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数学知识衔接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衔接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12-24 20:25:21

㈠ 浅谈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学校 张汉忠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跨进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但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对数学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一些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造成学生、家长的苦恼。在这个转折关头, 如何做到小学到中学数学学习的自如衔接, 保证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就自己的认识谈一些体会。 一. 产生衔接不当的主要原因 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我们中小学教师教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小学的数学知识少、内容浅、难度低、知识面窄。教材的坡度缓,直观性强,易于模仿掌握。而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宽,比较抽象,也触及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较复杂的空间立体图形等,教材还突出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下子转过弯来,理解并掌握教材,决非易事。例如:小学数学中数的部分只涉及了自然数和分数的有关知识,而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增加了“负数”,有理数的计算有了符号的变化,对学生注意力的分配要求明显变高了。接踵而至的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知识有了一些抽象思维的要求,部分学生更是丢三拉四,无从下手.进入八年级又引入了无理数、实数概念,与其相关的综合题也越来越复杂。 2.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周课时多,每课时安排的内容少,难度小。老师对难点、重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学生可以反复的练习,从而各个击破,效果极佳。甚至有的小学生老师对学生是一步一步“护着走,甚至抱着走,嚼着喂”,以至于学生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而初中的数学周课时少,每课时安排的内容多,且运用灵活,难度大,教学进度快,无法反复讲练。教师只是通过设问、设导、设陷、设变进行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去思考,去解答,并逐渐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灵活,注重对知识运用的归纳和总结,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换句话说,初中生由老师引路,学生自己走路。 3. 学生的思维方式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依赖机械记忆,很多知识是通过背诵来获取的。初中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当然仍有一些机械性的记忆)。目前的小学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识是通过图片、表格来给出的,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而初中教材的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有些知识往往通过类比、归纳给出,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深入探究。这些对七年级新生而言,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4. 中、小学老师交流与沟通方面。中小学教学相对封闭,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具体教学目标,很少有中学教师主动去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更不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不少初中数学老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经常是“望数兴叹”,他们只会列方程解,而不会用算术法分析解答,常常埋怨:“现在的小学怎么会这样?知识点教得那么死板,到了初中扭都扭不过来。”小学教师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去想我目前教什么,学生以后会学什么,也很少去想怎样把现在和以后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总认为: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对学生的提问有问必答,我们都是他们心目中的知心人,初中教师怎能用学校教学中出现的个别现象来否定我们的小学教学。试想在这种状况下,“衔接”的问题又从何谈起? 二.加强衔接教育的策略 在当今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脱节问题已经凸显,从关心学生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数学教育阵地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明确育人目标,改变教学观念,多角度、多层面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1. 教学内容的衔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有很多衔接知识点。现在的数学体系分成了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从一年级一直贯穿到九年级,涉及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但相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初中各章节内容是从初中的客观需求出发,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与衔接。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和更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出错、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和比较,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建立中小学数学知识网络。 2. 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而言,内容拓宽,知识深化,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增加了许多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对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而言,有些内容如绝对值、相反数等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保持住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3.学习方法的衔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往往重说数,轻探究。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听课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课后巩固、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勤思、深思、善思和反思,并将这些好的学习方法渗透到自己“凝神、动笔、思索、质疑”的每一个环节中。 4. 明确育人目标,改变教学观念。义务教育阶段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做为一个整体,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全盘考虑的育人目标,中小学老师都应当清楚,我们的教学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因而,小学老师要克服短期行为,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常看看课标中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与标准要求。初中老师也应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体系,从小学生原有的思维方法出发,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不埋怨,不推卸责任,结合学生的差异,寻找一种既有利于分类推进,又不伤害基础教差的学生自尊心的教学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缓冲期”让学生逐步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必要时中小学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低年级的老师更应该自觉、主动地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一起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衔接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方法措施。 总之,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方能帮助学生平稳度过中小学的衔接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使紧张、难忘的中小学学习阶段成为学生培养人格、塑造人生的重要阶段.

㈡ 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首先,学习内容的差异。小学和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差异,小学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少而且浅显,练习时间较多,学生易理解并在反复的练习中得以强化。而初中数学每课时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知识的系统性较强,练习时间又少,如果不能做好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很难扎实的掌握一节课的内容。
其次,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小学数学内容多来源于生活,趣味性较强,不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与之不同的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将数学的思想方法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因而更强调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思维提升的过程,如果学生在七年级没有适应数学的学习,那么他在八、九年级就会很快成为数学上的学困生。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效衔接的探索,给出几点建议。
一、计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的开端主要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理数、代数式和方程的计算,都较多的涉及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但是在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的小数和分数计算能力较弱,分数的通分和约分易错,而且计算速度较慢。那么学生在刚刚进入初中的数学学习时就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本来对计算最有信心的同学也逐渐丧失了信心,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的计算也是学习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物理学科中经常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因此小学的计算能力不仅是初中计算能力的基础,更是学生步入初中之后增强学习数学信心得一把钥匙,所以无论小学数学还是初中数学都应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小升初数学学习做到最基本的有效衔接。
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复习,做好错题和卷子的积累,课后作业能够按时并认真完成,教师反馈后学生及时改正。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的书写习惯应该是语文老师负责的内容,而我认为这是每一名老师都应该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在数学学科上,对于每一种题型都有不同的解题格式,教师不仅要学生书写工整,更要按照解题格式书写的规范严谨,并贯穿学生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因为严谨的书写才能塑造出严谨的数学思维,这对于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因学生而异,也因教师而异,每位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并加以指导。
三、了解学情,自我提升
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更好的做好小学升初中的数学教学工作,应该先去了解学生在小学都学了什么。小学的很多学习内容都与初中的知识相关联,只不过难度要求不高,如一元一次方程、三视图等。了解了中小学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教学时实现旧知到新知的提升,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知识上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作为小学教师,在备课时也应该挖掘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浅显的渗透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奠定基础,使学生在知识、方法和思维上都能与初中数学学习相衔接。这个过程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学习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一个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孩子,更愿意挑战难题,有的学生描述说:做题像过关斩将一样充满乐趣,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数学学习是最头疼的事情。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对数学充满兴趣并信心十足,后者恰恰相反。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给学生分层分组,让学生互助学习,分层布置作业,这样学优生得到提升,学困生也会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重视中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尽快让学生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解决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新旧知识衔接

上新课的时候和前面能联系起来的就多联系,然后每次考试前都要带领学生复习。

㈣ 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点

在小学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是可视为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回结论。升答入中学,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和实数之后,与小学相比难度大大增加,其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一个点、一条线段的长度、一个数值都可用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表示出来了。但是另一类数又如何简单地表示呢?比如:用n表示整数,2n就表示偶数,2n+l就表示奇数,这样就解决了所有奇偶数的表达问题。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就表示了无数个现实的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使学生由常量数学走入变量数学学习,这样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㈤ 如何做好小学,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和过渡

初中与小学数学学习过渡问题的研究

一、初中与小学数学学习过渡期分析。
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过渡、适应、衔接问题。初一学生面临着许多变化:心理生理的变化,数学知识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过程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小学数学学得较好,一上初中就不行了。出现这种反差是因为初中与小学数学学习过渡衔接出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习方式单一,学习过程简单,逻辑思维能力欠缺等,具体表现在:仅仅接受知识而不主动学习;大量做题而不归纳总结;对问题不求甚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喜欢思考问题或惧怕探究问题等,以致这些学生从数学优秀生沦为学困生。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研究课题《初中与小学数学学习过渡问题的研究》。
二、通过前期问卷调查,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方案形成后,我们设计了课题调查问卷,抽取我校初2013届8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的状况。从调查统计结来看,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
(1)平时在学习新课之前能做到经常预习的人占31.6%,这说明初一新生普遍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2)非常愿意参加课堂讨论交流的人占39.6%。这说明多数学生还还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
(3)对于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典型方法、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及时总结的人占34.9%。这说明多数学生还没有及时总结的习惯。
(4)解决数学问题时,不同的方法多的人数只有14.5% ;“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灵活”的人只有29.6%,这说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普遍较弱。
三、针对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方法与措施。
(1)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理念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2)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顺利过渡的主阵地,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经验型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补充。在新课之后,我们往往设置1-2道思考题,这些问题源于课本内容,但又高于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4)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踏实的学风,知难而上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5)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方法与策略,已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四、针对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采取了对策。
问题:①许多学生不重视预习,认为预习可有可无;②学生整理错题集存在应付走过场的现象;③不能坚持及时复习;④习惯于自主学习,不习惯合作学习,⑤不愿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告诉他人;⑥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遇到不会的问题,往往借助别人或采取回避的态度。
对策:①加强预习的指导和检查,促使学生重视预习,学会预习;②定期检查错题集,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③通过有意识的设计错题集中出现的易错题进行课堂小测试,引导学生重视整理错题集,夯实双基,提高能力;④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做到当天一复习,一周一复习,一月一复习;⑤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讨论问题,不轻易放过一个小问题;⑥通过学习优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⑦遇到暂时不会的难题,决不放弃,先独立思考,若实在解决不了,再去问别人,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五、课题实施后的成果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可喜的转变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串,给学生适当预留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方法的时间和机会,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案例:《打折销售的学问》
这节课课内共提出了八个问题,分为导入、探究、提升三个阶段,让学生了解打折销售的方式,理解打折销售中蕴含的数学方法,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学生经过启发诱导、自主发现、研究讨论、归纳总结,经历了“观察→类比→猜想→推理→应用”的探索过程,完成了“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活动,使思维集中于问题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加快其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节课课后提出思考题:“个体服装销售通常高出进价的20%便可盈利,但个体商贩常以高出进价的50%——100%标价。假如你准备买那件标价为150元的服装,进价在什么范围,你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还价?”提出问题后,我

㈥ 浅谈如何把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把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分为4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与小学相比,初中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有些孩子读小学时数学成绩突出,到初中后成绩下降或者感觉学数学吃力。市第二实验中学数学教师张明宏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共性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初一数学主要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个领域的知识。其中涉及的知识有: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和实数。
初一上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为:有理数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及相关概念和运算;整式的加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法则、去括号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图形认识初步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的点、线、角等。
初一下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为:相交线与平行线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平移;三角形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分析与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集合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数的主要内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面对繁杂的数学知识,将升入初一的同学,如何提前做好准备,使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安全“着陆”呢?
张明宏提醒同学们,初中数学的学习,从一开始就要树立一个目标——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内容的特点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到了初中以后,老师讲课方式相对粗放一些,目标明确,有侧重,逻辑性、抽象性加强。如果学生死记硬背、简单重复,就很难跟上学习的进程。时间长了,问题越积越多,数学成绩会一退再退。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能单纯依赖记忆和模仿。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好预习、听课、复习三个环节。要养成读、划、想、算相结合的预习习惯,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避免只是记住一些内容而不知道所以然。听课时注意力集中,脑、手、口、眼并用参与课堂活动。千万不能在课堂上开小差,更不能有依靠家教或课外辅导班而放松参与课堂的思想。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不能只是课堂上听会就算完成任务,或以为自己会了就懒得做作业。正确的做法是当天的知识当天巩固,做到三天一复习,五天一小结。把新旧知识穿成串,形成面,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㈦ 与中学衔接的小学数学知识有哪些

大部分小学数学知识与初中都有衔接,如,计算,方程,图形等等。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跨进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但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对数学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一些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造成学生、家长的苦恼。在这个转折关头, 如何做到小学到中学数学学习的自如衔接, 保证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就自己的认识谈一些体会。 一. 产生衔接不当的主要原因 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我们中小学教师教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小学的数学知识少、内容浅、难度低、知识面窄。教材的坡度缓,直观性强,易于模仿掌握。而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宽,比较抽象,也触及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较复杂的空间立体图形等,教材还突出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下子转过弯来,理解并掌握教材,决非易事。例如:小学数学中数的部分只涉及了自然数和分数的有关知识,而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增加了“负数”,有理数的计算有了符号的变化,对学生注意力的分配要求明显变高了。接踵而至的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知识有了一些抽象思维的要求,部分学生更是丢三拉四,无从下手.进入八年级又引入了无理数、实数概念,与其相关的综合题也越来越复杂。 2.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周课时多,每课时安排的内容少,难度小。老师对难点、重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学生可以反复的练习,从而各个击破,效果极佳。甚至有的小学生老师对学生是一步一步“护着走,甚至抱着走,嚼着喂”,以至于学生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而初中的数学周课时少,每课时安排的内容多,且运用灵活,难度大,教学进度快,无法反复讲练。教师只是通过设问、设导、设陷、设变进行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去思考,去解答,并逐渐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用要灵活,注重对知识运用的归纳和总结,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换句话说,初中生由老师引路,学生自己走路。 3. 学生的思维方式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依赖机械记忆,很多知识是通过背诵来获取的。初中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当然仍有一些机械性的记忆)。目前的小学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识是通过图片、表格来给出的,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而初中教材的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有些知识往往通过类比、归纳给出,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深入探究。这些对七年级新生而言,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4. 中、小学老师交流与沟通方面。中小学教学相对封闭,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具体教学目标,很少有中学教师主动去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更不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不少初中数学老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经常是“望数兴叹”,他们只会列方程解,而不会用算术法分析解答,常常埋怨:“现在的小学怎么会这样?知识点教得那么死板,到了初中扭都扭不过来。”小学教师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去想我目前教什么,学生以后会学什么,也很少去想怎样把现在和以后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总认为: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对学生的提问有问必答,我们都是他们心目中的知心人,初中教师怎能用学校教学中出现的个别现象来否定我们的小学教学。试想在这种状况下,“衔接”的问题又从何谈起? 二.加强衔接教育的策略 在当今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脱节问题已经凸显,从关心学生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数学教育阵地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明确育人目标,改变教学观念,多角度、多层面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1. 教学内容的衔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有很多衔接知识点。现在的数学体系分成了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从一年级一直贯穿到九年级,涉及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但相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初中各章节内容是从初中的客观需求出发,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与衔接。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和更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出错、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和比较,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建立中小学数学知识

㈧ 中小学数学衔接知识断裂点可能有什么

何做数教渡性衔接 我每都知道升初思维品质与思维模式质跨越于数科教说面临着由算术教渡代数教、简单平面图形认识向立体、三维几何图形纵深发展思考深度陡增加思维广度蓦拓宽何让平稳进行渡确值家深思问题我现所要面数教知识衔接问题问题我看: 、重视数内容衔接: 一.数与代数领域衔接 数与代数数基本内容. 主要指数与数运算(数主要指非负理数即所谓算术数). 除数概念扩充实数外更重要式运算.习用字母表示数始进步研究数字与字母运算即研究代数式.基础研究代数式运算及关系(相等与等)由程、等式、函数等构初数数与代数基本部. 于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变化数字具体运算代数式形式化运算转变.顺利完转变初低级阶段要积累些半形式化运算经验. 外数与代数领域数另重要衔接点列简易程. 简易程都内容由于受算术思维影响所列程往往能体现程核思想若做衔接角度看我引导理解:列程程重要未知数要参与运算.列像一二00+一00=x程说明思维式实质算术代数.引导思维式算术思维逐步向代数思维转变疑数教育衔接重要内容. 思维式转变依赖于载体类看图列程培养代数思维式重要载体应该引起数教师重视. 面数所提程解绝部依赖于四则运算理解熟练程度逆运算简易程解占主导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种解并程思想主旨所我进行相关内容教要充思想准备仍用算术考虑列程给留足够空间通角度、维度思考让自发掘代数思想优势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衔接 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初步知识认识主要手段通直观知.初基础增加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认识式直观知说点理说理即由直观知逐步渡逻辑论证.要顺利实现领域衔接重要点要让逐步理解说理必要逐步说理. 首先数教我应该逐步让养言据习惯.比两三角形等底等高所面积相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所两锐角90度等等.说理严密定要注意基本科性 其我应该努力让体推理论证必要性.三角形内角定理已经通量量、剪剪、拼拼等操作知道三角形内角一吧0度.初教部内容主要要渲染事实:三角形论形状何论内角例外都一吧0度呢并向提问题:我量些三角形内角发现内角都一吧0度我能所三角形拿检验办让我能确认所三角形(包括我没检验三角形)内角都一吧0度呢通两问题思考体论证必要性. 第三初几何教要关注已知识基础.事实初数空间与图形内容都初步渗透.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通操作已经解结论.于初教内容应该起点始必花间与精力再组织进行测量、猜测等.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衔接 家认统计与概率领域存衔接问题.特别概率领域新事物教材本身衔接问题处理没其内容熟.我认搞领域衔接问题主要要注意几点. 首先注意各阶段教目标初起点能太低避免与重复.事实由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限散各段、级按螺旋式升编写再加缺少熟编写案级与级间相关内容难度教要求间差异本比较.若仔细体容易现要求明甚至重复情况. 其教些统计量平均数、位数、众数要注意科性.即面要揭示用些统计量表征组数据合理性优势;另面要揭示其局限性.能体些统计量优势作用更些初由于批判性思维逐步发展应该更引导考虑些统计量局限性. 二、数思想衔接 数教应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基本数思想统体相互交织起构数丰富内涵.于数思想.阶段主要渗透主.要求与数内容特点与思维展水平相适应.阶段则更明确要求函数思想、本估计总体思想等.于教何已经渗透基本数思想直接迁移熟数思想实现数教育效衔接重要内容. 梯形面积教例数教通两完全梯形拼平行四边形即梯形面积计算转化平行四边形面积处理.做体现转化思想若转化思想发即我面临新问题我析自已知识基础何寻求转化途径便转化思想运用.面临求梯形面积问题已知识基础形、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已经知道计算且位线引入都应该形渡性思考.于我努力考虑能否梯形面积计算转化与相关计算式 三、教与式衔接 第教要求看数教强调直观与形象初数教更侧重于直观、具体基础抽象.种要求比数教师非重视经验设计趣、直观形象数教实验操作、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数课堂随处见言.初数教则更需要借助于已知识基础更注重抽象数模型建立教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展教节奏相较快.些要求同突面初数课堂抽象性与快节奏势必使诸适应.针种状况我认取办让我数教师执行数教需要意往退半步. 第二教组织形式看数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数教探究、合作、交流机较讲故事、做游戏、组合作、组竞赛等形式见于数课堂初数课教内容较、信息量较初数教形式相简单、教各环节安排目标指向明确教面更新更高要求.试想六级仅仅经几十暑假虽名义已名初实质真与本质区别于习惯师教准初言突面更新、更高要求难免难接受难免听懂甚至产厌理.所作初数教师能教内容忽视教组织形式与教选择重要性特别初起始阶段初数教师应充半师角色适放慢教节奏与进度给数课堂适添加些教课堂气息使逐步体数课堂仅仅轻松与快乐随着新数知识引入内容增数课堂更加富于挑战性. 第三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看数教师更关注通性与通数数教师则关注解决某类具体问题特殊技巧.广义看论通性通特殊技巧都属于解决问题策略范畴同通性通巧特殊技巧能算巧.例解数应用题脱口:单位量已知用乘单位量未知用除.解行程问题应用题熟练说相遇问题路程除速度追及问题路程除速度差等等.往往记住些结论忽视解决问题策略析数思维能力没相应发展 综所述何做初渡教综合系统我应该自情发根据自教特色设计种适合自渡模式使由内外做平稳渡能够合理提高习效率且能够让更痴迷于数习我每位数师愿意看

㈨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知识间的衔接教学

学生在小学阶段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定义、法则、公式、例题的识记,在做题中模仿的因素较多,严重忽视了知识的形成,忽视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教学,导致学生进入初中成绩大幅下滑,甚至会出现对中学数学学习的不适应。我感觉到要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正确的利用好六年级的新课标教材新人教社六年级教材重心放在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过渡上,这就要求教六年级数学的教师,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要充分认识新课标、新理念的具体要求;二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中小学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三要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数学教学的艺术和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亲和力。更要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树立一种大数学意识。
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延伸。 在学习新知识时,初中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问题“代数”的解法要比“算术”解法好处,帮助学生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把“未知”上升到与“已知”平等的地位,培养“方程化”思想。
3.教学方法的衔接与提升。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注重的是观察、操作、等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学要加强培养学生探究、归纳、猜想、证明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创设数学情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把证明看作数学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且把数学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指点,一切教学都围绕数学活动展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般地,只要我们从挖掘教材、内容的衔接与延伸、方法的衔接与提升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稳步提升。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知识衔接知识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