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博客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往往被当作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以三到六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整个写作教学的关键阶段,是从写话到写作的过渡阶段。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其中有的是陈年痼疾,有的却是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 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内涵、目标和基本要求入手,结合国内外习作教学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部分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概述。主要说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内涵、目标和要求。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概括出国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理念,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及教学理论三个方面分析国内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状况。
②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博客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
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
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③ 如何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掬月在手的博客
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较强的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意识浓厚的人才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安全教育就是教师工作职责。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认真开展靠安全活动以外,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享有“网络全书”的美誉
④ 小学语文怎么进行深度学习+博客
当视觉因太多浅表化、碎片化的语文教学而疲惫时,我们很渴望能看到有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不久前,在南通举行的第五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初中组)观摩研讨会中,笔者看到了优秀同行为促成语文深度学习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很有感触,形成与深度学习路径的相关思考如下:
一方面,执教者在把语文课堂引向深度学习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1.及时抓住关键,激发深度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一堂语文课就是一桌盛宴,那么桌上必定有令人向往的主打菜肴,好的厨师应该推算到食客的期待,在此尽显“烹饪”的功夫。本次活动中来自四川的邓湘娟老师在《定风波》课堂上有这样的环节:
师:有觉得难说或说不明白的句子吗?
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到底有没有风雨?(学生沉默)穿林打叶了啊,一蓑烟雨啊!怎么就无了呢?
生:自然界的风雨是有的,人生中却无风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乐观和豁达。
师:那么什么是“也无晴”呢?荣耀的时候,显达的时候,风雨是外界的风雨,晴明是外界的晴明,我还是我。这是一种超脱,一种宠辱不惊!
邓老师抓住了“风雨”这个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思考“一蓑烟雨”与“也无风雨也无晴”之间是否矛盾。其实这个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既无苏轼那样的复杂经历,也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性思维,所以一开始学生是沉默的。而此时的沉默正标示着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他们的沉默正是深度学习的开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孙荣颖在《钱塘湖春行》的教学中也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第二联前一句主要写燕子,后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写出了鸟很多。
师:他说鸟很多。
生:“争”写忙碌,显露了春的生机。
师:这里的“几处”能换成“到处”,“谁家”能换成“家家”吗?
生:不可以。这里写出了早春鸟的活泼和作者的惊喜。
孙老师首先抓住了“争”.这个关键字,注意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挖掘。当学生领会了“争”的含义后,‘教师则用词语置换的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几处”和“谁家”的表达作用,可谓引导得力,且都落在关键处。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抓住几个关键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和思考这些点,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容易走向深度学习。
2.适时穿插知识,提供深度学习的支撑
美国深度学习的研究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认为追求深度学习时,教师要想法帮助学生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以实现新知识与学生现有背景知识的联结。本次教学观摩会中,执教者能适时穿插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和思维支撑:
内蒙古许彦老师教学《天上的街市》,在三读诗歌后,介绍写作背景和郭沫若相关作品,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福建曾艳娟老师教学《梵天寺木塔》,是在体会了该文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的魅力之后,再介绍作者沈括和《梦溪笔谈》的,这不仅显得顺理成章,而且会把学生由一篇文章导向一本书的认知;山西李跃魁老师在教学《春》的开始,先从甲骨文和金文中关于“春”的字形分析来探究其涵义,不仅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气息,还兴味盎然地把课堂引向了关于春的特点的描述,为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涵提供了铺垫。
3.结合语言训练,明确深度学习的方向
语言与思维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往往能为深度学习规定方向。广西龙起珠老师执教的《老王》课堂上有这样一幕:
师:请用两个词扩充题目为“____而
一的老王”,想想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生:慷慨、热心而朴实的老王。
师:“而”在这里前后有转折关系,意思落在后面一个词语上。
生:不幸而善良的老王
师:不幸表现在哪里?哪里又能看出善良?
这里教师借助于讲解“而”的用法,启发学生从前后为转折关系的词语上探寻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避免了学生思维的天马行空,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陕西邱俊老师在教学《鸟》一文时,有一个环节,很受好评:
师:由“爱鸟”到“不忍看”似乎有矛盾。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爱鸟”而又“不忍看”呢?请看屏幕,完成填空:
我爱听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我爱看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我不忍看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我不忍看____,那____,让我感到____。
这个环节,思维的方向明晰,而且把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熔为一炉,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4.提供成熟范例,提升深度学习的层次
初中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大多还停留在比较浅表的层面上,思考不到位或者表达不完善是课堂的常态,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给予引导示范,帮孩子们打开思路,让他们有章可循,触类旁通,在模仿和举一反三中激活思维,促使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度。本次活动中不少老师做到了这点。
广东吴慧玲老师在执教《卖油翁》时,有一个“趣析故事”的环节,要学生说说卖油翁中的“两”。这样一个引自一篇已发表论文的创意,如果没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学生必然会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教师提供了两个相关的示例后,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他们围绕文本,开始了自己的发现与探究之旅,一气呵成地找出了四个与“两”相关的例子。
湖北胡家俊老师在教学《古诗二首》时,课堂结构极为精巧。《望岳》由教师引导学生详解,花了课堂近2/3的时间;而《春望》则依托教师的赏析思路,以学生自读为主,只用了课堂1/3的时间,学生也基本上读懂了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怀。由教师的示范引路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标志着课堂学习走向了深入。
另一方面教者在探寻语文课堂深度学习路径时也存在不足:
1.课堂机智不足,错失深度学习契机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上一学生提出“盖竹柏影也”一句流露出作者的失望,被教师以“这是陶醉啊,哪有失望呢”轻轻带过。其实仔细品味,作者在陶醉于美景之余,猛然发现“积水空明,藻荇纵横”的美景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的幻境,于是禁不住有些失望,进而产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幽微感慨,这是极其合理的品悟,带着孩子可贵的发现的眼光。此时教师只要耐心一些,让孩子说说理由,或者交由大家讨论,便是把课堂引向语文深度学习的良好契机!这种由于文本解读不足和课堂机智的不够,导致课堂上深度学习的机会被忽略的情形在本次活动中不在少数。
2.教者用力过度,冲淡深度学习意味
相对于导向深度学习不足的情况而言,观摩中也发现一些“过分”追求语文深度学习的例子,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滥觞,有可能会冲淡阅读教学本身的味道,使得阅读在文本表面兜几个圈子,就匆忙走向所谓的写作深化训练,这样的课堂过犹不及,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深度学习。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制作新鲜菜肴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一切都要恰到好处,其实语文的深度学习也是如此。让我们随着这些优秀同行,积极投身语文课堂,去寻找和实践更多的通向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⑤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博客
我编著有作文校本教材《作文大步走》,全书八章,28万字,是教作文学作文的好材料。部分书稿传到网上后,被中学学科网、语文学科网、中小学教育资源网、育星教育网、恒谦教育网、七彩教育网、全品高考网、北京海淀网等十几家网站转载,青岛育才实验中学还把它作为他们的校本作文教材。我先把目录发给您,如果你有兴趣,再和我联系。
目 录
扉页
本书经典语句摘录
序
宋学镰 《作文大步走》是……
第一章 作文根本
一、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说话
二、像说话一样作文,作文一点都不难
袁 锐 放假了
三、像说话一样作文,轻松惬意出好文
苏碧娅 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四、有自我,作文成功的根本
方秀莲 盼友的信,永远
饶云燕 认识我是你的荣幸
袁刚强 表
五、迷失自我,作文的死胡同
汪 博 我的邻居
六、唱响“为自己作文”的口号
1、为自己作的文,才是正宗的作文
2、为自己作文,就是要说自己心里有的话
3、为自己作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4、为自己作文,说自己掏心窝子的话最容易成功
5、为自己作文,是要用自己的声音唱自己的歌
6、为自己作文,要让话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出来
7、为自己作文,是作文快乐、成功的捷径
第二章 作文的材料
第一节 生活图画
1、自我 干静薇 好胜的我
2、童趣 姜 鹏 逮黄鳝
3、淘气 李文秀 躲懒挨打
4、友情 马慧琳 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5、亲情 李 丹 旧布鞋
6、真纯 何艳玲 三奶奶
7、人物 许利霞 笑星凯凯
8、景物 罗成伟 雾
9、动物 罗泽华 “耐克”
10 植物 徐宇红 兰花
11、手艺 郑书鹏 生蒸螃蟹的制作
12、知识 李 星 蚕豆象的自述
第二节 情感世界
1、 欢乐 刘 倩 甜蜜的桔林
2、 好笑 毛 慧 我的绰号
3、 喜爱 饶云燕 胖胖
4、 痛苦 王 敏 卷子上的泪迹
5、 气愤 张艳梅 那次,我真的生气了
6、 委屈 徐 桃 黑锅
7、 难忘 陈世平 我家的枣子树
8、 烦恼 杨连根 胖,使我烦恼
9、 为难 王 霞 那次,我真的好为难
10、 担心 李云飞 老同学
11、 失落 唐敏里 球赛
12、 遗憾 王 敏 车夫
13、 惭愧 方秀莲 春雨·父亲· 樱桃
14、 疑惑 黎 冉 妈妈,不……
15、 痛惜 赵财忠 村东那棵柿子树
16、 犹豫 李尧炜 抛硬币
17、 同情 严庭艳 摔碎的心
18、 思念 余海露 发糕
19、 留恋 黄叶林 我们班被拆散了
20、 讨厌 周亚梅 卖鱼
21、 倒霉 张 正 倒霉的一天
22、 惊吓 向 科 火三轮起火了
23、 哭笑不得 韦万佳 我要帮妈妈做一件事
第三节 心海浪花
1、 心事
⑥ 小学二年级语文培养哪些能力 博客
如果是写作能力的话,我记得我们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每天回家写一篇日记,不需要太长,但要有意义,而且使用拼音写,这样还能复习拼音呢。你可以考虑一下。
⑦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新浪博客
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爱岗敬业。教师的行为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师德是执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
二、加强自身的修养。这种修养既包括学识方面,也包括道德方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身修养欠缺,何谈对学生进行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科老师而言,知识面要更广,要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要让自己显得比较渊博,比较有涵养。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道德方面作出表率,为学生率先垂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利用新课改的理念,开展各种调研活动。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的自我锻炼,也要靠教师培训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的研讨活动、比赛活动、培训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或训练。
四、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贯穿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日志、做案例分析、课例录像分析、请同事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⑧ 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怎样设计课堂结构博客
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问题呢?这是许多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大家讨论。
一、我认为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层次设计问题。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思路,所以在教学第一课时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全文主要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根据习俗概述,你认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通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提取相关信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如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快速默读梗概,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内容。再次默读,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且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与精神。
二、还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方面设计问题。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要么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要么赞美人物的美好品格,要么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有待于老师设计出各种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理解,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比如朱自清的《匆匆》一课,作者的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之情。所以在备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启发: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另外在学生交流语句的过程中,还可以设计问题:边读边想象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最好?通过这些问题的恰当设计,就能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用心体会作者描写的意境,体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⑨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新浪博客
如何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受到艺术熏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何如何提高一年级孩子的朗读水平呢?
一、朗读习惯的培养
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注重习惯的培养。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身直、头正、肩平、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朗读与看图结合
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图画是最敏感的,课文中如果配有图画,他们都愿意第一时间去看。一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是图文并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朗读与思考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问为什么?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和感受。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朗读与说话结合
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只有让学生进行充分说话,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有目标的说话,学生才能更愿意去阅读。学习完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说说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收获,从中知道了什么。如果说不上来就再阅读课文,多读几遍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学生就会畅所欲言。在一年级教材里还有大量的诗歌和儿歌,像这样的课文要让生朗读成诵,背诵全文,好的还要有诗歌节奏的朗诵。在学习童话文章是要让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可以变换人物称谓,加上自己的理解,大体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对于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说话训练时一是要不能脱离了文章进行说话,二是要全体同学都要说话,不能有遗漏。
四、朗读与表演结合
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 特点。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课堂上,学生扮演乌鸦,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在这种毫无拘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从而能充分体验文中角色的内在情感。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一切都在“演”中生成、体验,在“读”中感悟、升华。
⑩ 一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博客
老师上课有一条大的线索贯穿,能够引领同学进入课本,比如一组是部落一,二组版是部落二,部落一攻权打了部落二,部落二应该怎样呢,由部落二的谁出站呢,部落一又该怎样呢。
总之,就是让学生充当课本里的一个角色,角色要贯穿课堂不是一时的,使之感兴趣,并理解课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