育
§3 社会与美术教育的发展
3.1 全球化趋势
3.2 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3 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1 教学理论的发展
1.1 教学的定义
1.2 教学理论演变的概述
1.3 后现代教学理论
§2 美术观念的演变
2.1 现代主义美术
2.2 后现代主义美术
§3 视觉认知与美术能力发展的研究
3.1 视觉认知研究的进展
3.2 儿童美术发展研究的进展
§4 儿童世界的变化
4.1 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
4.2 “视觉文化”时代
4.3 教室里发生的事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
§1 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1.1 各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1.2 20世纪初注重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2 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2.1 美术教学观念转变的起因
2.2 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3 学科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3.1 提出的背景
3.2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学
§4 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倾向
4.1 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倾向
4.2 美术教学的新倾向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
§1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1.1 西洋美术传入中国
1.2 近代中国美术教学的开端
§2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演变
2.1 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2.2 20世纪初的美术课程标准
2.3 自由画运动
§3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发展
3.1 前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
3.2 文化大革命中的美术教学
3.3 20世纪80年代的美术教学
3.4 20世纪90年代的美术教学
§4 21世纪的中国学校美术教学
4.1 21世纪初期的美术教育
4.2 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未来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编 美术教学方法
第5章 美术教学设计
§1 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
1.1 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1.2 美术教学的基本观念
1.3 美术教学目标
§2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的编制
2.1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编制的原则
2.2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编制的步骤
2.3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的案例
§3 美术学习活动形态与学习方式
3.1 美术学习活动形态
3.2 美术学习方式
§4 美术教案的设计
4.1 美术教案的目的
4.2 美术教案的内容和形式
4.3 美术教案的“创意”
§5 美术教学技术
5.1 教学技术
5.2 激发美术学习动机的技术
5.3 美术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的技术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1 美术教材
1.1 教材与美术教材
1.2 美术教科书
1.3 21世纪的美术教材
§2 小学、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2.1 小学、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2.2 “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2.3 “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2.4 “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2.5 “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 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3.1 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
3.2 “美术鉴赏”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3 “绘画·雕塑”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4 “设计·工艺”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5 “书法·篆刻”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6 “现代媒体艺术”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美术教育评价
§1 美术教育评价概述
1.1 教育评价
1.2 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及特征
§2 美术教育评价方式
2.1 多样化评价
2.2 表现性评价
§3 美术教学评价案例
3.1 我国的美术教学评价案例
3.2 日本的美术教学评价案例
3.3 美术教育评价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编 美术教学研究
第8章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1 美术教育改革与课程资源开发
1.1 后现代教育思潮与美术教育改革
1.2 课程资源与课程扩展
1.3 外国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1.4 我国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2 美术课程的新资源
2.1 美术课程的资源
2.2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方法
2.3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
§3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
3.1 我国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
3.2 外国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
3.3 两国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的案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美术教学研究
§1 美术教育研究
1.1 美术教育研究
1.2 美术教育研究的范围与原则
1.3 美术教育研究组织
§2 美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1 美术教育研究的分类
2.2 调查研究(又称描述研究法 Descriptive Research)
2.3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
2.4 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
2.5 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
2.6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Research)
2.7 质的探究方法的提出
§3 学校美术教学研究
3.1 学校美术教学研究
3.2 确定研究课题
3.3 文献检索
3.4 研究计划的设计和制订
3.5 研究方法的实施
3.6 研究结果分析
§4 美术教学研究成果表述
4.1 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类型与原则
4.2 研究成果表述的步骤
4.3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1 美术师资培育课程与教学
1.1 美术师资培育的现状
1.2 中小学美术师资培育的发展前景
§2 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与方法
2.1 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
2.2 美术教育实习的过程
2.3 微格教学
2.4 美术教育实习展望
§3 迎接挑战的美术教师
3.1 来自新课程的挑战
3.2 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小结
参考文献
结束语 新的视野与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美术教育文献索引
后记
⑤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目录
引言 站在新旧百年的交界线上
参考文献
第一编美术教学理论基础
第1章 美术教学的前提
§1三个命题
1.1美·艺术·美术
1.2未完成的人
1.3多元智能理论
§2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
2.1美育
2.2艺术教育
2.3美术教育
§3社会与美术教育的发展
3.1全球化趋势
3.2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3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
§1教学理论的发展
1.1教学的定义
1.2教学理论演变的慨述
1.3后现代教学理论
§2美术观念的演变
2.1现代主义美术
2.2后现代主义美术
§3视觉认知与美术能力发展的研究
3.1视觉认知研究的进展
3.2儿童美术发展研究的进展
§4儿童世界的变化
4.1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
4.2“视觉文化”时代
3.3“绘画·雕塑”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4“设计·工艺”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5“书法·篆刻”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3.6“现代媒体艺术”系列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美术教育评价
§1美术教育评价概述
1.1教育评价
1.2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及特征
§2美术教育评价方式
2.1多样化评价
2.2表现性评价
§3美术教学评价案例
3.1我国的美术教学评价案例
3.2日本的美术教学评价案例
3.3美术教育评价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编美术教学研究
第8章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1美术教育改革与课程资源开发
1.1后现代教育思潮与美术教育改革
1.2课程资源与课程扩展
1.3外国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1.4我国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2美术课程的新资源
2.1美术课程的资源
2.2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方法
2.3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
§3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
3.1我国美术课程资源_开发的案例
3.2外国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
3.3两国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的案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美术教学研究
§1美术教育研究
1.1美术教育研究
1.2美术教育研究的范围与原则
1.3美术教育研究组织
§2美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1美术教育研究的分类
2.2调查研究(又称描述研究法DescriptiveResearch)
2.3实验研究(ExperimentalResearch)
2.4历史研究(HistoricalResearch)
2.5理论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
2.6比较研究(ComparativeResearch)
2.7质的探究方法的提出
§3学校美术教学研究
3.1学校美术教学研究
3.2确定研究课题
3.3文献检索
3.4研究计划的设计和制订
3.5研究方法的实施
3.6研究结果分析
§4美术教学研究成果表述
4.1研究成果表述的意义、类型与原则
4.2研究成果表述的步骤
4.3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1美术师资培育课程与教学
1.1美术师资培育的现状
1.2中小学美术师资培育的发展前景
§2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与方法
2.1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
2.2美术教育实习的过程
2.3微格教学
2.4美术教育实习展望
§3迎接挑战的美术教师
3.1来自新课程的挑战
3.2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小结
参考文献
结束语 新的视野与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美术教育文献索引
后记
⑥ 如何运用多元评价促进美术教学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小学版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小学版))作业 发布者: 小学美术专家 ( 如何运用多元评价促进美术教学? 答题内容: 如何运用多元评价促进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的兴趣,并能借助美术这一手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重视激励、调控与发展,这就要求评价多元化,将多元的评价转化成动力,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美术教学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学生的绘画起着导向和促进的作用,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激励、启发、引导、鞭策、调控,从而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趋完美,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 一.互动评价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不搞教师的“一言堂”,这种评价带有强制性“霸道”的色彩,是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检查的客体。我们应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及语言的描述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我在执教一年级《电脑美术》时,通过上网收集有关知识——说说看——用画图程序制作后,我便采用“小书签”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欣赏同学或自己的作品,给自己的同学写一张卡,上面写一些自己对某位同学提的建议。一位小同学这样写道:“我喜欢郭超群的画,因为他画得比我好。”另一位小同学这样写道:“王曦航画的好,他的瓢虫有着大大的、漂亮的翅膀,都飞到云上了,只是它太孤单了,就一个人。”小小的书签,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让他们分享彼此的快乐。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评价力度,用童眼看童画才更有情趣,语言才更具说服力。如在课堂教学中,等学生作品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我总是引导他们“你们小组评一评,”或“你认为谁画得好?”“并把他的画贴到黑板上来”。学生纷纷走下位置积极参与,在欣赏和互比中选出他们自认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人人参与,用自己的审美观点来体现公开、公平、和谐和自主。同时在这样积极互动的评价和交流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眼光。 二.过程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发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尽管教师不能听每个学生解释他们的每一幅作品,但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画面看起来很“乱”,或者根本看不明白创作的意图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和他们耐心的交流,了解过程和意图,并肯定他们在创作上的大胆和新意。一位同学画了这样的画:天空中有个大大的太阳,各种小动物都到树底下乘凉了,只有农民伯伯还在田里辛苦地耕种。可当时他却把太阳涂成了蓝色,许多小朋友和我都觉得他涂错了颜色,我好奇地追问原因,他天真地说蓝色的太阳可以散发出冷气,这样农民伯伯就会开心了。听了解释,你会觉得孩子表现的形象简约、纯洁、诚实,透露着一股特有的稚拙。 三.个别评价 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应统一要求,不能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作为标准,无论作品的好坏,教师都应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在上三年级《面具》这课时,课的最后,大部分同学都在欣赏自己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我悄悄地走到一位没有得到奖励的女孩旁,高举这女孩的作品,“你们看,我们的主人制作它的作品时多有创意,多有热情,她用了玉米壳来做面具,这样能更好的表现老人的脸和胡须,看她多聪明,这样的材料也能想到利用。”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而不能扼杀他们的潜能。作品展示后,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评价:从外形、色彩、创意这三方面引导学生点评,不要让他们话不点题去转圈圈。用善意、中肯、简练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更易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学会用这样的评价思维方式来挑剔和创作自己的作品,使之作品更趋完美。如也可以这样评价“你画得比较大胆,如果颜色涂满了就更好看了!”“画得不错,不过要再画大一点就更好了!”“想不想给你一个智慧星,那就在空白的地方再添画一些有联系的事物!”等等,学生一下了就明白自己画面上的缺憾,找到了存在的不足,然后去弥补自己的作品,使之更完善。学生需要用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不足、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有效地开发自己的创作潜能! 四.升华评价 小学美术教育是鼓励人人参与的美术活动,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准,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在一年级的《妈妈的节日》这课中,先让学生把要对妈妈说的话,做的事画在纸上,通过教师用“+”表示完成的差不多了,用“-”表示需要修改。再加上一些话,如:“如果你的妈妈看见你的画,一定很高兴,能不能再把你的妈妈画的漂亮一点呢?那样她更高兴!你能做吗?”“你真是个好孩子,替妈妈打扫卫生,你能再涂上鲜艳的颜色吗?”……因为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妈妈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他们很高兴画这类画,这样学生的作业都是色彩鲜艳、构思奇特、充满亲情的作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快乐。美术教学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学生的绘画起着导向和促进的作用,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激励、启发、引导、鞭策、调控,从而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趋完美,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不要让点评变成夸夸其谈,使被点评者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方向。如可以这样评价“你画得比较大胆,如果颜色涂满了就更好看了!”“画得不错,不过要再画大一点就更好了!”“想不想给你一个智慧星,那就在空白的地方再添画一些有联系的事物!”等等,学生一下了就明白自己画面上的缺憾,找到了存在的不足,然后去弥补自己的作品,使之更完善。 新课程美术要求在评价时,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注意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适合于学生个性和特点的鼓励;使每个学生通过科学的评价,不断改善学习状况,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造精神和综合学习能力,因此评价应建立在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⑦ 美术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方式有哪些
(一)、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感情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助于将美术课程价值内化成为自己的认识,促进自我发展。过去,由于对自我评价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忽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这种失误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这不但影响了教师与他人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促进作用,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活动。因此,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于状况的评价。
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最后一个成绩不是决定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以结果评价学生,实际上制约了学生展示自己都所获得的知识和表现他们通过学习过程所增长的能力的机会。因此,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交流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在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具体操作上,究竟运用哪种评价方法,那就要看哪种评价方法更能准确地获取较为丰富的有效评价信息。现在,许多学校的美术学习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定量评价方法。也有采用定性评价方式的;有课堂上的交谈评价,也有课后的书面评语;有评语与等级结合的评价,也有互评或座谈等方面的评价。
总之,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的方向。
⑧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怎样才能做到灵活多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专励和评价功效。属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⑨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一、加快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资源分为若干种,从大方面来看,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物力资源主要是指校内物力资源、校外物力资源、材料资源、网络资源等。当然,物力资源要靠上层领导者与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提供,这类资源包括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材、美术教室与装备、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民间美术资源,等等。
在物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材料资源,这是为美术课程开设和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供的最基本的保证。包括绘画材料工具、工艺制作的材料工具,也包括了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材料资源的使用因人而异,因时间而异,它的可变因素太多,所以目前中国的美术材料资源仍然是欠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行购置。
二、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创设美术教学情境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而进行各种学习活动,针对这一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利用最新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材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
多媒体教学方式集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等方式,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利用多媒体讲述美术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别处转移到美术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出无限的课堂价值。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仔细推敲创设教学情境所能够引起的教学价值,不能单纯的为了谋和新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都要设置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在开始一节课之前,用影像或者视频的方式导入课堂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课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分析,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勇敢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鼓励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思想进行研究。
三、灵活整合运用美术教材
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唯教材”论,只是将教材看做教学资源的一种形式。教学活动不应是对美术教材的复述和讲授,而应将教材作为一种参考,同时融合当地的美术资源,让美术教学和社会文化及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日常积累整理,收集大量的美术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当地条件,对搜集到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最后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充实现有教材的不足。这些措施能很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活动,增加和提升美术课的容量和质量,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拓展思维
儿童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对学生完成优秀作品有辅助作用。有的学生平时观察得少,见得少,脑海里的形象少,创造力较弱,所以,在讲授每一课时多准备有关教学的图片,至少展示两件实例作为参考。
范例的使用越得当,学生作品的完成效果越好。范例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避免他们对范例盲目模仿。同时,对实例进行探索分析,从而吸取优秀的元素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五、积极地进行第二课堂尝试,使其能够提高课堂兴趣
第一,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办黑板报,并且将主动权交到学生自己手里,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对自身的欣赏能力进行强化。
第二,积极组织开展一些美术作品鉴赏活动,同时也应该组织学生集中展示个人作品,积极地寻找机会,从而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自主评价,提升自身的素养。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地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现代有些学者也把其它的归纳入主个门类里,例如:书法、摄影等。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⑩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实效性
一、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适当增添校本教材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给学生以希望。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老师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课上我没有讲授理论的知识,而是在画室举办一个小型画展, 作品都是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 包括教师作品,内容题材什么都有.学生非常新鲜和好奇。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插进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如在讲图案设计时,可把它与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穿插讲一些关于颜色的搭配、服装色彩与个人气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有效利用电脑技术,有效地加强了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
综上所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贵任感。在现代美术的基础教育中,教师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钻研教材,备好课,教好课。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把握好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审美的良好教学气氛和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