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全识 > 小学生应用

小学生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24 14:05:01

『壹』 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应用题的解答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往往都是不能很好地解答。所以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生认真审题,揭示题目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学能否正确的解答应用题,首先是审题,应该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做法是: (一)熟悉性的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读完后,不看书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 (二)有些题目比较长且不容易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借助线段图或摘抄重要字词来帮助理解。 (三)推理性的读,以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 二、要刻意让学生为应用题的审题作准备要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举例来说,如果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不够理解,那么在掌握单价×数量=总价 这个数量关系式时就会感到困难。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一件完整的事情,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涉及一些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清楚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数量关系不够清楚,那么就无法正确解答。因此,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三、加强训练 学生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知识,也学习了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是不是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解答应用题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这就如同一个游泳运动员掌握了游泳的理论,而不下水刻苦练习,也是游不出好成绩的。游泳是如此,解应用题也是如此。因此,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关键。怎样训练呢?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有些学生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一定能把思考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教会学生怎样解题,而忽视让学生叙述解题的思路,这是不够的。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好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是否畅通;若思维不畅通,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3)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只等学生正确解答题目后,才判断出他们是否会解、会分析应用题(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进行大量的计算),那么这将大量浪费课堂时间。且学生做题有快有慢,做得快的同学等做得慢的同学做完题,快的同学就要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贰』 小学生如何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成都某区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监测中,关于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的问题,前一年教研员在监测试卷题目直接告诉了圆的半径,学生在计算圆的面积的时候正确率在90%以上; 第二年这位教研员将圆的半径数据融入到水波扩散的动态情景中,全区学生在解决圆的面积问题时正确率就不到50%,这说明很多学生缺乏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应用意识是指有意识地应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同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学和图形有关的问题,是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都指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这是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首先,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提升专业素养;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生活中现实问题;要多收集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数学应用案例,适时与学生分享,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比如,在简便计算教学中老师会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9岁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求和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和尝试;在教学《正比例》时,老师会给学生讲:我能利用阳光、米尺、铅笔等,站在树下就能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们也能做到。这样迅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课后利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高度成正比例”这一知识亲自去测量大树或高楼的高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运用。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前活动、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发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会提前跟学生谈话:如果你过年得到了一些压岁钱,暂时不用,你会怎么办?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可能会说到存银行。然后就布置给学生一项作业,到附近银行了解存款的利率和储蓄的相关知识,准备第二天到课堂上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堂上,学生有了储蓄和利息的经验,在讨论交流中,就能感受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从而自然引出计算利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再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课后作业,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搭建好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老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为他们创造条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其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如在教学完百分数的应用及打折的知识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六年级一班要举行庆元旦联欢会,需要购买6件鲜橙多饮料,4个商场同品牌的这种饮料都标价为50元一件,同时这几个商场有不同的打折活动,比较一下在哪一购家买最划算?(不考虑远近等其他因素) A商场:一律打六五折; B商场:满100元现金返60元购物券;C商场:买二送一; D商场:满100元返40元现金。学生在分析解决这道题时仿佛体验了在各个商场购物的情景,通过计算比较在这4个商场购买这6件饮料的花费情况或打折情况,得到的结论是到D商场购买最划算。这就跟学生开始的第一印象可能不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面对实际的问题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去解决。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周记,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把一周所看到的、所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情记下来,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数学周记可以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数学应用成功的案例,可以是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困惑等。教师再定期组织全班同学进行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的数学周记,做到经验分享,资源共享,不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认识数学的价值,有效地激发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成功感,最终达到培养他们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的目的。

『叁』 如何解决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窍门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千克。
例4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4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解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把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2+1)倍,
那么,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减少为
(52+32)÷(2+1)=28(辆)
所求天数为(52-28)÷(28-24)=6(天)
答:6天以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例4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
解乙丙两数都与甲数有直接关系,因此把甲数作为1倍量。
因为乙比甲的2倍少4,所以给乙加上4,乙数就变成甲数的2倍;
又因为丙比甲的3倍多6,所以丙数减去6就变为甲数的3倍;
这时(170+4-6)就相当于(1+2+3)倍。那么,
甲数=(170+4-6)÷(1+2+3)=28
乙数=28×2-4=52
丙数=28×3+6=90
答:甲数是28,乙数是52,丙数是90。
5差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解(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龄=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解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30-12)万元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2-1)倍,因此
上月盈利=(30-12)÷(2-1)=18(万元)
本月盈利=18+30=48(万元)
答:上月盈利是18万元,本月盈利是48万元。
例4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解由于每天运出的小麦和玉米的数量相等,所以剩下的数量差等于原来的数量差(138-94)。把几天后剩下的小麦看作1倍量,则几天后剩下的玉米就是3倍量,那么,(138-94)就相当于(3-1)倍,因此
剩下的小麦数量=(138-94)÷(3-1)=22(吨)
运出的小麦数量=94-22=72(吨)
运粮的天数=72÷9=8(天)
答:8天以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6倍比问题
【含义】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解(1)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3700÷100=37(倍)
(2)可以榨油多少千克?40×37=1480(千克)
列成综合算式40×(3700÷100)=1480(千克)
答:可以榨油1480千克。
例2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解(1)48000名是300名的多少倍?48000÷300=160(倍)
(2)共植树多少棵?400×160=64000(棵)
列成综合算式400×(48000÷300)=64000(棵)
答: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64000棵。
例3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解(1)800亩是4亩的几倍?800÷4=200(倍)
(2)800亩收入多少元?11111×200=2222200(元)
(3)16000亩是800亩的几倍?16000÷800=20(倍)
(4)16000亩收入多少元?2222200×20=44444000(元)
答: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2222200元,
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44444000元。
7相遇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解392÷(28+21)=8(小时)
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
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
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
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肆』 怎么样让小学生会作应用题

需要系统训练。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读题是理解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读题必须认真,仔细。要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解不出题或解错题的情况,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二、让学生经常进行判断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换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我发现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常因个别词或巧合数字的干扰,选择了错误的算法。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理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已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学校买来粉笔54盒,每天用去6盒,几天用完?”个别学生抓住了“用去”这个词,就用减法解答。每次出现这样的问题,我都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明确正确解法,并引导学生讨论,原题怎么改变才能用减法解答。又如“李师傅要做72个零件,已经做了8个,再做多少个可以全部做完?”因为那段时间常做除法,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见到72和8,马上列出72÷8的式子。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学生知道错了,我接着让学生说,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怎么样变,才能用除法解答呢?这样的判断和分析,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其次要重视简单应用题基本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简单应用题由两个已知条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同时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使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做好准备。 另外,要注意使学生切实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指解答应用题的思考线索,只要切实掌握解题思路才能做到思维有方向、解题有依据,使小学生的思维逐步能够借助表象和概念进行,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判断,例如: 这四道题看似很简单,但如果要想全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要鼓励学生: (1)、画批。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等)划出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 (2)、画图。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说理。说理就是在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已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掌握方法,让他们能尝试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分析问题的信心。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知道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并且学会如何把条件和问题,按叙述的情节转变为数学运算。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我们在开始教应用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定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和另解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伍』 如何引导小学生 运用更多的形式

1.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黑板+粉笔”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

(2)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创造力发展的材料和工具,多媒体和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从而为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也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

(4)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大大扩充,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5)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大课堂容量。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所有的资料进行链接,极大地方便了教学。

(6)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拓展学生训练的空间,发展学生的能力。

2.开展此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在实践层面探索,可以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探寻更好的途径,使现代化教育手段能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同时,提高教师教育的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本课题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理论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

『陆』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们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想象、正确思维的重要条件。注意是学习好的前提。有人把注意比作通向知识的“门户”,只有打开它,知识的阳光才能透进心灵,智力才能得到发展。

一、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1.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这与他们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同时,由于教学提出的要求和教师的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言语水平很有限,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因此,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听得入神,就会表现出庄重的样子;如果听得高兴,就会露出欣喜的笑脸,甚至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二、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一)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1. 利用游戏、比赛,引发学生注意力。

2. 明确学习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3.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4. 控制调节课堂教学节奏,集中学生注意力。

(四)设置教学障碍,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小学生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特点,采取适当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三、注意在教学中的组织

(一)在教学组织中要区别对待各种注意

不同的注意类型各有其特点,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就应区别对待,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各种注意的优势,为整个教学活动服务。

1、无意注意是教学组织中巧妙利用的对象

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具有双重作用。教学中应排除因无关刺激的干扰所引起的学生注意分散,但也可以运用无意注意将已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教学上来。还应将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交替使用,发挥无意注意不易疲劳的长处,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此外,还可利用无意注意引起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难点)的集中注意。

2、有意注意是教学组织中主要依靠的对象

教学活动是一个按计划,有系统,分步骤进行的严格控制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程序接受规定的内容,进行规定的认知操作,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主要依靠学生有预定目的,能随意调节的有意注意。要根据有意注意维持的规律,充分利用影响有意注意的有关因素,以尽可能保持其高度的集中与稳定。

3、有意注意是组织中争取发展的对象

尽管对小学生而言,发展其有意注意是难的,但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尽可能的争取发展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和压力,感受到教学所固有的魅力,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学习仿佛是一种享受。

(二)教学组织中的要充分发挥各种注意品质的作用

1、教学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注意品质的各种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时侧重要求有高度的稳定性,有时侧重注意的范围或分配,转移能力等。应当发挥优良注意品质的助成作用,克服不良注意品质的干扰作用。

2、教学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注意品质上的特点。一方面,要利用好小学生注意品质上所表现出来的潜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品质上尚存的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例如,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基本能适应整节课,但其注意稳定性受兴趣影响,所以在进行一整堂的授课时,更需要注意教学本身的吸引力。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运用

1、教学预备环节

教学预备环节是指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工作的阶段,其重点在于事先创造有利于小学生专心听讲的内外条件。

(1)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首先是要抓好备课工作,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写好教案。其次,关心学生的作息情况,保证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最后,及时发现并帮助个别学生排除顾虑,烦恼等一些思想问题。

(2)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持教室的整洁,照明光线适宜等。老师还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不宜有过分艳丽奇异的打扮。

2、教学开始环节

教学开始环节是指教师具体展开教学内容之前的引论阶段,其重点在于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起高度的注意,创造良好的开端。教师可以通过简要的向学生阐明本节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引起他们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教师还可以以生动的事例开头,通过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述,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直接兴趣,为听课进入有意后注意状态创造条件

3、教学组织环节

教学组织环节是指上课预备铃响后到上课开始前的短暂阶段,其重点在于使小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心理准备,让注意处在良好的定向状态。

(1)稳定情绪。刚刚进行完考试或刚刚结束课间游戏,或课间发生过争辩,讨论等,学生的情绪不够安定,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或针对学生的争论因势利导等方法来稳定情绪。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后立即入教室,以保证稳定情绪所必要的时间,也可以避免因个别迟到引起全班学生的无意注意。

(2)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做法 教师不应在这一阶段分发上次测验的试卷或公布成绩,也不应将实验仪器或教具等直接放在讲台上,而应放在讲桌里,以免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导致分心。

(3)坚持“起立坐”仪式 这一系列规范动作,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意识上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使他们更自觉的将对课前活动的意识转向当前课前活动的意识上,有利于实现及时的注意转移。
如有帮助亲记得好评

『柒』 有什么能自学的小学生应用啊

能够自学的小学生应用非常多,下一个相关的apple软件在手机上就可以自我学习了。

『捌』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安卓平板应用值得推荐

iPad作为输出设备是很好用的。所谓“输出”就是看个视频电子书,听歌音频之类的,但是iPad用来输入效率就很低了。输入指的是往设备里面写东西,比如打个文档、p个图之类的。这里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我自己定义的,可能不是很严谨,只能当作一个很粗略的总结。对于大一买了个又厚又重的笔记本电脑的小白来说,考研复习的时候买一个入门款的iPad,就不用背着很多东西了,下载电子版的书籍、辅导资料看,听听英语练练口语非常方便,而且还便宜。

『玖』 如何教小学生做应用题

榆中县连搭学区宋海林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就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心智正处于发育阶段,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不是很全面,尤其对难度较大的数学应用题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小学生的特征,结合数学课本实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为他们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一要教学生学会审题。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而且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在对题意的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再难的题目也会迎刃而解。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的解题习惯,要注意使学生切实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才能做到思维有方向、解题有依据,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能够借助表象和概念进行,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判断。
二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在小学阶段,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的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则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在给低年级学生教应用题时,一定要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
三要对学生进行解题基本方法的训练。一道应用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该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法,这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由因导果的综合法和执果索因的分析法是最基本的两种解题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探索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方向。在低年级学生的应用题教学中,要抓好这两种基本方法的训练,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课本中提到的不同数量关系的对比,也有利于这两种基本方法的掌握。遇到应用题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然后集体分析讨论,使出错的学生明白错在何处,别人是怎样分析的,把别人的思维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学着分析题意,学着解题。

『拾』 小学生五年级下册200道应用题简单

1:体育用品有90个乒乓球,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五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90#2=45盒

90#5=18盒

答:如果每两个装一盒,能正好装完如果每五个装一盒,也能正好装完。因为90能整除五。

2:体育店有57个皮球,每三个装在一个盒子里,能正好装完吗?

57#3+19盒

答:能正好装完。

3:甲,乙两个人打打一份10000字的文件,甲每分打115个字,乙每分钟打135个字,几分钟可以打完?

10000#(115+135)=40分

答:40分钟可以打完。

4:五年级同学植树,13或14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13X14=192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人至少有192人.

下面几道题目虽然属于应用题,但跟方程有关.我都是用方程解答的.

5:两辆汽车从一个地方相背而行.一车每小时行31千米,一车每小时行44千米.经过多少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方程:

解:两车X时后相遇.

31X+44X=300

75X=300

X=4

4小时=240分钟

答:经过240分钟后两车相距300千米.

6:两个工程队要共同挖通一条长119米的隧道,两队从两头分别施工.甲队每天挖4米,乙队每天挖3米,经过多少天能把隧道挖通?

解:设X天后挖通隧道

3X+4X=119

7X=119

X=17

答:经过17天挖通隧道.

7:学校合唱队和舞蹈队共有140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6倍,舞蹈队有多少人?

解:设舞蹈队有X人

6X+X=140

7X=140

X=20人

答:舞蹈队有20人.

从这里开始不是方程题了.

8:兄弟两个人同时从家里到体育馆,路长1300米.哥哥每分步行80米,弟弟骑自行车以每分180米的速度到体育馆后立刻返回,途中与哥哥相遇,这时哥哥走了几分钟?

1300X2=2600米 2600#(180+80)

=2600#260

=10分

答:这时哥哥走了10分钟.

9::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买了360块饼干,480块糖,400个水果,制作精美小礼包,分给小朋友作为礼物,至多可做几个小礼包?

360+480+400=1240个

答:至多可做1240个小礼包.

10:淘气买了40个气球,请同学来家比吹气球.为了能把气球平分,淘气应该请几个同学来比吹气球?淘气不参加.

40#2=20人 40#4=10人 40#5=8人

40#8=5人 40#@0=4人 40#20=2人

答:请同学的方法有6种,分别是:20人,10人,5人,8人,4人,2人.

11:一块梯形的玉米地,上底15米,下底24米,高18米.每平方米平均种玉米9株,这块地一共可种多少株玉米?

(15+24)X18#2=351平方米

351X9=3195株

答:这块地可种玉米3159株.

12:某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内,列队时,每排5人,4人,3人都刚好多一人,这班有多少人?

5X4X3=60人 60+1=61人

答:这班有61人.

13:王月有一盒巧克力糖,每次7粒,5粒,3粒的数都余1粒,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7X5X3=105粒 105+1=106粒

答: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106粒.

14:晨光小区有一段长15米,宽1.2米的长方形甬道要铺方砖.设计师准备了边长是30厘米的方砖,请你算一算:需要几块这样的方砖?如果每块方砖3元,那么铺这段甬道需要多少元?

15米=150分米 1.2米=12分米 30厘米=3分米

150X12=1800平方分米 3X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200X3=600元

答:需要200块这样的方砖,需要600元.

15:有两块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实验田,一块底边长70米,高45米,另一块底边长90米,高是多少米?

70X45=3150平方米 3150#90=35米

答:高是35米.

16:一批钢管叠成一堆,最下层有10根,每上1层少放1根,最上1层放了5根.这批钢管有多少根?

10-5+1=6层 (10+5)X6#2

=15X6#2

=90#2

=45根

答:这批钢管有45根.

1.东高村要修建一个长方体的蓄水池,计划能蓄水720吨。已知水池的长是18米,宽是8米,深至少是多少米?(1立方米的水重1吨。)(用方程解答)

2.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池内原来水深1.2米。如果用水泵向外排水,每分钟排水2.5立方米,需要多少小时排完?

3.一个长方体的汽油桶,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如果1升汽油中0.74千克,这个有同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4.用2100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高是1分米,长和宽都大于高。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第一题:

解:深至少是X米,

18*8X=720

144X=720

X=5

答:深至少是5米。

第二题:

50*25*1.2=1500(立方米)

1500/25=600(分钟)

600分钟=10小时

答:需要10小时。

第三题:

16*6=96立方米=96升

96*0.74=71.04千克

答:这个油桶可以装71.04千克。

第四题:

1分米=10厘米

2100/10=210(厘米)

210/70=3(厘米)或者 210/30=70(厘米)

答:长为70厘米;宽为3厘米;或者长为30;宽为7厘米。

第5题:

有一个正方体,边长为2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

答案:2*2*6=24(平方厘米)

第6题:

有一个长方体,长2厘米,高2厘米,宽1厘米,求表面积?

答案:(2*2+2*1+2*1)*2=16(平方厘米)

第7题:一块长方体的木板,长2米,宽5米,厚8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答案:表面积:(2*5+2*8+5*8)*2=132(平方米)

体积:2*5*8=80(立方米)

第8道:一个正方体油桶的棱长0.8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做这个油桶至收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0.8*0.8*0.8=0.512(平方米)=512(升)

0.8*0.8*6=3.084(平方米)=348(平方分米)

第9道:有三根木棒,分别长12厘米,44厘米,56厘米。要把他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答案:这里求的是12,44,56,的最大的公约数!你自己算吧!

第10题: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鱼缸,棱长50厘米,至少需要多大玻璃?

答案:50*50*5=12500(平方厘米)

第11题:一包糖果,分8个人或10个人,都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答案:这里是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

第12题:有一箱牛奶,分5个人或分7个人,都剩一瓶牛奶,这箱牛奶至少有多少瓶?

答案:这里求的是5和7的最小公倍数在+上1

第13题:长方形地长40米、宽45米,和另一块底为75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高多少米?

答案:40*45=1800(平方米)

1800/75=24(米)

第14题:三角形的面积是3.4平方米,和它等地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答案:3.4*2=6.8(平方米)

第15题:一个长方体水池长8.5米,宽4米,深1.5米,这个水池占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8.5*4=34(平方米)

第16题: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分米,宽8分米,高6.5分米,如果在它的围标涂上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分米?

答案:12*8+(12*6.5+8*6.5)*2=356(平方分米)

第17题:梯形的上底是5米,下底12米,高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5+12)*8=68(平方米)

第18题:做长方体的箱子,长0.8米,宽.6米,高0.4米。做这个箱子至少要多少材料?

答案:(0.9*0.6+0.6*0.4+0.9*0.4)*2=228(平方米)

第19题:正方体纸盒棱长0.6米,做一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材料?

答案:0.6*0.6*6=2.16(平方米)

第20题:小明里学校有1000米,他每分钟走100米,要多少小时才能回到学校?

答案:1000/100=10(分钟)=1/6小时2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80,已知其中一个数为180,求另一数?

答案:30

22.从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全长96米,原来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4米插一面小红旗,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插一面小红旗,求不拔出来的小红旗有多少面?

答案:因为运动场全长96 每隔4米 有1面红旗 可知一共有96除4=24面 又因为改成每6米一面 3成4=12 2成6=12 所以每四面红旗拔掉2根24除2=12面

23.有25个桃子,75个橘子,分给若干名小朋友,要求每人分得的桃子,橘子数相等,那么最多可非给多少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桃子多少个?橘子多少个?

答案:(25,75)=25个(25是25和75的最大公约数)

25/25=1个

75/25=3个

最多可分给2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桃子1个,橘子3个。

24.兰兰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她住在奶奶家。妈妈每6天开看她一次,爸爸路远,每9天才能来看她一次。请你想一想,至少多少天爸爸,妈妈能同时来看她?两个月内他们全家能团聚几次?

答案:(6,9)=18天(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60/18=3次......6天

至少18天爸爸,妈妈能同时来看她,两个月内他们全家能团聚3次

25.路车每6分钟发一次车,15路每8分钟发一次车,9路车每12分钟发一次车,现在三个路的公共汽车同时从起点出发,至少在过多少分钟三个路的车又同时发车。

答案:6=2*3

8=2*2*2

12=2*3*2

3*2*2*2=24

26.长72分米,宽48分米为最大公因数是24分米裁成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布边长为2米4分米

答案:(72÷24)×(48÷24)=3×2=6

可以裁6块.

27.阿姨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季每4天浇一次水,君子兰每6天浇一次水 ,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答案;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等于24天

28. 有饼30块,橙36个,分给若干个儿童,每人所得的相等,最多可分给儿童多少人?

答案:求30和36的最大公约数,等于6

29.上米50公斤,中米60公斤,下米90公斤,分别装成重量相等的若干袋,各种米恰好装完,每袋的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

答案:求50.60和90的最大公约数,等于10

30.用24朵红花.36朵黄花和48朵紫花作成花束,要使花束里有同样多的花。这些花最多能做多少花束?

答案:求24.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等于12

31.有一个长方体,宽是高的3倍,宽与高的长度和等于长。现将它横切一刀,再竖切一刀,得到了4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0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设高为a,宽为3a,长为4a

那么横切之后,表面积增加2*3a*4a

竖切之后,表面积增加2*a*3a

24a^2+6a^2=200

a=(20/3)^0.5

体积v=12a^3=160/3*(15)^0.5

32.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 0.4米,宽 0.25米,深 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答案:0.4×0.25+2×0.25×0.3+0.4×0.3

=0.1+0.15+0.24

=0.49㎡

33.用36厘米的铁丝折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棱长是多少?如果用纸糊满框架的表面,至少需要纸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36÷12=3㎝

6×3×3

=54平方厘米

34.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形,侧面展开恰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高为8分米,它的体积。

答案:

长方体的高=底面周长=8分米

长方体底面边长=8÷4=2(分米)

体积=底面积×高=2×2×8=32(立方分米)

不够,可追问追问还有没有体积和表面积的应用题越多越好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应用题

1、加工一个长方体铁皮烟囱,长2.5dm,宽1.6dm,高2m,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解:2米=20分米

(2.5*20+1.6*20)*2=164

2、学校要挖一个长方形状沙坑,长4m,宽2m,深0.4m,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黄沙才能填满沙坑?

解: 4×2×0.4=3.2吨

3、把一块棱长8cm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cm,宽5cm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

解:厚度=8×8×8÷16÷5=6.4厘米

4、一个长方体机油桶,长8dm,宽2dm,高6dm.如果每升机油重0.72千克,可装机油多少千克?

解:8*2*6*0.72=69.12

5、一个长12cm,宽4cm,高5cm的长方体纸盒,最多能容纳几个棱长2cm的小立方体?

解:12*4*5=240立方厘米

2*2*2=8立方厘米

240*8=30

6、一个正方体的水箱,每边长4dm,把一箱水倒入另一只长8dm,宽2.5dm的长方体水箱中,水深是多少?

解:(4×4×4)÷(8×2.5)=3.2

7、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底面周长是24cm,高是10cm,求它的体积。

解:底面边长=24*4=6厘米

底面积=6*6=36平方厘米

体积=36*10=360立方厘米

8、把240立方米的土铺在长60m,宽40m的平地上,可以铺多厚?

解:长方体体积=长×宽×高,240=60×40×高

高=1m 所以厚1m

9、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12dm,宽5dm,高6dm。①制作这个玻璃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②在里面放水,使水面离鱼缸口1dm,需放水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的重1千克)

解:12*5+(12*6+5*6)*2=264平方分米

12*5*5=300立方分米=300千克

10、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解:5.4/6=0.9平方分米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48cm,求正方体的底面积和表面积。

解: 正方体的棱长:48/12=4厘米

表面积:6*4*4=96平方厘米

体积:4*4*4=64立方厘米

12、做一个长和宽都是3dm,高是4dm的纸箱,至少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分米?

解:(3*3+3*4+3*4)*2=66平方分米

13、做一个长12dm,宽5dm,高8dm的金鱼缸(无盖),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的玻璃0.8元,做一个金鱼缸需要多少元钱?

解:需要玻璃=12×5+(12×8+8×5)×2=332(平方分米)

需要的钱数=332×0.8=265.6(元)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