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生怎样缩句求答案
小学语文缩句方法、习题附答案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
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
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
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
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1)人物是:“老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
(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
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
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D: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 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 ;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
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
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② 小学生怎样缩句.(不超过30个字,简单总结)
把“的”“地”“得”前面的修饰词语去掉.谁+干什么
参考答案:
1、我借了一本关于科学幻想方面的故事书。
我借了书。
2、傍晚的各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的图画。
景物构成了图画。
3、东山岛的渔民曾经捕获过一头十五米长、七万多斤中的鲸。
渔民捕获过鲸。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是河。
③ 小学生缩句练习
缩句练习一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小红看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这是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焰火构成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长势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生态保护区生长着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我怀念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事迹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江河里排着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水静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东西发出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群众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杨梅吸着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小孩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我们看到了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国旗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我流下泪珠
④ 小学生缩句的原则是什么
小学生缩句的原则是: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三是只保留必要的主干。
其中第三点有两种情况:⑴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⑵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 小部分枝叶指:
1.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不”必须保留。
2.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如:他把我漂亮的水杯带来了。缩为他把我的水杯带来了。把修饰词去掉,谁:他,干什么:把我的水杯带来了。
3. 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另附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愿对你有所帮助!
⑤ 小学生如何进行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⑥ 小学生扩句缩句大全及答案
学生扩句缩句大全,我觉得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找到数据的方法,扩句的方法
⑦ “怎样指导小学生缩句
很容易啊,首先保复留【制主语】、【主体部分】(有【人名】也要保留,如:我们、小红……⊙﹏⊙b),还有【动词】或物品也是要留下来。还要看懂这句话,知道这个表达的是什么,把重心都留下来。不过只要是‘的’字前面的任意什么都要去掉。(也就是【形容词】)其实很容易的。你告诉小孩应该怎么做后,再去给他的几句话去练习,(自己也要明白,再理解性的告诉他)这样就差不多行了,必要是再指点他。
给你举个例子: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
缩后:主题是作者的思想和倾向。
操场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篮球架,它们就像卫兵一样,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缩后:操场守护校园。
ps:重要的用【】
好了,这些都是我总结出来的。可以就采纳吧~~(@^_^@)~
⑧ 小学生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目录
主要方法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怎样缩句
怎样扩句
造句的正确步骤
修改病句
理解句型、句式与句意的关系
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主要方法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怎样缩句
怎样扩句
造句的正确步骤
修改病句
理解句型、句式与句意的关系
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展开 编辑本段主要方法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编辑本段怎样缩句
缩句有两种情况: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 1.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不”必须保留。 2.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如:他把我漂亮的水杯带来了。缩为他把我的水杯带来了。把修饰词去掉,谁:他,干什么:把我的水杯带来了。 3. 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缩句的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编辑本段怎样扩句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 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编辑本段造句的正确步骤
1. 体会词义。想一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以及适用的范围等。 2. 搭配扩展。如用“倒映”、“茫然若失”造句,可先搭配成“倒映水中”、“感到茫然若失”,这样就确定了这个词的基本用法。这两句分别扩展成“树木倒映水中”,“我们感到茫然若失”。这就搭起了句子骨架。有了骨架,就保证了句子基本正确。 3. 加工充实,有些句子有了前面的工作就行了,而有些句子,还需要增加枝叶才能成为好句子。 4. 检查修改。
编辑本段修改病句
小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病句有以下八种。 同学们修改病句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体现了三种水平。下面举例说明。 病句:同学们都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改法:把“良好习惯”改为“信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搭配不当的毛病,却出现了“爱护公共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第二种改法:把全文改为“同学都爱护财物”。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去太多,使原句中强调“良好习惯”这个意思没有了。 第三种改法:把“树立起”改为“养成”。这种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
编辑本段理解句型、句式与句意的关系
1. 句型和句意 “当时,你正在读英语。”这是告诉人们一件事,叫陈述句。 “你快去读英语。”这是对人提出要求。叫祈使句。 “你的英语读得多流利啊!”这是对人发出赞叹,叫感叹句。 “你为什么不去读英语?”这是提出问题,叫疑问句。 不同的句型,表达的意思不同。 2. 句式和句意。 (1)引述和转述。如: 妈妈说:“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 妈妈说,她给我买了一本好书。 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前一句中直接引述了妈妈的原话,而后一句转述了妈妈话的大意。两种句式中,标点的用法和人称是不同的。 两组中两句话的语序都不同,但对句子意思的影响是不同的:前一组两句话完全相同,后一组两句话的意思不全相同。 (3)肯定和否定。如: “这样做是对的”。这是肯定。 “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否定。 还有两种表示肯定的说法: “这样做不会不对”。 “这样做难道不对吗?”
编辑本段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
1. 同类相比是比较,异类相比是比喻。 (1)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农民一样往里冲。 (2)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第一句中的“工人”和“农民”是同类,读者只能了解到农民在往里冲,工人也在往里冲,他们的行动是一样的,但无法从农民往里冲中想象出工人往里冲的样子来。这叫比较,不是修辞方法。第二句中的“工人”和“洪水”不是同类。这里只取其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的气势这一相似点,使读者可以借助山洪暴发的形象,想象出工人往里冲的样子。能由甲类提供的形象,引起对乙类的想象,这才叫比喻。 2. 直接描写作夸张,借助比喻作夸张。 (1)桃花潭水深千尺。 (2)燕山雪花大如席。 这两句诗都对事物(潭水,雪花)作了夸大,但同是夸张,方法不一样:第一句用数字直接夸大,后一句是用比喻的方法进行夸大,这是说第二句里含有两种修辞方法:夸张和比喻。夸张是目的,是主要的;比喻是手段,是次要的。如果要问这种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夸张、比喻”是对的,只答“夸张”也是对的。而只答“比喻”就只能算对了一半。另外,对事物缩小,也叫夸张,如“那是个小城市,只有巴掌大一样的地方”。 3. 明知故问是修辞,不知而问非修辞。 “现在几点钟了?”提问者确实不知道才提出问题,希望得到答复。这是一般的疑问句,不是修辞手法。说话的人心里明明白白却故意不明确说出来或者不一下子说出来,而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他根本不求别人回答,这才是修辞手法。它们有两种,一种叫反问,一种叫设问。 4. 答在问中是反问,答在问后是设问。 (1)你这样不讲文明难道对吗? (2)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第一句的答案在问话中,不用回答,是反问。第二句虽提出了问题,但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自己回答,这是设问。
编辑本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句子的意思有“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之分。只要弄懂了句中的关键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表层意思就理解了。深层意思是潜藏在文字里的意思,它是在弄懂了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代背景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的。
⑨ 10句 小学生缩句扩句练习题
例: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
1、 喜讯 传到学校。
2、专 列车 穿过山谷。属
3、 春风 吹遍大地。
4、 人们 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4)缩写句子。
1、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 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 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5、 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 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 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1、 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2、 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7、 太阳升起来。(扩句)
⑩ 小学语文扩句缩句知识及100道缩句练习题(有答案)(可直接打印)
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一、扩句
1、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2、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如:老班长钓鱼。
(扩句)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分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3、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4)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
(5)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例如:雪花飘落下来。
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二、缩句
1、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2、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分,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3、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5、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如: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三、100道缩句练习题和答案
1、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她的头发。
2、鸭嘴兽是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动物。
3、他穿着一件大翻领上带着道道滚边的海军服。
4、一队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走进十分华丽的少年宫。
5、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
6、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7、二十六团的团长亲自站在桥头指挥这场激烈的战斗。
8、老班长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洒在花丛中。
9、用英雄鲜血浇灌的鲜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花。
10、古井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11、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
12、姐姐是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
13、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14、1997年的一个秋日,我在盛产雨花石的一个采砂矿坑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黝黑的雨花石。
15、我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16、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17、小松鼠高兴得跳了起来。
18、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19、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沙群岛。
20、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21、鲁迅笔下的闰土是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少年。
22、我在上海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排球比赛。
23、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24、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
25、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6、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27、宽敞的礼堂里坐满了兴高采烈的观众。
28、诺贝尔始终在顽强地向上攀登,终于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29、这是第一面搭载我国自己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30、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3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32、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33、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34、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
35、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36、我班王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37、观众的目光一起投向那位身穿“5”号背心的运动员。
38、夏天的厂房热得像蒸笼一样。
39、校园今年的圣诞节晚会开得非常成功。
40、奔腾而来的洪水卷走了农民的粮食和牲畜。
41、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渔网。
42、我看到了乱蓬蓬的长发下那张平静而慈祥的脸。
43、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44、心突突地跳得很厉害。
45、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46、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到郑州以南50公里的前线。
47、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48、一块块窗玻璃亮得可以照见人影。
49、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50、赵州桥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
51、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52、鹅毛般的大雪飘落在她乌黑的长头发上。
53、英勇的红军战士粉碎了敌人的猖狂进攻。
54、这座经过精心设计、建造的石拱桥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55、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56、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57、公园里开着红的、黄的、紫的鲜艳美丽的花朵。
58、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59、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的亮晃晃的奖章。
60、李刚的匣子里装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61、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光荣的标志。
62、英雄的人民驯服了咆哮一时的洪水。
63、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伐。
64、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65、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
66、鸟类飞翔的能力十分惊人。
67、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68、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茂密的树林。
69、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70、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71、马玉宝和长工们满怀阶级仇恨狠狠地痛揍了狡诈的老地主。
7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73、一个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坚硬的琥珀。
74、可爱的家乡的许多景物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75、少先队员愉快的歌声荡漾在宽阔的黔灵湖水面上。
76、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来。
77、24号船上的勇士们胜利地完成了横渡长江的艰巨任务。
78、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79、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80、人们用赞叹的目光看着这位救人的英雄。
81、白发苍苍的老农向客人介绍土地的情况。
82、江泽民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
83、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84、老师认真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85、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86、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
87、我们沿着开发区旁边的一条小路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88、青青的麦苗悄悄地抽出嫩绿的叶子。
89、枯黄的树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
90、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飞速向首都机场驶去。
9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92、一望无际的草原忽然传来笃笃的马蹄声。
93、美丽的松鼠翘着毛茸茸的尾巴。
94、一座英雄的铜像巍巍屹立在高高的山冈上。
95、岛上的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品尝他们种出的唯一的大西瓜。
96、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97、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商量着什么。
98、他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99、老师讲得有声有色。
100、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
答案
1、春风吹拂着头发。
2、鸭嘴兽是动物。
3、他穿着海军服。
4、少先队员走进少年宫。
5、苹果蹦跳着。
6、树吮吸着甘露。
7、团长指挥战斗。
8、鲜血洒。
9、鲜花是花。
10、古井哺育着儿女。
11、少先队员参观了长城。
12、姐姐是医生。
13、我来到了动物园。
14、我发现了雨花石。
15、我呼吸着空气。
16、阳光照耀着草原。
17、松鼠高兴。
18、月亮穿行。
19、英雄儿女守卫着南沙群岛。
20、脸上现出痛苦。
21、闰土是少年。
22、我观看了比赛。
23、女孩表演节目。
24、沙地上种着西瓜。
25、胸膛堵住了枪口。
26、队员们激动。
27、礼堂里坐满了观众。
28、诺贝尔到达了顶点。
29、这是五星红旗。
30、骨骼和大牙变成了东西。
31、虫淹没在泪珠里。
32、云雾成了魔术师了。
33、燕子增添了生机。
34、阳光直射到水面上。
35、王明完成了作业。
36、汽车奔跑。
37、目光投向运动员。
38、厂房热。
39、晚会开。
40、洪水卷走了粮食和牲畜。
41、渔夫拖着渔网。
42、我看到了脸。
43、李时珍是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44、心跳。
45、热气飘荡着。
46、通讯班开到前线。
47、气象台发布了消息。
48、玻璃亮。
49、李春设计了赵舟桥。
50、赵州桥横跨。
51、飞机飞行。
52、大雪飘落。
53、战士粉碎了进攻。
54、石拱桥能减轻冲击力。
55、设计是创举。
56、眼里闪着泪花。
57、公园里开着花朵。
58、她受到迎接。
59、胸前挂着奖章。
60、匣子里装着东西。
61、红领巾是标志。
62、人民驯服了洪水。
63、纤夫迈着步伐。
64、崇山峻岭蕴藏着煤和石油。
65、、他掏出手榴弹。
66、能力惊人。
67、千山万壑和云雾构成了山水画。
68、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69、松鼠跳来跳去。
70、战士们直扑阵地。
71、马玉宝和长工们痛揍了地主。
72、天空中挂着圆月。
73、渔民发现了琥珀。
74、景物印在心中。
75、歌声荡漾在水面上。
76、女孩走来。
77、勇士们完成了任务。
78、燕子谱出赞歌。
79、德国兵倒下。
80、人们看着英雄。
81、老农介绍情况。
82、江泽民同志接见劳动模范。
83、沙地上种着西瓜。
84、老师回答了问题。
85、红日映照着桥身。
86、炮兵轰击阵地。
87、我们到达目的地。
88、麦苗抽出叶子。
89、树叶飘落。
90、轿车驶去。
91、父亲取出手枪。
92、一草原传来马蹄声。
93、松鼠翘着尾巴。
94、铜像屹立。
95、战士们品尝西瓜。
96、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97、鸟儿商量着什么。
98、他保持作风。
99、老师讲。
100、青烟弥漫。