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生除夕夜的作文
年喽!过年喽!”我和哥哥跟着一群孩子们叫着,那一声声清脆的喊声,犹如一阵阵银铃声,在院子的上空回荡。
今天是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十几口人,坐在八仙桌旁。桌上的菜真实丰富极了,有我做的凉菜,奶奶做的肉丸子海鲜面,姑父炒的热菜,二姑精心设计的……我们最爱吃的就是爸爸买来的生吃三文鱼。桌上的酒开了盖,正一直冒着小泡,仿佛一个劲地嚷:“快把我倒出来,我等不及了!”饭桌上,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正吃得津津有味,只听见门外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忙放下碗,抱起沙发上的一堆花炮,拿起茶几上的打火机,象支离弦的箭,和哥哥一起冲出门外。
我点燃一个“哨声月旅行”。灰色的引线喷出暗红色的火花,只听“嗖”的一声,炮从大门口蹿了出去,宛如一颗黄色的流星。那炮在空中绕了一大圈后,“啪”地一声,便炸开了,接着五颜六色的礼花飘飘悠悠地往下落,几秒钟后,才消失在夜幕之中。我乐得又蹦又叫:“奶奶,爷爷,快来看放炮!”随着这喊声,全家人都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本来很大的院子,立刻变得狭小起来。
“快来看!”我一转头,原来爸爸也来凑热闹。这时,爸爸、哥哥和邻居孩子们自告奋勇,各自上前点燃自己带来的鞭炮。顿时,小院里,“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孩子们的欢笑声,鞭炮声响,在小院上空回荡,热闹极了。我们又观看了内容丰富的“新年联欢晚会”节目。
午夜12点整,更是热闹,整个温州城成了灯的海洋,这一夜,炮声、喊声、笑声、碰杯声、祝福声,像一支动人的交响乐,在奏响,奏响……
“过年了!过年了;”伴随着这欢天喜地的声音,春节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降临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今年让我们全家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妈妈阔别十五年之久的大姨特意从澳洲赶来和我们过年,还有大姨的两个宝贝,我从未见面的弟弟和妹妹――Candic和Nathan,还有我的外婆也和我们一起过年,实在让我无比兴奋!年夜饭可真丰富:有遍体金黄的烤鸭,有香味十足的螃蟹,还有香辣无比的炒鱿鱼,样样都让人垂涎三尺,道道尽是色香味俱全,而烹制这一盘盘佳肴的功劳都属于大厨师――舅舅了,他为了庆祝我们一家的大团圆,还特地烧制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小吃,毕竟大姨母难得回来一次,为了让他们尝尝家乡的特产,我们大家可费了不少心思。等待这些菜全放到桌上时,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吃饱了,喝足了。大人们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泡茶谈天,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而我则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到楼下小花园里放鞭炮,弟弟和妹妹出生于国外,所以没见过中国这五花八门的鞭炮和烟花,所以显得特别兴奋。我先掏出一种名叫“电光花”的烟花,然后用打火机点着导火点,突然一些金色的火花喷射出来,如果你狠狠地往高空一掷,烟花棒在空中转动,金色的“花朵”把周围照得通红,犹如一只空中漂浮的但“生命”短暂的灯笼,有恰似仙女散花一般。如果你一手握着一枝“电光花”,脚尖踮地,然后开始旋转,好象有一群金色的蝴蝶围着你转,又如同一道霹雳在地上迅速地回旋。接着,妹妹,又递给我一包“小蜜蜂”的鞭炮,我用打火机燃着导火线,便传来“滋滋滋”的响声,然后,我将它掷在地上,“砰”的一声,那只蜜蜂的尾部喷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然后这只“蜜蜂”便“嗖”地蹿上天,消失在一瞬间。接着,妹妹拿出一捆“礼花”,同样先用火烧引火线,随后,“嗖”地一声响,一个光点凌空而上,接着“轰”的一声,那个光点顿时变成无数个五颜六色的小光点,时而犹如一朵巨大的花,在空中绽放、飞舞;时而又似一条传满珍珠玛瑙的翡翠项链;时而又像一只盘着身体的蟒蛇,张开血盆大口,凶猛无比。弟弟妹妹们看得入迷,直到最后一丝火花消失时,他们才回过神来。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快到零点了,这也就代表着新一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最后,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一年的曙光!
B. 小学生春节的作文重点写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财神是道教俗神,月赵公明是正财神。日春神和月财神称为“春福”二字。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姓月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真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以为五瘟之一(见本卷《瘟神》)。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之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月财神下面分为辅佐财帛星君和辅佑范蠡为正文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C. 有什样的春节习俗啊小学生作业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D. 找一篇小学生写的关于春节,除夕或者元宵节的作文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古人.现代人常用的语句,常言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虎年到了,金牛离去 辞旧迎新。
记得一到过年最高兴的就是为大家拜年,当然拜年的其主要目的呢 就是要红包了。 新年好 过年好。
除夕之夜,放鞭炮 吃饺子 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糖果 瓜子。
除夕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每逢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每家每户往往通宵不眠,这就叫守岁,而这天晚上则叫除夕。
古有苏轼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不正是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场景了吗。
其实,每个与我一般大的孩子最喜欢的还是春节了,在这一天不但到处串门拜年,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长辈的祝福与压岁钱。可惜的是,父母总是对我说 这压岁钱我替你收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过年好,过年好。 每一声问候虽很短暂 但是却包含了很多祝福。
来~~~来~~~来:吃汤圆咯,卖汤圆 卖汤圆 今年的汤圆是园又圆,你一个 我一个 我一个还是我一个。
各地风俗不同,我比较喜欢叫汤圆叫做元宵,白白的 圆圆的 等到下锅之后四处寻找黑芝麻馅的元宵,一边吃一边喝着汤。美味也。
元宵节,古人对于农历的元月称之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古人称之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此叫法一直流传至今。360作文
不过元宵节最有意思的不是吃元宵 而是看花灯 对对联,古代的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然是其味无穷啊。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 就这样过去了,虎年已经开始。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
E. 小学生春节单口快板词
今天是大来年三十,我们全家到酒店源去吃团圆饭,到酒店我听到奶奶说:“今天的除夕夜,菜色丰盛。”我问妈妈什么是除夕,妈妈解释:“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春联。”
吃完团圆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红包妈妈解释说:“派”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中国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今年的大年三十我知道了什么是除夕夜、除夕夜为什么要吃团圆饭和除夕夜为什么要给红包!
F. 小学生作文除夕之夜的不速之客(材料作文)
原来是外婆来了.她一看房间里有好几只猪,就乐呵呵地说:"这里有三头猪,加上内晨晨一个大肥猪容和家里的猪头勺子`猪头发夹`与猪头袜子,都能建一个养猪场了!”外婆的这句幽默话,为隆重`美好的除夕之夜又添加了几分欢乐.
房子装饰好后,妈妈就开始做年夜饭了.过了好一阵子,令人难熬的等待结束了------妈妈终于把香喷喷`好吃又好看的饭菜都端到桌子上了,令人馋涎欲滴.桌面是用白色带细碎的蓝色小花的桌布铺的,美丽极了!
开始吃年夜饭了,我终于可以大饱口福喽!我看见有我爱吃的鸡腿`豆沙包`葡萄干`八宝粥等等,不由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哇,炸鸡腿又香又脆,真好吃!”我边吃边赞.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消灭完.吃完年夜饭,我回味着那沁人心脾的味道,不禁说:"今年的年夜饭真丰盛,真好吃.希望明年的年夜饭更好吃.”
这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除夕之夜啊!到如今,我还时常回想起那天晚上的欢乐情景以及那令人留恋的美味!
G. 小学生过年守岁,拜年礼仪日记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回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答“熬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H. 小学生寒假日记20篇
1.放假第一天
我的妈妈真贪玩!昨天晚上,我妈妈约了几个同事一起去中南商场逛街,一直到晚上十一点钟才回来,害得我只有陪她一起熬夜。今天早上,她起来得格外早,丝毫没有受到昨天熬夜的影响,毅然去上班,还把我拉起来,陪她一起去。我怎么那么倒霉呀!
下午,经过我与妈妈的再三斗争,终于妈妈把我放回家。
回到家,我便打开电视,调到山东台,收看家有儿女,它主要讲了三个孩子和两个家长的搞笑的事情,它能使我们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让我们在笑声中度过一个假期。
晚上,我比较喜欢看中央十台,因为从6:45开始,就有很好看的节目,如:《讲述》、《探索·发现》等节目。夜里我喜欢听《奥斯卡》的歌曲,这些歌让我回味无穷。
2.小学同学聚会
自从放假以后,天天都是下着绵绵细细雨,今天终于放晴了,看着这样的好天气心里特别高兴,同时还有就是今天是我们高中同学相聚的日子。
早上,吃完早餐我早早地就从家里出发了,朝着目的地我们的母校走去。一路上,思绪万千,想象着同学们的变化以及见面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等等。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母校。
一走进校园,以前的景象历历在目,顿时心底涌上了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发现我们的母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教学楼披上了新装,粉刷一新,还有就是食堂的改变,图书馆的建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离开后才出现的。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仔细回想以前的读书生活,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这时只见小道上稀稀疏走着几个补课的学生,他们行色匆匆,现在时间对他们来说太宝贵了。
沿着林荫小道,我来到了我们聚会的地点——以前读书的教室,这时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到了,我加快脚步,大声地喊着她们的名字,这时自然有一番问候了,而且每个人脸上的惊喜之情都表露无疑。
接下来在大家的笑声中同学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在一片问候声后我们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老师的家。我们的班主任说话特别幽默,风趣。在接下去的时间就是大家聚餐,娱乐……
这一天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同学聚会真好!
3.寒假计划考完了,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这个寒假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
第一,我要在这个寒假里读一些优秀的文章,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第二,我要在这个寒假里按时做作业,不能像过去的寒假到了快到开学才补作业。
第三,我将利用这个寒假提前习下学期的内容使自己在下学期能更好的学习。
第四,我还要每天坚持在博客网上写一篇每日见闻。
第五,每天练字一章,来把自己的字写的好一些。
第六,我要每天看新闻一小时,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第七,最后我要复习一下本学期的知识,让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知识。
第八,我要开开心心的过这个寒假,在学习的同时也要玩一下,劳逸结合吗?被骗日记
4.除夕日记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年家里的对联还是由我来贴的。其实这贴对联的学问也蛮大的,你去年时只要一看这对联你就会知道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也会知道在过去一年里这家人家里发生了什么喜事,你看这对联神不神呀。
在这一天最高兴的当然是我们,早早地就叫着让大人接年了,因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烟花了。放烟花时,大家在旁边叫着,跳着,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就连大人也都被我们感染了跟着叫起来。
放完烟花一家人围在桌前吃团圆饭,最有趣的就是吃饺子了,而且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除夕夜是最难忘的一夜!
5.打预防针日记
都这么大了,还打什么预防针。哎,痛苦啊!
今天早上,当妈咪说晚上要给我打预防针时,我的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心里不住地念:“时间过地慢点、慢点,晚上不要到阿。”可是晚上不仅没慢点到,似乎反而比以前来得更快了。
晚上练琴的时候,我的心跳一直加速,妈妈让我弹一遍,我非要多弹几遍,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打预防针的时间拖延的更长点。
该打预防针了,我的心咚咚直跳。打针之前,我先开电视,调到自己最喜欢的节目,然后嘴里再含一粒冰糖杨梅,希望能分散我的注意力,忘记疼痛,就绪后,妈妈就开始给我打针了,我挽起袖子,妈妈在我手臂上涂上一层碘伏,然后一针戳了下去,说不巧还真不巧,当针刚打进去时,啪的,电视节目突然转成了广告,不能分散注意力了,我只能强忍疼痛。“好了”妈妈说。我终于松了口气。
打针过后的心情真是舒畅!没心里负担了!
6.日记(练字)
自从读书以来,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几乎我的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求我们把字写好,要求我们练字。那时虽然听老师说,但并未坚持下来,只是偶尔练一练,现在看着自己的字还真的有点后悔当初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没有把字练好。正好今年放寒假时学校给我们布置寒假作业,我想就利用寒假时间来练一练字吧。
但是坚持三天后,每天练两页,到了第四天,心就有点痒了,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一下子字也不会写好的,但另一个声音又在耳边想起,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呀。最后经过矛盾的争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尤其是当我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就拿出纸和笔,安静的练起字来,结果什么烦心事都没了。现在练字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习惯,如里哪天不练倒觉得好像还有一件事情没完成。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我的字有了一定的进步,今后我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7.寒假培训班
今天是我们英语培优班的最后一次培优课,我们决定在班里开一个春节联欢会。
主持人用一串优美的词句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首先,约克为我们献上了一首王菲的《红豆》。接着,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魔术,就是用二十个纸杯和一些卫生纸变出了“祝你春节快乐”的横幅,我们连连鼓掌叫好。随后,Jack为我们带来了潘玮柏的《我的麦克风》。还有Feeling、Mark、Hope带来了笑话串串秀:一个小孩非常懂事,有一天他的妈妈病倒了。他的肚子很饿,他便对他妈妈说,妈妈,我扶您到厨房去做饭吧。当时把我们班的同学都笑趴下了。晚会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结束了。
最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颁发这学期的一、二、三等奖,我得了三等奖。这时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一学期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8.日记(读书)
《杯子满了》一天,南因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要向南因请教学问。南因先生抽空接待了他。宾主落座之后,客人没有听他的话,自己却滔滔不绝地大谈起来。从自己的生活、工作,及至家庭,又谈到自己的事业和研究,一口气说了大半天,南因先生几次想插话都未成功。
南因先生静静地听着,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走进厨房,端来了茶。他往客人的杯子里倒茶,虽然倒满了但是仍在继续倒,仿佛根本就没有看见一样。
一旁高谈论阔的客人一开始觉得十分奇怪,看到南因先生还没停下,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他终于忍住了手。
“你没看见杯子已经满了吗?”他说,“再也倒不进去啦!”
“这倒是真的,”南因终于住了手,“和这个杯子一样,你自己已经装满了自己的想法。要是你不给我一只空杯子,我怎么给你讲呢?”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知道,要使自己的思想吐故纳新,就要及时将大脑清空,如同必须清空装满了水的杯子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一样。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也一样,要及时的清空大脑,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新的东西。只有如此,你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也才能做出好的成绩来。
9.初一日记
今天是大年初一,早上我们早早就起床了,因为按照妈妈老家过年的习俗,大年初一要起早,叫“出行”,谁出得早就会更早的发大财。你爸爸还学着老家的习俗,用水果、零食和香来敬祖宗,祈祷他们能保佑我们一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呵呵!只是因为你爸爸从没有主导过这样的事情,做起来妈妈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不过妈妈想着“心到神知”所以就不想再苟求你爸爸啦!
按照你爸爸老家的习俗,正月初一一天都要吃饺子,由此我们的早餐吃的就是你奶奶昨天晚上包的饺子,你也吃了四个呢。吃过早餐,爸爸和妈妈想带你到外面去玩玩,但出门时发现外面不仅在刮风,还下着蒙蒙细雨,妈妈不敢带着你到外面去玩了,但看着你那渴望到外面去玩的眼神,妈妈和爸爸就冒着小雨带你在小区里转了一圈,这样你回到家里又开心的去玩自己的玩具了,不过妈妈感觉好无聊噢。
同时,妈妈也发现奶奶和爸爸感觉闲得慌。想想这过年还是在老家热闹呢。以前妈妈在老家过年时,初一早上“出行”之后就可以开门、开窗了,俗话“姑娘爱花,小子爱炮”,仅这放鞭炮一个项目,足足可以令妈妈们盼上几个月呢。因为每到这一天,男孩子们会拿着年前用攒了好久的零钱买来的花炮走东家跑西家的,将所有的小伙伴都邀齐之后将各自最喜爱的花炮拿出来放给大家看。那时候的花炮种类很少,最好看就是兰草花和小蜜蜂,其次就是甩炮和爆竹。尽管妈妈是个女孩子,但那时是其他女孩们异常羡慕的对象,因为妈妈不仅会爬树、骑牛、掏鸟窝,还会放炮呢!由此,妈妈小时候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假小子”,那时候大舅小舅有的花炮妈妈肯定也会有一份,而且也是品种最全的那份。
但因为那时候还小,不懂什么是安全,小伙伴中被鞭炮炸伤的事每年都有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残疾,这也正是妈妈不敢给你买花炮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妈妈可以很真实的告诉你,放花炮真的很好玩,同时妈妈现在也希望聪明的花炮发明家们能在今年过春节时发明出一种既好玩又安全的花炮,这样你就能体会这放花炮时的趣味了。
10.读书日记
今天看了这篇童话:《狼的影子》。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条狼徘徊在山脚下。落日的余晖使它的影子放得特别长。看着自己的影子,它得意洋洋地对自己说:“我有这么大的身体,几乎有一亩田那样大,为什么还怕狮子?难道我不该被称为百兽之王吗?”正当它沉醉于其中时,一头狮子向它扑来,将它咬得快死了。此时狼悔恨不已,大声喊道:“我真不幸啊!是狂妄自大毁灭了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或因为环境,或因为自身的原因,人常常产生错觉,以致错误地估计了别人或自己,以为别人或自己很强或很弱。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都不要向这条狼一样,直到死前才认清真相,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停步不前,自我陶醉罢了。
11.被骗日记
“妈,我出门了!”我扶着墙一边穿鞋一边与妈妈说着。“出门小心啊,别乱花钱,你知道,爸妈挣钱不容易啊,想当年我们……”“停!妈,你就别想当年了,我都快被你唠叨死了。”我厌烦地说道。穿好鞋后,我便一溜烟地跑出家门。“再见喽!偶亲爱的妈咪。”
今天,我是准备和伙伴一起去图书馆买书的,眼看时间快到了,可公共汽车却还迟迟不到。就在这时,一辆公共汽车向我驶来,我连忙挥了挥手,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我便上了车。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车驶得特别慢,到了站已经迟到了,可图书馆离这个车站还是有点距离,我不得不快速地步行着。
“小姐,小姐,先别走。”路旁一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向我招手。“第一次有人这样叫我耶!”我便回头看了看。“干吗走这么快嘛?来来来,有东西送你!”他竟然用手拉住了我,我没办法了,只好停下了,那男的不停地销售他自己的商品,我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就打断了他的说话:“对不起,我赶时间。”他用他的手拦住了我,说:“别走得这么急嘛,来,这就送你东西!”说着,他从他的包里摸出了一袋东西。“这是送给你的套装,里面有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等产品,你可以免费拿回家使用。”我半信半疑地问:“这要钱的吗?他说:“不用不用。”我心想;这可拣着了个大便宜,不要钱的东西,怕什么要?用了有问题就丢了呗。我又再问了问他:“真的不要钱的吗?”“是啊”他不厌其烦地对我说。我拿了东西转身就准备走了。他又抓住了我的手说:“还没行,还没行,先在这儿签个名。”“签名?”我心里又疑惑了。那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又从他的包里掏出了一个本子,对我说:“看这些人都是签了名拿产品走的。”我翻着那个本子,的确有不少人在上面签名,整整有几页纸那么多,这又消除了我的疑惑。于是我便在上面签了个名,为免被电话骚扰,所以我只写下了一个假的电话号码,我为自己这小聪明而感到骄傲。我写完后,拿起东西转身就走。可是,他又再一次拦住了我。我生气了,“你干吗呢?为什么不让人走?”。他微笑着说:“小姐,请付20元。”“你刚才不是说不用给钱吗?”我理直气壮地说。“刚才是刚才,现在你签了名就得付钱。”他更加理直气壮地对我说。“那,那,那我现在不要了总行了吧!”“对不起,你签了名就得付钱,不管你要不要。”“我,我没钱!”撒谎可是我的强项,看他这会怎么办!“那你请跟我来我们的销售专柜。”他边拉着我边说。
我心想,那杂牌货还会有什么专柜?带我去也不会是什么好地方,我深感危险了。忽然灵机一动,对!我可以逃跑,我扯开他的手,尝试逃跑。都怪平常体育课没练习好,现在跑步像个蜗牛,一下子就被人追上了。我努力与他纠缠,但他毕竟比我大,也比我高,还是逃不了。没办法,只好给钱了。我掏出兜里的20块递给了他,他微笑着接过了钱,把那袋产品递给了我。看见他这微笑,我就起鸡皮疙瘩,恨不得揍他两拳,但只是想,根本没可能的事儿,唉……
与他纠缠了都有半个小时了,到了图书馆后才知道已经迟到了很久,伙伴看见我还使劲埋怨我。我把刚才那事告诉了她,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哎呀,你可以……”她越说我就越难过。
唉……谁会想被人骗啊?
12.初五日记
今天睡到十点左右才起来啊,洗漱完了,妈妈叫我们去我奶奶家吃饭,呵呵……又可以拿压岁钱了!
妈妈笑道,小家伙,人不大点就想着钱。我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呀!
今天我伯伯家的哥哥也要来,他在扬州的玉厂工作,小时侯他送了一块破玉给我,我当个宝似的在外头炫了好几年,还就没人识破。
到上了初一时,一个同学告诉我是假的,并不是我哥哥说的那样值好几百!他欺骗我的纯正的感情,打击我幼小的心灵!
哼,我今年发誓看到他一定要跟他要到我十二岁的礼物——他答应送我一块真真的玉配的!
见到他以后他让我有时间去扬州玩,顺便拿玉配,呵呵……我那个笑啊!
13.日记(立春了)
今天是农历节气立春,“一年之际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立春了,意味着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春天来了,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这时的它们也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凑热闹来了。它们给地里的小麦,蔬菜补足水份,让它们快快成长。俗语说“春雨贵如油”说得正是这些。你仔细看,地里的小麦,蔬菜长得多好呀,春风吹过,翻起了绿色的波浪。
春天来了,你再看河堤上的柳条也吐出了新芽,这时是春姑娘用她的巧手给大地换上了新装,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春天来了,其实最高兴的还是辛勤的人们,他们又要开始忙碌了,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他们一个个干劲十足。远远瞧去,只见田间三五一群的人们在高声的谈笑着。
春天来了真好!
14.正月初八放鞭炮
今天鞭炮声不绝于耳,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个春节习俗。
查了一下,原来是这样的:
大年初八是春节上班的第一天,俗话说:初八初八,发上一发,许多单位就放开门炮,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意、事业能像这鞭炮一样,一炮打响。开门炮一般从早上8:00开始一直到十点多,其中还有高潮,像8:00、8:18、9:18、9:58……
市场里摊位多,每个摊位都要放上一阵。你放一挂,我放两挂;你放普通鞭炮,我放巨型烟花弹。你做生意要开门炮旺一旺,我做生意难道不想更旺。
大老板到小老板,在初八这一天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心态,所以这初八的“开门炮”也就越放越响了。
我也应该旺一旺吧,于是我买了一盒擦炮,这个比较安全,妈妈是同意我买的,一连擦了三个,哈哈哈,我也要旺了。
15.寒假结束
一个月的寒假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一个月以来感觉自己的收获还是挺多的。
在寒假期间,我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来充实自己,通过看书,看杂志,上网等多种途径来度过自己的寒假生活。当然最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去了解中国的年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之国,历史悠久,以前过年从没想过要去深入的了解它。在我们那边以往只是在走亲访友中度过了,但是今年的形式却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只是呆在家里,而是邀上几个好友外出游玩。说起这个来我印象特别深,因为今年我也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出去游玩了一番,那感觉真的是很舒服,比起以前一过年就走亲访友的好多了,而且这样也很简单,方便。
寒假生活的结束,自己也必须尽快调整好心态去准备自己来年的工作。
寒假日记16
忙完了一个学期,刚开始停下来还有点不太适应。在平时工作时,每天都和学生相处在一起,虽然他们也会调皮,也会惹我生气,但离开他们太久,心里还是惦念着他们还在想着他们在来期来时是不是会更听话了,是不是比以前有进步了等等。
回家已经有好几天了,在这几天里,我也在想这个寒假我将如何度过了,是向往年那样呆在家里看电视,或是到同学家里串串门子还是做点其他的。但一想起这些,就想起了刚放假时校长给我们布置的寒假作业,可能在别人看来很奇怪吧,校长怎么还会布置寒假作业,老师怎么还会像学生那样有寒假作业了,其实校长是让我们在寒假里多看书,多学习,为来期做好准备。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让我们以后的工作制定目标,为了将明年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在每天在家里看看书,练练字,也感觉自己的寒假生活挺充实的。
寒假日记17
同学聚会
自从放假以后,天天都是下着绵绵细细雨,今天终于放晴了,看着这样的好天气心里特别高兴,同时还有就是今天是我们高中同学相聚的日子。
早上,吃完早餐我早早地就从家里出发了,朝着目的地我们的母校走去。一路上,思绪万千,想象着同学们的变化以及见面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等等。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母校。一走进校园,以前的景象历历在目,顿时心底涌上了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发现我们的母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教学楼披上了新装,粉刷一新,还有就是食堂的改变,图书馆的建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离开后才出现的。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仔细回想以前的读书生活,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这时只见小道上稀稀疏走着几个补课的学生,他们行色匆匆,现在时间对他们来说太宝贵了。沿着林荫小道,我来到了我们聚会的地点——以前读书的教室,这时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到了,我加快脚步,大声地喊着她们的名字,这时自然有一番问候了,而且每个人脸上的惊喜之情都表露无疑。接下来在大家的笑声中同学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在一片问候声后我们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老师的家。我们的班主任依然如当年一样,说话特别幽默,风趣。在接下去的时间就是大家聚餐,娱乐……
这一天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同学聚会真好!
寒假日记18
练字
自从读书以来,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几乎我的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求我们把字写好,要求我们练字。那时虽然听老师说,但并未坚持下来,只是偶尔练一练,现在看着自己的字还真的有点后悔当初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没有把字练好。正好今年放寒假时学校校长给我们布置寒假作业,我想就利用寒假时间来练一练字吧。
但是坚持三天后,每天练两页,到了第四天,心就有点痒了,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一下子字也不会写好的,但另一个声音又在耳边想起,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呀。最后经过矛盾的争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尤其是当我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就拿出纸和笔,安静的练起字来,结果什么烦心事都没了。现在练字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习惯,如里哪天不练倒觉得好像还有一件事情没完成。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我的字有了一定的进步,今后我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寒假日记19
春天来了
“一年之际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立春了,意味着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春天来了,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这时的它们也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凑热闹来了。它们给地里的小麦,蔬菜补足水份,让它们快快成长。俗语说“春雨贵如油”说得正是这些。你仔细看,地里的小麦,蔬菜长得多好呀,春风吹过,翻起了绿色的波浪。
春天来了,你再看河堤上的柳条也吐出了新芽,这时是春姑娘用她的巧手给大地换上了新装,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春天来了,其实最高兴的还是辛勤的人们,他们又要开始忙碌了,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他们一个个干劲十足。远远瞧去,只见田间三五一群的人们在高声的谈笑着。
春天来了真好!
寒假日记20
除夕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而且每年家里的对联还是由我来贴的。其实这贴对联的学问也蛮大的,你去年时只要一看这对联你就会知道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也会知道在过去一年里这家人家里发生了什么喜事,你看这对联神不神呀。
在这一天最高兴的还是小朋友们,他们早早地就叫着让大人接年了,因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烟花了。放烟花时,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叫着,跳着,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就连大人也都被他们感染了跟着叫起来。放完烟花一家人围在桌前吃团圆饭,最有趣的就是吃饺子了,而且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除夕夜是最难忘的一夜!
I. 除夕菜:菜名、制作过程 小学生写作文 100字
大年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很热闹,妈妈出个注意让每个人做一道菜丰富版我们的年夜饭
大家都各显权身手,我也不甘落,做了道蓝莓山药
首先我先把山药洗净放在蒸锅里蒸大约20分钟,蒸熟后去皮
放在一个大碗里用勺子碾成泥装,这也是做这道菜的最关键的一部,要碾的越细约好,
山药泥做好后我在里面加入了一些牛奶和糖已增加山药的口感
最后我选了一个小碗,在四周薄薄了涂了层油将山药泥压实在碗中,然后找个漂亮的碟子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我把装满山药泥的小碗倒扣在碟子上,慢慢的拿开碗,一个漂亮的山药泥小敖包就摆放在碟子上,最后一步就是拿来事先在超市买的蓝莓酱洒在我的山药泥上,一道好吃又好看的蓝莓山药就做好了
全家人都夸奖我做的好,我们过了个开心的除夕夜,一起品尝的丰富的年夜饭,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