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小学校 > 中小学教师工作状态

中小学教师工作状态

发布时间:2020-12-31 22:25:00

㈠ 教师行业的职业分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进一步开掘自身潜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的做好一名人民教师,特制订我的职业规划设计书。

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认识自己很难,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

1.优势方面

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工作之余不忘充实自己,喜欢阅读与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能吃苦,有上进心。

2.不利因素

平时忙于准备活动材料及上课班级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和教材深入研究的时间不够宽裕。

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外延度的把握不够,因而在课堂教学上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小差错,不能那么得心应手。借鉴他人和外地教学经验不够。

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二.职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转边教育教学方式,利用3—5年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

2.具体目标

A.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先进的事迹,真诚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把教育教学真正作为事业,踏踏实实奉献教育,诚心诚意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B.探索合适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主阵地。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索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求索。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吸收学生的追求,使课堂上的学生个个成为爱学习,对学习有探索欲的学生。

C. 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科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创新、总结、积累知识,自我发展,不断自我充实与更新。同时,多听别的老师授课,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可谓教学相长,就是要与学生一起成长,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教师。

D.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时代在创新,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创新。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要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总结方法,还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做一名优秀的新教师。

㈡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内以至于部分容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疲惫状态。教师的职业状态正在挑战他们对职业的坚守程度。 多数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 ,教师也成为弱势群体 。就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一、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是现代教师扮演着的多重角色。二、教师的中年、老年化是学校缺乏了激情,并且因为步入中老年,家庭责任在增大,压力也就大。三、教师待遇、职称缺乏了提高机会。四、社会、家长、学生、领导对老师工作的挑剔和苛刻。五、学生、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读书无用论的抬头都影响了教师,从而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㈢ 你希望小学老师每天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

我理想中的教师工作状态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互有获得。教师的劳动绝不是单向地付出,而是“心灵激碰心灵、灵魂触动灵魂”的生命活动,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

㈣ 如何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中的职业倦怠理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一、表现形式及危害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20世纪70年度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马斯洛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其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乃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典型的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1)态度方面。在认知方面,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工作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
(2)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波动很大,常常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情绪。在价值取向方面,不再认为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奋斗目标,因此有部分教师兼职做第二职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3)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4)在身心方面。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若得不到有效消除和缓解,则会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心里方面,则表现为对生活的乏味感,对事业的失望感等。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首先是表率,良好的心身健康素质会塑造和影响学生,并使教师有旺盛的精力和乐观的精神风貌,以满腔的教学热情和开拓创新精神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教师队伍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有的优秀教师外出教书,有的千方百计跳槽,有的办课外收费补习班,有的与校外机构联合从中收取回扣;有的教师的责任心没有以前强了;有的教师出现急噪、焦虑等状况;有的教师缺乏自信等。这些现象背后也反应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显突出。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
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同时,适应不良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在个人社会适应、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职业倦怠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一样可怕。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染上职业倦怠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备受窒息的痛苦,而且必定给学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消积影响。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下降。他们不可能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这种消极情绪,往往会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传染给学生,进而使学生之间交叉感染。其结果,只会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高低,尤其是心理素质至关重要。教师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影响每一位学生,相对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而言,其心理素质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

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压力造成倦怠心理。
1、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了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与授课数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彻头彻尾的谎言,让老师们的身心备受煎熬。
2、过多的承担社会角色。教师还是一种多角色的职业,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和心理治疗工作者。面对如此多的角色,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不能顺利进行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影响工作效果。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其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3、需要承受经济压力。作为社会人面对的生活重压,老师是社会上普通的一员,虽然近年来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多数生活并不富裕,需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父母需要赡养,也有儿女需要哺育,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别人,不顾自己的社会职责,那教师还是个完整的人么?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超负荷的劳动付出、劳动创造出潜在价值及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
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实生活中教师诸多方面却不甚理想,如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负担重、压力大等,有些教师情绪不稳,产生心理波动,如此多方面的原因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4、舆论和媒体对教师的负面影响。教师队伍是一个高知识、高素质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在社会中的犯罪率是最低的。然而,当前的媒体对教育正面的报道力度不够,对优秀教师的宣传显得乏力,却对个别出现的教师殴打体罚学生、学校食品卫生、教育乱收费等现象却不遗余力地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工作确实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但过多地对负面影响进行强化,势必使教育工作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教师既要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又担心孩子在奔跑中摔跤,打闹中碰伤,而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会引来媒体的曝光和社会舆论及家长的声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像是崇高的灵魂工程师,倒像是一个被监视的过失者,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去年5.12在四川地震中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在网上和各大媒体被炒的沸沸扬扬,千夫所指!甚至最后连工作都丢了,到北京某高校应聘,学校考核都已经通过,但学校出于舆论的压力而将其拒之门外。而在地震中为了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谭千秋老师也同样备受关注,一致认为死的轰轰烈烈、重于泰山、死得其所,就差说死的应该了。这样就在社会上给教师这个职业造成了一个误导,“发生意外事件时,老师的死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如果谭千秋不顾学生先走了,那他就是“谭跑跑”了。试问这样的职业性质宣传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来说,能没有心理压力么?
(二)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 1、单调和重复的工作性质。教师工作最重要的特点是单调和重复,再有就有繁重和烦琐。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的年龄段,科目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大纲虽有变化但大致保持相对的稳定,教师要求和评价标准也相对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差不多在做着重复性的工作,有的教师甚至一生都在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是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的。同一篇文章你讲了无数篇,你是不是觉的很乏味?虽然,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可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因为受到教材、考纲等的限制,教师的创造性不可避免地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枯燥和疲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的非常感慨他老人家的智慧,早在几千年前就对教师这个职业会出现倦怠问题做了论述。
2、新型师生关系发生转变带来的压力。在古代,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尊师重道,师道尊严。而现在教师在工作中一旦和学生发生冲突,最终的责任往往由教师来承担。据我了解本地区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无论何种情况,受伤的最后都是教师,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先给教师严厉处分一番,然后教师向社会或家长赔礼道歉,对学生给予赔偿,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更多。还有的学生合伙算计老师,最近在网上有一段视频不知大家看到没有,一个学生故意辱骂老师,老师怒不可遏,动手打了这个学生,另一个学生埋伏在旁边把老师打学生的过程都录了下来并传到网上,立刻引来骂声一片接着一片,这位可怜的老师就这样掉进了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专门为她设计的陷阱,据说这个老师也因此下岗。
从法律、法则上来说,目前在我国还很少有老师对学生具有震摄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而在美国,对于未完成学业的学生,惩罚是写进学生守则的。对于过于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可用“on the wall”(站墙上,中国一般叫“立壁角”)之类的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教育立法时需要正视并考虑,如何明确学生的公民责任,突出教育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以便老师依法而有所作为,从而避免老师被“责任”二字压得缩于手脚。由于受社会日趋功利取向的影响,师生的感情日渐淡薄,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要加倍用心力于教学上,但所获的报偿却又相对地渐少,不仅易使教师心力交瘁,也易导致倦怠感的产生。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的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3/4的教师认为问题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日益产生,教师必须耗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
3、新的教育体制带来的压力。过去当教师再苦再累也算是个“铁饭碗”,随着“末位淘汰制”的试点及其推行,老师们深感当年手中的职业安全感已不存在。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可能称职。因此,在校园里,不少老师事事不松懈,时时争第一。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学校间激烈的竞争,升学压力的加重,不仅体现于学科教学,而且渗透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的辅导;本人的学历进修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评职称前的各种要求达标,给的名额少,挣抢的人数多,出现的问题也多,这些都使教师疲于应付。另外,人事制度的改革,末位待岗制、教师资格社会化、学校内的学生和家长评定教师等制度的推行、和即将要实行的绩效工资制,明着是让教师的在一定程度上地位得到提高,待遇得到改善,实际上这些制度都是教师头上的“紧箍咒”,都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并不是说教师没有制度管理就最好的,但要看制定的制度是否真正地对教师合理与公平。现在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仅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使教师工作情绪越来越消极。有的学校,管理者专制、“家长作风”等实际问题,这些都造成教师对工作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职业倦怠。许多教师所做工作与成绩,往往得不到合理肯定与认可,教师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产生职业倦怠在所难免。许多政策出台都是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的培训与深造、教师职称评聘均有着明显的人为差别。这种现象的产生使教师哪有积极性与成就感,难免产生悲观、失落的情绪。
(三)教师的个人素质是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在诱因
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发,但也与教师的不正确认知和不良人格特征有关。
首先是对教师“完美形象”的认知误区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过高期望,教师角色已成为完美的化身,如知识渊博、乐于助人、富有爱心和耐性、性格温和、淡泊名利、人格完美等。一部分教师受此影响,将真实世界中的个人形象同理想中的教师形象等同起来,对自己产生了一
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竭尽全力甚至超过自己的能力扮演着社会期待的完美的教师形象,而这种由高度紧张和高度焦虑维持的“理想”行为,必然带来教师身心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加速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同时对教师“完美形象”的错误认识还使得一部分教师讳疾忌医,不承认因工作压力带来的倦怠和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沮丧和失意,拒绝寻求积极的心理支持。
其次,职业倦怠的产生也与教师个体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如有的教师往往把专业能力的现状归结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放弃主观努力,导致越来越丧失信心。拥有这种人格的教师,其性格中的不良方面,如怯懦、孤僻、狭隘、缺乏耐心等容易使教师在面临压力时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应付,久而久之,形成教师职业倦怠。
另外,教师个人的期望与工作现实的矛盾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教师职业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集中精力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教师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不理解、不适应,于是产生这样那样的焦虑和痛苦,再加上教师工作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同情和认可,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的倦怠心理。
在传统观念上,教师一直被看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扮演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为人师表的角色,似乎无欲无求,是完人。但从心理学角度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暗示作用,如果一种职业以毁灭自我为代价,那谁还愿意从事这一职业呢?现实生活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并未因其职业的神圣性、特殊性,而比其它行业更健康。相反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越来越复杂。这才是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及对策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更好地解决职业倦怠问题也应从多方面入手。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人、职业因素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而这三方面都要做出努力,采取一定的对策。
第一、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感受到这个职业的荣誉感。 教师在社会上还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领导及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压,呼吁全社会尊重和理解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执教环境。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也是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的途径,并针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积极优化社会舆论,倡导新型职业价值观,确立对教师的合理期待水平,给教师创造宽松的舆论环境。
第二,真正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让他们感受职业的幸福感。

㈤ 对教师的工作表现评价

该教师在工作期间,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工作态度极其认真,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较好地掌握运用管理方法与技巧。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能较快地熟悉班情,独立妥善处理班级日常事物。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别教育,效果良好,班级各项考核均居年级首位。因此深受学生爱戴。被师生一致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
教学表现:表现高度热忱,讲解钜细靡遗,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亦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批改作业认真,评语多样、丰富而恳切。上课秩序掌控得宜,收放自如,优秀稳健。发现问题能主动提出讨论,讨论中自然流露极佳学养与见识。该教师工作期间认真负责,能妥善处理教材,备课完整。课堂教学组织严密,应变能力强,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内容,教态自然,批改作业仔细、正确,并能注意学生共同的错误,晚自修期间能下班辅导,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素质。经验。通过担任班主任,使我们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辛苦,也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对现今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对今后从事教师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该教师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龋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教师严格遵守我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学校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教师都对其表现予以肯定。

㈥ 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提高,工作时长有望缩短,是真的吗

每每社会上说提高教师待遇,老师们希望

消息是真的一点也不假,但最怕的就是怕希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终变成失望。

而对于工作时长问题,由于大部分学校都会上早自习,一般都在早上六点左右,这就意味着别人还在梦乡中酣睡时,老师已经进入到了工作状态。有些农村地区是寄宿制学校,晚上放学之后,老师们还要扮演学生们的生活老师,一天的工作时间从早上的6点钟,到晚上的9点钟,15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让老师们疲惫不堪。

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待遇是2018年老师们最大的心愿。

3月3日下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年初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是一个非常好的文件,明确了教师的地位、归属感、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并对教师待遇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回答。

提高教师待遇,而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最好的方式就是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给位子、发票子,使教师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所占比例。

解决三点半问题,三点半之前是孩子在校学习的时间,这个责任是学校的,三点半之后是学生在家生活的时间,这个责任是家长的。

根据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教师的重视,如果各地学校都能够三点半放学,老师的工作时长会有所缩短,工作压力会适度减缓。

㈦ 你如何看侍有的中小学老师明哲保身的工作态度

在整个社会舆论高压特别是师生冲突和师长冲突的背景下,明哲保身成专了很多老属师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作为人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形成这种工作态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娘家人不为教师说话。现在的教育主管部门,大多只是在不断地要求老师们干什么,或者考核老师们干什么,真当老师出事的时候,往往退避三舍或者落井下石,我说的有点过火,但我估计很多老师都会同意。

试想看完,还有哪个老师敢不明哲保身?

㈧ 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1。工作态度: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积极主动,乐观进取,努力培养社会专主义新人。
2.方法途径:首先,应属该在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上下功夫。其次,老教师、标兵教师及优秀教师的科研示范作用。第三、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研思想的学习。第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第五,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第六,教师应当脚踏实地,小中见大。
3.
一、社会因素。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造成教师心理矛盾的加剧;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各项改革步伐加快,使得部分教师难以承受。如住房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社会风气不正,造成教师心理失衡;错误的教师观——社会对教师形象“神化”,社会往往认可宣传的都是教师模范的一方面。
二、家庭因素。子女的学习、就业;家务负担沉重;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程度;教师的恋爱、婚姻。
三、个体原因。性格因素;身体因素;自身修养;教育教学能力。
四、学校因素。学校对教师具体生活困难重视不够;学校个别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处理有失公平;有的学校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班级竞争;学校环境与设备;领导的风格;学校风气;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没有受到重视。
五、学生与家长方面的原因。

㈨ 中小学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网友:我当老师快10年了,激情也燃烧得差不多了,一方面是教材都教了好几遍了,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已经有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很累,后来听说我这种状态叫职业倦怠,我现在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倦怠?专家: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对教师而言,情绪衰竭是由于过度消耗情感资源,导致失去工作热情,产生较强的职业疲劳感;人格解体表现为在工作中以一种负性和冷淡的态度有意疏远学生;成就感降低指教师个体的工作胜任感下降,具有消极评价工作成绩和意义的倾向。 心理学专家认为,工作的热情主要来自“能力、兴趣、人格特质以及价值观等四要素”,这些要素的分布就如同一座冰山,冰山上可以看到的是你的能力及兴趣,但人格特质与价值观却不易察觉。如果职业对于你来说具备上述几个特质,这时您的工作热情会真正源源不绝。反过来说,如果你只具备能力与兴趣,但个性与价值观难以符合工作需要,更不符合时代特点,就会出现职业倦怠感。一般而言,引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工作热情的衰减;低水平的重复工作、尤其是很多执行性的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抱有过高的职业或者价值预期而倍感力不从心,表现出职业发展的高原期现象;家庭或个人方面的重大事故等。 根据你的情况,主要还是专业发展高原期带来的持续焦虑和情绪衰竭。如果长时间在高原期徘徊没有突破,就将产生职业倦怠,直至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同时要认识到职业倦怠也是上天赐予你的一份厚礼,示意你在职业发展上该反思调结构了,需要设法提升专业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建议你: 第一,澄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分析自己主要是为职业生存还是因职业使命而从事工作,如果是前者,那么出现职业高原期后必定是持续徘徊直至职业倦怠。如果真正把教书育人当作职业使命,一定能够在工作中产生乐趣,感受到幸福,达到享受工作的境界。适当梳理与调整职业价值取向,关心工作本身比关注工作带来的荣誉和地位更重要,更让你有充实和安全感。 第二,避免低水平重复教学,从“好奇”探究中体验愉快。如果你关注学生的良好发展,探究学生成长发展的系统规律,那么无论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教学研究方面,都会发现有很多教育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当你的专业水平发展到精湛之时,你就会被学生和社会强烈需要,成功的愉悦,使你的工作热情将会源源不断。 第三,发现自己的潜能,巧设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着力改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朝着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水平目标前进。 总之,10年教学经验的你,能轻松胜任教学工作,属于业务熟练型教师。根据教师发展的阶段论及规律,从教10年一般能达到业务熟练,但也开始产生高原期,这个阶段是经验型或熟练型教师迈向专家型教师的分水岭。如果不突破高原期,就将永远是个经验型教师,因此,要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完善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构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品牌,真正走向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在这个追求变革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倍感职业的成功和幸福,职业倦怠一定会慢慢与你无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卿素兰)

㈩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什么

饭碗,事业。
培养学生的德,能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教师工作状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