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科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大脑总是充满问题,培养他们怎样去提出问题、怎样去思考问题、面对问题如何去寻找答案,也就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成了我们科学课顺利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所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公民是否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一,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研究问题的意识。科学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意识和习惯,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小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占主导地位,不爱听老师枯燥的说教,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说“观察如何如何的重要、如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能巧妙设置一些观察小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悟出观察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发展终身受益。 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上课时教师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并思考:对刚才的现象有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有办法使蜡烛不熄灭吗?此刻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七嘴八舌,很想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又产生了: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活动。 又如教学《观察鱼》时,先让学生观察一条鱼,并把它画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画得像,促使每个小组都尽可能地对鱼进行仔细的观察。接着又给学生一条鱼,寻找两条鱼的不同,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更细微处,并思考你想研究鱼的哪些问题,这时学生脑海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喜欢吃什么?鱼是怎么呼吸的?鱼能听见声音吗?鱼的嘴一张一合在干什么?等等。这样仔细观察的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再鼓励他们多留心周围的世界,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很多科学问题自然就萦绕在学生脑海中。 首先要考虑到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如教学《研究纸》,教师选用白纸、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等比较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纸,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能够发现很多问题,这些纸的厚薄、软硬、韧性、吸水性等各不相同,从而达到研究纸的目的。 其次要考虑到材料的科学性、明显性。如教学《把固体放入水中》,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有:橡皮、螺丝钉、小木块、石子、粉笔、沙子、高锰酸钾、方糖、泥土。学生通过实验并观察现象,很快就能提出:哪些物体沉在水里?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里就化了?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里就变色了?等等。给学生提供有结构性的、丰富的材料进行实验,学生会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在提问中得出知识,在相互争论中体会探究的兴趣。 最后动员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这样既能增加学生观察、实验的机会,刺激学生对材料的研究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又能补充学校教具的不足,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一举多得。如教学《生命离不开水》,在教学“提取植物体内的水”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准备西红柿、橘子、梨、黄瓜、苹果等物体,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很自然想到:这些物体中真的含有水吗?哪些物体含有的水分多?哪些物体含有的水分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提取它们体内内的水?学生在准备材料时,脑海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第三,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充分投入的学习活动中才得到体现。在上课的起始阶段,教师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对于他们主动去发现和研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客观现象也许就是学生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土壤里有什么》,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有的学生在家种植过植物,有的学生知道蚂蚁和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还有的可能对土壤的外部特征有一些了解。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土壤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土壤的哪些问题?这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土壤里有什么?土壤为什么能长植物?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土壤里有哪些肥料?土壤中颗粒大小、颜色等问题。在提问中学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内容提要:有人说提问是兴趣的表现,评价一节课不是学生没有问题了就好。相反,当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其它知识联系起来,却还有着许许多多急待他们去研究、交流、探讨解决的问题,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越来越淡薄,最后根本不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其因到底是什么?教师应乍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一线教师教学通过研计和实践,认为这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教师的评价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进行浅显的交流探讨。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教学意识 提问艺术 评价艺术
问题的提出: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条例:大哲学家穆尔曾在剑桥大学教书,他的学生中有一名叫维物根斯坦。有一天,同样是大哲学家的罗嗦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的课,而且在听课时总是露着迷茫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而且还超过了大哲学家罗素。有人问他: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回答:因为罗素没有问题了。勿庸置疑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论是对哲学家还是对学生而言,是何等重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变革,也要求课堂教学从课程的管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质的变革。数学教学新大纲提出新课程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浩瀚的知识面前,只有勇于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师应当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法反而是不成功的,这是新时代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评价一堂课,要求当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其它知识联系起来,还有着许许多多急待他们去研究、交流、探讨解决的问题,才真正达到了数学的目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中美两国教学观摩课活动中,当中国教师讲完新授课后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的问题吗?学生在回答是没有!而后美国教育界人士提出强烈地质疑:怎么会没有问题呢?应该有着提不完的问题才对呀!在我国,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学生总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把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起来,围着教师问这问那。且不论案例的真实程度,就两国学生的问题意识差异,便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在教育中也提倡学生提问题,老师最喜欢总是提问题的学生,然而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却好像什么都懂了,老师教学的知识都明白了,就是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我们不防回忆一下:当小学生刚刚迈进校门时,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上总是凝聚着疑问的神色,他们也都不断地问这问那老师,为什么天空要下雨?、为什么一天有24个小时、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可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从一年级升至二、三乃至六年级,提问题的数量坐没梯一样迅速下滑,最后根本不提问题,也提不也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意识:
在英国,每个学生入学时,都会建立一个总体能力倾向评价的数据库,学校每年有跟踪记录,观察这个学生的提高幅度,以此对学校和老师进行评价。简言之,就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在我国,评价一个学校和老师的主要指标,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即结果,而从不关注学生学习知识和人生发展的过程。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缺乏课程意识。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教师用同一个教案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局面不得不改变了。虽然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一部分地区的教师改变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关注点,将目光转向学生的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学生在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和自身发展过程中,决定发展的真正因素不是年龄,不是性别,不是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也不是对这一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关于捕捉到疑问,换言之,就是在对这一学校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产生质疑运用已知和对规律、方法的探索解决问题,学生才真正得到了发展。只有让不断的疑问伴随着学生发展,学生才能不断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写道:懂得并不等于已知,理解并不等于掌握。为了使学生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让他们进行思考。人们常说创造始于兴趣,的确,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人们去从事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兴趣可谓是最好的老师。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首先应从兴趣入手。为此,教师应常常鼓励学生,能解答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能提出问题,且有讨论价值,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优秀的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都需要动脑筋,会动脑筋的人才称得上是聪明的人。
生1:1+3等于4。
生2:1+4等于5。
生3:老师我知道:分别等于6、7、8。
师:同学们同意吗?生:同意!师:用你的最快速度记下这些加法运算,一会儿来考考大家!
学生背诵,当学生背诵一段时间后,教师说运算、指名回答结果,对的肯定,错的指名修正。
思考:若教师在设问:1+3等于几?和谁能说也1+5、1+6、1+7各等于几?后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学生思维过程难道不会得到培训吗?个别没有算出结果、不会计算的学生不会向他人学习思维过程、算法吗?不明白算理的学生还会不明白算理吗?试问,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总爱问是什么,却很少问为什么,不留给学生表达数学思维过程的机会,学生怎么会在数学思维上得到更好的培养呢?辐射作用对比图
三、教师的评价艺术用心去倾听,,真心来评价;
在英国,不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从来不对学生说你借了,即使学生真的错了,教师不表示肯定也会对学生说OK,只是会用其他方式暗示学生你的想法还需要仔细斟酌,你的答案还需要补充和完善。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永远是表扬的、鼓励的,不会纠正学生的错误,不会说你错了。不是说我们对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就不表态、不纠正了,而是说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生命历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试想,在课堂上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总是会对较好的答案作以评价太好了、不错;对于一般的答案,教师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表态;而对于错误的或是不好的答案,教师总是直接表明‘这样做不好’、你再想想、还不详细、你错了,要么就是不马上让答错的学生坐下,由其他学生说正确答案或替他补充。学生总是要等待教师的评判,得到好评的学生就心中暗暗惊喜,没有得到评价的学生就继续听课,而答错了得到你错了评价的学生,则在班级中丢足了面子,急于得到好评的积极性受到了重创。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还有为什么吗?还敢回答问题吗?他们对学习还有兴趣吗?又何谈学生的个性张扬、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又何谈创新呢!
课堂属于学生,学生要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将在学校、课堂中得到,决定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素质是否能够得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够得到培养,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学校进行。国家兴亡,系于教育;教育兴亡,系于教师。如果所有学生对其所学的学科没有问题,这就是教学的最大失败!如果一名学生对其所学的学科不感兴趣,这就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属于学生的求知欲望还给学生,把属于学生的课堂兴趣还给学生,把属于学生的素质培养给学生。
3. 如何强化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使学生敢问。要培养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提问动机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1、胆小、紧张,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2、满足于一知半解,认为对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不愿生疑;3、受知识,年龄限制,难于掌握知识要点,难于生疑。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提问,对同学提问,对教材提问。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在几何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实验,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来探索几何命题。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改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对错误思路不轻易否定,要在讨论论证中排除,讨论中肯定,并从中选优,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启发引导。二、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从敢问进而发展到想问,这是学生问题意识深化的第二个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取舍标准。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不同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1、主动质疑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用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中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情景,由长方形变形后成平行四边形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后通过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悟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而且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等这类操作性强的课,也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尝试实践的氛围,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2、激趣引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是学生产生质疑的心理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情境,在激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三、激励学生大胆表述,使学生乐问。激励就是设法让客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激励一旦形成自励,他励、互励的统一,学生的主体精神就得到了弘扬。学生乐于提问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提问题的态度,因此教师要真诚地激励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或肤浅、或离奇的问题,教师也要对之予以肯定,并从中捕捉智慧的闪光点。爱因斯坦从小就有提不完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稀奇古怪,令人难以理解,但就是因为他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乐于提出一些问题,所以他后来成为了世界少有的科学泰斗。优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探索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享受思维成果的乐趣。这种思维乐趣是学生提出新问题的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二年级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男女生课堂常规比赛,女生做的好,男生做的也一样好。教师发奖,男生1朵花,女生5朵花,可以吗?对花的数量不一样多,引起学生不满,抗议不公平。应该怎样分呢?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问题解决的学习中来。练习部分,设计的问题是:教室里要布置一个学习园地,老师做了8朵花,摆在正方形学习园地的四周,要求每条边摆得一样多。你想怎么摆?学生的方案:每边摆2朵花,也可以每边摆3朵花。学生交流了设计的方案后,受到启发的学生提议,把学习园地设计成下面的形状,再平均分成4部分,分别展览数学、语文、外语、美术作业。但是不知道怎样平均分?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得到的方案有很多种,展示了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来看,学生从中体味到提问的乐趣,这种乐趣将激发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4.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教学的遏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问题或不敢质疑,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零问题状态”或“问题意识淡薄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缺乏批判、怀疑精神,迷信权威。②解题能力很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很差。③问题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针对上述现象,我校适时开展了《培养问题意识、促进小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策略研究》,不久前,华南师范大学麦志强教授到我校举行校本培训,明确指出这个课题必须落实下面三个目标: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帮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数学素质。《数学课程标准》也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上述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什么是问题意识呢?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观念的转变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道理。故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要让位,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提问兴趣。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一个一个来回答。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一是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会打乱本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担心自己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受到挑战。二是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担心会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没有足够的勇气提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需求。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民主氛围。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另外我们教师还应该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
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提问成为学生的强烈内需。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心理学认为,内需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需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较好的创设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之前,可为学生讲述猴王利用此规律为贪心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是猴王聪明还是小猴聪明?课前为学生讲这个故事能很好地创设问题情境,猴王为什么会这样分呢,它利用了什么规律了!这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注重引导,使学生会问问题
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学贵有疑,小疑是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积极思考,学会提出疑问开始。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有的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 V”的角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只要将角的一边与某整刻度对齐,再看另一边与第一条边之间所夹的度数就可以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要创设条件,提供质疑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诱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针对学生不会问的现象,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提的好?如: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的例3和例4时,学生理解了试商要先求出除数的近似数,用近似数(即相近的整十数)试商比较快。针对这个方法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除数是25或26呢?没有相近的整十数,怎么试商比较快?听完之后,我马上肯定这个问题提的好,并说明这是下两节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同学现在就想到,说明他非常爱动脑筋,思维比较超前,并表扬这个同学不局限于理解和掌握教师讲的内容,而是积极思考,想到了它的特殊性,说明他学习主动,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再如:讲一位数乘法估算时,有位同学提出估算896×3时,把896看成900来估算的结果接近准确数,但如果不是896而是856呢?也看成900来估算,相差这么多,已经很不准确了,还有意义吗?等等,只要提出好的问题我就给予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会提问题。
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应针对数学问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诱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或者在已有结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独立概括,提出概括性问题;或者通过观察、类比、想象等,提出猜想型问题;或者对基本问题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思考,提出引申型问题;或者针对概念、性质等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矛盾,提出批驳型问题;或者对一些不对称、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的因素,提出完善型问题等。
四、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我们教师应该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推导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时:让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意在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感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随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凭借你的想象,能不能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呢?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四人小组或和老师一起讨论”。学生沉思、讨论后摆出各种图形(可以中间是空的,可以只摆长和宽……)让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到计算长方形面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只要用每行摆的几个乘以几行(即长乘以宽)就行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展开自辩,这是个体与自身生活经验的拓展;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那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那时师生拓展……在这里,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知识,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提问、交流、实践、探究、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学生表达与交流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五、“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5. 如何培养小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计划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
关键词:学生问题 意识培养 创新思维
平时听课,教师都做了充分准备,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师生互动,气氛活跃,课上的是滴水不漏?,得到听课教师的一片赞扬声,不过,总感到我们的老师对课堂的控制欲太强,学生的活动、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设计好的、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从来都不主动问问题,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有权利向老师提出问题,这在根本上还未脱离教师主体地位这一传统教学方式。这种现象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学生长期没有“疑”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其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当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学生心理上讲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所以有关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据考察和研究,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育者来说,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对教育者来说,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我针对上面的情况和自己教学的一点经验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弄懂、理解新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好奇,才有可能有问问题的意识和冲动。所以掌握过硬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学得轻松、有趣,对没懂的、好奇的、有兴趣的东西有问的冲动,有问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训练,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下掉下一大馅饼”,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害怕提问题,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再加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使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教师则乐于以“教”为中心,以中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让它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重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三、要给学生动手实践、思考、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平时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和乐园,而不是老师代替包办。例如:在几何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来探索、证明定理、定义、推论等。在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就会碰到各种困难、发现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有问问题的冲动、需要,长期如此,就会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老师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故意留点疑问,露点破绽,在讲解过程中设置点误区,引起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思考,利用认知冲突引起讨论,甚至争论,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听讲,大胆发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也需有“度”。当学生已“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让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想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课堂情境。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答问题,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提高能力。如进行“太阳光和影子”教学前,让学生观察自己一天的影子变化,第二天上课时让几位学生讲述自已观察的结果,学生对这几位同学观察的结果很是怀疑,问了很多关于太阳光与影子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在“人在太阳光下影子是不是如此-----”的情境中进行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产生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五、增强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会问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例如,可从创设问题情景上质疑,从问题证明推理上质疑,从知识应用上质疑,还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对比处质疑……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纳、筛选,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提问,什么是无效提问,什么是肤浅的问题,什么是深刻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还会让会提问题的孩子讲讲他是如何设计提问的,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其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就一定能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质疑问难不仅仅是在学习新课前,也可以出现在对课文深入理解进行反思后。例如:在学习了几何“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同学们通过猜测可能的答案,在猜想、说理中就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是肤浅的,有的是有质量的,有学生就问到原对角线位置对新四边形的结论有何影响?这就是一很好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有关概念、性质、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只有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才能加深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去发现问题。
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评价,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的欣赏和赞美,尤其是后进生,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提问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并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应采用与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关键处提问,如学生提问出现问题或错误,教师不宜加以嘲笑,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发现其发光点。教师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会更好地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变式”以及问题的前后联系来消除学生思维中的定向思维。
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总之,批判性意识人人具有,只要注意巧妙引导,批判性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正是问题意识形成的一个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就会常常惊喜于学生耳目一新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防范意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学生伤害的增加和健康危害因素暴露程度的增加,小学生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我国0~14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1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据推算,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竟有40~50万人之多。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约有16000多名中小学生因非正常原因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为发达国家的3~11倍。这使得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强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增强小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才能使他们自己更好地躲避灾难,健康的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现状
1.小学生的依赖性强是安全防范意识低的基本状况
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期,心智不成熟,人格尚未健全,耐受挫折能力差,对外界环境刺激非常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又缺乏独立性和应变能力等等,小学生的这种不太健全的心理素质导致他们心里缺少保护自己的意识。
2.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弱是安全防范意识低的普遍状况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3.小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运用能力弱是安全防范意识低的根本状况
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安全防范知识应对突发事故,这已经是普遍现象。小学生现在大多只学会单一的模式,知道应该怎样做,但却不会应用到实践中。现在学校和家长都十分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技能实践方面的培养,而家长总是用大大小小的考试和好像永远做不完的试卷将小学生的活力和动手操作兴趣给束缚了。
二、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低的因素分析
1.不健全的教育政策
我国为未成年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来保障他们的权利,国家的相关部门不定期会对小学进行抽查和整治,但是仍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再进行处理,却并没有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导致同类的事故再次发生。这些事故大多是因为我国的中小学安全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教育内容不够科学系统,教育方式大多以宣传为主,存在很强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等。所以说不健全的教育政策导致对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认识不足。
2.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认识不够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但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据统计,2000年至2006年,全国中小学设施不当,出现学生因楼道拥堵挤压、被踩死踏伤的事故就达十多起,死伤中小学数百人,还有因危房倒塌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也多次发生,加上有些学校对学生的安全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很好地利用学校资源,以至于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大抵是停留在技术成面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据团中央、教育部等组织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表明学校已经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因此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认识不够是导致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低的主要因素。
3.家庭教育不当
据一些研究者表明,家庭教育是除学校教育之外对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因为家长是小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大多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出现问题时,大多数孩子选择逃避或向家长寻求帮助,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所以说,家庭教育不当是使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低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方法
1.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结合
学校安全教育应以专门的课堂教学与世界演练为主、以各学科的有机渗透为辅的路径来实施。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其次就是将学校的体育教育与安全防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都知道学校体育教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遇到突发事故时,可以躲避灾难的发生,而且学校体育有一显著的特点就是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小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技能教育。最后,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活动,如对突发事故或自然灾害进行演练,从而教授相关技能,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2.学校要与家长社会协同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小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但却同时受到来自各界的影响,其中受学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长和社会。但是目前社会安全教育体系还未建立,家庭安全教育也比较欠缺,所以我们应发挥学校的主导性,联合家庭和社会,一同为小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我们要统筹社会各界的力量,综合利用教育资源,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安全教育得以顺利进行。其次,学校要主动做好家长的工作,如老师可以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络,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醒家长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构建健全安全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和安全教育常规督导检查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要将安全教育列为一所学校和该校校长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该考核应该突出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安排、一些资源的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等。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也要加大对学校的检查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展开检查、评估,如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改正。通过这些制度加强学校对安全防范意识的认识,从而加强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建立校园安全教育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教育责任追究机制
我们应该明确规定学校岗位的安全教育工作职责,要突出校长、副校长、主任、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等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高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如出现安全事故或意外伤害,相关的行政部门处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对事故的原因要查清楚;其次,对事故的责任者要严肃处理;最后,要查防范措施有没有落实。通过责任的追究,既可以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可以分析出安全教育是否存在问题,从中吸取教训,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通过责任机构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安全防范教育的认识,从而帮助小学生加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7.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积极性比初中差,表现为不愿思考,不爱提问,不善答问。大家知道,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完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长期的不能问,逐步演变为不想问,不爱问,不愿问,至而不会问。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是导致学生不能养成问题意识的根源所在。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任教于一所县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这当中分为差生怕好生,乡下学生怕城里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本人在教授《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的“最美”显然是“朴素”,是“逼人”的“纪念碑式的朴素”,而“朴素”仅仅是不留名、不奢华吗?显然不只如此,作者是在赞颂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平民化人格,即那种永远不愿凌驾于平凡之上的伟大,所以他的坟墓虽然不过是“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却是“人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托尔斯泰也因此得到人们永远的敬仰。由于能够循文发问,深入思考,并且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融会文外高容量资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托尔斯泰人格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多问、善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就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朴素是人的本性吗?”“不追求朴素就不伟大吗?”“朴素在现代社会如何体现?”……
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
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我在上《〈宽容〉序言》一文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到底指什么?“饥饿豺狗”是何寓意?作者为什么将探寻新领域说成是“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的挑战?”为什么“失望”是“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获得“勇气”的前提?是不是每一种创新都必将是对守旧的反叛?律法不能容忍反叛,然而创新却必然要有反叛精神,怎样认识这种矛盾?等等。由于这些问题具有探讨性,因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而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步形成了。这个时候,我顺势做了相应的引导,没有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固化学生的思维,没有使学生的创造本能遭受扼杀。
针对不同的文本,做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质疑问难和不断答疑释难中去体验什么样的问题最具价值,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本领,逐步做到会问,应该说是执教者应尽的职责。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格,开发智力,提高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要抓住如下几个步骤: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问“为什么”、“怎么办”等认知需要时,并具有进行探索这个“为什么”疑难问题的愿望和心理时,他就会集中全部精力,把自己的思维活跃地发动起来。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仔细寻疑,敢于问疑。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我着重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学生略加思索便举手提问:“亲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说再见了亲人?”等。这样,学生就明确思维目标,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二、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指导学生由此及彼,从已知和未知之间寻找相似点,举一反三,知微见著,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库存和知识积累。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既能以旧促新,又能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学有联系,学有所得,会让学生感到旧知识有所用,新知识有所托,求知欲会更强。
三、在表象与本质中探疑。作为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力浅,理解问题简单。所以,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表象与本质中探疑,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增进知识的深度、广度。
五、引导学生解疑,最终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