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中小学教师压力山大盼减负

中小学教师压力山大盼减负

发布时间:2021-01-01 02:46:18

小学生的压力来自哪里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应付考试。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坚持性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成人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是常事。做错题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
第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做,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
第三,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些家长甚至不让孩子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实际上,广泛的兴趣所产生的是一种对事物、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探究的。因此,抑制儿童的兴趣,实际上抑制了儿童对事物的积极态度,自然也包括对学习的态度。

❷ 人民日报是怎么评"给学生减负"问题的

人民日报评"给学生减负": 杜绝减课时不减考试。

从这个角度看,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会关注给中小学生减负。可以说,减的是负,提出的却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大命题。出台文件、落实措施,都相对容易,但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谋定全局的策略,摆正各方的角色,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给孩子们“减负”,应该是一致的认识;素质教育,更是共同的期望。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将教育资源均衡化做实,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的童年丰富多彩。

有委员说,“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确,教育中的各方,都不能置身事外。家长的心态要更平和,学校的方法要更优化,辅导机构的组织应更有序,特别是教育部门要有大作为。只有各方相互理解共同给力,才能撑起孩子更美好的未来。



❸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减负”不“减质”

减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减负是多年来学生和家长一直期盼的,但真正一刀切的时候,大家反而起了担心。不过学校能够举行会议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让人欣慰。——家长
学校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了,我们相信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减负一定不会减低教学质量。——校方
刚开始绝对开心,但是短时间的开心过后,一想要高考,心情变得很复杂,很紧张。 ——学生
学生:好好利用课余时间
在绝大多数人认为,减负政策实施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他们认为,减负政策的强制实施有利有弊。有同学认为,当在享受减负后的轻松自由时,一想到即将面临的高考就会有些不知所措。
这一部分同学的一席话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还有同学认为,大家必须对减负有清醒认识:“课余时间多了,对我们自觉性的要求就高了,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消化、补充知识。毕竟我们最终是要面对高考的。”
“减负其实就是让我们把原来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也有同学说,时间多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用学习,而是我们有时间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现在禁止统一补课,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希望老师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单独辅导我们。”家长:希望学校提供自愿辅导
“减负减去的是学生和学校的负担,但却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家长认为:“减负是件好事,但只要应试制度还存在,那么减负就不可能完全放开!”
更多的家长则是希望学校能够开设自愿辅导班,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薄弱科目进行学习,“以前统一补课确实对部分孩子没有作用,但是分层次分科目的单独辅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们表示,与其到校外找老师“开小灶”,还不如请自己的老师专门指导,“自己的老师了解学生情况,对教学进度掌握得更好。”
还有一些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在周六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课本剧展演、朗诵比赛、数学竞赛等。同时,也希望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减负,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事情发生。
学校:“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减负同样给老师也带来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减负,更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也掌握知识。因此,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提出了“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备课方式。
教师认为,每个班级的学生层次都参差不齐,以前,通过大量的上课时间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接收到知识的方式已经行不通。原来,同时教多个班的老师备一次课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现在不同了。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接受程度,老师也要准备不同的课程进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所以对老师提出了“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高要求。
也有老师们也表示,现在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他们可以更加充分、高效的备课,“我们今后在课堂上都要低密度,高效率地教学了。”

❹ 做老师压力能有多大

不管哪个行业的老师,做起来都有难度,除非你不想做个好老师。
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素养与普通人不能一样,之所以称为老师,必须有一定超越他人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思想品德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必须符合相应教学规范。
大家都感觉做教师有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能力,超前意识和超前的抗压能力。现在的孩子个性化较强,认知能力比以前要超前,自由度要求高,加上大多数家长都比较宠惯,所以做老师的没有特殊处理孩子与家长关系的能力,面对自己的工作还是蛮有压力的。
做老师难,但做好的老师更难。好的老师每天除了工作,还要拿出大量时间学习充电,不然很容易被知识所淘汰。
在我们国家做老师,还要面对体制机制等带来的压力,除了工作能力要求考评,还要参与教师资格评级等行政事务。
很多大学老师纷纷表示,在学校里行政体制内的压力更大,激烈的内部考核机制,参与了很多人为因素,显得不那么公平公正时常发生。
小学、幼儿园老师主要面对的是家长,家长的评价态度决定老师能否快速成长。所以做小学老师必须链接起孩子与家长沟通能力,积极的与他们互动才是减轻压力的秘密武器。
中学时代的老师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压力在于如何处理好叛逆期的孩子、好动不爱学习的孩子等沟通、劝导能力。需要与学生及家长互动交流,多多关心孩子学习变化、在校生活琐事等问题及时反映给家长。但到了中学阶段基本都是很懂事的孩子了,除个别现象外,基本不会难为老师。
总之,做老师不易,做个好老师更难。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学习、管理、交流、互动等能力一样不能少,所以做个好的老师肯定压力不会小。

❺ 现在孩子有各种补习班,都在说减负,为什么还这么多压力

现在教育都在减负,可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越来越多,孩子在家除了写作业之外还得去上补习班,这确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可是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家都是没有办法而已。现在学校的各种节日或者节目表演太多,孩子没有一技之长会容易受到忽视。

但许多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他们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人生,只要能够帮助他人生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且不论老师的注意力,仅仅说孩子脆弱的自尊心,我觉得就有点会受不了。哪怕不让孩子太优秀,可是也不能让孩子太平庸。这也许就是很多父母的想法。

❻ 现在的教师有什么压力怎么解决

教师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 社会压力

这些压力来源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被提倡多年,但社会文化对教师的定位却难以令人喝彩。

第一、角色期待压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赋予“圣人”的人格定位。“天地君亲师”,教师不但承载了文化传递的使命,更承载了道德传递的使命。人们对教师的人格期盼也超出了普通人能够承受的程度,这样的定位可望而不可即,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第二、学生家长压力。

目前,学生家长对子女普遍有着过高的期望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必然投射到教师身上,对教师也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提出近乎苛刻的过高要求。来自家长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一方面某些学生家长对老师过于热情,请客送礼,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另一方面,也有某些家长对教师态度蛮横,冷嘲热讽,只要教师在工作中稍稍出现失误,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就将学校或老师诉诸公堂、媒体爆料,甚至直接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学生家长的刻薄和非难,目前成为部分教师的一大心理压力。

第三、传统文化压力。

教师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书生意气厚重。中国传统文化下儒生形象与当代社会开拓性主题显示了差距,传统思维中教师那种简单的“知识传承”的单一职能逐渐被文化层次日益趋高的现实社会抛弃,多元的社会媒体(电视、广播、电影、书报杂志、网络、QQ、博客、微信……)取代了教师部分的知识传递作用,而且这些社会上的知识传播“真假混杂”、“鱼龙混杂”,以至于教师职业在多样化的知识和态度传递趋势下,成为弱势的象征。

第四、媒体压力。

当代主流文化对教师形象的描述,单方面地倾向于无私奉献精神的塑造,甚至神化,“春蚕丝尽”、“红烛泪干”,忽视了现代教师作为社会的“人”的多元特质的展现,而使教师职业在一般人心中成了需要社会慈善保护、社会良知关照的“受救济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价值观客观地受到经济利益深入渗透时,大多教师的低收入水平决定了低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许多媒体乐于报道社会的负面现象,如“教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校乱收费、补课”、“某某学生跳楼身亡”,甚至“某某色狼教师”等等,这些负面新闻被反复炒作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师的群体形象,让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出现以偏概全的偏差,同样对尽职尽责工作的那些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⒉ 工作压力

第一:工作量方面

部分小学,主要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兼课现象(一个人的工资,但同时要负责2-3门的课程教学,主要原因是缺老师,难留住年轻老师),主要课程的工作量一般都在每周14节以上,大部分还要从事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教学来讲,传统的质量要求是所谓的“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进行课外辅导、认真组织考核),需要“认真”的还有各类被“规范化“了的德育工作、体卫工作、教育科研……都有书面材料要完成。这种提法本身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流于形式化,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

第二:工作质量要求

表面上看,老师只要上几节课就没事,但频繁的冠名以“教学质量检测”的考试让每一位教师终年神经紧张。矛盾的是,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象流水线上的铸件,仅靠加工者猛锤猛打就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用于流水线上的所谓“标准化质量管理”却被当作改革成果地用于教育质量管理。一味地追求片面的几个“度”、几个“率”,一味地攀比“平均分”,使广大教师疲于奔命。

⒊ 人际压力

第一:学生压力

近年来,由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师生的实际地位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教师由“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正在变为“协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正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部分学生对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尊敬,更有甚者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限于师德规范的要求又无能为力,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第二:同事压力

教师工作的独立性较强,具体工作方法各异,相互之间协作的要求相对较低,或者说不甚明显,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增进融洽的机会较少,使得教师群体的人际关系比之其他群体来得复杂,而且一旦形成不良局面,较难扭转。同事之间相处久了,难免发生口角与摩擦,如不及时化解矛盾,同样也会形成压力。教师的行业是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职业,每次统考排名、职称考核、年度奖惩等,都会对老师产生很大的压力。

第三:领导压力:

某些学校领导官僚作风太重,在学校管理中缺乏人性化,对教师颐指气使,态度生硬,动辄当众批评,也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压力。

第四:家庭压力

家庭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例如收入待遇不高、夫妻矛盾、老人生病、购房、搬家、孩子学业压力等等,也会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⒋ 个性压力

① 来源于个性特质方面的压力,它与个体的世界观、耐挫力、心理调适水平等因素有关;

② 对压力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人对压力过于敏感,有的则较为迟钝。

③ 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除了抱负水平较高之外,还对周围的评价极为敏感,过多的内省自责等等。

④ 角色压力。教师还比较容易失衡于多重社会角色的适应不良,一方面是为人师表的垂范者定位,一方面又是具有本体欲望的普通人,之间的冲突较难处理;教师身兼多种社会角色,如教师、父母、学生、朋友及其他社会角色,角色之间转换频繁,如出现角色固着(固守于教师的角色,不能根据环境要求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角色,无论在何处,整天绷着一幅教育者的庄重面孔,也会造成与环境不相适应,带来心理困扰),也会带来压力。

从辨证的观点看,压力对人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能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教师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

解决方法:

一:教师本身的自我改善

1.进行自我调节

工作的压力并不全都来自工作本身,其实大部分的压力源于教师本身.工作中他们经常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所以作为一位老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有利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人生观、职业观,同时在工作时尽量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要只是想到要收获,而不愿去付出.

其次,掌握调节压力的基础知识,多看看有关压力调节方面的书籍,并将之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工作中,教师应该做到善待自己与尊重别人,灵敏性不应太高,忍耐力不应太低,亲和力要强,同时要学会经常换位思考等,有意识调整自己的情绪,通过这些都可以解决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

2.进行自我完善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一个体弱多病的教师,就算有心去教育也无力去改变。所以在工作之余需要经常锻炼身体,比如去跑跑步、打打球等.其次,要学会自我放松。在一天的工作之余通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下下棋、看看书,听听音乐等来不断完善自我,同时也可多看一些名言名句,让自己具备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从而实行自我完善,学会“改变”现状,从而减轻自己的“负载。要知足,将压力化为动力、表现自我的动力,从压力中走出。倡导自我竞争,即新我与旧我的竞争。在不断否定旧我的过程中,积累真知,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创造新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才能在与他人的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态势,并在竞争中摔打自己、提炼自己,在竞争中得到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

通过教师本身的自我改善,就可以缓解由于教师本身的原因而带来的压力。


二: 工作环境的改善

  1. 社会学校方面

社会应该关心与支持老师的工作,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创设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切实保护教师权益,体现人文关怀,满足教师的基本生存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在落实义务教育经费的同时,真正落实教师的工资等待遇保障。公共教育事业是需要政府保障和公众的支持,但对于在教育专业领域内的工作,公众在要求教师承担责任的同时,如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必须不侵犯其专业自主权。校领导也应该对教师采取一种重用和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仅对教师在业务上有要求,同时也应该给予满足他们个人需要的激励,建立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教育文化氛围。并且对教师进行一个定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教师方面

要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努力提高自信和勇气。每个人都要经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更要勇敢地接受挑战,要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到原因所在,寻求前进之策。同时,对于外界的否定的不要看得太重,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

❼ 给学生减负该怎么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件小事引来不少家长关注,那就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表述。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这一问题列为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中小学生的书包,为何成了如此“高层级”的议题?

书山题海、死记硬背、拖堂加课的教育方式,饱受诟病,事实上,减负的要求也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90年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还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近年来,国家也多次出台“减负令”,其规格之高,措施之细,让人印象深刻。

从这个角度看,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会关注给中小学生减负。可以说,减的是负,提出的却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大命题。出台文件、落实措施,都相对容易,但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谋定全局的策略,摆正各方的角色,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给孩子们“减负”,应该是一致的认识;素质教育,更是共同的期望。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将教育资源均衡化做实,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的童年丰富多彩。

有委员说,“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确,教育中的各方,都不能置身事外。家长的心态要更平和,学校的方法要更优化,辅导机构的组织应更有序,特别是教育部门要有大作为。只有各方相互理解共同给力,才能撑起孩子更美好的未来。

❽ 小学生减负,如何才能“负负得正”

新规一出,引发社会热议。
新的小学生减负号角再次吹响,应当谢绝再纸上谈兵。但愿这不专是教育属部一时兴起玩的文字游戏。到时孩子们没有盼来减负的春天,家长们谈减负色变。到头来,减负减负,只是空喊口号,失去孩子、家长对教育部的公信力,实属得不偿失。
小学生减负,为何越减越负,究其原因,是雷点大雨声响,规定落实不到位。为什么会规定无法落实,追本溯源,是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是参与者不配合,执行力差?规定为何难以执行?拨开迷雾,原来是规定缺乏配套的制度体系加以支撑。不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不对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不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减负永远都只会是听上去很美。
小学生减负,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只有切实减去了孩子学习的负担,把孩子从繁重的家庭作用、各种补习班解救出来,才能让孩子多一点时间亲近自然,多一点时间体会爱与感恩,才能让孩子多一些奇思妙想,多一些好奇和纯真,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减负需要升学制度体系,教育评价体系等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方能实现减负之后负负得正的正面效果。(潘安礼)(潘安礼)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教师压力山大盼减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